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也分高低贵贱?休息时,就放过自己吧!

「你有嗜好吗?」曾经有一位同事这样问我。

「我喜欢看音乐剧!」这样回答了之后,他却失望地说:「所以你的嗜好,是『没有成果』的东西吗?」

我不明白,他迟疑了一下后说:「我喜欢制作紫砂壶,还去拜师学艺过,休假的时候都在做这个。有的人喜欢做木工、有人喜欢打高尔夫⋯⋯这些都是『有成果』的嗜好,可以看到作品,或是给身体带来好处。但你说喜欢『看』音乐剧,这不是你自己在进行的事啊!你只是一个观众,怎么能说这是嗜好呢?比如钓鱼是兴趣,但你听过有人的兴趣是『看人家钓鱼』吗?」

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直以为兴趣是自己热衷的领域,嗜好是闲暇时喜欢进行的活动──两者未必要专精,只要喜欢就好。但这位同事显然主张,兴趣和嗜好,必须是一件由你自己进行、拿手且必须「有成果」的项目。

仔细地审视了自己从小到大的兴趣:喜欢音乐剧,没事上网看看各国不同的音乐剧影片;喜欢语言,闲暇时会观察跟研究各种口音同异处;我可以轻易模仿法国人讲英文、日本人讲中文⋯⋯。但就像同事说的,我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写在履历表上,拿得出手的「兴趣」。(想象一下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的兴趣是模仿法国人讲英文吗?」我应该会当场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

日本名演员「不晓得假日该做什么」的焦虑

日本富士电视台的节目「真的假的!?TV」,是一个集合艺人、评论员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讨论流行话题并探讨传闻真假的节目。节目中有一个不固定的单元叫作「人生相谈」,邀请名人在节目上提出自己的困扰,并请学者们由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议。

名演员天海祐希在这个节目上,说出自己「不晓得休假日该做什么」,引起许多讨论:对许多工薪阶级来说,平常工作极为忙碌,假日只想好好休息、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觉得很满足了;而作为演员的天海祐希,尽管拍摄时经常密集工作,但作品与作品之间的休暇,往往比一般人来得长。

因此当她苦恼地问在场众人:「大家都有兴趣嗜好吗?」且接下来「有」的声音此起彼落时,她显得很不好意思,仿佛犯了错般地坦承:「我完全没有兴趣跟嗜好。」

现场的「名嘴学者」武田邦彦教授接着指出,对日本人而言,「嗜好」的定义经常是「努力习得某种技能,然后才去做这件事情。」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日本人说出「我的嗜好是爵士乐」,那么八九不离十,这个人的绝大多数休息时间都会花在上面:不是以乐评身份在相关领域活跃着,就是学习某种乐器,或是爵士唱片、专书的收藏家──甚至以上皆是。

「反观如果是一个西洋人说自己的嗜好是爵士乐,他很可能单纯就是比较常听而已。」武田教授的这一番话,引起在场许多来宾的会心一笑。

由此观之,日本人对「嗜好」的定义,几乎已接近「第二专长」的概念,也和前文提到的同事主张不谋而合──因为喜欢所以进行,接着努力让它成为拿手的、有成果的活动。而我的行为模式,显然比较接近武田教授口中的「西洋人」,为了享受休息的时间,而去听爵士乐──更不见得非爵士乐不可,也可以是古典乐和流行乐,也可以是爬山或烹饪。总之就是用自己觉得好玩、有兴趣的活动,去填满空暇的时间。

所以,如果名演员天海祐希对嗜好的定义「不那么日本」,是不是就不至于这么焦虑了?

「嗜好」钻研久了,就会成为一项「技能」。而「技能」若是能够发展成「副业」。多元人生、多元职涯⋯⋯因为副业而同时拥有不只一份收入,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尤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型态,很多产业和工作也面临全新挑战,对于工薪阶级来说,「如何不被取代」成为一个高急迫性的问题── 于是,如何尽可能拓展自己的「副业」/「第二专长」,再次成为主流媒体上的宠儿。

我也被这样的大环境气氛影响,决定试着向周遭「积极生活」的友人们学习:我有一位老同学,始终非常积极地经营着自己,出书、演讲不断,认识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每次看她的生活日常打卡,总让我感到深深的焦虑。为什么明明同个学校毕业,她如今俨然是个谈笑有鸿儒的「成功人士」?而我还是只跟那少数几个朋友来往,静静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是不是我的生活过得太安逸了?没有广阔人脉也没有个人品牌的我,会不会将来需要帮助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在黑暗中孤独地挣扎呢?⋯⋯

基于这样的不安,我决心踏出自己的小小生活圈,尝试着参与一些以前觉得自己「望尘莫及」的社交社团活动。

活动正式开始前的社交时间,我只认识一个人;她马上介绍我认识另一个人,这个人再介绍我另一个人⋯⋯,一步一步,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的心情。

