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宗泉先生

【往期回读】

丁庆梅老师,您好

最严的师,最才的叔

竹墩苦哇鸟的传说

碰头    欢天喜地打牙枣

拜会褚德军先生    客籍教师

恩师宗泉先生

刘志平

作者刘志平先生:1955年3月生,江都武坚黄思村人,现居如皋。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散文作品二百余篇散见于《北京文学》《散文选刊》《散文百家》《雨花》《青春》等刊物。部分作品获全国、省、市级文学创作奖。

吴宗泉先生是我小学时的老师。人生忽悠五十载,当年稚气未脱的小儿郎业已知命之年,想必老师也是八十多岁的人了。

往事依稀浑似梦,最忆少年读书时。当年宗泉先生二十来岁,风华正茂之时,长得面目清秀,举止文雅,清朗朗一身书卷气。宗泉先生喜爱文学,有剧本和《作文讲义》问世,小有名气,深受师生敬慕。放学时,我们时常看到他和爱妻,一位秀丽文静的教师在校园里散步。见到我们这班小同学,会亲热地打招呼,送给我们一个微笑,由此我们会开心好几天。

宗泉先生教语文,小学时我的作文写得还好,有了先生的精心指点,更有长进。我的文学启蒙与先生大有关系,日后拙作多得先生的点拔,以至时有作品见诸报端。

喜爱文学的宗泉先生对巴金特别敬仰,1963年,他把一套“激流三部曲”寄给巴金,想请作者题名签字。想不到巴金满怀激情地在《家》《春》《秋》三本书扉页上分别给他题了:“春天是属于我们的”“春天永远属于充满干劲的人”“春天已经来了”的诗句。拥有了巴金签名题辞的这套书,宗泉先生如获至宝,是何等地高兴,也让多少人羡慕。这套书他视同生命,倍加呵护,然而也因此得祸。文革伊始,会议众多,一次开会散场,宗泉先生走出会场,扑面而来的冽冽西风让他寒噤顿生。生性敏感、颇有诗人气质的他不禁脱口而出:啊,好大的西风。不料就此一句话,连同他收藏巴金的书都成了他的罪名,让他最为痛心的是,有巴金签名的那套《家》《春》《秋》被横扫而去。

漫漫长夜,十年蹉跎。宗泉先生在人生最能出成果时,花蕾初绽之际偏遭风雨摧残。所幸那位年青美丽堪似文弱的爱妻不离不弃,陪伴他走过人生的艰难历程。他们生有一男一女,男儿叫常城,女儿叫吴蓓。好儿郎巍巍长城,气势如虹,女儿美如芙蓉出水之蓓蕾,儿女的名字寄寓了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艰难中他们没有颓废。

十年的磨练,十年的凄清,乡村小学那寂寞的长夜,一豆油灯,他潜心读书写作,积蓄知识,逆境中仍然一直惦念着浩劫中的巴金先生。“春天永远属于充满干劲的人”,激励着支撑着宗泉先生。风雨之后终见彩虹。1978年,“春天已经来了”,宗泉先生揣着一颗炽热的文学之心来到上海,叩响了巴金老人的大门,巴老受其感动,病中向他赠书,再次题辞签名。宗泉先生写下一篇情深意切的散文《拜访巴金》,记叙了与巴老的交往和对巴老的敬仰之情。

在先生人生的春天,凭着灼灼才华和自身素养,他从小学走到中学,在国家重点中学历任教导主任、副校长等职务。他博学多识,教学有方,在“青蓝工程”中培养了许多出色的人才,如今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多有建树。宗泉先生多才多艺,能拉一手好京胡,唱一口韵味醇厚的京剧,一曲《武家坡》唱得行云流水,字正腔圆,是一位功底深厚的票友。他为振兴京剧笔耕不辍,为研导京剧,宣传地方京剧,撰写了70多篇文章见诸报端。他多次追踪中央及省大型京剧赛事,与京剧名家于魁智、李胜素、尚长荣、梅葆玖等名角有过交往并合影留念。

在纪念巴金先生101岁诞辰的文章中,宗泉先生说:巴老的善良赤诚,不愧为二十世纪良知的符号,我们要宣传巴金先生以诚为本的人格精神。如是说,亦如是做,宗泉先生确实做到了以诚处世,以诚待人。

退休后,宗泉先生安居陋室,读书看报,广交文朋戏友,笔耕不辍,时有佳作问世。正如他在《夕照集》后记中所述:老之已至,回眸一生,备尝磨难,历经动荡,殚思劳顿,更感晚年安定,闲适可贵,当顺其自然,知足常乐。他庆幸生逢太平盛世,快乐晚年,有那么多的文朋戏友,还有那些深爱着他的学生。每逢佳节假期,陋室虽小,学生满堂,一声问候,足以让他感慨万千:世上还有什么职业比教师更伟大,世上与亲情同样温馨的是师生之情。

往事依稀随风而逝,记忆深处积淀下来的,是宗泉先生以巴金为楷模的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亲和待人的品格修养,垂爱后昆的长者风范。真性情,赤诚心也。

春风有约,秋雨情深。岁月易逝,即便天老地荒,您的学生会来看你。我的老师,宗泉先生,为您祝福。

本文来自江都日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