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交际语言发展大势:大众兼并小众

育邻梦

网友提问:现在一些农村女人教自己的孩子从小讲普通话,不讲本地方言,你觉得这种现象好不好?为什么呢?

回复:人类社会交际语言发展大势:大众兼并小众。因为,工具越统一,信息交换时的能效衰减就越小。如果信息交换工具不统一,人际信息交换就会出现“鸡同鸭讲”。

全世界被查明的人类民族有2000多个、语言有5651种,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10种语言它们依次是: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北印度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孟加拉语、德语和日语,另有1000多种未被人们承认或者正在衰亡的语言。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自然创造生命物质之时并没有锁死生命的成长轨迹,每种自然生命除了基本成长形态、体貌特质、营养补给途径,真实的生长状况任需要生命个体诞生之后自主适应。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进化汇集形成抽象社会文明成果的社群性、高等级哺乳动物,人类拉开与其它自然生命等级差距的最显著特征便是形成了成体系的抽象语言文字。

人类是社群性高等级哺乳动物,每个人都必须借助群体力量才能实现幸福生活、每个人都必须为群体提供服务才能体现个体存在的社会价值。然而,每个人都拥有完全独立的智慧中枢、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动动能力,如何在群体大范围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互通便成了最大的考验。肢体触碰、鸣叫、体味是其它自然动物生命群体实现信息交换的基本手段,但是肢体触碰、鸣叫、体味受空间&时间局限严重,根本无法实现远距离、长时间信息交换需求。

工具越统一,信息交换时的能效衰减就越小

依靠自然物质做些许记号、统一将记号记录在兽骨上、用更简便易得的竹简替代兽骨、使用更轻便的人造纸张......人类用于信息交换的符号记录越来越规范、符号对信息的表达越来越抽象、同一符号的发音&寓意越来越统一。经过上千年进化完善,人类主要社群都先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体系。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恒强......“自然生态食物链”的存续法则在人类不同族群以及族群语言竞争中同样适用,比如19世纪—20世纪初欧洲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在世界各地大兴殖民统治,与此相伴的便是世界各地原住民被屠害、原住民使用的语言文字被替代。今天,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之所以居世界国家官方语言数量前三甲,其根本就是由于殖民输出带来的地域广布优势。

地球之上原本只有河流、湖泊、海洋、高山、丘陵、沙漠、平原等相对自然界限,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国家界限。但是,人类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高等级哺乳动物,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居住权属同样存在同类排异性。因此,人类同族群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社会消费财富支配权益的权属界线、人类异族之间对自然生存环境的争夺最终形成了国家疆界。

国家是若干人、若干民族团体组成的相对利益共同体,在国家这个大家庭之下必然会选择使用人数更多、使用起来更方便的语言文字作为人际信息交换官方工具,比如我国的官方信息交换工具是汉语,也就是普通话。因此,为了国内人际信息交换的便利、国家治理的融合统一,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放弃使用那些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文字。所以,人类社会无论战争或者和平发展,人类社会交际语言发展大势:大众兼并小众。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