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对联应该怎样炼字?
作者:莫非
炼字是诗文创作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古人传下来为大家所最熟知的段子,应该就是贾岛的“僧推(敲)月下门”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到)江南岸”;文章的炼字案例,有欧阳修将原本《醉翁亭记》开头数十字最后改到只有“环滁皆山也”五字。古人的传世对联,有些字词可能在版本和传诵过程中出现过偏差,比如伊秉绶的“月明如晝(畫)”,顾复初的“送(喜)一篙春水”,江峰青的“闻(问)箫声何处”,等等。这些例子虽然不能作为对联创作炼字的例证,却引来当代联友们对这些字进行考证和讨论,从个人角度发表对联中用字的观点,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对对联炼字的重视。去年,本人与金锐、王永江共同点校了《对联话》,期间对书中一些精彩的七言联作了记录和整理,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聊一聊。
壹
野老门庭云亦懒
荷花世界梦俱香
《对联话》在列举这副联之前,有这么一句交代:“《西湖一勺》录猗园一联云。”如此可得知,“猗园”应该是一个园子,或是上海嘉定南翔的古猗园。该园系明万历年间河南通判闵士籍所建,由明代嘉定竹刻名家朱三松设计布置,以“十亩之园,五亩之宅”为理念构筑,后园归贡生李宜之,之后又归陆、李两姓。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易主苏州洞庭山人叶锦。叶锦于翌年春起,重葺并拓地增筑幽赏亭等建筑,于次年秋落成。据清代沈元禄《古猗园记》记载,园坐广福禅院西,门对曹家浜,南临良田万顷。园中有孤山曲廊,香阁翠楼,石舫水榭,怪石假山,全是明代建筑风致。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多少可以了解到,随着朝代更迭,几番易主,猗园已非朝臣别业,而是隐逸士闲居之所。所以,联中起手便以“野老门庭”切入,但关键处在于上联末字——“懒”。就这一个“懒”字,便使得一个与世无争、来去自如、怡然自得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歌啸于层阁曲廊之上,徜徉于假山水榭之间,此乐何极。也是这个“懒”字,在收束上句的同时,也为下联开启了悠闲清净的空间。荷花是花中君子,是高洁的象征,广植荷花,便是主人的信仰和寄托所在,又再把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加以强调和深化——真能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才能睡得踏实,无忧无惧,有梦皆“香”。
“懒”字用得率真,而且准确,既言“野老”,又表“云”心;“香”字内涵丰富,自然得体,岂止“荷花”,更兼“梦”境。
贰
江澄万顷净如练
峰峙一拳高入云
这是《对联话》开篇的第二个联,紧随“明月如昼”联后。虽然不知道联作者是谁,虽然吴恭亨说它不如伊秉绶第一联好,但个人觉得依然不妨碍这联本身的好。
先来看上联,这个“江”,是扬子江无疑,因为吴恭亨之前交代了:“金山之胜,在俯临扬子江。”那么江水是什么状态呢?用一个“澄”字和一个“净”字,表示江水很干净,然后用“万顷”来刻画江水流域的宽度和长度,使得整个句子充满动感和活力。当然,这个上联很明显是化用了谢脁的诗句“澄江静如练”,但把“静”字改成了“净”字,足见联作者对于语言推敲和搭配的细腻程度。谢脁的“澄江”,那是表示“江”的状态是“澄”,而一旦改成“江澄”了之后,“江”的状态就发生变化了,江水是在运动和工作中,是在自我沉淀和澄清的过程。所以,后来改用“净”而不用“静”,的确体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注重程度和把控能力。这是上联的俯视角度。
到了下联,作者就调整了另一个视角——仰视。由于这副联是给在金山上的皇帝行宫题的,所以这个仰视的角度,就需要表现出低处对高处、下级对上级的那种仰望。联作者这个下联,不仅写出了自己对于皇帝的仰视,也写出了皇帝对于高山的仰视。所以,这一个“峙”字和一个“拳”字,就把那种庄严、威武的气势一下跃然到纸上了。
