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前进,向前进!

——记郓城县直机关 “七一”歌咏比赛之诚信医院代表队

引子——人的潜力,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

当我们顺利地唱完最后一句,舞蹈队摆完造型,静静地退台,我释然了。回想起这三个多礼拜的辛勤付出,感慨万千,一切都过去了。

然而,整个排练的过程,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恍若眼前……

今年,为庆祝建党96周年,郓城县直机关举行“七一”歌咏比赛,以下属科局为单位组成代表队进行参赛,唱红歌。卫计局要派出一支队伍参加,于是,委托诚信医院代表县卫计局参加比赛。

也许,这是县卫计局对我们诚信医院的信任,我们院不负重托,把这项不知算不算是光荣的任务很痛快地承接下来。于是,由医院办公室组织,全院选拔参赛人员。

6月7日,当我接到征求参赛的电话时,有些犹豫不决,毕竟,这是年轻人的舞台,我这老眼昏花的,还上得了台面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竟没有推脱的勇气,既然让我来参加,自然觉得自己还能行,这样想着,于是,还算爽快地答应下来。

论说,登台演唱年龄不是事儿,关键是要有一颗年轻的心,一直以来,感觉自己的心还不算老。

职工对医院的集体活动非常踊跃,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很快,没费多少气力,一支80多人组成的合唱队就成立起来了。

我在临床科室的人员当中,年龄是No.2,只有ICU的梁主任——老牛,比我大两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为此,办公室吕主任还专门建立了一个“七一”歌咏比赛微信群,把参赛人员都拉进群内,以便于联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选什么样的参赛歌曲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我总以为会选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样耳熟能详的老歌,大家都熟得很,唱起来不费劲,也不怵头,没成想并没有顺着自己的思路走下去,定下来的第一首歌曲是《走向复兴》,别说会唱了,压根就没听说过。

这是一首2009年创作的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歌曲,歌词慷慨激昂,旋律明快高亢,反映出中华民族奋勇向上、创造辉煌的大无畏精神。

从6月7日开始,每星期的周一到周六,下午下班后(17:30),去康复楼三楼小会议室学歌,19:00结束。天天如此,按时签到,并且每天对参加排练的人数和请假人员的姓名在群内通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院对于上头的一些集体活动,事无巨细,总是冲锋在前,首当其冲,就像几周前参加在宋江武校举行的国学传统教育讲座,本来8:30授课开始,我们被通知7:00就必须准时到达,不得有误,命令如山!愣是提前一个半小时,在那儿傻不拉唧地等着,不想当头名都不当家。

80多人的合唱队把个小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医院领导对这次活动相当重视,专门从郓城师范请来专业的声乐老师——李宏伟老师,给我们授课。

李老师看上去四十多岁,身材匀称,英俊、洒脱,瘦长的脸颊上有一双精神气十足的眼睛,油黑的头发呈三七式分向两侧,一件“Adidas”的深蓝色体恤和一条黑色长裤,搭配得体,休闲而随意。他面带笑容,平易近人,无形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携带着一架白色电子琴。

我们每人发给一张歌词,由于绝大多数人不识谱,于是,李老师就用最原始的方法,一句一句地教。他很有耐心,哪儿需要延缓,哪儿需要拉长,哪儿有节拍的变化,每个细节都给予指出,对容易犯错的地方及时纠正,然后重复唱好多遍。我们则像小学生一样专心致志,洗耳恭听。

李老师还要求我们,唱歌时要昂首挺胸,双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切忌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在每一句歌词之间需进行快速换气,有了底气,声音才顶得上去,才能唱出味道来,他还特别做出换气的动作,以正视听。作为进行曲,不同于抒情歌曲,软绵绵的,柔情似水,而是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学一首新歌还是需要费些力气的,要想唱好,唱的完美,曲调不能错自不必说,还得把歌词记过去,最好是烂熟于心,看着歌词唱歌分散了注意力,顾这顾不了那,不会发挥最佳的水平,再说,正式比赛的时候是不允许看歌词的。

我一开始本来是有很大信心的,但歌词总是记不住,自然就打了折扣。看到李老师如此认真负责,如此较真,自己都感到唱不好都对不住他,对不住他辛勤的付出。

集体练唱中,有一位女生唱着唱着就采取了低八度了,李老师一下子就听了出来,不愧是专门搞声乐的,耳聪目明,能够从繁杂的声音中辨别出一般人分辨不出的低音。他随即给予纠正,这样是绝对不可以的,一个人的走调会影响到整个团队。

6月13日,在练习了一周之后,按高矮个进行排队。王院长是行伍出身,对列队自然是行家。他大手一挥:“个头一米五到一米六的女士先站成一列。”为了避免受鞋跟高低的影响,直接按身高定位,看来,王院长也真够绝的。

然而,当他下达口令后,身高在这个范围内的女士们有些彷徨,对谁选择站在最前边有些犹豫不决,似乎伤了她们的自尊。其实,这有什么,身高是父母给的,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邓小平对这一点就看得很开,曾经有一位外国客人询问他长寿的秘诀,他风趣地说:“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他的胸襟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政治命运中的三起三落,足以摧毁任何一个人的意志,唯独没有把他击垮。

男女各站两排,要求每排站在最中间的那位定位要准确。我在最后排,右五。

列队完毕,继续排练。

《走向复兴》第二段男女声部分开唱的部分,要求男生右手捂在胸前,女生微微向内侧转身,等到最后一句唱到“辉煌”的“煌”字时,分别向左前和右前方举起左手和右手,呈45度角。

