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很有内容,“外三内三”,有时间看一看

一草一木,都在心间。练拳的人,都有一块场地,自己练拳用。人在熟悉的地方,容易放松,便于发挥。为什么呢?对空间熟悉。第几棵树,起式。哪一块砖,收式,闭着眼都知道,非常准。人的身体,都有空间感。功夫深的人,处在不同气场,相,体感是不同的。

掬水月在手,清风满长安。站桩,练拳,如何放松呢?你把注意力,从脑部回归身体,注意力多观照身体,让脑子休息,神就出来了,神沐浴周身,叫一片神行,这时人最放松。你看暗劲,不是暗暗逼劲,而是外部放松,内部暗暗起伏,造成内空间运动。

枯龙春雷,大圣遗音。相传,古琴之音,能通天地。高手抚琴,松肩沉肘,虚抱呈圆,指端一挑,音色幽深沉稳,后劲绵长。人紧张时,劲闷,身体会被闭住,放不出来。筋是柔,骨是刚,刚柔互变,松紧蓄发,都在窍中转换。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身子劲长,出手就隐蔽。所谓长劲,不是胳膊伸多长,而是身上劲路通不通。遇到化劲高手,你推他哪儿,都是透空的,非常虚灵,不是他没肉身,而是内空间大,内劲腾挪快,你摸不到实处。

半空铁索横,老僧过江来。什么叫中?中,不是挺着不动。好比骑自行车,着急赶时间,浑身劲都用上了,上坡站着蹬,下坡趴车把,拐弯一溜烟儿,骑得再热闹,车始终不到,就是这个道理。内在有平衡,我们练胯法,就是调整内平衡。

时而绕指柔,时而捏钢珠。练拳时,手法通着丹田。手心空,五指一捏,丹田就紧了,五指一张,丹田又松了。掌根顺势一碾,内腔旋动了。如果有天打拳,你真正感到,一举一动,内压涌动,式式都能贯到手上。即使不使劲,掌力也极浑厚时,说明你的体内,有势能了。

一,外松内抻。不能练软拳,软不是柔,柔里头有筋劲,软是啥都没有,空白的。松可以,但是要抻到筋。站桩,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体认筋劲。劲路是什么?筋路。无论什么式子,什么角度,多长多短,我都能寻到筋,激发筋。功夫深的人,后背,脖颈,所有沟窝,都能抻到筋劲,为我所用。

二,外松内撑。拳不立体,就不会整。有句话叫,不知抱合,不懂太极。混元桩,母形就是一抱。抱什么呢?就是撑,松撑。松撑干嘛?开窍,活窍。立架结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支撑的问题。不要认为,支撑是死的,支撑是活的,所以要练活窍劲。

三,外松内拧。练缠丝劲,不要空拧,若拧不到东西,螺旋就是空转。自行车没上链条,蹬得再快,车也不跑。拧就拧到筋上。一边松撑窍,一边拧筋劲,要这么去练拳。玩胯的高手,任何胯法,都能激发腿筋。旋腔高手,任何角度,都能牵动背劲。外示安逸,内似陀螺,要体悟这个东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