叁
万荷倒影月痕绿
一雨洗秋山骨青
这个联是为北京陶然亭而题的。上联是一个倒装句,正常句法应该是“月光照影万荷绿”,但这样就索然无味了。作者换了个角度,把正常照泻而下的月光,通过水中荷叶的倒影的映照,写成了“绿”的“月痕”,这样一表达,就使得正常的画面变得更有诗意,更丰富,更唯美。
如果说上联是用创作手法来重新架构眼前的画面,那么下联就是以正常的句法展现了一幅平常的《青山霁雨图》。正常的句子描写正常的风景,还能写出不一样的味道和动人的效果,就应该归功于字词的选择和打磨。所以,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下联的联眼。下联中,最亮眼的,莫过于“洗”字。一个“洗”字,把一场疾速而过的秋雨,描摹得愈加清凉、爽朗和洗练。
再来看一下另一个词——山骨,山骨的原意是指山中岩石,后来在绘画中专门用来表达山的内在神韵。选择用在“洗”之后,的确为整联的表达效果增色不少。吴恭亨在《对联话》中给这联下的评语是:“语特秀俐,未经人道。豪雄似亦不减于左。”端的“秀俐”,“豪雄”或有过之。
肆
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
这是陶澍(1779—1839)为上海豫园湖心亭题写的一副联,也是豫园最有名的对联之一。根据乔钟吴所著《西园记》记载:“(豫园大湖)湖心有亭,渺然浮水上,南北筑石梁九曲,以达于岸。”这是对于豫园湖心亭周围景物最早的记录。陶澍在道光初年任江苏巡抚,加大力度治理漕运,倡办海运,两次亲至上海主持漕粮海运。当时的上海还未完全脱离滨海渔村状态,河网纵横,蒲苇处处。而豫园还是前有五老峰浜(今福佑路),后有方浜(今方浜路),所以本联中的“野烟”和“渔唱”,正反映了那个时期自然经济的特点。
此联描写了百余年前湖心亭周围景物,云烟、秀石、小桥、碧水、渔夫歌唱、行人漫步这远近有致,层次井然的意象,既勾勒出湖心亭四周景观的轮廓,又描绘出景色的清雅和野趣,笔调淳朴自然,雅致清新。尤其是那个“叠”字,既有空灵的自然野趣,又能兼顾漕运往来忙碌繁华的写实需要。如果换一个别的字,表达效果和内涵,也许就没有这么到位和丰富了。
另外说一下这个联的格律问题,它是借鉴了诗中的拗救之法,由于上联关键位置,第六字“在”字,应平而仄,所以,下联的第五字“人”字的位置,应仄而平,这样一来,既救了“在”字的拗,又救了“一”字的孤平。虽然这个“人”字没有“叠”字用得那么精彩,也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但就技法而言,“人”字也很重要。
伍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这是一副题署杭州西湖湖心亭的联,作者是金安清(1817—1880),记载在金安清的《水窗春呓》一书中。
这个上联很直接,把平湖、绿水、孤亭用一根线串起来,让那种浩茫的思绪在水天之间凝结为明珠一颗,随着微波荡漾,亭影浮动,动人心弦。下联将视野拓宽,已不仅仅停留在亭本身了。于是,作者就把高处的另一颗“明珠”(夕阳)拉来作衬,夕阳照在湖面,与湖水发生作用之后,所产生出来的温度和湿度,就都反映在这个岛上了(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与三潭印月、阮公墩合称“湖中三岛”,湖心亭被称为“蓬莱”)。顺便说一下“三弓地”,古人以一箭射程为一百步,所以“三弓地”当为湖心亭小岛的面积。“三弓地”“地三弓”在古人诗词中也较常见,主要是用来辅助对隐逸心境的寄托。
清词人纳兰有一首《忆江南》:“春去也,人在画楼东。芳草绿粘天一角,落花红沁水三弓。好景共谁同?”应该说,湖心亭这副联无疑借鉴了纳兰这两句词。但从两相比较来看,虽然各自面对的景致不同,所以在表述上所选择的字也有所不同,但湖心亭上联的“浮”字,准确地刻画出亭子和湖水之间的画面感,又自然地强化了亭子的律动感。而下联的“湿”字,与纳兰的“沁”字比起来,更多了几分描摹风物的细腻和雅致。
陆
半塔斜阳颓老衲
一池残叶战秋声
这是金安清(1817—1880)为杭州西湖三潭印月静凉轩所题的一副联。上联提到的是西湖的另一个景致——雷峰夕照。隔着西湖南北对望有两座塔,一座是雷峰塔,一座是保俶塔。根据两座塔的外观形态,一直流传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这个上联巧妙地印染出“雷峰夕照”的画面,但一个“颓”字,为“斜阳”涂上一抹秋山萧索、万物寂然的底色。