开始同步性差了些,往往已经唱出口了才想起来做动作,结果参差不齐。

因为是合唱,即便是有上那么一两个人抱着侥幸心理,进行假唱,仿佛也显现不出来,但我们拒绝滥竽充数,为避免出工不出力, 14日,专门进行每两个人一组的分组演唱,看来,不动真格的不行了。

这一手很奏效,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排队演唱,有几位唱得确实很好,声音洪亮,还不用看歌词,受到李老师的表扬。

可以看出,不是谁的功底好,也不是谁更有音乐天赋,而是谁更努力、更上心,谁付出的更多。

随后排练的第二首歌曲是《保卫黄河》,这首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先生的代表作,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犹如汹涌澎湃的滔滔黄河水,波澜壮阔。唱起来铿锵有力,振奋人心。歌颂了我国人民坚强不屈,打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这首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抗日救国时期的歌曲,像浩瀚大海中指路的灯塔,像茫茫黑夜中闪烁的北极星,给人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它又像一把钢刀,砍向敌人的颈项,像一把利剑,直刺日本鬼子的心脏。它同时印证了,一切侵略者都没有好下场。

因为这是一首老歌,大家或多或少的都会唱几句,学起来相对较容易。

梁主任蛮搞笑的,中间休息时独自一人唱起了《保卫黄河》,他在给大家做示范,只见他扭动着身躯,挥舞着右臂,使出了浑身解数,似乎动员了全身639块肌肉中的每一块,动作夸张、煽情,极具表演性。声音激扬顿挫,只是调子有点跑偏,看了让人忍俊不禁。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上,看到过孙悟空悬丝诊脉,那不过是神话故事罢了。还真没见过戴着口罩唱歌的,这次俺算长见识了,有人居然戴着一次性口罩演唱,真是奇葩,我想象不出,罩住嘴巴后声波是如何传播的。

这次演唱要求统一服装,我们医院是在网上订购的歌咏比赛的合唱服,女士为一体的长摆裙,男士为白衬衫、黑色背带裤并配以领结。

我的乖乖!背带裤,我没听错吧!够摩登的,活了大半辈子了,这玩意儿还真没穿过。

15日统计了服装的号码,我1.78米的个头,选的是180,92a。

16日排练继续,直练得天昏地暗,接近20:00,方才结束。一直站着,累得腰痛,不同于做手术,注意力高度集中。由于太过卖力,嗓子都喊哑了。

起初,还觉得天天下班后练歌太紧张了,谁没有点事呀,不如凑星期一三五或者二四六,有张有弛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后来听王院长讲,其他单位也同样练得很下劲,加班加点,人家时间宽裕,随时都可以拉出去练习,我们是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进行排练,在时间上自然比不过人家。

说真的,我开始对这种天天练唱还有些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便习惯了,甚至感到是一种乐趣,一种期待。每到下班时间,自然而然地去排练,俨然一个喜欢唱歌的人,在去歌厅K歌。

俗话讲,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把歌曲唱得滚瓜烂熟,合唱时才能恢弘有力。

《走进复兴》已经练得比较令人满意了,《保卫黄河》还差强人意,16日重点练习这首歌曲,第二段男女声部轮唱的连接处,衔接的不太好,于是重点练习。当天女声部声音不如男声部响亮,在轮唱中,不知不觉就淹没在男生洪亮的声音里。

李老师说,一般这种大合唱的歌咏比赛,都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我们则恰恰相反。或许是那天女生人数少的缘故,女声部单独唱还说的过去,一交错演唱,就明显的底气不足,没有很好地表现出半边天应有的气概。

第一首歌曲由护理部张主任担纲指挥,只见她双臂有力地摆动,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很像那回事,歌曲的结尾,随着张主任双手在空中定格,演唱戛然而止。指挥是件挺费力的事,一首歌下来,比演唱的还要累。

排练像现在的天气一样热烈,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亢,激昂,振奋人心,余音绕梁。

李院长还不定期地临场督战,给大家做动员,希望队员们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登台表演,发挥最好的水平,去展现自己,毕竟,我们是代表着诚信医院这个大家庭,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

由于当天是一直站着,喊得又太过猛烈,几遍下来,口干舌燥,我甚至感觉有点头晕,不会是脑缺氧的缘故吧,这使我想起小品《卖拐》中赵本山忽悠范伟的那经典的一幕,让其使足劲长时间不间断的大声吼叫,直接把范伟糊弄晕了。但李老师特别要求我们每句之间都换气的呀,看来还是没很好的掌握住其中的要领,习惯了的东西要立马改正过来还是要费一番气力的。

当天的排练,不止我的嗓子喊哑了,王院长同样也打嗓子了,太过认真的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

当天,我们还进行逐个的演唱,这次还真格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每人唱两句,下边的一人接着。

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我基本上把握住了调子,歌词也大体默记在心,跟着团队已经很从容,单拉出来也不怯场了,轮到我时,比较准确的拿捏住曲调。

分别演唱则看出了功力,绝大部分人唱得都挺好,特别是几位护士长们,唱得很开,音调圆润,歌声嘹亮。极个别的男士还是跑偏了,南腔北调的,很是逆天,直弄得哄堂大笑。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合唱和逐个演唱的区别,可以说:合唱很丰满,独唱很骨感。

李老师一开始就鼓励大家,每个人都是歌手,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唱好。选的歌曲并不难,只要大家努力,下了功夫,都能唱好。看来,演唱能力还是有差别的,每个人下的功夫也不一样。反正我知道自己的底细,没有什么音乐天赋,也就是高兴的时候,喜欢瞎哼哼几句而已。

