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何滔的随笔《家有瑞兽乐融融》
家有瑞兽乐融融
何 滔
记不清是日子驾着自己向前飞翔,还是拽住日子的发梢摇落了自己的岁月,不经意间走过了两个春秋。时间跑不过成长,外孙宝宝已经两岁了。
童趣中寻觅的踪迹幸福而静谧,是人终其一生的点化。我翻开日记,从一页页的点滴中回味记忆的曾经,仿佛在欣赏一朵花,从稚嫩的花蕾到一片两片三片渐次展开的花瓣,直至最后完全打开的鲜艳小船,嫩美可人,甜到心头。我在时光的斑驳处聆听花开的声音,诗意般地复制着自己的童年,恰如一场大幕徐徐拉开,在再现自己生命起始的状态中感受父母的慈荫,让此间陪伴中的辛劳与憔悴,跌落成心的安宁与慰藉。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呢?
(1)
外孙宝宝伴着共和国70岁生日的钟声来到这个世界,故而有了“十一”的乳名。护士抱着宝宝从产房出来,不是说是男是女——这是人们常识性的第一反应——而是喋喋不休地重复着那句话:“好可爱的双眼皮呀!”从那一刻开始,他的姥姥就开启了日与月的陪护,这一陪护就是730多个日子里宝宝未曾离身。宝宝的百日照是在一个叫“古色中国风”的摄影楼里进行,前后三个多小时的摆弄折腾,他既无开心的笑,亦无婴儿的闹,强撑着疲倦的身子配合拍完,直到聚光灯熄灭才安然睡去。我当时就想,面对聚光灯,宝宝持续坚持的动因是什么?全过程的非哭非笑的表情又表达着什么?直到第4个月,他选择性的情绪表达似乎给出了答案——面对着姥姥,撒娇;面对着妈妈,要吃;面对着姥爷尽情撒欢。后来,随着岁月的增加,不断地给我们制造着惊喜,常常对应我的眼神和手势回应我的需求,或取来什么东西或解决什么问题,默契神会,全然不像一个婴儿。2021年8月20日的日记里记下这样一段趣事:晚饭后十一在围栏里游玩,围栏里的玩具杯盘狼藉。我让他整理,他不予理睬;一会儿他想看电视,我回以相同的态度。此时,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因为遥控器在我手里。见无效,他突发奇想地将沙发上的玩具一股儿脑地扔进围栏,回击我的不理会。我对他双目直视,他自知理亏却表现出不予理睬的神情。此时我在叠衣服,假意不在乎他,他即刻从围栏里找来拍手玩具猛烈地拍打,发出“啪啪”的刺耳声,用以引起我的注意。如此状况下我忍俊不禁,扑哧一声,不得不打开电视,让他进入《超级宝贝》的时间。望着机敏的宝宝心头涌起一种感触:一个人最值钱的,不是帅气的皮囊,而是有趣的灵魂。愿他人生有趣,在情趣中生发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和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
(2)
或许是贵人语迟吧,宝宝到第8个月才开始叫“爸爸”,而叫“妈妈”则是此后的4个月,视频里的一声“妈妈”,让另一头的妈妈在一串泪珠里释怀了许久的那份妒意。与其朝夕相处的姥爷则是在自己生日的当天才听到一声“姥爷”的呼唤。这是生日里最珍贵的礼物。这一天的到来已是宝宝的第17个月了。往后,开始模仿大人的语言和动作。姥姥拖地,他也拖地;姥姥将尿不湿丢到大门口,他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尿不湿送到大门口;姥姥抹桌子,他也拾起抹布抹桌子;姥姥说“边边角角抹干净”,他也跟着说“边边角角抹干净”;每到饭点,姥姥就呼唤姥爷的名字,他也跟着呼唤,所不同的是乐此不疲地近似呼叫,然后是喜形于色地笑逐颜开。再往后,语言的音节多了起来,发出的声音顿挫了起来,说话与身体的神态协同了起来。到了第22个月,“姥姥,我爱你”, 然后贴在脸上亲吻一下,如此仪式,成为姥姥每天清晨的一份惊喜,也是全天意气风发的神器;“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常挂嘴边;阿拉伯数字可以从1数到10;面对画书和视频能够叫出动物的名字。再往后,一口气能背诵几首短诗,唱出几首儿歌,尽管吐词并不怎么清晰;人小语奇,常常说出意想不到的话来;面对新鲜的人和事,总有无休止的疑问,道不完的“为什么”。
