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篆刻:文人篆刻的第一个变化点——苏宣

关于苏宣究竟是文彭的弟子,还是何震的弟子,篆刻史上有两种说法:其一,苏宣先是何震的弟子,后来何震带着苏宣去拜见师爷文彭,结果文彭一见,喜欢不已,于是高其品,录为弟子,这样苏宣又成了何震的师弟;其二,苏宣年轻时因为报家仇杀人,遁迹江淮之间,为谋生至于混迹屠沽,事平之后,得遇文彭,终于“以六书之学,用精其传”专于篆刻一艺为工,后又因文彭之故,得以游于公卿之间,遂后名声渐起,最终与文彭、何震共成鼎足之势,依此说法,苏宣是先认识文彭后认识何震的。

这实际不重要,重要的是,苏宣的篆刻最终与文彭、何震鼎足三分,他又有什么成就呢?

(苏宣画像)

苏宣(约1553-约1626)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等,安徽歙县人,这跟何震算是安徽同乡,只是他比何震小了近20岁(18岁),这实际上是隔了一代人。不管是如何拜文彭为师,总之,当他得拜文彭为师之后,在文彭的指点之下,刻苦攻艺,终成大家,说起来,苏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古印谱》。

不得不说的《集古印谱》

你看,何震的成名跟《集古印谱》有关,苏宣的成名也跟《集古印谱》有关,《集古印谱》的情况,我们不得不细细说一下:

《集古印谱》有两个版本,都出于大收藏家顾从德。他是上海人,字汝修,是当世闻名的大收藏家。

第一个版本的《集古印谱》,最早就叫《顾氏集古印谱》,是顾从德将家藏古印及部分借自友好所藏之印,委请徽州人王常编辑了一套《顾氏集古印谱》,印谱的制作方式是用原印钤拓而成,一共6卷,收录古玺计1700余方,这是中国第一部原拓印谱(宋元之间还有一部叫《宝章集古》的原拓谱,但见者极少。学篆刻一段时间之后,大家就知道原拓跟印刷版的差别了),成书于隆庆六年(1572年)。

(《集古印谱》)

既是原拓,就天生有一个缺点,就是发行量少。这套最早的印谱,只印行了20部,我们前一篇说,因为文彭与顾从德的关系,文彭肯定得到了一部,于是何震得益亲见这部印谱,得以朝夕研临,从此篆刻水平大增,遂成一代宗师。

注意,何震得见的除了原印外,主要是这部原拓印谱。

后来,《顾氏集古印谱》大受欢迎,甘旸的《印章集说》里说:“隆庆间武陵顾氏集古印为谱,行之于世,印章之荒,自此破矣,好事者始知赏鉴秦汉印章,复宗其制度。”

“印章之荒,自此破矣!”足见《顾氏集古印谱》影响之巨大。但毕竟只有20部,于是,大概在三年之后,顾氏决定将这本印谱扩而充之,再次印行。

这次的版本,共计收印3400余印,后人也称其为《印薮》,《印薮》跟《顾氏集古印谱》的最大差别是它是以木刻翻印,而不是原印钤盖,品质差得远了。

(《集古印谱》印薮版)

品质差归品质差,但毕竟还是原印的摹本。据说,苏宣实际上就是这版《印薮》的摹刻者之一,那么,实质上苏宣得以对照原印,一方一方的临刻,刻印的数量动辄成百上千,这是高数量,高质量的摹刻综合训练,你看,苏宣成为一代宗师,是他命运的机缘,他生的恰逢其时,恰逢其地。

(现行版本的《集古印谱》)

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学习篆刻,大量的摹刻练习是必须的。

“猛利尽矣”的解析

关于苏宣的印风,最权威的评论是周亮工的《印人传·书沈石民印章前》里的这段话:

印章汉以下推文国博为正灯矣,近人惟参此一灯。以猛利参者何雪渔,至苏泗水而猛利尽矣。

核心是“猛利尽矣!”,至少我们可以向两个方向理解,其一:到了苏宣这里,“猛利”发展到了极致,即苏宣的印风较何震的印风更加猛利;其二:到了苏宣这里,“猛利”走到了尽头,终止了,印风复归于平和。这两种说法都说得通,但究竟是哪一种呢?只能借助于对他的作品的观摩再进一步下结论,来看他的作品:

(苏宣的仿汉作品)

这四方仿汉作品,“陆弼之印”是典型的满白风汉白文印风,“汉留侯裔”则略略有西汉铸印的圆厚,“原谿草堂”是汉朱文风格下夹了书写意味的作品,而“张灏私印”则基本就是汉朱文印的典型之作。显然,苏宣也是典型的“印宗秦汉”践行者。

(猛利印风的作品)

这四方其实也是仿汉的作品,只是风格是猛利的,用刀爽劲奔放,颇有何震之风。“容安轩”足够端正,但刀风爽劲;“尔宣氏”则于苍莽劲辣之间仍有汉印的堂堂正气;“江东步兵”则于不衫不履之中另带果敢坚毅之味;“留心山谷”以刀犁石,直直爽爽,干净利落,真心猛利到了极致,猛利到了尽头,但苏宣却不止有这些作品,他的风格多得还有:

(仿古印的作品)

这三方印,其实都是仿古印的作品,“百醉轩”刀法看似猛利,实际上,却是收放自如的典雅作品;“左司马”则显然工稳平和与古雅并重;“啸民”却又有楚玺的诡奇之趣。显然,苏宣的风格,既没有困在汉印里,也没有仅仅以猛利面目示人。

(蕉露馆)

这方“蕉露馆”,如果不是在苏宣这里看到,大家一定会觉得这是清代浙派的作品。

(两方书斋印)