唱完一遍下来,办公室吕主任对那几位表现突出的护士长,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不管人家唱得好不好,起码声音洪亮。”大家被这话给逗乐了,全场发出会心的笑声。有这样表扬的吗?言外之意,唱得不咋的,也就声音大罢了。

分唱完毕后,李老师指出,还是个熟练度的问题,不能光指望每天固定的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回家后要多练,睡觉前,要像过电影一样回忆一下。

看来,师傅领进门,努力还得靠个人。

尽管都学习10天了,对每一个细节,李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剖析,比如《走向复兴》中前后两句“向前进”,末尾的音调是有细微差别的;《保卫黄河》中两句重复的“黄河在咆哮”中的“在”字,调子也不尽相同。

态度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李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难能可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钦佩。将心比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歌曲唱好。

他今天又特别谈到中间的换气,在两声部轮唱的时候,男声部唱着唱着节拍就快了起来,原因还是没有进行适时换气,无论节拍快慢,换气是必须的。

当天19:00就结束了,由于昨天喊得太猛,大家的嗓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让大家好好休息,并嘱咐回去多喝水,多么人性化。

19日,演唱服的样品到货,大家分别进行试穿了一下,以确定最终的号码。我由最初的180换成了185,白色的衬衫薄如蝉翼,也不知是什么布料做的。这个号码配套的裤子我没有试,据说肥大的很。大热的天,肥一些总比瘦得贴在身上要好。

当天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列队,合着曲子进行演唱。

李老师给我们讲了注意事项,列队时依次登台,不可东张西望,即便脸上有个蚊子叮咬也不能做出驱赶动作。看来,是按军人一样要求我们,铁一般的纪律反映的是一支队伍的素质。

女士的裙摆较长,注意不要踩住,出现跌倒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既往的演唱会中不是没出现过。瞧,李老师把每个细节都进行详细的交代。

还特别强调,演唱时要看着指挥,不可去环顾观众。要随着曲子的节拍演唱,即便指挥者出现失误,也不能乱了阵脚,平时毕竟练熟了,跟着曲子走便是。

当天终于混上瓶装的矿泉水了。不间断的吼一个半小时,口干舌燥,嗓子干得能起火,适时地补充点水分,就像烈日下蔫了的秧苗,突然受到雨水的润泽,立马变得生机勃勃。

《走向复兴》跟着伴奏带合唱已经很是那么回事,《保卫黄河》伴奏带的节拍急促得很,比平时练得快很多,猛然跟着这种节奏,语速一时迸发不出,很不适应,练了几遍才慢慢有点感觉。

22日,排练的力度又加大了,吕主任和各科的主任进行协调,在把科室的工作安排好的情况下,连着三天下午,一上班就进行排练。看来,要一鼓作气,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誓死拿下无名高地,保卫黄河!

完美是我们向往的,更是我们追求的,我们迈着坚实的步伐,向前进。

由于科室工作的需要,22日我是下班后才加入到队伍当中的。入列后发现女声部多出一排人马,一问方知,是刚加入的新人。原来,女声部声音偏弱,为了使双方的声音趋于平衡,又特别吸收了新生的力量,加入到队伍当中,以达到势均力敌的效果。

最后从报数的人数了解到,女声部达到50人,男声部35人。

在我们排练的当儿,外面电闪雷鸣,疾风暴雨,我终于明白过来,老天被感动了,感动得痛哭涕零,不能自己。天都被感动了,还能不感动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歌,也如同人生,早早晚晚最后都是一起参加大合唱,就像人生的归属都是同一个地方一般。无论看待任何人,任何事情,不去仰视,不卑不亢,不妄自菲薄,那是因为我们有自信,我们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没有必要对任何人低三下四,但是,说好了,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不努力,上帝都不会同情你。

相信自己,都是考学出来的,谁比谁差多少?

如果对自己都没信心,还有谁会瞧得起你?

当然,我们也不去要俯视,我们每个人应该明白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没有谁永远是如日中天,该放手的放手,世界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毛主席他老人家对这一点都有深刻的理解,何况我们凡夫俗子?

我一直认为,无论干什么事,除非不干,要干就干好。在这一点,非常佩服我们医院,佩服医院的领导,短短十年的时间,无论是口碑,抑或技术,与县医院并肩比翼,有些方面甚至比他们做的还好,精神科、康复科、放疗科,我们已远远把他们甩在了后边。他们有的我们有,他们没有我们也有,事实就摆在那儿,还能说什么呢?

成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十年磨一剑,我们用短短的十年时间,走过了他们几十年走过的路,这是特区速度,中国速度。中国的航天,中国的高铁,中国的航母,中国的大飞机,正在赶超世界强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实力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没有实力,人家会炸你的大使馆,会侵犯你的南海,拳头硬了,他们总会权衡一番,考虑一下得失,不会动不动就动粗,这就是不争的现实。

我很敬佩“铁杵磨成针”故事中的那位老太太,只要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寒,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上苍会垂青于那些立足当下,有实干精神、永不服输的人的。

眼泪可以模糊双眼,但希望永远不能泯灭。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希望在,成功就在;信心在,成功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扯得有点远,回到正题上来。

我当天加入到这个大集体当中后,重点排练了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像《走向复兴》第二段“走向辉煌”与“前进、前进、向前进”的结合部,要自然而然,顺畅圆润;《保卫黄河》中“风在吼、马在叫”中的两句之间,要充分换气,有节奏感。

