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路60号孙科上海旧居
番禺路60号孙科上海旧居位于番禺路延安西路。现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行政办公楼。 这幢豪华建筑大约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邬达克设计建造自用。1929年邬达克因在承担慕尔堂工程中遇到了麻烦,孙科曾帮助了他,因而邬达克未在此住宅住过一日,而将此宅以低价让给了孙科,西侧有一部分建筑曾作过美国乡村俱乐部,时间大约在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 孙科住宅,位于番禺路60号。砖木混合结构,3层,占地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1平方米。现处延安西路1262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大院内,曾经是孙中山先生之子孙科的旧居。主体建筑系西班牙式,兼有巴洛克建筑风格。一楼采用了三个门洞的设计,二楼两个落地窗设计了阳台的感觉,现在很多自建房的设计中都会采用阳台设计成落地窗的感觉,很有空旷感。如果从平缓的屋顶、红色筒瓦覆盖、讲究装饰檐口等处看,这幢住宅似乎应属西班牙建筑风格;再从简洁、明快外墙面看,又是美国近代建筑风格; 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筑,建筑风格受巴洛克影响,进口门廊气派较大,其主要特点是屋顶采用筒瓦铺设,檐口装饰考究,窗框形式多变,有平拱、弧拱、圆拱,采用巴洛克弧线;壁炉烟囱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貌。外墙立面简洁明快,有现代建筑气派。内部木装修做工考究精巧,且保存完整,室内楼梯用柚木制作,卧室、客厅、书房均采用柳安镶嵌成罗席纹地板,底层大平台和二楼大阳台可欣赏花园景色。住宅前是典型的中国式庭园,周边绿化和中间大草坪,并布置带形弯曲水池,景色怡人。
慕爾堂又稱“沐恩堂”,由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創辦,早年的教堂在今漢口路雲南路口,然而這里的一大片區域的地皮却都是美國聖公會的,現在的教堂位置原来是教會下屬的“中西女塾”,上世紀二十年代中期,在上海地區的基督教徒骤增,原来的教堂容不下那麽多教徒做禮拜,不敷使用的状况下,教會决定遷址中西女塾,在女塾的地皮上擴建慕爾堂,教會慎重其事地聘請了當時在上海已經非常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鄔逹克担任總設計師。中西女塾則在舊億定盘路(今江蘇路)購得了大片土地,期間有一位香港的地產開發商向中西女塾捐助了一筆款項,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社會各界人士向教會屬下的各個機構捐助款項非常普遍),但是這位香港地產商却暗暗自有一番圖謀。正當建造教堂的前期工作全部到位(教堂的建造圖紙也全部繪就)萬事具备,就等奠基開工之際突然跳出了一個“程咬金”——那位香港的地產商,香港商人提出建造教堂的這块地皮是他向中西女塾出資買下來的,他準俻在這块地皮上建造“楊子飯店”,争執之下,那人甚至揚言要“打官司”……所有人都感到错愕!從來都没有聽說過有人捷足先登買下了這片土地,就是連美國基督教聖公會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有這麽一回事情?所有人都感到這件事非常棘手!鄔逹克當時受聘於美國聖公會,作爲總設計師參與整個工程,深感自己有責任妥善解决這件相關各方利益的事端,絶不能讓這件好事搞糟了,煮熟的鴨子飛了誰都不愿意啊!有人向鄔逹克建議去找孫科出面斡旋,孫科當時身居行政院院長高位,不缺錢!也不缺房(宋子文和孫科當時是中國擁有豪華别墅最多的人),孫科有得是智慧!果然睿智過人,當他聴完事情曲折原委之後笑着說這件事情太簡单了!并且當場抛出了一条錦囊妙計,既然如此,教會方面何不將原来教堂位置的那片小幅地皮讓給香港地產商建造楊子飯店,慕爾堂圖紙全都畫好了,原本地皮就是教會的,理應建造在原来女塾的位置上。事情圓满地解决了,皆大歡喜!然而鄔逹克是個十分將信譽的人!把自己的名譽看的比生命還要重!他也是一位重情面的人!既然請人帮忙,現在事情圓满解决了,就應該酬謝人家,自己是一位建築設計師,一座花園别墅算的了什麽?不就是自己的習作嗎?出讓了可以另外再設計一座更漂亮的别墅啊!於是鄔逹克就將自己剛剛設計建造好的哥倫比亞路西側的一座西班牙式豪華别墅以料工費的成本價轉讓給了孫科,了了一份厚重的人情!作爲孫科來說也心安理得,他不是收受賄賂白拿别人一座豪華别墅,他也是出了錢款得到這座十分喜歡的别墅,自此上海灘上也就有了這座神秘的“孫科舊居”。
但社會上普遍有一種說法,太没有常識了!說是因爲建造慕爾堂的資金鏈斷裂,鄔逹克只能變賣了自己心愛的房產來資助教會建造教堂,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太無知了!基督教聖公會富得流油!备足了資金建造教堂,怎麽可能讓聘請來的一位建築設計師變賣了自己心愛的房產來解决建房的款項呢?------瞿凱2018.6.29
