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全方位介绍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 室自用瓷器中最 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 漓 尽 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 家身份的高 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 峰之作,具有古典美的乾隆仕女游园罐是其代表。至今,乾隆仕女游园罐的各种复制品,仍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和收藏。珐琅彩瓷在康熙晚年研制成功,经雍乾二世,达到顶峰,乾隆二十年前后,瓷胎珐琅彩及瓷胎洋彩生产基本上以景德镇为主,这种工艺和艺术形式得以在景德镇生根、 开花、结果。我们知道,为清御窑厂生产的技工、画匠多是民窑的高手及技艺出众之人,他们凭着出众的技艺,在盛世养家糊口是不成问题的,若技艺拔尖者,多不愿隶属御窑差役,其原因在于御窑工价固定,不会随市场价上升下扬,机制不灵活,且收入并不比自己经营获利更多。
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掐丝珐琅 民国精品掐丝珐琅赏瓶 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珐琅是舶来品,明末清初的时候由国外传入,起初是铜胎珐琅。把珐琅料运用到瓷器上,是宫廷匠师的伟大发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陶瓷分类上,洋彩属于珐琅彩瓷。清宫珐琅彩瓷分为两类,一类是瓷胎画珐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珐琅彩”,也叫“瓷胎画珐琅”;另一类就是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瓷胎洋彩。可见,想辨认一件瓷器是不是洋彩瓷,需要记住它的两个主要特征,即是否仿西洋绘画技法,以及是否使用珐琅料。
珐琅彩既容纳了国画等门类艺术,又增加了综合,协调和整体的搭配艺术,不论是传承性,还是装饰赏玩性都堪称上层。一件成功的珐琅彩总会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爱不释手的效果。
珐琅彩绘师米克洛什(MiklosMer-czel)不喜欢别人称他“大师”,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手艺人。“我的工作就是将一些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或者是印象派的油画重现在表盘上”,米克洛什边说边用手指了指工作台上面几块半成品珐琅表盘。除了几块表盘,工作台上只有一架显微镜,一盏无影台灯和几把细头画笔,这些几乎就是米克洛什的全部工具。“在珐琅彩绘最鼎盛的时候,工具的种类要更丰富一些,现在有不少已经失传了,这也是现代珐琅彩绘的成就无法超越那个时代的一个原因吧。”
由于珐琅彩是专 供宫廷皇 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制作数量非常少。据清宫旧藏道光时釉记载: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存世大约400余件,其中的300多件目前藏于台北故宫,40件左右藏于北京故宫,尚有少量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且大多为残片,完整器不足10件,堪称世间瑰宝,国之文物。
将珐琅彩烧制地点定在北京之后,大大方便了皇帝亲自参与其中,一旦造办处烧制出了让皇帝满意的作品,皇帝往往龙颜大悦,不吝赏赐。史书记载:雍正八年三月初六日,郎中海望呈进一对珐琅彩烟壶时,上问:“画此壶是何人?烧造是何人?海望遂奏:“此鼻烟壶系谭荣画的,烧珐琅料的是邓八格,还有太监几名帮助办理烧造。”奉旨:“赏给邓八格二十两,谭荣二十两,其余匠人等尔酌量每人赏给银十两,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