老队员在练了一下午之后于18:00结束,新队员还再加班加点,李老师给她们开起了小灶。目的很明确,必须让她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掉队,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听护理部张主任讲,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预赛成绩占总分的50%。或许,这就是我们加大排练力度的缘由。

永不服输,永不言败,追求卓越,务实创新,这就是诚信精神,这就是诚信人的气魄,是诚信医院逐渐做大做强的秘籍。

23日,排练分三部分:二人唱,女声部重新列队,走台。

由于当天是整个下午进行排练,到了上班时间我就径直去了康复科三楼。

我于14:20第一个到达,此时大会议室还未开门,李老师和一个不认识的中年男士也随之到达。后来我才知道,这位陌生人是给我们聘请的指挥——张老师。

队员陆续到场,15:00,人员到齐,开始练歌。

每两人一组,来到前台,在老师的伴奏下演唱。

这次分组演唱的目的是进一步摸底,看看每个人到底练到了哪种水平。仿佛是一次小小的考试,大家都很认真。经过历时两周的练唱,绝大部分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还是有个别的唱着唱着就走调了。

我主动邀请老牛一起演唱,看看两个老家伙的火候到了哪种程度。

我俩是第三组出场,还好,老师比较满意。也许是觉得我们是年龄最大的一组的缘故,以示鼓励,居然还换来了大家的掌声。虽不能说老将出马一个敢俩,起码一个敢一个。

能到这个程度,与自己平时单独练唱分不开的。这些天,每天早饭后,大约6:30——7:00,我都带着我们家保罗(我喂养的小宠物狗,棕色的泰迪),到小区南边刚建起的公园内散步。

公园的早晨,静悄悄,几个中年人在晨练,清新的空气透着几分凉爽,适合练练嗓子,我就于是赶着步点,哼起《走向辉煌》,唱上几遍,居然自我感觉良好。

保罗似懂非懂,不时向我投来异样的目光,似乎在说,这是在干嘛呢?

这次分开练习,吕主任对每个人的表现还做着记录,最终,极个别的被淘汰出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也遵循了大自然的生存法则。

接下来再依次排队,这一次是筛查排队,只是女声部,男声部还是按第一次排的列次。

先声明,这次女声部排队,不是按颜值,而是按照演唱的熟练程度与声音是否洪亮。第一排是最显眼的,也是离麦克风最近的,她们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效果。老师想得真周到。

几位唱得出类拔萃的女生站在第一排中央,两边依次排开。

你都想象不出这次排队有多认真,为了真实地反映每个人的净高,女士们被要求脱去鞋子,光着脚丫在舞台上齐刷刷站做一排,吆,那可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们演绎了现实版的“赤脚医生”。这一手真够绝的,什么高跟鞋、内增高之类,这些女人的尤物,在这儿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排列第二排。女生部第一排19人,第二排20人。

列队完毕,练习走台。

走台也是演唱的一部分,要求走起路来大方、沉稳、步调一致,并演示了上台阶等等。

在登上台阶向后转时,意见出现分歧。有意思的是,王院长执意说向后转是从左边完成转身动作的,我们却坚持认为是从右侧。事实胜于雄辩,为了能说服他,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拿给他看,上边说的明明白白:“军队的向后转不是一般从哪边,而是绝对,必须从右边转。”

最后集体合唱几遍,张老师亲自登台指挥。

张老师指挥起来很有派头,动作洒脱、豪爽,如行云流水,出神入化,充满阳刚之气。只见他时而轻轻舞动手指,如窃窃细语;时而奋力振臂,声如洪钟;时而则闭上眼睛,陶醉在恢弘的音乐中。特别是《保卫黄河》中唱到“土枪”、“长矛”时,只见他右手在空中有力地瞬间挥动,如同用力甩动的鞭子,清脆,把指挥的动作演绎到了极致,拉动着着我们歌唱队员的情绪。而到了最后结束的时候,右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由大变小,同时从左侧水平滑向右侧,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提示我们的声音要渐渐变小。

他告诉我们,声带频率振动的快慢决定了音调的高低,而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洪亮与否。

在《保卫黄河》的轮唱部分,为了最后达到两个声部归一,把第二段男声部唱的“保卫家乡”一句去掉,然后与女生部一起唱接下来的一句“保卫黄河”。这样出来的效果比原来好了不少。

可以说,每练一次,都有一次的收获,每练一次,都有一次的进步,尽管《走向辉煌》最后的举手与放手动作的同步性还是有点小小的瑕疵。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离比赛日期越来越近,仿佛听到倒计时的时钟,秒针那“滴答滴答”匀速而清晰的声音。

我们也加快了排练的步伐,25日,周日的下午,取消的休息时间,继续进行排练。

当天重点处理一些细节问题,《走向复兴》结束时举手要求四指并拢,拇指竖立,虎口张开,掌心对向观众。举手与放手动作力求一致,并且要求手臂在伸直状态下完成举起与放下,即只有肩关节做动作,腕关节和肘关节是伸直的。等音乐结束,出现最后的“当、当、当”时,手臂瞬间放下,动作要干净利索,不能拖泥带水。

由于人员众多,对同步性要求很高,做起来有点难度。还是要求大家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细听伴奏带放出的音乐。

伴奏带不同于现场的伴奏乐队,乐队可以在指挥的引导下与演唱队员之间更好地协调,完成互补。伴奏带是固定不变的,演唱中必须跟上它的节拍。

在《保卫黄河》演唱之前,又特意安排了个舞蹈,眼科王兆骞大夫做旗手,在舞台中央挥舞着红色的党旗,康复科11位小姑娘组成的舞蹈队,完成一组舞蹈动作。这组舞蹈,欢快、柔美,充满了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革命的英雄主义色彩,与歌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演唱完毕后,舞蹈队还独出心裁地做出一个别致的造型。

