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冯梦龙研究的文化考察
作者:薛东
学术研究是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区域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标识。从文化角度考察福建冯梦龙研究的学术历程,可以说,福建冯梦龙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既是福建当代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和重要品牌。
学术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文化生成机制
2018年,我曾经在一次有关冯梦龙文化传承的座谈会上提出“冯梦龙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的福建实践——一个令人瞩目的新鲜经验”的观点,后来人民网以“冯梦龙:苏州人在福建当官并走红,有学人还不能缺'媒人’”为题发表。这与其说是一个经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生成机制更为恰当。
在媒体传播的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科学研究,如何借助媒体力量迅速扩大影响、深化学术研究,同时媒体如何运用学术研究成果获取传播资源素材、增强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研究者与媒体人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冯梦龙研究第二次大突破中,福建的专家学者发挥了开创性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民间文学专家段宝林的这一论断,明确了福建冯梦龙研究在全国的地位与贡献。梳理福建冯梦龙研究的学术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新时期福建冯梦龙研究面临突破的初始阶段、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冯梦龙文化的创新深化与学术团队的成长壮大等节点,都伴随着媒体传播的跟进与助推。当然,福建冯梦龙研究的丰硕成果也为媒体传播提供了大量客观优质的内容资源、生动素材和传播信源。福建冯梦龙研究这些年提供的“学术研究与媒体传播互动”的过程,正是文化生成机制的生动实践与具体体现。
这种文化机制的形成、建立与完善,既有助于推动学术研究活动,也有助于优化媒体生态环境。这种机制的形成既缘于福建冯梦龙研究者的自身素质,也得益于福建特殊的开放省情。福建冯梦龙研究的领军人物王凌,不仅深知媒体传播对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而且善于运用媒体传播助推学术研究。这是这种机制形成的背景与基础。具体可从两方面来说明。
首先,媒体传播直接激发了福建学者参与冯梦龙研究的学术热情与历史责任,开启了福建冯梦龙研究取得“历史性贡献”的历程。
两个媒体传播事件不可不提。
其一,《寿宁待志》的发现、出版与福建学者的研究成果。1982年,时为福建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王凌到寿宁采访,得知寿宁县通过日本国际图书服务公司帮助摄回《寿宁待志》微缩胶卷本,喜出望外,立即借阅。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的文学功底,让王凌读了《寿宁待志》后敏锐地看出此书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于是,王凌立即做了两件事:一是鼓励陈煜奎把《寿宁待志》校点后交出版社正式出版。二是写了一条新闻《寿宁县挖掘出研究冯梦龙生平和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寿宁待志〉》,让社会各界了解《寿宁待志》的存在及其价值。《寿宁待志》的发现为福建冯梦龙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带来了福建冯梦龙研究的契机。随后,王凌利用业余时间撰写研究《寿宁待志》的论文先后在《文献》和《福建论坛》发表,为研究冯梦龙揭开了新的序幕。
1983年6月,《寿宁待志》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参加1983年底的莫斯科国际书展。这是冯梦龙研究中重大的媒体传播事件。“冯梦龙《寿宁待志》是我国古代地方志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出版必将推动对冯梦龙研究。”王凌在《畸人·情种·七品官——冯梦龙探幽》一书中写道。
其二,从质疑《辞海·文学分册》“冯梦龙”条目到首次举办冯梦龙纪念会,体现了福建学者的精神追求与学术担当。
