重新认识书法之五势

古代笔法体系包括:1执笔 2永字八法 3五势 4九用笔 5异势 6结裹法 7章法。

《玉堂禁经》据传是李世民时期辑纂自秦汉至唐代世传关于用笔技术法度的一部书学文献,至开元年间张怀瓘修订,是唐代翰林院“翰林供奉”精习书法的高级教科书。张怀瓘,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唐代开元(713-755)至乾元(758-759)间的书法史家、理论家。官翰林供奉、右率府兵曹参军。南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正、行、草书。他对自己的书法十分矜恃,自称:“正、行可比虞(世南)、褚(遂良),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但其手迹无存。北宋学者朱长文在《续书断》中就有提到:“张怀瓘,字未闻也”,表示“工书之外无闻焉”。在《六体书论》中,张怀瓘说将自己的真、行、草三体书并弟怀瓌大篆、小篆、八分合成六体《千文》。则真行草必怀瓘所擅长。在《文字论》中,张怀瓘说自己真行二体可以与欧虞相颉顽,而草书则欲独步数百年间。《续书断》一书里说他:“高自矜饰,谓真、行可比虞 (世南)、褚 (遂良), 草欲独步于数百年间。”吕总《续书评》分列唐代善篆书、八分、真行和草书者,其中“草书十二人”里有张怀瓘之名,评曰“继以章草,新意颇多”。张怀瓘的书法评论著作,有《书断》、《评书药石论》、《书估》、《书议》、《玉堂禁经》、《用笔十法》、《书诀》、《六体书论》、《文字论》等行于世。又著有《画断》,可惜久已亡佚,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有部分逸文。陈振濂先生认为:“张怀瓘或许是古代书法理论中最系统的一个理论家了,唐代的‘法’论,到了张怀瓘,的确作了一次总结。”在张怀瓘的理论著述中,总结了六朝以来关于执笔法、用笔法、点画之势、结构之势的各种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进学的技法理论,这也使他成为书法技法理论的集大成者。韩方明《授笔要说》曰:“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永字八法”口诀讲笔运行的方向,五势讲用腕的方式,《玉堂禁经》中五势分别是钩裹势、钩弩势、衮笔势、儓笔势、奋笔势五类笔势。五势详解请关注“之永书法“(全拼)微信服务号。《玉堂禁经》曰:“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接下来又说:“又先达八法之外,更相五势,以备制度。”“一曰钩裹势,须圆而憿锋,「罔」、「闵」二字用之。”手腕有摆动动作,横向宽,然后圆转向下,笔锋绞转或铺开,然后调整笔锋继续书写。“二曰钩努势,须圆角而趯,「均」、「匀」、「旬」、「勿」字用之。”手腕转动时不行开始一样直角,而是圆转过然后向下努笔,下笔再圆转后趯笔。关于这两条内容,历来争议比较多,很难解释,有的古籍中将两条内容颠倒过来,象《翰林密论》就是将钩努势和钩裹势的内容反过来,我们觉得《玉堂禁经》中的内容应该是没有什么内容的。《说文》所说:“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勾”,《说文》:“曲也”,指弯曲的东西,“钩裹势”就是把东西包裹起来,形状是圆球形,不是方形的。“须圆而憿锋”,“憿锋”,“憿”《说文》:“幸也。”“幸”《说文》说:“吉而免凶也。”我们现代汉语中还有侥幸,其实应该是“憿幸”,段玉裁说:“憿幸,俗作侥幸”。好像还是很难理解,查起字根,“皦”,《说文》:“光景流也”。古代“憿”通“激”,《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就将“憿锋”这里写作“激锋”,只不过《翰林密论》将钩努势和钩裹势的内容弄反了。《说文》:“激,水碍邪疾波也”。水流遇到障碍从宽变窄,水流就会很疾,我们从激流,可以把“憿锋”理解为,将铺开的笔毫经过调锋使之收束。钩裹势就是转动手腕来画圆,只是在笔锋不得力或是铺开时,需要调整笔锋使之得势。

