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啦创想课堂第十二期实录 | 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小说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吧啦创想课堂第十二期
作家林培源: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小说
林 培 源
青年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生
已出版《第三条河岸》、《钻石与灰烬》等作品
即将推出最新长篇力作《以父之名》
轻轻点击上方 绿标
我们一起来听林培源老师课堂语音实录
分 享 内 容
1.怎样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变成作者;
2.阅读如何给写作提供营养;
3.写小说应该遵从哪些习惯和规律;
4.怎样才能出版自己的作品。
大家好,我是林培源。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千聊直播间跟大家分享我的写作和文学路上的一些经历。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稍后的互动中提问,我会努力地回答。
其实在我看来的话,每个人的写作都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自足,这样的一个过程。每个人从小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都想用文字或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特别是在青春期的时候,这种倾诉的欲望会非常的强烈。我也是经历过这样的一个阶段。第一篇我认为比较成熟的小说是在我高二那一年写的,大概就是05-06年。
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写东西,但那时候写的大部分是散文,也写过诗歌,但诗歌写得太像歌词了,所以就放弃了写诗歌。后来又写了一些散文,但那个阶段大概是2001年到2004年写的大多是无病呻吟。当然和很多80后90后一样,我那时候也喜欢看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这些“新概念作文”出来的人的作品。那时候写的比较私人化,就是抒发成长的困惑,青春期的忧伤之类,现在看来真是不忍卒读。
到了高中的时候,我比较喜欢看像余华、苏童还有莫言的小说。大概是高一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遇到了另外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国外的一个小说家,叫卡夫卡。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卡夫卡是谁。但是我觉得人跟书的相遇非常奇妙。我借了一本小说集叫《变形记》,它在图书馆的书柜里都蒙尘了,好像很久没有人看过。我从来不熬夜,但那段时间下了晚自习之后,我就像走火入魔似的,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卡夫卡。
宿舍里的几个学霸同学就奇怪我怎么熬夜了,我就不好意思地撒谎说“对啊,我也在看教材。”好多年以后我在跟别人分享这段经历时说,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看教材”其实是非常准确的回答。因为一个好的小说家的作品对于后来者就是标准的教材。
那时看了卡夫卡的小说,我就也模仿着写了很多脑洞大开的小说。这类先锋小说家让我知道除了青春文学还有另一种文学的存在。
当时有一个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个老师是在我高中时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我记得有一次我读完余华的《活着》很激动,就写了篇小说《春天和一个老人的死》。我把它拿给这位老师看,他挺喜欢,就让我少写一些青春题材的,多写一些像这样乡土题材的,有关我家乡的文字。算是对比较迷茫的我的指导。其实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有人在你的关键时刻,或迷茫时刻能给你一些指点,对你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后来我在2006年写了另外一篇小说叫《打马而过的旧时光》,是我第一次参加“新概念”投出去的。之所以我会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是想检验自己的水平。写的是我童年经历。
那年参加新概念是第9届。买一本《萌芽》杂志,把上面的报名表剪下来,然后填表。现在回头看,这经历挺重要的一点是:要勇于去尝试,不要觉得自己不行,比不过人家。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关键是当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有没有勇气踏出第一步。我们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除了准备,你还要有勇气踏出第一步。如果你不尝试的话,成功会离你越来越远。
这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有个规定,通过复赛的高中生可以到上海去参加决赛。我没去过上海,在小县城的我很好奇,后来我去了上海,比中五百万彩票还高兴。
从上海回来参加高考,但没考上我梦想的广州中山大学。去了深圳大学。后来我觉得大学的好差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你能否在大学生活中实现你的抱负。