“群玉斋”和“玄赏斋”两方书斋印,早已不见了猛利的影子,更多地显现文人的秀丽、典雅之姿。恐怕,后人的书斋闲章,风格多从这里来。

(流风回雪)

这是苏宣的代表作,“流风回雪”,既从汉白文印风格来,又施以爽劲的刀法,又额外有飘逸流畅的书法线条,更见笔画相交处的刀石之趣……

(两方朱文印)

“蜨庵”、“醉月楼”其实也是斋馆印,只是这两方,“蜨庵”一方介于唐宋朱文与汉朱文之间,又有额外的装饰意味;“醉月楼”一方基本上就是元朱文风格的朱文印……

当然,他也有探索而又失败的作品,如: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方印,装饰性强,但完全失去了印章属性。难怪后来朱简将它归为“谬印”。

你看,苏宣的风格可不仅仅是“猛利”到了尽头而已,还有他变化多端的各种风格,正如苏宣在《印略》自序中所说:“世不相沿,人自为政。如诗非不法魏晋也,而复魏晋;书非不法锺、王。始于摹拟,终于变化。变者愈变,化者愈化,而所谓摹拟者逾工巧焉。”你看,苏宣的印学观点也是创新,这跟后世的大篆刻家们是一脉相承的。苏宣的这段记述,实在是将“继承”与“创新”、“摹拟”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讲得既透彻通达,又简明扼要。

(泗水派)

如果我们非要给苏宣的篆刻风格简单总结出来的话,他的风格该是“浑朴、雄健、典雅。”

苏宣后来也有很多追随者,他们共同沿着苏宣开拓的道路高歌猛进,于是形成了崭新的流派,这个流派以苏宣的号为名,叫“泗水派”。

(0)

相关推荐

  • 论吴门印派之首文彭的历史意义,对篆刻艺术贡献和后世影响

    篆刻转印贴,刀法练习,兴趣提升,12大张240印面,39元包邮! <> 12 明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文彭,深受其父文徵明的影响,对诗书画印都很精通,尤善篆刻,在中国的篆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 ...

  • 明清时期有哪些篆刻名家与流派?

    明清篆刻流派图例 吴门派:文彭 文彭(1498-1573年),今江苏吴县人,字寿承,号三桥,文征明长子,曾任两京国子监博士.对文字学.篆刻深有研究,被后人称之为流派篆刻的「鼻祖」.文彭所刻印,早期以象 ...

  • 连载 | 明代五大流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下)

    明代五大流派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下) 韩天衡 苏宣,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又号朗公,大鄣(今安徽歙县)人.生于1553年,1626年尚健在.苏宣好任侠,弱冠遭不平,仗义杀人,逃遁于淮.海间,事平后悉 ...

  • 心心相“印”:印里的中国文化

    印章在我国出现于殷商时期,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凭信法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以及工商往来,无不以印章取信.及至今日,印章在我国以及全世界仍有着广泛应用.除了实用功能 ...

  • 王羲之有自己的印章吗?他会篆刻吗?兰亭序上面的印章

    2018-02-06 10:47·学点儿书画 小编按: 我们都知道流传至今的很多书法绘画作品,上面都盖有红色的印章,这个印章,也就是我们说的篆刻! 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上面那么多印章,有没有王羲之的呢 ...

  • 篆刻朱文印,完成这一步骤印章才显苍茫古朴

    篆刻朱文印,完成这一步骤印章才显苍茫古朴

  • 零基础学《易经》第一课:爻的概念

    零基础学《易经》第一课:爻的概念

  • 零基础学篆刻:清代的第一位开派宗师——程邃

    前面我们已经将明代的五大篆刻流派说了个遍,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开始介绍清代的篆刻流派.任何一个流派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发展突然出现,所以我们要先复习明代的流派,温故而知新! 回顾明代五大流派 明代五大流派分 ...

  • 零基础学篆刻:文人篆刻最早的集大成者——何震

    文彭之后的中国印坛,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种主流印风,就是何震的猛利印风.他的影响实在太巨大了,今天就着重说说何震. 注意,从文彭而下,我们要开始记篆刻流派了.这是篆刻史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彭的 ...

  • 零基础学篆刻:究竟谁是文人篆刻第一人?

    实用印章跟后来的文人篆刻是两回事. 篆刻是艺术范畴的,是文人们所从事的艺术创作:而印章是实用范畴的,是工匠所从事的工艺制作.篆刻创作指向的是审美(当然它也有实用意义,比如收藏,比如美化章法),印章制作 ...

  • 零基础学篆刻:技法(1)——字法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开始集中说说技法部分,既要谈技法,我们可以先对篆刻技法有一个大的概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查验学习进度.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如下图: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看,有八大部分 ...

  • 零基础学篆刻:吴昌硕的70年篆刻生涯

    从吴昌硕14岁以后,他一辈子都在刻印. 他自己说:"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这也是我们能拿吴昌硕印谱当字典用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出版的 ...

  • 零基础学篆刻:刀法

    所谓篆刻,自然必须是有篆有刻,我们前面所讲的字法.篆法.章法,多属于"篆"的部分,今天我们来谈谈"刻"的部分.因为是"刻",必然涉及刻刀,刻 ...

  • 零基础学篆刻:拓边款

    上一篇讲了,印面内容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了原印之外,还需要钤盖出来:与之类似,边款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原印之外,还需要传拓出来.本文专讲拓边款.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 (专业印谱字口清晰) 注 ...

  • 零基础学篆刻:吴让之的价值

    1863年,夏日的一天,因为太平天国战事而躲到泰州避难的篆刻大师吴让之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后世称为"晓印莫如我"的晚清"印痴"魏锡曾. 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