(3)
家有瑞兽,玩耍是其成长的主题。自从宝宝满月之后,曾经的客厅已经变成了游乐场,同时也是训练场,两三个月后的爬行和翻滚都在这里操练,厚厚绵软的多彩围垫上,写满宝宝成长的信息。他在这里从爬行到站立,从行走到奔跑,日新月异;他在这里翻书,听歌,看电视,做游戏,日积月累。慢慢的,开始走出围栏翻箱倒柜,开始以爬行的方式上下楼梯;开始去体操馆体验翻滚的快感,开始与小区的小朋友们互动友谊;开始到公园划船坐车攀爬城堡,开始在商场人海中求新问异。好动,好参与;好问,好稀奇。日记里记着这样一些故事:小家伙不断地制造矛盾,将东西丢进桌子下、床底下或是沙发下,然后找一根棍棒在下面横扫,扫出来又丢进去,丢进去又扫出来;乐于掰弄玩具,手持起子像模像样,拆了又装,装了又拆;上不了床,就将床底下的卷筒纸拉到床沿当作楼梯,上下自如;又将卷筒纸剥开,拉得长长的布满屋子,如同发现奇迹般兴奋不已;衣帽间的万向行李箱推来推去,轱辘声跟着翘起的小屁股在卧室与客厅间旋转……
(4)
食为天,宝宝从不辜负,这点传承了妈妈的基因。半岁后,妈妈依依不舍地上班去了,开始增加辅食。进入到第10个月,饭量大增,姥姥开启一系列的主食模式:牛肉+面条+青菜,瘦猪肉+面条+鸡尾虾+青菜,牛肉+稀饭+青菜+鸡蛋,牛肉+面条+青菜+鸡蛋+红萝卜,牛肉+南瓜+面条+红萝卜+青菜……再后来,早餐推出稀饭+鸡蛋+馒头或面包的主食。苹果和香蕉是宝宝的最爱,还有蓝莓、猕猴桃、菠萝等等。于外孙而言,吃是一种滋味,唯有吃才是最大的兴致。不论在玩耍的兴奋中,还是在电视的观赏中,甚至是在淘气的哭闹中,只要说是吃饭了,他会收起一切情绪奔向餐椅,食物迟一点会叫,慢一会儿会闹,牛奶喝得一滴不漏,水果吃得一片不留,米饭吃得一粒不剩,倒是怎么吃有他自己的程序:先肉食,次蔬菜,最后才是米饭。看他津津有味的吃姿最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定然振作你的味蕾。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从未见他逃食过、挑食过、厌食过,倒是姥姥总在控制总量,以保护胃的消化机能。每每餐后,身体雀跃,心情尽畅,是独自专注于玩耍的最佳时间。姥姥的厨艺敲击着宝宝的胃口,宝宝的兴致又推动着姥姥的手艺,循环往复,辅食在花样百出中常做常新,又从另外一个侧面注定了彼此的难舍难分。
(5)
人说隔代的慈是溺爱的代名词,我不以为然。慈是严肃的,绝非随随便便的溺爱之谓,宠而不溺、宽严并济才是最好的把握。有放有养,有管有教,甚至还有罚,是我们隔代相处的方式,在放中放飞自由的思维,在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宝宝半岁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早饭前清理口腔,接着饮用温开水,牛奶和辅食放到最后;一周两个澡,无澡就泡脚;吃饭玩耍睡眠规律,时间误差在10分钟左右。每到吃饭之前,他会拉出餐椅,系上兜兜,擦净双手,然后坐进餐椅等待美食,吃完后将餐椅推到原先的位置,然后擦嘴。这已固化为一种仪式。到第20个月之后,小便大便会自己到小马桶解决,丝毫不让大人操心。他要一件不能给他的东西,只要你把道理说明白他会放弃;他要做出边界以外的事情,只要你亮明态度他也不会坚持。“见风是雨”、“见风使舵”是孩子的天性,你用权威武装自己,他会用情绪来保护自己,化解的钥匙是理性引导。宝宝在不经意的以身示范中、书籍图片中、电视节目中,长知识,知礼节,讲道理,益智慧。
(6)
曾经的经验远远远不够用,与外孙的陪伴是又一次的学习成长。养宝宝最怕的是生病,其中的担惊受怕远大于身体的折腾。宝宝经历过三次较大的感冒发烧,那心情,恨不得把病魔从他的身体移植到自身。第一次发生在第8个月之后,深夜高烧而哭闹不止,传统降温方法失效,急中生智在手机上百度,通过温水送服、温水敷擦、温水洗澡方有所缓解,一时的慌乱以几身的大汗淋漓作为注解。彻夜难眠,待天明急忙向三位医生朋友咨询,最后确定去医院。正值疫情吃紧,入院必做核酸检查,最后宝宝确诊为病毒感染,未曾想到用药出现过敏反应,直到晚上10点多才稍微平复;第二天凌晨4点多高烧又起, 38.8℃的体温把人给蒙了,顿时汗流浃背!