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地理教学角度浅谈落实《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新宪章为中学地理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落实新宪章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广大中学一线教师的积极配合才能完全落实新宪章的理念。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宪章落实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由IGU-CGE(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起草,于2016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新宪章坚持认为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和地球上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研究。地理学使得从地方尺度到全球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新宪章特别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政策制定者、课程计划者、地理教师进言,以帮助他们确保所有的青少年都能接受有效且有价值的地理教育,并且帮助世界各地的地理教育者扫除“地理盲”。
新宪章特别提出一个词:地球上多样且相互联系的文化和社会“马赛克”现象。马赛克原指现行广为使用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手段,此手段将影像特定区域的色阶细节劣化并造成色块打乱的效果,因为这种模糊看上去有一个个的小格子组成,便形象的称这种画面为马赛克。其目的通常是使之无法辨认,或者是为了专门的目的突出强调。这里的马赛克可比喻为多样且相互交织的文化现象,或者叫大熔炉式的多元文化。
现实的中学地理教育更加缺乏的是一种自然教育。我们习惯了从课本上学习地理,从文字里面学习地理,而忽略了地理的实践性。其实地理教育能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当代面临的众多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选择、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城市化等。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我们缺乏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地理实验更是避之不及。学校没有专门的地理实验室,也没有专门的地理学习工作室。只是很多地理问题在中学无法展开。
新宪章指出,小学和中学地理教师,以及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地理教师必须得到研究工作的支持。其实中学一线教师苦于平时的教学压力,各种评比,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用于科研。刚开始毕业的新教师可能还对学术保有一定的关注度,随着时间增长,生活压力和教学压力增加,逐渐变的无心顾及学术和科研。更缺乏和最先进的大学或者地理研究机构的沟通,闭门造车。教给学生的是教材上的死板陈旧的知识,不能走在地理教研的最前沿。
学生的地理学习变成了记忆概念,背诵原理,套用答题模板,失去了学习地理该有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人痛心。对学生的评价也变成了单一的考试。很多有用的教学材料和资源无法获取。地理教学变成了只为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在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上没有进展。
新宪章指出,地理教育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地理教育质量高,有些地区则较差。在地理教育中,支撑全球发展和质量意识的一个途径,就是鼓励和促进国际合作,通过分享有限的资源,协助不同国家的教育者相互学习。平时的中学地理教学教研,仅限于各地教研室组织的专门活动,有的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交流学习的目的。跨区域的合作更是难上加难,别说国际合作了。
新宪章强调,地理关注特定地方和位置条件下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带有较强地理维度的议题,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供应、人口迁移、土地利用、城市化、贫困和身份认同等。地理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并且鼓励就这些议题展开“和谐的”研究。中学一线很难带领学生展开这些问题的研究。光是学生外出的审批就需要好多程序,安全问题变成了中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最大障碍。
按照以前的高考模式,地理一般属于从属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副科。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学地理普遍不受重视。新宪章指出,跨网络和网络内持续的地理教育专业发展需要得到鼓励和支持。提升地理学科的形象(知名度)及鉴赏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需要更多地与媒体合作。希望我们中学的一线教师可以创造和维护一个强大的专业网络体系,直到有一天可以实现完全的地理素质教育,落实新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