上次参与这种一屋子人当中只认识一两个人的大型社交性活动,是我还在念书的时候──室友在家里的厨房开house party ,来了一堆四面八方的同学。

如今毕业多年,我的社交能力显然有点生疏了。而每一个人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有很长的开场白:「我白天是保险业务员,晚上在老年大学教课」;「我在国际电商工作,闲暇时经营自己的个人粉丝团,只要搜寻XXX 就能找到我」;「我是大学的职员,平常工作关系会接触到活动策划、主持演讲等等,所以平常也有在经营学校与个人的社群与公关」⋯⋯。

相较之下,只有一份工作的我,实在是太乏善可陈了。虽然闲暇时喜欢写写文章,但惭愧的是一直没有好好经营。听着大家的自我介绍,我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心底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在轮到我自介之前先离开。和我一起来的朋友,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听着大家的自我介绍,她缓慢地向后退,脚尖朝着门,似乎只要一等到适当时机就会夺门而出。

虽然最后我们还是完整地参与了当天的活动,但在大家热情邀约继续时仍婉拒了。朋友是个内向的人,我们在求学过程中都被训练出社交能力,商学院的她更可说是个中翘楚,但「做得到」、「不介意做」跟「喜欢做」,毕竟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事情。而我尽管是相对外向的人,可以轻易和陌生人聊天,但也仅止于礼貌性的社交,不容易深交。

简单来说,我们两个人的这趟「想借社交跨出同温层」之旅,在一种相当不自在又有些自责的气氛中结束了。

「需要」还是「想要」的反思

后来跟这位朋友一边吃着晚餐,一边讨论著我们久违了的社交:以前学生时代参加活动,分享的不外乎是自己就读的科系、来自哪里,平常喜欢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等等。但出了社会之后,介绍的却不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有什么样的能力,身在什么行业」,以及大家虽都没有明讲,却多半颇为在乎的「你拥有什么样的资源」。

而在这时候,「副业」经常代表着一个人拥有跨领域的技能;并且在多数时候,代表拥有「更多」的人脉及资源。

仔细思考过后,我终于明白为何现场的大家,会如此积极地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拓展人脉」、「交换资源」;也明白了为何我对此类事情总提不起劲──差别之处未必是个性问题,有时候更是「需不需要」的缘故:

身为一个「靠技术吃饭」的人,其实不易也不常透过「跳槽」来取得更佳的待遇。我们多在同一家公司按部就班地考核、升迁、累积经验,用时间来换取更好的待遇。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了更优厚的待遇,离开国内去海外发展。但是整体而言,「圈外的人脉」对我的职业规划来说,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力。而若所属公司营运不善,也只有本业的知识与能力,能让我们成为裁员潮中「被留下的那一个」;跨领域的能力与人脉,是留待被裁员「之后」使用的。

所以,或许因为我自己没有立即的「需要」,实在无法融入现场那在我看来「过度积极」的气氛中──无论这是旁人眼中的「幸运」或「不幸」。

放过自己吧!

与我同行的朋友,在分工精细的公司里,担任相对单纯的会计工作,平日不太需要和人接触,也没有业绩压力。但她和我一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累积了很多焦虑,深怕成为被社会剩下的「边缘人」。出于这样的心情强迫自己社交,却得到「好像不需要社交」的结论。

「我这样是不是太懒了啊?懒得出门、懒得笑脸迎人。平常也没什么野心,休息时追追剧就很开心,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太废了啊?」朋友忧心忡忡地问。

但谁又有资格评断别人「废」呢?人生是自己的,只要不做伤天害理的事,休息的时间好好休息,有什么错呢?为什么连休息的时候,也非要拿来进行「有建设性」的活动不可?──即使是「废」,我觉得只要享受了过程,就不算浪费时间。因为你从中放松了,并得到愉快的心情呀!

在资讯传递越来越快的年代,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品牌,都在努力「跨界」。别人看你你看别人,已经不再是一个「自然人」,更像一个所谓的「品牌」:「你哪里跟别人不一样?」、「我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哪些技能要点?」、「哪些趋势不跟不行?」外型穿搭、社交应对、人脉培养、资源分配、时间管理、社群经营⋯⋯样样有学问有重点,只是没想到,最后连放松的方式都会被拿来评分。

百科对于「嗜好」的定义是:「不是职业需要,而是为了得到乐趣与放松而进行的感兴趣的事。」我并不是在鼓吹大家只要满足于眼前的「小确幸」、人生得过且过就好。工作上的积极进取,跟休息的时候好好放松并不冲突。

有些人天生静不下来,闲暇时也总要找点「正事」做,填满日历上的空白──这样当然也很好,但这毕竟是个人选择,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

休息的时候练芭蕾舞、品红酒、学习新技能,跟追剧、打电动、滑手机、写文章⋯⋯本质上是一样的。

快乐没有高低贵贱:想休息的时候,就放过自己,好好休息吧!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为什么可以考虑在日本买房

安倍的四大皆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