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早退的感觉

学习一样新东西,最好不要一个人蒙着头自己琢磨,多与人交流可以得到很多现成的经验,也会受到别人的启发,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

长蝶是个新事物,可供自学的资料并不多,所以,与同好交流更显重要。

学习长蝶需要相互学习交流的除了技术、方法、原理外,别人练习蝶泳时的内心感受也是值得相互了解的,了解别人的感受可以印证自己的感受,对了解规律、增强信心会有帮助的。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练习蝶泳时寻找“感觉”的一点感受。

平时,我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去游泳,时间自由,而且可以安静地在水里揣摩动作。如果有伴,就少不了聊天说话,不容易静下心来体会水中的感受,嘻嘻哈哈的时间就过去了。

我很少单纯地把游多少距离当作游泳时必须完成的任务,我认为练技术、修正动作、揣摩方法的过程照样能够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这样锻炼身体更利于提高泳技,提高对蝶泳的认识,收获更大。

有时,周围的朋友看到我在不停地连蝶,其实我并不一定是在单纯地积累距离,我也许是在变换着方法蝶呢,揣摩着不同动作的效果,并体会它们带给我的不同感受。

掌握了长距离连蝶的技能,对于继续修改动作、自我完善是很有好处的,在连蝶中揣摩动作,可以提高改进的效率,而且这时的练习更具实战性。

我虽然时常打趣那些声称宁愿蝶不远,也要蝶得美的人,其实我内心也同样希望自己能蝶得快一些、好看一些。只是我认为具备长距离连蝶的能力是应该首先做到的,能长蝶了,才更加有利于追求更快、更美。

一天天的练习,就是期待着某一天能厚积薄发、靓丽蜕变。

每当找到所期待的好的感觉时,心里就特别地高兴,接下来会反复重复这个动作,确认这感觉,仔细体会这感受是怎么做出来的,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

如果找到了好的感觉,游泳结束后我会非常期待下一次游泳,期待着下次还能重新找到这感觉,直到慢慢把这种感觉固定下来。

可是,我印象里,从没有哪一次在下水的第一时间就能把之前印象中的美好感觉蝶出来过,尤其是波动方面的感受,总是要别别扭扭地蝶上一会才能让那感觉重现。

我在长蝶群里也看到过有蝶友谈过类似的体会,说每次长蝶要等到几百米后,才能轻松流畅起来,有说600米的,有说300米的。

这迟到的感觉让我刚下水的时候不太自信,尤其是有人围观或有人想拍我视频的时候。

比重小于水的物体在水里会呈漂浮状,因为没有根,所以它飘忽不定。

在练习蝶泳的时候,那些动作的感受似乎也是飘忽不定的,时有时无的,很虚幻,难以描述,难以捕捉。

刚下水体力充沛时,反而蝶不出感觉来;游时间长了,太累了,也维持不住那感觉。多用一点劲感觉可能就不对了,少用了劲效果又出不来。或者身体多绷紧一下,可能就把感觉绷没了。

感觉好的时候,自己就像一条鱼,既轻松又走水,水流在耳畔带出悦耳的声音,令人有飞翔在水中之感;感觉不好的时候,自己的身体如同是几根硬梆梆的木棍,机械地拼在一起,沉重又笨拙,使自己无法很好地控制身躯,两臂艰难地把头肩抬出水面,呼吸也费劲。

更无奈的是,好的感觉即使出现了,却又像访客,常常不能一直保持到游泳结束。蝶着蝶着感觉会溜走,或被以前习惯的感觉所代替。

也许是游时间长了,身体疲劳了,相关的肌肉不能持续地按要求完成指令了。如果努力寻找,或许还能重新找回那感觉,但是越往后,就越不能保证感觉的稳定。

长蝶太需要好的水感了,没感觉了,也许就该起水了。

迟到+早退似乎就是好感觉的特点。

但是,它迟到也罢,早退也罢,归根结底,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功夫没练到家。我相信,随着练习,好的感觉会出现得越来越早,离开得越来越晚的。

最后,直到有一天,它会从头到尾与我相伴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