住宅还有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前是典型的中国式庭院,庭院中部是大草坪。该建筑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延安西路1262号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
在上生所里除了孙科上海旧居外,还有一幢叫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由美国人建造,1941年被日本人开辟外国人集中营。
1895年,孙科随祖母移居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檀香山中学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
1907年在檀香山加入同盟会,1910年参入《自由新报》编辑工作。1917年回中国,在广州担任大元帅府秘书。1918年到1920年担任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1921年任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后任广州市首任市长。
1923年2月再任广州市长。10月参与中国国民党改组,获指定为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起草党纲章程。1924年主持国民党广州特别党部,6月与黄季陆合作提出《弹劾共产党案》。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开府,任政府委员。1926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5月第三次就任广州市长。1927年3月任国民党常务委员与国民政府常务委员。7月随汪兆铭清共。
1928年1月与胡汉民与伍朝枢赴英德等地考察,起草《中国国民党训政大纲》,协助制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0月任铁道部长与考试院副院长。
1929年,孙科亲领筹办总理故乡纪念学校一所(即今日的中山纪念中学)之责。
1931年改任行政院长,因财政危机旋即辞职。同年5月,汪精卫、孙科等人,在广州成立了一个广州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相对抗。由于孙科上台后,政府财政无比困难,不到1个月便辞职了。孙科呼吁从速实施宪政。
1932年改任立法院长,曾鼓吹实行立宪制度,但遭蒋介石冷遇。其间连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中苏文化协会”成立,出任首届会长。1938年奉派中国政府代表及蒋介石特使与苏联谈判,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中苏商务条约》,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战争。
1944年11月,孙科在《纽约时报》撰文,畅谈他长期以来对在中国实现英美民主制度的理想。1945年出任国民政府副主席兼立法院长,国民党中常委。
1946年1月代表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协商,然后跟随蒋介石进攻共产党占领区。1946年下半年,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孙科从自己原来的立场全面后退,停止革新宣传,转而支持蒋介石的政策。
1947年并任国民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1948年11月,获蒋任为行政院长。
蒋介石于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总统。孙科以南京不稳,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无法运作,亦无法与共产党和谈。孙科亦是中共在1948年开列首43名国民党“战犯”之一。
1949年辞职赴台。1951年赴法国。1952年移居美国,担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长。
1954年夏,因次子孙治强从香港举家迁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孙科遂迁居与次子同住。
1965年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
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孙科
-
(2014-07-05 17:20:19)
-
(2014-05-03 17:42:17)
-
(2014-05-02 17:36:03)
新华路236号.248号.272弄2号、6号.294弄...
(2014-05-01 17:41:45)
-
(2014-04-30 17:22:58)
-
(2014-04-29 18:09:28)
-
(2014-04-28 17:11:32)
-
(2014-04-27 17:16:11)
-
(2014-04-26 17:17:06)
-
(2014-04-25 1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