再次送药,温水擦身,在慢慢安抚中睡着;6:30时再喂温开水,温水泡澡,还好,37℃的体温一直延续了一天。没想到第三天凌晨1点多状态又变,姥姥抱着宝宝在房里度来度去;2:20时去观察,安静了一些;4点多又去查看,无意外情况;5点多量体温,又回到了38.5℃,急忙喂温水,泡温水澡,服用两种无明显过敏的药才渐渐平静了下来。下午去医院复诊,医生说高体温期已过,揪着的心才松弛一点,感慨于三天的劳作犹如一场战争!第二次和第三次生病是同样的高烧不止,有第一次的经验,着重于物理治疗,同样在三天之内康复;第三次仅有两天就痊愈了。每一次生病之后,似乎怕我们操心过甚而不超过三天就会转晴;每一次生病之后,如同吐故纳新,身体的强健就多了一次腾飞。由于身体体质原因,宝宝同时经历了3次食物过敏。在第10个月的一天中午,为了增加蛋白质含量,姥姥弄了鱼食,未曾想到,宝宝食后全身严重过敏。室外暴雨倾盆,姥爷上班未归,心急如焚的姥姥抱着宝宝撑着雨伞赶到诊所,已是雨淋满身。宝宝的过敏症状控制了,却引发了感冒发烧。再就是第17个月后的又一次过敏,好在交通便利很快赶到医院,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难关。
(7)
“今天的饭真好吃!”,这是宝宝第9个月的一天晚餐上姥姥发出的感慨,也是第一次在姥爷的陪护下与外孙同时用餐。疫情之下的封门闭户尽管又忙又累,但有一家人的共同协作,算得上是辛苦而温馨。宝宝半岁以后就剩下姥姥姥爷的陪护了,有时只有姥姥一人,常常是分身无术而近乎崩溃。岁月把孩子渐渐带大,却悄悄地把姥姥描绘成另一番模样:皱纹加深了许多,鬓霜染了又白,眼眸陷了下去,身体不见轻盈,更谈不上睡个安稳觉、吃上热饭菜、参加体育运动和朋友相约了。无数次的心悸盗汗、手臂胀疼、肩颈僵硬、失眠和感冒,只能默默地独自承受。累了不能说累,病了不敢说病,疼了不想说疼,心里头装着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工作和生活的和顺安宁,眼中闪耀的是永不老去的温柔。那般情形,我用一阙词进行了描绘——
夕朝不倦任匆忙。
睡难香,
饭微凉。
历历辛劳,
小子当孙皇。
甜到心尖休说累,
霜尽展,
又何妨!
所谓的天伦之乐,不外是笑意盈盈的背后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和不断加持的汗水、斑发和皱纹吧!天伦之乐全在参与,参与的意义不仅在于绑架了你的身体苍老,更让你爱的付出在血脉传承中静水深流。没有参与的天伦之乐是何其苍白啊!
(8)
爱,能融化一切,时间、疲倦、烦躁,甚至瞬间的崩溃;爱,无法伪装,爱与不爱,彼此都能感受得到。久久的陪护未曾离身,见不到会相隔的那一刻,与其说是放手,不如说是煎熬,心心念念,是真的舍不得放不下,只有参与到宝宝的时时刻刻才能安下心来,在宝宝舒展的笑颜里放飞自己的心扉,沉浸于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不绝欣慰,一种情对另一种情的永恒仰望。这或许就是“温柔陷阱”的“罪有应得”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姥姥于外孙的心境简直就是一种宗教——宝宝既是如来佛,又是观世音!孩子是一个世界,不仅是姥姥和姥爷的世界,爸爸妈妈的世界,爷爷奶奶的世界,也是未来的世界。我们“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相比之下的些许辛劳和苍老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些个风起、雨落、云涌、霜飞,都只是眼前跳跃的音符,凡人的世界里,是真正的辛劳中的温馨、卑微里的高贵!
爱是妥协,爱是付出,爱是跌落烦忧的日常,爱是默默守护的永恒。
2021年10月28日。
何滔,湖北黄冈人,从革命老区阳新县走出来的公务员,当过老师,干过乡丁,做过县官,跑过记者;热爱文学,挚爱书法,喜欢摄影;先后在阳新县委、黄石日报、黄石市广电局、黄石市文化新闻广电局工作,现供职于黄石市人民政协;高级编辑,中国报业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