上联写完了远景,下联收回广角的镜头,写近景。西湖湖面最不缺少的,应该就是荷花莲叶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就曾浓墨重彩描写过这种盛况:“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但作者笔下的季节,已没有“接天莲叶”,更没有“映日荷花”,只有寥落的“一池残叶”。面对残败的荷叶,李商隐曾有很有意境的一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但面对同样的画面,本联作者却不甘于像李商隐那么惆怅,他下了一个“战”字,彰显了对逆境不屈服的奋斗精神。
上联的一个“颓”字,是大自然的客观原因使然,但下联的“战”字,却源于自身的主观态度。所以作者在这两个字的选择和锻炼上,应该是下了不少工夫的。同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个字给通篇带来的艺术效果,的确很催人奋进。
柒
一檐虚待山光补
片席平分潭影清
三潭印月是杭州西湖的精华所在,西湖湖心最大的岛屿,又名小瀛洲。据资料记载,北宋年间,杭州知州王钦若奏请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祈福。”皇帝自然龙颜大悦,从此西湖就成了放生池。到了明朝,钱塘县令聂心汤效仿苏东坡,挖取湖中葑泥环湖心保宁寺寺基筑堤,形成了“湖中之湖”专供放生。这就是今天西湖之精华小瀛洲。如今,在小瀛洲上还留有一座亭台,每年都有许多人在此举行放生仪式,将西湖放生的传统延续下去,它就是开网亭。开网亭始建于雍正五年(1727年),是小瀛洲上最奇特的亭子之一。说它奇特,首先是造型。这座亭子与其他四角方正的亭台不同,它是一座攒尖顶三柱三角亭,所以,它又叫三角亭。这副联就是为该亭所题,根据网络照片显示,这副联目前仍挂在三角亭上。
上联从亭子的造型来入手,众所周知,大多的攒尖顶亭子都是四柱四角的,而这个是三柱三角的,所以作者用了“一檐虚待”,巧妙而又诗意地陈述实际情况。接着用“山光补”来承接前四字所留下的伏笔,一个“补”字,就把整个上联的立意完美收束。远处的山尖与亭子的檐角,在外形上有相似之处,所以上联的构思因为这个“补”字,使得通篇全活。另外,“补”字还有一层“补救”的含义,人世间的对于其他物种的捕捉和杀戮每日都在进行,而这里的放生池,也算是为杀生而忏悔赎罪的一种补救措施吧,将功补过,聊慰心安。
捌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一直以来,文学艺术界对何绍基有一个共识:何绍基的文才被书名所掩。何绍基不论在文章、诗歌、对联方面确实有很深的造诣,但由于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过于突出,导致了后人不自主地忽略了他其它方面的成就。据史书记载:何绍基博览群书,通经史、律算,尤精小学。另外,从他留下的诗作来看,的确有很深的人文情怀,也富含朴素的哲学观点。
上面这副联是何绍基(1799—1873)为成都望江楼薛涛井所题,何绍基时任四川学政,此联作于任满离蜀之时。此联起手便从名垂千古的“薛涛笺”切入,薛涛井水极清洌,传说薛涛常取该井水制笺、煮茶,所以上联通过这样平铺直叙的描写,很朴素,但很真诚。下联接着上联留下的话头,但角度轻松自如地一转,通过井水、笺纸、茶烟的情感交融,回放了当时情景,而且“云影波光”又不自觉地印染出花笺上曾留下的那些清词丽句,以及才子佳人往来唱和的前尘往事。如此一来,使得“香千载”和“活一楼”都有了温度和厚度。而“活”字,在上下联、前后语的衔接上,起到了很有效的积极作用。吴恭亨在《对联话》里也说道:“'活’字最有致。”有意思的是,《对联话》里还有一个九江烟水亭的联:“疏烟流水自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行文和用语很相近,但“共”字和“活”字相比起来,表现力就一目了然了。
另外,我们顺便来看一下何绍基这副联的细微表现手法。上联从一张纸、一杯茶,发散到思接千载,这是由小及大;下联将水天一色的空阔,归结到一座小楼,这是化大为小。这样自如地腾挪于方寸之间,手段的确高明。