康复科真是人才济济,多才多艺,根据歌曲的主题自己编排了舞蹈,并用很短的时间进行排练。舞蹈轻盈飘逸,刚柔相济,只见她们挥动着红色的绸带,如仙女下凡,舞姿翩翩;又似红色娘子军,英姿飒爽,不让须眉。

这次还制作了“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的大牌子,分别由最后一排中间的五位队员拿着,在最后时刻高高举起。

接下来的几次合练之后,已完成得很出色,张老师都情不自禁的伸出大拇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几分钟的时间,都是靠台下千百次机械地、单调地、乏味得、反复地演练换来的,没有什么捷径可寻,谁付出的更多,谁把握得更好,谁的收获会更大。张老师说,别指望台上有超常的发挥,能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就谢天谢地了。

不管是第几位出场,都不要受到其他队的干扰,唱出自己的东西,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

今天组委会破例为演唱的队员们准备了西瓜,用以鼓舞大家的士气。

中间休息时听吕主任讲,女士登场前要化淡妆。有人说了,女士化妆,若男士不化妆,会很不相称,男士也需要化妆。我的天呐,男人也化妆,够别致的。

最后,我们被拉出到康复楼前边,练习走台时的上下台阶。最后一排先定位,然后前边每一排中间的一位队员以后一排的中间一位作为参照物,决定自己所站的位置。

入场时手机绝对打到静音或关机,要么就提前收起来,一同保存。

一旦站好队形,任何人不准说话,不准晃动身体,不准左顾右盼,保持身体直立,目视前方。演唱开始,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投向指挥,耳朵听好音乐,演唱与大部队同步。

26日,排练继续,我们几位是在开完院周会之后又加入到排练队伍行列的。

在《保卫黄河》排练中,和着音乐的旋律,舞蹈队先行出场,之后雄壮的歌声在大会议室响起,歌声整体化一,铿锵有力,场景震撼。

王院长又再次强调了登台后的舞台风貌,走台时挺胸收腹,自然摆臂,步调一致。站在舞台上,要像钉子一样钉在那儿,纹风不动。摒弃一切小动作,显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像军人一样,威风凛凛,霸气十足,舍我其谁。

良好的舞台风貌,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本身就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27日,我下午本来休息,到了下班时间,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医院参加排练。

当天舞蹈服和演唱服已到货,舞蹈服是中式素花上衣,深色的六分裤,还有大红的绸缎。跳舞的美女们换上服装,闪亮登场,顿时流光溢彩,光彩照人。人靠衣服马靠鞍,此话一点不假。

李老师带领大家继续排练,如今已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如果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未免有点过于夸张。但步调的统一性,声音的洪亮程度,听起来已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合唱队。

特别是轮唱部分,如波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起彼伏,惊涛拍岸。

最后演出时,要求女士统一穿半高跟黑色平绒礼仪鞋,根据尺码的大小自己购买,医院买单。男士则没没这个待遇,要求穿自己平时穿的黑色皮鞋。

练唱完毕,大家根据自己要的尺码,去舞台上取各自的演唱服。其他号码的都有,唯独没有我们要的85号的,点子够背的,真是奇了怪了。无奈,只好去前几天大家试穿过的衣服样品堆里边巴拉巴拉,选择一件中意的号码。

大家试穿多次的衣服皱皱巴巴,领口上已有汗渍,我拿回家特意过了一水。

女士的大红摆裙较之男人的服装,更出彩,更养眼。圆形的领口,开得很低,被V字形闪亮的数排玻璃小球组成的装饰品烘托着;敞开式的齐肩袖口,风一吹香肩乍露;纤细的腰身,彰显女人魅力;多皱而修长的裙摆,呈喇叭状,旋转起来,像舞池中盘旋的礼服,轻飘飘如纱如梦,活脱脱如痴如醉,无不映射出女人内在的美,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倾倒。

梁主任实在扛不住诱惑,心甘情愿地拜倒在这款石榴裙下。他的眼神充满渴望,充满期待,情不自禁地拿过一件裙子,迫不及待地贴在身上,扮一次红粉佳人。不难看出,今生今世,他是多么懊悔父母给了自己一个男儿身!

比赛日定在29日进行,上午预赛,下午决赛。

节目进入冲刺阶段,28日下午,所有参加演出的队员最后一次集结,进行演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今天,背带终于到货,与之配套的还有洁白的手套。女士则为长袖的红色手套。

当天下午,男女队员分别穿上比赛服,第一次打领结,俨然新郎一般,唉!想当年结婚的时候都没混上这身行头。我特意让别人给我拍了几张照,作为留念。

17:30,我们决定到比赛现场去踩场,走台,说得委婉一些是彩排,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

比赛场地在县委的大会议室,我们穿着比赛服赶到现场。

县委的大会议室宽敞的很,座位呈阶梯状,但舞台比我们诚信医院的大不了哪儿去,我们赶到时,已有其他的队伍在彩排。

其他队的参赛人数大都在30人至60人,我们吭哧来了个80人,浩浩荡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的与我们持平,。

看了人家的节目,才知道什么叫山外有山,什么叫天外有天。有几支队伍表演的真不错,整齐的队形,顺畅的演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终于轮到我们熟悉场地了,在后台排好队形,按照事先的要求,悉数登场。登台后排练《保卫黄河》,然而当演唱到第二段轮唱部分时,男生卡壳了,只有女生部还在演唱,或许是由于事先曾说过只唱一段的缘故,队员与指挥没有理解到一块去,结果出现了平时训练时都不曾出现的失误。

