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慢慢谈2
关于文化。
文化的差异是会影响阅读的质量的。
比如一句:“给你根金箍棒,你不闹翻天啊?”
中国人会秒懂这是什么意思。外国人大概率会一脸问号:“金棒子和天塌了有什么联系?”
比如,《瓦尔登湖》:“Better if they had been born in the open pasture and suckled by a wolf, that they might have seen with clearer eyes what field they were called to labor in.”
熟知罗马史的人会秒懂这是罗马传奇创始人的故事。而读中译本的我会满脑子疑问:“作者这是推崇弃婴野外,由狼抚养?”
关于财富。
《瓦尔登湖》:“How many a poor immortal soul have I met well nigh crushed and smothered under its load, creeping down the road of life, pushing before it a barn seventy- five feet by forty, its Augean stables never cleansed, and one hundred acres of land, tillage, mowing, pasture, and wood-lot!”
我感觉梭罗是用西方的例子翻译了《道德经二十四章》: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关于人类起源。
东方口口相传的是女娲造人的故事。
西方口口相传的是Deucalion和Pyrrha遵循神示,从头顶向身后扔石头,把石头变成了人。
展开想象的翅膀,结合西方的原罪思想……
很容易写出所谓的异端邪说啊!
(一)经济02
大多数的世人啊——哪怕是我们脚下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度也仍然存在着400万的奴隶,他们的生活充斥着人为的忧虑和无尽的操劳,过度辛劳使他们手指粗笨、颤抖并无力抓住丰收的果实。事实上,天天操劳的人们根本无暇进行自我提升,根本无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的劳动价值在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操纵下一跌再跌。除了做一台机器,他们别无选择。他们如何能察觉到自己的无知啊——这些无知是他们存活的必须啊——他们也经常绞尽脑汁运用他们的知识啊!我们要先设法使他们穿暖、吃饱,并用真诚使他们恢复常智,方可对他们加以评判。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恰如鲜桃上的绒毛,只有精细的处理才能保存下来。然而,我们彼此之间却缺乏此种温柔。
读者中必有人正面临困境,觉得生活不易连气也喘不过来。必有人衣衫褴褛,入不熬出,忙里偷闲读这几页文字的时间还是从债主那里偷来的。我的经验告诉我,你们中的许多人正过着低卑且躲来躲去的生活,你们时常因债务被列入失信清单而限制出行,你们急于要做成一笔生意来偿清债务,你们的生活仿佛John Bunyan所著寓言《绝望的泥潭》的现实版,你们为铜钱而生,为铜钱而死,最后又被这些已经属于别人的铜钱掩埋掉。你们总是下定决心明天就还清债务,但直到死时债务却仍未了结;你们耗尽人情,四处乞怜,用尽方法避免坐牢;你们撒谎,站队,唯唯诺诺,带着面具生活,你们吹嘘自己,制造慷慨绅士的假象,以骗取他人的信任的方式谋求小利;你们把钱藏在破箱子、臭袜子里或者以更稳妥的方式存进银行的混凝土屋里;总之,不管金额大小,你们都要耗费心神去管理那几枚属于你的铜钱。
有时我不禁奇怪,何以我们如此可笑,竟从国外引进黑奴制度。那么多精明苛刻的奴隶主奴役了南方和北方的奴隶。遇见一个南方来的监守人会让日子变得难过,而更换一个北方来的监守人只会更糟糕,更可怕的是你自己成了监督自己的残酷监工。这让我们哪有空暇谈论人类的神性!看马路上的车夫,日以继夜地赶向市场。他们的内心里会闪现着神性吗?他们的最高职责是给驴马饲草饮水!虚无的神性如何能和实实在在的利益相比?他们还不是在给大名鼎鼎的绅士赶驴马吗?他们有什么神圣,有什么不朽呢?看看他们卑躬屈膝,整天战战兢兢的样子,有一丝神圣与不朽吗? 他们亲自从思想及行动上把自己贴上了奴隶或囚徒的标签。要知道——与我们个人意见相比,公众意见就是一个纸老虎。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更确切的说,决定了他的命运。要在西印度的州省中谈论心灵与思想的自我解放,没有类似William Wilberforce带头组织反奴隶制协会,又如何来促进呢?再请想一想,这个大陆上的妇女们,她们终日编织着毛衣打发时间,她们对自己的命运丝毫不关心!仿佛蹉跎时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