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小知识点:刀法中的“向线”与“背线”
学篆刻的初入门者,最容易在刀法这里困惑,因为刀法这一项被前人总结的神秘得有"十三刀法"、"十七刀法",读这些刀法理论,最易让初学者不知所措,近代印人在刀法上的总结对此进行改良,把刀法简洁化了,提出刀法就是冲刀和切刀两种刀法,没那么多神秘的,于是刀法被归结到了极简的冲切两种。再往后来,因为陈巨来在《安持人物琐忆》中提到他亲见吴昌硕大师刻印的记录,吴昌硕说他刻印“我只晓得用劲刻,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又使一大部分印人在刀法上不必深究,认为,只要表达出来好的印面效果,就不要拘什么刀法,刻出来好效果就成。
(上海书画版《安持人物琐忆》内页部分)
吴昌硕的“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这句话,照我的理解,大概是如《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的晚年境界,已经到了“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无剑胜有剑之境”,《笑傲江湖》中也有“无招胜有招”的说法,这大概是,在对手中兵器熟之又熟之后不拘于物的至高境界,移到篆刻学习中,则只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给我们一些追求,就是追求刀法的精熟,最终把刀法练到得心应手的境地,但如果真要让一个学武新人从一开如学习“无招胜有招”,显然不利于提高,也不可能学会高深武功,就算最后要练成少林七十二绝艺,大概也需要从”少林罗汉拳”这样的功夫开始学起,贪多求快的结果,大致就只会“消化不良”。放到篆刻上,想要最终达到如吴昌硕大师那样的刀法“至境”,恐怕也只能从简单的冲刀、切刀开始学起。
显然,新入门的篆刻学习者还是要从最开始的基础刀法开始学的,于是前段时间我们总结了一下刀法方面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好在大致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不多,具体如下:
不管用何种刀法,目的简单 ,就是刻掉石头上不要的部分。需要做到的就是五点的控制:
1、刀刃与石面的夹角;
2、刀杆与石面的夹角;
3、刀刃向下的力度大小;
4、刀刃向前的力度大小;
5、刀刃运行的速度。
我们已经详细地解说过上面几点,具体可见另一篇文章《篆刻刀法练习的几个着重点》,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总之,注意五点控制,刀法就基本不再神秘,初学者要做的,就是练习。
这两天又有群里的几个印友问到另外的“向线下刀”“背线下刀”的问题,不知是最近那篇文章里提到这个话题了,问得人越来越多,回答起来又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讲完,于是,写篇文章出来,谁再问,就扔这篇文章给他。
其实,要说明这两个概念,还需要从前面写过的五个要点说起,因为这些内容相互关联。我们来看,打从我们开始下刀刻石那一刻起,刀刃一定是与石面有一个夹角(就是第一项里刀刃与石面夹角)的:
(刀刃与石面的夹角)
前面的文章里讲过,这个角度大致等于90度时,也就是刀刃立起来的时候,我们管这种刀法叫“中锋刀”类似于毛笔里的中锋,擅长使用中锋刀的名家如赵之谦,因为中锋刀刀刃垂直于印面,大部分情况下,刻出来的痕迹是刀锋深入印石的,挖得比较深。比如:
(赵之谦“魏锡曾印”印面)
中锋刀,较能体现刀情石趣。
刀刃与印面的夹角小,即我们常说的侧锋刀,篆刻名家中,吴让之最擅长侧锋刀的应用,比如:
(吴让之刻“非法非非法”印面)
侧锋刀出来的效果是挖得比较浅,容易体现笔墨意味。
今天的结论之一:不管是中锋刀还是侧锋刀,只要有好的印面效果就是好刀法。
但不管是中锋刀还是侧锋刀,一般情况下,刀刃不可能完全垂直于印面,这样形成的刻刀痕迹,一刀下去,一定是一边毛一边光,除非能做到,刀刃与石面的夹角是完全的九十度(如果那样,就可能是两边毛或者两面光)。如图:
(刀在石面上的刻痕)
很显然,一刀刻过,一般情况下,形成的刻痕基本上都是一边光,一边毛,毛的原因是石料自然崩落,光的原因是受刀背压力控制,比较光滑。记住:一刀下去,一边光,一边毛。
那么,这种一面光一面毛的刻痕在刻画笔画时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呢?下图中“之”字的右边一竖,我们把之字的印稿当成白文印稿时,通常的奏刀刻法是如图的刻法,把光洁的一面留在石面,把毛的一面留在笔画内部,最终双刀完成这一笔画时,两刀中的每一刀中毛的一面消失在笔画内部,光的一面留下来构成印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向线下刀”,即刀的用力方向是指向印稿中的线条笔画的。如图:
(向线下刀双刀完成的一竖白文)
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之”字当成朱文印稿时,通常用的是把光洁的一面留在印稿笔画一面,把毛的一面留在笔画以外的刻法,如图中的左竖:
(双刀背线下刀完成的一竖朱文)
因为朱文印完成时那些毛刺最终会清理消失,形成的朱文线条第是光洁的。这种刻法就是把光洁的一面留在线条上,即所谓的“背线下刀”。这种刻法,即刀的用力方向是背向印稿的线条笔画的。
这是通常的刻法,即不管是白文的向线下刀或朱文的背线下刀,最终完成的结果都是为了保证线条的光洁。比如近当代大师黄牧甫的作品中,大都笔画光洁:
(黄牧甫白文印“金石癖”)
(黄牧甫朱文印“莲府”)
但是很多大师级的篆刻家为了刻出他想要的印面效果(比如为了用毛的一面展现苍茫的一面),也会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来楚生的印,在刻画线条时,常常一反我们上面说的白文线条向线下刀与朱文线条的背线下刀改为白文背线,朱文向线(两种做法都是将毛的一面留下来)。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印风,如图:
(来楚生刻“鸳湖冷月”)
(来楚生刻“缺圆斋”)
今天的结论之二:不管是“背线下刀”还是“向线下刀”,刻出好的印面效果就是好刀法。
再举一反三,如果要达到线条一边光一边毛呢?
显然,或者可以如齐白石老人一样,单刀冲出白文一边光一边毛,如图:
(齐白石刻“四不怕者”)
或者双刀法刻朱文时,一边向线一边背线,或向线背线交错使用,形成一边光一边毛,如图:
(齐白石刻“人长寿”)
“向线下刀”与“背线下刀”,在白文与朱文中形成的不同效果,在近当代印人的作品中所见更多,比如李刚田老师的上官朔一印,则是同一方向的双刀向线刻出,同样也是一面光一面毛,但并不像齐白石老人一样纵横恣肆,相比之下,更含蓄,更受控制。
(李刚田刻“上官朔”)
那么,再由此推广开来呢,各种组合刀法似乎都可以由此打开思维,找到入门的方法了呢。
对于初学者,了解向线下刀与背线下刀,并进行充分的练习,熟练记忆、掌握运用这些刀法最终在印面形成的不同效果,对于初学者的创作是十分有益的。
(【老李刻堂】之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