台下的组织者看了我们的表现,很不满意,台上还是有不少人精力不集中,自觉不自觉的做出一些小动作,即便台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动作,在观众的眼里,也会瞬间放大,上千只眼睛在那儿盯着呢。

这一次走台,草草收场,后面还有很多队伍等着走场。我们被拉到院子里,分析不足,总结教训,重新列队,矫正人数。

王院长、李老师、张老师轮番讲话,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舞台上的几分钟注意力不够集中,目光东瞅西撒。必须像钉子一样站在那儿,纹风不动,做到站如松,声如钟,脑子里就一根弦,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目光平视,不能看开场时跳舞的队员的舞蹈,一旦演唱开始,目光全部投向指挥。一切与比赛无关的小动作,都要打包封存,就几分钟的时间,难道还坚持不了吗?

这使我想起20多年前在郑州亚细亚购物中心经历的一件事。那时超市还很时髦,亚细亚超市的入口一侧,有一个很漂亮入时的模特,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连眼睛都不眨一眨,我在那儿足足看了一分钟,都没瞧见她做出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晃动,奇怪了,莫非做的人物蜡像,我差点都不自觉的去触摸一下,来证实我的判断,就在我犹豫不决的同时,那人终于眨巴了一下眼睛,啊,还真的是真人,我庆幸自己没有鲁莽地出手,不然的话,没准会被保安人员给扭了去。

这件事让我感受到,我们站在舞台上,应该像她一样,站成雕塑,对,站成雕塑!

李老师还要求女士不能面无表情,口角两边的笑肌,要微微上提,略带微笑。

如果总结下来几分钟站台,无怪乎:昂起首,挺起胸,一切尽在不言中;沉住气,目平视,脸上还得笑嘻嘻。

再次确定每一排的人的人数,分别是18、19、19、20。并让队员前后排对好位。

大约晚上八点多,我们终于又轮到第二轮走台,这一次《保卫黄河》唱得铿锵有力,只因后边还有别的参赛队等着上台,我们没有来得及唱《走向复兴》。

此时,已经是21:00,我们又累又渴,人困马乏,精疲力竭,仿佛一根绷紧的琴弦,几乎要断掉了。

回来的路上,听一位女士讲,她的手机上有19个未接来电。

第二天一早还要化妆,单身女士要求凌晨四点到达康复楼大会议室,其他队员必须六点前赶到。

我定好表,5:30,免得睡过岗,误了正事。

29日一早,特意洗了头,把自己的形象打理一下,直接穿上比赛服,并检查自己的行头没有忘记否。当然,相机和笔记本也是必不可少的。

5:50赶到医院。

大会议室内,八位专业的化妆师正在给队员化妆,忙的不亦乐乎。

女士妆繁琐一些,首先绾起发髻,面部打上粉底,涂上胭脂,画上眼线,描上眼影,抹上口红,粘上睫毛,每一道工序都不可缺少。根据不同的脸型,化妆师都是量身定做,做特殊的处理,描绘的恰到好处,每人经过约莫20分钟的打理,才大功告成。

男人们就省事多了,擦擦粉,涂涂口红就完事。

有生以来第一次涂口红,可不习惯了,我坐在那儿也不吱声,任凭化妆师摆弄。

化妆完毕,在梁主任的提议下,我们几位参赛的60后,身着参赛服,还特别走到一起合影留念。

康复科的帅男靓女在王主任的召集下,正在大会议室的一角拍合影,我走过去凑个热闹,不失时机地用相机拍下这美好的瞬间。

6:30,在小会议室集体就餐。

饭后,我坐下来,捋顺一下自己的唱歌的思路,免得关键时候掉链子。

听领队讲,上午9:00开始预赛,下午16:00决赛。

全体队员都打好领结,别上背带,全副武装,整装待发。由于背带偏短,往裤边上这么一吊,把个裤腰提得紧紧的,看了都不舒服,更别说勒在身上的感觉了。

7:30赶赴比赛现场。

医院叫了两辆公交车,坐着的、站着的,塞满挤满,本来天气就热,呆在车上,透不过气来,不一会儿汗就出来了。

来到目的地,我们先在室外的台阶处练习走台阶,完全当作实战进行。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管用的。

之后,我特意用相机给队员们在会议室前拍个合影,以示留念,毕竟大家在一起辛辛苦苦练了这么多天,走到一起,本身就是缘分,不管叫得上、叫不上名字。这近80人的队伍,我还真的叫不上几个人的名字。略感遗憾的是,拍照时我不能站在队伍当中。其实,也没啥好遗憾的,给大家服务,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

接下来进入会场,我们按划定的座次范围入座。

康复科王丽主任负责收起每个人的手机,统一存放,我拿出相机,把手提包交给她。

中间的过道处,有七八架单反相机,长枪短炮一般,固定在三脚架上,摆成一排。

在参赛的20支队伍中,我们预赛是第14个出场,正好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做一次观众,观赏一下其他队的表演。

尽管各队之间服饰不一,但每支队伍都是统一的服装,按打分的要求,统一服装占一分(满分10分),男士大都为短衫长裤,女士则一色的裙子,有的是长裙,有的是短裙,上台上一站,很亮眼。

9:00,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全场起立,奏国歌,雄壮的歌声过后,县委副书记致开幕词。