玖
夕阳山色横危槛
夜雨河声上小楼
甘肃藩署后园有个夕佳楼,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它很荣幸得到了谭嗣同(1865—-1898)题写的这副联。
1865年3月10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生于湖南浏阳,其父谭继洵清光绪时曾在甘肃为官十二年,故而这位英才也有过一段随父寓居陇上的经历,或者说,中学时的谭嗣同,曾是兰州一个“借读生”。
某年,谭继洵由于自身“勤于任事”,连续受到嘉奖而官居甘肃布政使,在布政使署衙花园,有一临黄河而建的夕佳楼,“登临其上,风景远近可一览无遗”,楼上,谭家父子各题有一联。老爹谭继洵题联是:“观稼屡占丰,大可喜风伯清尘,雨师润洒;筹边聊憩节,看不尽黄河入海,白日依山”,作为一方主管民生经济的“常务副省长”,老谭的联语更多是对风调雨顺的祈盼,是对大好河山的赞美,这是身份使然。再看谭公子之联:“夕阳山色横危槛;夜雨河声上小楼”,一句漫赏河滨夕照,一句静听夜雨激流,满满的生活情趣。在园中四照厅,谭嗣同也留下一联:“人影境中,被一片花光围住;霜华秋后,看四山岚翠飞来。”《诗联丛话》评曰“此联词句隽秀,兼带奇气”,依旧是公子才情。孰料八九年后,这公子就血染菜市口,谭老爹也撤职还乡。只剩园中旧阶,映衬下这一段短暂的翩翩少年时。
以上这一整段,是王兄家安对于该联创作背景的交代,详尽如斯,无需赘言。我想补充的是,对这联中唯二的两个动词:“横”和“上”。其实这两个字,应该是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动词了。但是,这一横一纵,使得视觉中的“夕阳”和听觉中的“夜雨”都增添了几分动感,用字劲健,让小楼在浩茫间顿增气度。
拾
江淘日夜东流水
地耸英雄北固楼
这是康有为(1858—1927)所题镇江多景楼的一副联。坐落在江苏镇江北固山的多景楼,北固山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多景楼也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誉。古往今来,曾有多少人登临寄慨,放眼江山,凭吊英雄。康有为笔下的多景楼,也已最直接的笔法单刀直入。上联先从横向来表现,面对滚滚向前奔流不息的江水,首先很容易就想到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有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不禁使人感慨万千。但作者下一个“淘”字,就无疑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里。这千古风流人物里,有孙权、刘裕、梁武帝、萧正义、李德裕、辛弃疾、陈亮、陆游、刘过等,所以,这一个“淘”字,让横向的江水立即变得立体起来。
接着下来,下联就转用纵向的视角来诠释。由于上联的“淘”字尤为精彩,所以,如果下联的对应位置用字与之势不均力不低,难免会造成头重脚轻的观感。所以,作者选择用这个“耸”字。“耸”字犹如一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真英雄,大英雄。千百年来,多少英雄已经随着这江水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了,但亘古不灭的英雄,其实是这屹立不倒的北固楼(多景楼)。所以,这个“耸”字,不但在气势上能做到神完气足,而且也能为作品在叙述上大大了提升文学的感染力。
”
以上是根据个人眼光选的十副联,所感所识也是个人所想,浅薄得很,断不敢称为“文章”或“理论”,如有理解和解读的错误,还请诸位多多包涵。但是,本人还是想借此机会说一点,当代对联创作节奏很快,本人也置身其中,各联群的同题,各大赛的征稿,各时事的应制,紧锣密鼓,应接不暇,这种繁荣的局面对于对联创作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创作者的沉潜琢磨、字斟句酌是一个考验,对于图一时之快的作品是否也该作一下思考,而不仅仅是“炼字”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