钩努势,也有包裹的意思,只不过这里有努势,就是有直的意思,但是角有是圆转的。陈绎曾《翰林要诀》说“勾努:勒努趯。”“须圆角而趯”,钩裹势笔势只是画圆,钩努势就不是单纯的圆形,他有个圆角,这样转过笔就需要作努,“努”就是八法中的努势。然后最有还有趯,也是八法的“趯”。钩裹势和衮笔势都是“转”,《书谱》说:“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所以这里举得例字是草书笔法,我们再看《玉堂禁经 结裹法》有两条结字法:“夫言用钩裹之势者,「罔」、「冈」、「白」、「田」等字是也。”“夫言用钩努之势者,「均」、「匀」、「旬」、「勿」等字是也。”这和五势基本一样的,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草书的结字法,看看草书的例字,这样我们就明白,钩裹势与钩努势的基本意思,后面结字我们还会谈到。“三曰衮笔势,须按锋上下衄之,「今」、「令」字下点用之。”腕的起伏如波浪线,或横向或纵向延伸。“衮”,段玉裁《说文》注曰:“衮衣、卷龍衣也。卷龍謂龍拳曲。禮記衮衣字皆作卷。鄭於王制釋之曰。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衮。葢衮與卷古音同。故記假卷爲衮也”。衮和卷是一个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衮”理解为“滚”的形态,“滚滚长江水”的形象。

《玉堂禁经》说“须按锋,上下衄之。”《翰林传授隐朮》说:“须按锋,上下蹙衄之”。多一个“蹙”字,“蹙”,《说文》说:“蹙,迫也。”就是紧迫、急促的意思。写衮笔势需要将笔锋按下取,然后收拢笔锋,再按下去,这样手腕上下、左右来回的动作。这样的动作可以实在一个点画中,如《玉堂禁经》说的“‘今’、‘令’字下点用之。” 也可以是点画之间的连接,再草书中经常用到,可以是上下的波动,也可以是左右的波动,也可以是斜向的。“四曰儓笔势,紧策之,锺法「上」字用之。”“儓”,《广雅》说“儓,丑也。”《方言》说“西服农夫之丑称也”。不好理解,但在《翰林密论二十四条用笔法》叫“竖儓法”,说“擡笔竖策挫锋,上下紧直。”注意这个“擡”是提手旁的,就是现在的“抬”。“紧策之”与“竖策之”差不多,这里就可以理解为竖向策势,入笔向下笔得势直接起腕出笔如悬针。“五曰奋笔势,须险策之,草书「一」、「二」、「三」字用之。”“奋”《说文》:“翬也。从奞在田上”。《詩》曰:“不能奮飛。”段玉裁注曰:“翬,大飛也。雉雞羊絕有力皆曰奮。”奋其实就是鸟儿用力振翅高飞,就是从左向右入笔,出现涩滞即向右方揭腕。

奋笔势,“须险策之”,儓笔势,要“紧策之”,两个笔势都需要的是策笔,卫恒《四体书势》:“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离而不绝”这句话,也就是用笔,遇险便用策势,但是笔并不要离开纸面,笔势没有断,这是笔法的大关键,事实上儓笔势和奋笔势都需要,八法都需要。甲骨文和金文中头尾尖细而中段饱满的笔画,就是利用奋笔和儓笔势写出来的。草书比之较为规矩的简牍古隶字体,更少横平竖直的规范,更多受到书写笔势的控制,多顺时针回转向右弯曲的弧线笔画,因此字形体势有右向运动的趋势,这也是符合笔阵图的要求。这两个都是直线条连续书写,但也是转。这样,我们可以将五势的转法作个小结,五势是手腕转动趋势,钩裹势是手腕在平行纸面转动;钩弩势是复合转动,前段向钩裹,后端象儓笔;衮笔势是手腕作各种S形转动;儓笔势是手腕作前后竖向的转动;奋笔势是手腕作左右向的竖向转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