然后主持人宣布评分标准,比赛的满分为10分,单位领导亲自参赛的,还有0.1——0.2的加分。我们队代表的是卫计局,没有领导参与,吃亏不少。

参赛队按抽签的签位依次登场,每支队伍唱两首歌曲,曲目自选。有的是播放的伴奏带,有的则是钢琴伴奏。人数大都在50人左右,接近80人、两侧需要临时搭接台阶的参赛队,也只有农村信用社和我们两支队伍。后来我发现,不是人越多越好,单靠人数优势不能压倒别人,靠的还是内功。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支队伍都各有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参选的歌曲仅很少几首是相同的,所选歌曲的类型也千差万别,有的像陈年的烈酒,浓郁醇香,有的则如一杯淡淡的清茶,回味悠长。

可以看出,每支队伍,对这次比赛都很重视,都经过了精心地准备,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统一的服装,整齐的队形,沉稳的站姿,洪亮的声音,把一支支红歌唱得激情澎湃、酣畅淋漓。

第一次亲临现场观看这种合唱比赛,给人的感觉是震撼。

有几支队伍还真的很专业,像郓城一中和第一初级中学代表队,功底深厚,合唱的功力非同凡响,拿高分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工会代表队的指挥令人刮目,这是一位的年轻女士,扎着长长的马尾辫,别看个头不高,指挥起来精神气十足,身体像弹簧一般柔韧,动作娴熟流畅而有韵味,协调性很好,颇具感染力的摆臂动作,穿透力极强,与队员很好地做着互动,看了让人心旷神怡,眼前一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一个优秀的指挥,能最大限度的拉动队员的情绪,挖掘队员的潜力,点燃队员的激情。

我在第七排的中间位置,正好适合拍照,我用相机记录着一个个美妙的瞬间。

真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还是乐园社区代表队,都是些60以上的老年人,最大的看上去有80多岁,岁月的沧桑染白了头发。就是这样一支已是耄耋之年的队伍,单单往台上一站,就是一道曼妙的风景。一曲曾伴随我长大的歌曲《东方红》,声情并茂,感人肺腑,唱出了他们的心声,也唱进了我的心里,直听得我泪流满面,使劲的为他们鼓掌。等他们唱完,台下更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们这种精神,实在可嘉。

终于轮到我们了,去后台做准备,先在场地外排队,并做最后的练习。

我把相机交给我院企划部徐海涛,请他在我们比赛时拍些美好的瞬间。

我们队终于粉墨登场了。

我们的第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唱得激情四射,第二首《走向复兴》,则差强人意,特别是第二段,有点乱。

这次,只有我们队有舞蹈的编排,这是我们队的一个亮点。康复科的舞蹈队不负众望,很给力,很出彩,给我们的合唱添色不少,她们的舞蹈,做到了零失误。

我们回到后台,焦急的等待着自己的分数。9.576分,随着主持人宣布成绩,我们高兴不起来,这个成绩不太理想。单凭今天的表现,得到这样的分数,也是意料其中的事。

预赛全部结束后,我们回到医院大会议室,吃过饭,决定对人数进行裁减。看来,通过预赛,也认识到太过庞大的队伍,只能是显得臃肿、拖沓。

由于下午的决赛每支队伍只唱一支歌曲,我们定的是《保卫黄河》。

我们也就只唱这支歌曲,每两个人一组,和着音乐,跟着指挥,再次进行筛选。

最后根据比对,下去八人,由原来的76人,减到68人,这样正好在舞台上站位时,不用接台阶了。每排站17人,前后找准谁和谁对位,做到左右成排,前后成行。

下午的决赛16:00开始,我们决赛抽得的序数是第八个出场。

第一号参赛队刚刚演唱完毕,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被拉出去在室外做最后的排练。由于我们诚信医院代表的是县卫计委,这次,卫计委的领导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也宽衣解带,更衣登场了。不会唱不搭界,只要是能登台,0.2分的加分就轻而易举地到手了,这是规则,按套路出牌。我们上午就吃这上面的亏了,白送的分数不去拿实在是亏的很,那叫缺心眼。

我们在比赛场馆东边的马路上和着伴奏带,试唱了两遍,找找赛前的感觉。

《保卫黄河》的前奏很长,舞蹈结束之后还有几秒钟的时间,而且开始唱第一句“风在吼”的节点不是很明显,指挥张老师要求我们看他右手的手势,当他的手右手在第九拍猛地从空中向下用力摆臂时,提示演唱开始。李宏伟老师则提醒我们,同时注意听伴奏带的声音,后来证实,李老师的提醒很及时。

之后站好队形在后台等待,我们庞大的队伍占去了待演室的大部分空间。大赛前的气氛有点紧张,空气凝结了一般。

我们积极得有点过头,后边陆续有两支出场顺序排在我们前面的参赛队,从我们队伍旁边狭窄的间隙绕过去登台,之后才轮到我们。

七十二拜都拜了,就看最后这一哆嗦了。

接到上台的口令,我们的队员有条不紊地登场,听从王院长的口令,转身,上台阶。列队完毕,指挥张老师入场,随着他左手的提示,音乐响起,舞蹈队在旗手王兆骞的带领下按部就班地翩翩起舞,我们按要求任何人不能看队员跳舞,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目视前方。

等舞蹈队员表演完毕,我们的目光集中投向指挥。然而,怕啥来啥,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来得那样突然,那样猝不及防。不知是指挥提示开始演唱的动作不明显还是咋的,我们几乎都没有唱出“风在吼”,而是直接跟着接下来的与“马在叫”处同步的伴随音乐的旋律唱起了“马在叫”,这才没有冷场,真是不幸中的万幸!还好,整首歌的演唱过程无论是合唱部分,还是轮唱部分,一气呵成,气势恢宏,完美地演唱下来,等舞蹈队摆出造型,谢过幕,我终于如释重负。