1979年出版发行的《辞海(修订本) 文学分册》和1981年版(二版)《辞海·文学分册》中关于“冯梦龙”条目对冯梦龙的评价:“冯梦龙是明文学家、戏曲家。其思想略受市民意识影响,但基本方面仍属于地主阶级的范畴……所编选的作品中,有少数能对礼教的某些方面持轻视态度,但多数则宣扬封建思想,且往往流于秽亵。”面对这种“权威”评价,福建学者大胆质疑,提出令人信服的新观点。首先是王凌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写出一篇极具挑战性的文章《冯梦龙研究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不指名地把批判矛头对准二版《辞海·文学分册》中的“冯梦龙”条目。然后是1984年11月9日,在著名学者许怀中、郭风、黄寿祺、陈侣白等支持和推动下,福建省作家协会在福州召开“冯梦龙诞生410周年暨入闽任寿宁知县350周年纪念会”。会上,许怀中、郭风和黄寿祺分别从各个侧面分析和肯定了冯梦龙的历史贡献;王凌在会上宣读了《冯梦龙研究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学术界对冯梦龙“看缺点较多,肯定成绩少”的问题。他们的观点在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获得广泛赞同。1984年11月15日,上海《文学报》刊发了王凌的文章。1985年第3期《文学遗产》的署名文章提到,王凌提出的“研究冯梦龙要有一个大的突破”的论断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其次,媒体传播承接了冯梦龙研究学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推动了冯梦龙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术研究成果必须借助媒体传播实现创造性转化,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2014年,王凌的长篇论文《末世廉吏冯梦龙》被《海峡通讯》分两期(2014年第4、5期)全文刊发。随之,海峡文艺出版社编审、文艺评论家陈小培也在《海峡通讯》2014年第10期发表《廉吏冯梦龙的启示》。福建率先从廉政文化的角度研究冯梦龙,为全国廉政文化建设发掘了丰富的资源宝库。2015年,王凌先后发表《小议“无讼”》四篇文章和《冯梦龙实践“使无讼”的价值》等冯梦龙法治文化研究系列论文。2016年,王凌又撰写《冯梦龙司法实践及法制理念的当代价值》,在《光明日报》发表,推动冯梦龙研究取得新突破。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通过媒体传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冯学闽军”的生成与发展:文化有生力量
学术研究的人才与队伍建设,既是学术研究的根本保证与基本前提,也是区域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与核心要素。福建冯梦龙研究中形成并极具活力的“冯学闽军”,正是福建文化建设发展不可忽视的一支有生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冯梦龙研究不仅有学术领军人物、有专家群体,而且有重大突破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有让“冯学”生根发芽的平台与举措。
首先是学术领军者与专家群体。王凌是福建冯梦龙研究的领军人物。自从他开始撰写《寿宁待志》研究论文并在《文献》发表,就揭开了他研究冯梦龙的序幕。自此之后,王凌的生活与冯梦龙紧紧连在了一起,福建与冯梦龙的缘分也越走越近。
20世纪80年代初,冯梦龙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公正评价。王凌认为,应该正视冯梦龙“三言”的文学史地位。在他的积极策划、牵头组织下,1983年福建宁德成立全国首个研究冯梦龙的地方学术团体——闽东冯梦龙研究会。1984年,福建省作协召开“冯梦龙诞生410周年暨入闽任寿宁知县350周年纪念会”,王凌在会上提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冯梦龙首次让市民阶层成为文学作品的主人翁,站在了文学舞台的中心位置。”陈小培认为,王凌的观点应该是迄今为止对“三言”及冯梦龙最准确的评价。1985年,全国首届冯梦龙学术讨论会在福建宁德举办。1992年,王凌出版了冯梦龙研究专著《畸人·情种·七品官——冯梦龙探幽》,并在全国学术大会上发表长篇论文《冯学研究七十年》,标志着福建“冯学”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冯学”也开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专门学科。自称“草根学者”的王凌,却被“冯学界”称为“冯梦龙的异代知音”。“这样的称呼,可谓恰如其分。”省作协原秘书长陈侣白说。
学术研究与学术观点的突破既要有领军者,还要有团结合作的专家群体。想当年,王凌仅仅30岁出头,他敢于对以《辞海》条目为代表的贬低冯梦龙的倾向挑战,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没有郭风、许怀中、黄寿祺、陈侣白、薛汕、路工、段宝林、曾文渊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支持,王凌是不太可能脱颖而出的。当然,在福建的冯梦龙研究专家群体中还有以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焜教授为代表的高校团队,有以《海峡通讯》《福建论坛》为代表的媒体,有以海峡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界同仁。
“冯学闽军”作为崛起中的文化有生力量,既要寻求不断突破,又要努力生根发芽。这也是把福建冯梦龙研究继续引向深入的唯一出路与基本要求。让“冯学”生根发芽,“冯学闽军”才能繁荣发展。正如王凌所说,“冯学”研究在不断突破中找到了自己的根,又在当代发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华丽篇章。2015年12月,福建省冯梦龙研究委员会与福建江夏学院挂钩,在福建江夏学院设立冯梦龙文化研究所,成为全国高校首例。福建江夏学院创意与设计学院的师生从冯梦龙文化中挖掘灵感,设计开发了一大批冯梦龙文化创意产品。
推动冯梦龙列入福建历史名人:文化核心品牌
