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及货币政策 不是拯救澳洲经济的“神药”

觉得字体小的朋友,可在右上角进行设置,把字体调大

喜欢就分享出去,让原创充满你的朋友圈

本篇共1187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澳储行(RBA)前副行长Stephen Grenville对目前澳储行仅关注“低通胀”的片面政策予以强烈抨击,并建议澳储行应考虑其他衡量指标,以评价在没有货币政策刺激条件下,澳大利亚经济能否持续保持稳定增长。

Stephen Grenville曾在澳储行任职19年,并于1996-2001年期间担任RBA的“第二把手”。近期,Stephen Grenville警告称,官方利率长期低于中性水平只会导致一系列经济扭曲现象的发生。

他说:“在长期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下,资产价格被抬高,冒险行为受到鼓励,正常利率条件下不具可行性的项目大肆兴起,资产负债表估值一团糟,养老金计划陷入混乱。”

就在Stephen Grenville发表上述批评言论时,澳大利亚金融市场纷纷预期RBA在2019年前不会进行加息操作,仍将维持1.5%的现金利率不变。若RBA在2019年前未进行加息操作,则这段时期将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最长的时期。

众多经济学家之所以认为RBA不会加息的主要依据是,目前的通胀率尚未达到2-3%的目标带。即便是目前低利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开始凸显,即低利率助长家庭负债率持续高企,且增速超过收入增长率,进而造成金融风险。

Grenville scoffs还表示称,目前澳储行无效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各方的烦恼。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纷纷执行减息和逆回购操作。对于严重依赖货币政策保增长的模式,Grenville scoffs进行了抨击。他表示,在当前的新形式下,RBA应对如何平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在Grenville scoffs看来,若对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事后考量的话,该政策只是一个调整收益率趋势的疲软工具,不但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进一步推高了政府负债水平。

“简而言之,低利率虽可以起到经济刺激作用,但是却不足以对冲所有经济衰退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通胀率之外的指标

Grenville scoffs就货币政策提出了“两步走”的概念。

一方面,央行不应该片面的注重通胀率,将通胀率作为经济走向的唯一指标。

他说:“采用通胀预期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指标”往往是一种惯用的简单处理方法。”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框架中应避免短期政策性利率与整体经济的“长期均衡中性利率”相差太大。

他说:“政策性利率长期低于中性利率(如2007年危机爆发后现象)会导致一系列经济扭曲现象的发生。”

Grenville指出,美联储自2015年以来已经开始数次加息,并酝酿在今年年底再次进行加息操作。这一迹象表明政策制定者已经由通胀率单一标准开始向其他多重衡量指标发生转移。美国目前的通胀率虽然也低于预期目标,但是美联储同样进行了多次加息操作。

最后,Grenville总结道:“相比利率设置的问题,RBA更应考虑其对就业、投资、创新和生产力增长的负面影响。”

“上个十年,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过大。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或是伯南克的激进主义和对避免通货紧缩的过分自信所导致。”

整体而言,利率等货币政策是一个有限的调控工具,不是拯救经济前景不佳的万能药。

本文信息来源:澳洲金融评论报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初解《National Energy Guarantee》

从澳洲同性婚姻全民咨询,看澳洲华人政治生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