我后来反复观看比赛录像,我们的的确确是从第二句开始唱的,这是平时排练时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我们决赛的得分还是挺高的,9.904分!后来知道,这在所有决赛队伍中,排在第四。

加上预赛的成绩,我们的最后得分是19.480分,排在第七,获得了歌咏比赛的第三名。

这次歌咏比赛,总算画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比赛结束以后,我们诚信医院的参赛队员和组织者、院领导以及卫计局领导合影留念。

走出会场,我分别和李宏伟老师和张老师握手致谢。

潮起潮落,朝来暮往,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加班加点,大家牺牲了休息时间,放弃了本该和家人团聚的时光,走到一起,反复进行排练,锲而不舍,无怨无悔。嗓子哑了,喝口水滋润一下,继续坚持下去,腿站麻了,活动活动腿脚,继续进行。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怨天尤人,没有人牢骚满腹。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为荣誉而战,为诚信精神而战。这是一个和谐的团队,一个快乐的大家庭,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拧成一股绳,按照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前进、向前进!

追求卓越,创造辉煌,是我们的梦想,好的表现,好的名次,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我们这个近80人的团队,每天按时走在一起,努力排练,这个过程,不同样值得回味吗?就像一个背上行囊的远足者,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更难忘的是一路的风景,是享受风景的过程,还有那份始终伴随着的恬静、愉悦的心情,不是吗?

30日一早,我在“七一”歌咏比赛群看到李宏伟老师在比赛的当天晚上23:16发的一段视频,听声音,应该是他本人唱的张学友《祝福》中的几句:“几许愁,几许忧,人生难免苦与痛;失去过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拥有。”我看了视频,品味着词曲的韵味,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可以想象,李老师当时唱这首歌时,心情会很复杂,满满的伤感。离别了和他一起并肩战斗了20多天的队员们,那份情感,难以割舍。

李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三个多礼拜的时间,我们相处得很融洽。李老师一句话一句话的像教小学生一样地教我们,耐心、认真,不急不躁。自始至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每次排练,他基本上都是最先到场。20多天的相处,使我们结下纯真的友谊,随着比赛的结束,我们各奔东西,此时此刻的心情,正像歌中所唱“失去过,才真正懂得去珍惜和拥有”。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珍惜我们的友谊。如今回忆起每一个过程,一点一滴,都感觉非常的美好而难以忘怀。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地说一声:李老师,谢谢您!

谨以此文,献给我们的李宏伟老师、张老师,献给努力付出、奋发向上的全体队员们,以及一直默默陪伴着我们的组织者。

2017年6月30日 23:03:00

(0)

相关推荐

  • 歌咏比赛背后,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蒲公英&qu ...

  • 百魔洞口最靓丽的风景

    在巴马甲篆乡坡月村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百魔洞口,每天早晨七点半到九点,都会看到身着旗袍的20余中老年女性在练习模特步,或者手拿道具排练旗袍秀.这是我在巴马候鸟人形形色色的文艺.体育团队中看见的唯一一支把 ...

  • 壮乡有一支新疆舞队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坡月村,有成千上万的候鸟人在这里旅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壮乡青山绿水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他们热爱生活,团结互助,各地的风俗文化在这里融合,各种文艺和体育活动在这里 ...

  • 2019黄河网络春晚

    由泛华城市广场独家冠名,黄河新闻网主办,山西日报,晨报忻州,山西画报,山西大正保安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丽宝文化传媒承办的黄河网络春晚2019年1月18日晚在忻州剧院隆重上演. 网络春晚的节目,都来自 ...

  • 教师节:请尊重你的舞蹈老师!

    舞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非常感谢一直以来带领大家学习舞蹈! 因为有了您的指导,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么多的乐趣. 因为有了您的带领,我们在人生的另一阶段中又找到了新的目标. 当一名舞蹈老师其实并不容 ...

  • 给同学们的信2——我希望我们的班级是美丽的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是上周应该写的信,但是上周真的是太忙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写,所以就拖到了今天.真是抱歉! 上周我都忙了什么呢? 上上周我设计的一节重庆公交车坠江的班会课,被发布到" ...

  • 谢志刚:舞 忆

    舞    忆 谢志刚 "拍拍肩膀没反应.探探脖子听呼吸.....""救"在身边急救操广场舞大赛结束有好几天了,梦里总还会不时响起这首歌的旋律,期间的许多情节仿佛 ...

  • KOD街舞世界杯 ,我们单色来了!

    无数个日夜挥洒汗水 只为这一夜的惊艳出场. 单色长沙DoubleZ舞团KOD比赛现场 ▼ "你见过凌晨两点的长沙吗?"熬夜的人这个时候也会睡觉了吧,而他们还不知道要继续练多久. 老 ...

  • 管佑||又忆当年六一时

    又忆当年六一时 文/管佑 小时候过"六一",节令跟现在差不多,天气暖和了许多,味道却不尽相同. 杨树毛毛.柳树毛毛在空中恣意飞舞的时候,正是管家湾小学全体同学练广播操.练唱歌的好时 ...

  • 阳师印象

    现在想来,师范的美其实就在距离.印象最深的初中母校常常见到 ,不足为奇.师范因为相距百余里,几十年见不到一次,越是不见,越是想念:见到了,也许不过如此. 师范校舍不新,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可我在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