文化建设发展的基本任务与重要成果,就是实现从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或文化优势的转化,让优秀文化真正成为民众修身养性的营养动力和国家民族的核心实力。福建冯梦龙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推动冯梦龙列入《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六大历史名人之一,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有效转化,让冯梦龙文化成为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梦龙是苏州人,其一生的主要活动不在福建。从籍贯来讲,冯梦龙不能算作福建人,但福建成就了冯梦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人格塑造。冯梦龙在寿宁县担任四年知县,撰写了长达五万言的《寿宁待志》。他主政寿宁“政简刑清、首尚文学、遇民以恩、待士有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下口碑。
2017年2月17日,曾经长期在宁德工作、近几年又积极参与冯梦龙文化工程的建设和推进工作的5位老同志给当时省委主要领导提交了一份《建议将冯梦龙文化工程列入我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报告》。报告中说,福建省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冯梦龙文化有较多关注,当前更有责任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中作出应有贡献。报告还提出,福建省研究冯梦龙已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已经聚集了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出现了冯梦龙研究的领军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扶持,必能使福建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多一个可以影响全国的载体。报告还从一个需要修正认识上偏差的角度,论证了将冯梦龙文化工程列入福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认为,要充分认识福建几千年古代文化的一个独有特征。福建在地理上处于我国东南一隅,东靠大海,西面被武夷山脉隔绝,故交通比较闭塞,与各个朝代的文化中心距离甚远。所以福建省籍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两宋的苏颂、宋慈,明清的李贽、林则徐,近现代的严复、冰心等,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多在外地展开,他们在福建当地的活动较少且不很突出。而外省到福建工作的历史文化名人,如唐末的王审知、明朝的冯梦龙等,在福建文化中倒留下了更为丰富的记载。兼容并蓄的八闽文化为福建冯梦龙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为冯梦龙文化打上了福建印记。梳理和发掘福建文化资源,应吸纳福建冯梦龙文化的研究成果。所以,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在研究福建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树立“本土文化”与“流寓文化”并重的理念,不能忽视非福建籍历史文化名人,这样才更能展现福建文化的丰富性与历史性。
2017年5月22日,《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出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孕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福建文化以多元、深厚、交融的鲜明特征而著称,已经成为福建的独特标识和八闽儿女的精神命脉。《实施方案》提出精心组织实施“十大行动”的重点任务。在第一项重点任务“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行动”中,《实施方案》要求,深入挖掘朱熹、冯梦龙、郑成功、林则徐、严复、陈嘉庚等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支持举办纪念名人、传承名人精神的座谈会、研讨会、展览会,大力宣传弘扬历代名人的先进事迹和精神理念,不断提升福建名人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施方案》还要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作品、进网络、进社区、进家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更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所热爱、所奉行。
《实施方案》将冯梦龙列入福建历史名人,不仅使冯梦龙文化成为福建文化的核心品牌,也使冯梦龙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福建冯梦龙研究提出新任务、提供新机遇,让福建冯梦龙研究行稳致远。
来源:海峡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