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几招,直接洞穿对手的内心
高手之间的商谈,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无意间的一个微表情可能就出卖了自己。
高手之间的商谈,往往细节决定成败,无意间的一个微表情可能就出卖了自己。
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往往无意间在微表情中暴露无遗,一闪而过的微表情会诚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哈佛商学院标志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曾刊文指出:“就算对方蓄意隐藏,你也有办法读懂其感受。”一个人的身体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出卖自己。
下面从神态、眼神、动作、语言和音调五个方面介绍如何准确判断出一个人的真实想法。
1.神态
刘劭所撰的《人物志·八观篇》曾告诉我们:忧惧害怕的神态大都是疲乏而放纵,热燥上火的神态大多是迷乱而污秽,喜悦欢欣的神态则是温润而愉快,愤怒生气的神态却是严厉而明显,嫉妒迷惑的神态一般是冒昧而无常。所以一个人,当其表现特别兴奋而神态和语言不符时,肯定是心中有事;如果一句话未发便已怒容满面时,肯定是心中十分气愤。这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即使企图掩饰遮盖,可神态不听话啊!
一般来说,眉毛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五种心理:第一是恐惧、惊吓时眉毛会上耸;第二在愤怒时眉角会下拉;第三在困窘、不愉快或不赞成时眉毛会并拢;第四在有疑问时眉毛会弯斜;第五在同意时眉毛会迅速上下动作。因此相学上称为“看眉毛见人心”。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神态上的表现,这里不再列举。
2.眼神
曾国藩在《冰鉴》中说: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眼神表现的心理主要有:
出现眯眼或视线转移等视觉阻断行为,说明对方所说的方面有隐藏或反感;
回忆时的眼球朝下或向上,且凝视不动;
在编造谎言时,眼球是转动的;
瞳孔放大时,对方已经陷入了紧张、愤怒或兴奋状态,瞳孔缩小则是消极的表现;
在撒谎时,对方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的反应,但他自己的眼神会飘忽不定,东张西望,女人撒谎则会直视你,并反复强调是真的;
对方感觉愧疚时,眼光会往下看或看向旁边,如果直视或向上看则说明无动于衷;
撒谎时,眼睛所看的方向往往与手势的方向不一致。
3.动作
《大戴礼记》中说:素动人以言,涉物而不终;问则不对,详为不穷;色示有余;有道而自顺用之,物穷则为深。意思是,用言语打动别人,意尽而言不尽;所问非所答,假装有说不完的话;外表与言语不符;借助话题,却老是开初的那些话,没法回答时就假托深奥。这些均为假象。
表现不同心理的动作主要有:
听到某句话时,咬紧牙关,说明他认为被你欺骗;
脚尖背离自己或者朝向门口,说明对方已经反感或者不耐烦;
开心时腿脚会一起摆动或颤动或脚尖朝上,如果突然停下来,或者双脚由摆动变成挑动,说明他突然出现了很大压力;
当一个人突然将脚趾转向内侧或双脚(脚踝之处)交叉,说明他感觉到了不安全、焦虑或威胁;
交谈时对方突然转动身子,把脚对着门口,意味着此人想尽快结束目前的活动;
说话的时候,身体往前倾,表示他对你说话的内容很感兴趣。
4.语言
曾国藩在《冰鉴》中说:急而不达,深夜鼠嚼;或字句相联,喋喋利口;或齿喉隔断,喈喈混谈。意思是,在说话的时候,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断续无节,又像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在偷吃东西那样;或者一句紧接一句,语无伦次,没完没了,而且嘴快气促;或者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这都表示对方在试图掩盖什么。
一个人在说谎或紧张时,他的语言一般表现为:说话时犹豫,语言重复,结结巴巴;对你提的问题重复生硬,如你问:“你去过他家吗?”他照搬为“我没去过他家。”要求对方诚实回答某一个问题时,如果对方犹豫并反问,而不是直接回答,一般可断定在这问题上隐藏了什么。
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1秒),表明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有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谎言。
5.音调
《逸周书·视听篇》中说: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因此,通过对方语调、语气、语速、眼神和动作的变化,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内心情绪的变化。从心理学原理上来讲,说谎时,人往往不自觉地紧张,正常的说话方式会突然变化,譬如本来语速慢的会突然变快,快的会突然变慢;声音会突然变大或变小;说谎者会在对方沉默时还不停地解释,唯恐对方不相信;说谎时有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摸鼻子(说谎时会刺激分泌茶酚胺,鼻子就会变得发痒)、单肩耸动等;说谎者还会因为心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刺激眼球感到干燥,眼神就会闪烁或眨眼频率会突然加快。
不过在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和表情时,要以突然出现的动作或表情为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的行为来源于两种,一种是心理的外在反射,一种是生理的各种问题。比如搓手,可能是因为他紧张,也可能是因为没吃饭导致热量不足,前者是心理,后者是生理。
在你不了解一个人的生理状况下,仅通过单一的行为来揣测对方的心理,有时容易判断失误,要想验证一个人,一般要去找他的重复动作进行观察,同时通过他的一组动作来进行综合分析。“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心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即通过人的外在形态可以体察其内在精气神,从而由表及里地洞悉其内心和志趣。
因此,只要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和细节观察,就能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推测出一个人未来的行为,甚至一个人的前途。
从营销动态到案例分析,从市场洞察到热点聚焦,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尽在2019年《销售与市场·听刊》。单期9.9元,全年抢购价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