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60例临床研究

第 1616 期

作者 / 侯明燕 忻州市忻府区口腔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口腔溃疡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20%左右,其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生圆形或椭圆形溃烂,多为米粒或黄豆大小,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疼痛,遇冷热酸辣等刺激时症状加重,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形成顽固性口腔溃疡,严重影响患者说话及进食,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该病通常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复发,远期疗效一般。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治疗方法因人而异,疗效满意。本研究采用中药外敷治疗60例顽固性口腔溃疡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20例顽固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24例,女36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7.5±2.5)岁,病程3~10个月;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39.5±2.5)岁,病程2~12个月;所有患者均根据《口腔黏膜病诊断学》诊断为顽固性口腔溃疡,发病以唇、颊、口底及舌尖多见,大小约2~6mm,数量为1~7个不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顽固性口腔溃疡诊断标准,至少有2次口腔溃疡发病史;发病时间在48h以内;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创伤性、癌性或感染性口腔溃疡,严重牙周疾病及全身器质性疾病者。

1.3 方法

1.4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溃疡愈合,疼痛消失,无复发;有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溃疡面减小,疼痛减轻;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溃疡未见愈合,疼痛未减轻或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

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观察组患者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经过3~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为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综上所述,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顽固性口腔溃疡属于口腔黏膜疾病中的疑难病症,病因复杂。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消化系统疾病及劳累、睡眠、压力等因素有关,多种因素活跃、交替出现,易致溃疡频繁发作。临床治疗该病以局部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为主,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诱发因素刺激。常规治疗方法短期效果虽较明显,但整体显效率较低,疗程较长,容易复发,临床效果不甚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为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药外敷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且复发率低,没有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