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生长的胸部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胸科之窗
这不仅仅是一个公众号....
赖静文
广州市番禺区慢性病防治站
38岁女性患者,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痛伴恶心、呕吐、头晕2月。有卵巢癌、乳腺癌和结肠癌家族史。有吸烟史。
查体:精神萎菲,呼吸急促,辅助肌呼吸,呼吸24次/分,室内空气的氧饱和度为94%,左肺呼吸音消失,其余查体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乳酸脱氢酶(LDH)高达1094 U/L;甲胎蛋白33356 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 HCG)正常。血钙17.6 mg/dl(4.39 mmol/L)。
A为入院时胸部CT
B为入院45天后胸部CT
文献病例1:
镜下为片状或灶性排列的圆形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细胞(图2A),黏膜下浸润性生长,局部硬化的纤维间质内瘤细胞呈巢状排列,可见出血、坏死、侵犯骨质。瘤细胞的黏附性差,胞质较少,细胞核大小相对较一致,但核型不规则,异型性明显。染色质细腻或呈颗粒状,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可见灶性的嗜酸性凋亡小体。胞质嗜酸性或透亮,未见明显的鳞状上皮分化(图2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肿瘤细胞呈AE1/AE3(图3A)、CAM5.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p63(图3B)、34βE12及cyclin D1呈不同程度灶性表达,NUT(图3C)、p53、热反应休克蛋白(HSP)70、SIRT1呈弥漫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呈细胞质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7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melanin A、HMB45、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10、CD30、CD68、MyoD1、肌生成素、bcl-2、CD31、CD34、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CD5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CK20及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阴性。
文献病例2:
文献病例3:
文献病例4:
原发性肺NUT中线癌的
临床诊断及治疗
NUT癌(NUT Carcinoma)是一种组织起源不明的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 好发于儿童、青年的中线器官,因此又被称为中线癌。Kees和Kubonishi分别于1991年首先报道了该少见类型肿瘤,2015年NUT癌被第四版肺、胸膜、胸腺、心脏肿瘤WHO分类正式纳入其中,全称“伴睾丸核蛋白(the nuclear protein of the testis, NUT)基因重排的中线癌”,又被称作“伴 t(15; 19) (q13; p13.1)易位的癌”。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1.病因学:目前,中线癌的病因尚未明确,已有的研究显示它与EB病毒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无关,也不同于某些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中线癌患者一般无吸烟史。
2.发病机制:体细胞遗传学改变是中线癌的发病基础。现已证实NUT癌中位于染色体15q14的NUT基因(NUTM1)与其它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100%易位,其中约有2/3的病例为t(15; 19) (q13; p13.1)易位,该易位使位于19q13.1的BRD4溴区基因外显子与位于15q14的NUT基因外显子融合,形成BRD4-NUT融合基因 。有体外研究表明,用siRNA敲除细胞系的BRD-NUT基因后,所有细胞系形态学上均显示鳞状上皮分化,包括细胞的黏附性增加、复层化,甚质角化物的生成,说明BRD-NUT融合基因蛋白抑制NUT癌细胞向鳞状上皮分化。目前已有多种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出t(15;19)的易位。
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早期关于NUT癌的文献报道患病者均为儿童及青年, 最新统计显示从儿童到老年都可发生,中位年龄30岁,女性略占优势,男女比例约1:1.5。
2.发生部位:NUT癌绝大部分发生于膈肌以上的中线器官,如鼻咽、鼻窦、会厌、气管、胸腔、纵隔。但随着对此病关注及认识的不断加深,相继有膈肌以下中线器官(膀胱、髂骨)及非中线器官(如腮腺、颌下腺、腹部脏器)的病例报道。
3.临床特点:NUT癌以侵袭性强为特点,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发生肿瘤转移,最常见转移部位是淋巴结、骨、肺、胸膜、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生长在纵隔内的巨大肿瘤常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及胸腔积液。
病理特征
组织形态学:因NUT癌的部位及生长方式特殊,手术切除的标本往往较破碎不完整,现有的病例显示,大体上肿物常伴有出血、坏死。显微镜下肿瘤由成片排列的低分化或未分化细胞构成,少数病例可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由纤维间质分隔。肿瘤内常见大片凝固性坏死。间质淋巴细胞灶状浸润,类似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结构。瘤细胞的黏附性较差,细胞约为2~3倍淋巴细胞大小,核质比较高,细胞核大小相对较一致,但核型不规则, 异型明显。染色质细腻或呈颗粒状、囊泡状,核仁明显,常见核分裂象或凋亡小体 。瘤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鳞状上皮分化,具有特征性的是“鳞状上皮陡然分化”现象,即不成熟、分化较差的细胞突然过度为分化较好的成熟鳞状上皮细胞巢,而没有出现鳞状上皮层次的逐渐分化 。中央可有角化物形成,有时会出现类似胸腺小体的结构。
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
几乎100%NUT癌病例表达NUT核蛋白(≥50%的肿瘤细胞均表达),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在90%以上(少数生殖细胞肿瘤也可少量表达NUT)。另外NUT癌弥漫或局灶性表达CKpan,P40及P63亦有较高的表达率;CK7、CK20可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 (EMA)、癌胚抗原(CEA) 常为局灶阳性。肿瘤细胞还偶有表达TTF-1、CgA、Syn、CD34、CD56。FISH检测可确定有NUT基因易位或BRD-NUT融合基因。免疫组织化学与FISH检测相结合可使中线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达到 100%。
鉴别诊断
1、虽然NUT肺癌目前依靠影像很难单独诊断,但不寻常的临床表现,高度侵袭性的影像特征以及快速进展的过程都可能需要考虑本病。
2、需要与各发病部位肿瘤鉴别。
3、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胸内肉瘤、淋巴瘤、PNET
治疗及预后
NUT癌病程凶险,平均生存期为7-12个月。目前尚未建立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文献中提到有一些患者接受了Ewing肉瘤化疗方案(Euro Ewing 99方案),但疗效却不理想。
近年来随着对此肿瘤关注及研究的深入,相信有更多的病例会被相继发现,它的发生部位、组织学形态、细胞起源、分子遗传学改变机制、治疗及预后等特点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及探讨。
小 结
NUT癌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对于该肿瘤的认识可归纳如下:
(1)它是指任何伴有NUT基因重排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发生于头颈部及胸腔等中线器官,年轻患者居多。
(3)病理学特征:呈巢状及片状排列的低分化/未分化肿瘤细胞+ “鳞状上皮陡然分化”。
(4)几乎100%病例表达NUT核蛋白;FISH检测显示有NUT基因易位或BRD-NUT融合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