07-08年,我又参加了第10届新概念。后来我想出书,但是机会渺茫,对于当时的我比登天还难。当时没有微博、微信,互联网没有写作的平台。只能给编辑部投稿。07年我记得写完长篇小说是在平安夜,很多同学都到外面去玩了,我一个人坐在宿舍敲着键盘。我听到外面很热闹,但我并不害怕孤独,因为我通过自己的笔、自己的心血创造出了另外一个世界。我把小说投给一些编辑部,但从来没有回音。我就没心思投稿了,想那就把这部小说先放一放。
虽然现在出书的门槛降低了,一个人只要成为了网红就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书。但十年前还没有网红这一说,出版的环境也相对艰难。另一个转折应该在08年夏天,《最小说》办的THE NEXT作文大赛,类似超女快男,就是面向全国海选新人。我的目标挺明确的,就是取得好的名次,看能不能出版我的长篇小说。我在这个比赛进入十二强,让我成为了签约作者,09年我的长篇小说《薄暮》终于出版了。
出了第一本书后,我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考研,还是大学四年后工作?我对单靠写作谋生恐惧,所以继续考研。
我记得豆瓣上有一个问答“你觉得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有很多人回答,其中一个回答获得了很多的赞,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平静的能力。”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人会因为取得一些成绩而变得浮躁,这时有朋友、长辈在旁边给你泼冷水,能使你保持冷静。
关于个人经历我就讲到这里,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我微信公众号搜我写的《我这蹉跎的一年》来读。(微信公众号:linpeiyuan1987)
我们经常说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我的想法是让生活跟文学保持平起平坐。有时文学并非高于生活,反而还低于生活。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痴迷俄国19世纪的一个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代表作有《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地下室手记》等。 我觉得你读一些伟大的作品要好过读网络上的心灵鸡汤或短平快的故事。伟大的作品对你的影响是深远的,而网上那些短平快的东西不会给你心灵以震撼。
记得有一年,我听了台湾作家骆以军的讲座,他说,伟大的著作永远会在调教我们。这句话我印象深刻。你去读《红楼梦》、《水浒传》,去读托尔斯泰、卡夫卡……其实会慢慢把你变成更好的人。我在这里也是在跟大家分享我的阅读习惯。每个人的阅读的历史要远远长过写作的历史。阅读能给人提供文学上的养分。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在火车上看到渥伦斯基,她心潮澎湃,看不下手中的书。我们看了这段感受到了安娜的世界。
我不写小说的时候,我会阅读、看电影、旅游等等。我比较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有规律的生活不是苦行僧,而是有利于写出好作品。除此还要善于观察细节。有时候和朋友在一起我注意到的细节,他们却没有发现。有时候文学打动人心的地方在细节。细节见功底,成功的小说都有精彩的细节。
什么是细节?不是越详细越好。细节是准确,准确的细节让故事真实。以鲁迅写的《孔乙己》为例,孔乙己被打后再出现在酒店时,鲁迅写他是爬着,因为腿被打断了;他拿出铜钱,鲁迅好像用了个动词,“排”。
我写小说有一个习惯,会把小说的题目和第一句话定下来。因为小说的开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给小说定下一个基调,比如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这样的开头已成为一句经典名言,也决定了《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聚焦的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会写到一个家庭的幸与不幸。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头。
但是经典的开头往往是属于那些伟大的巨著的,对于我们每个写小说的人而言,我觉得一个开头往往会跟视角绑定在一起,就是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你笔下的世界,你采取什么样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一上来就用第一人称去抒发情感,觉得这样更直接,更能拉近跟读者的距离。但我的观点是写小说的时候,第三人称反而比第一人称更能接近“真实”。比如说我有一篇短篇小说叫《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肖像》,我是写自己的故事,尽管有虚构的部分。我并没有用第一人称,用的是第三人称,我想跟自己拉开一定距离。这就是离近看不清,离远能看全景的道理。所以我偏向于第三人称。我最新的长篇小说用的也是第三人称。
有些人也问我“你写小说的时候会不会列提纲”,一般我写短篇、中篇不会列,我在脑海里有场景,我会构思人物关系,写时展开。写长篇因为人物多了,结构更复杂,情节更丰富,那就要列了。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我201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第三条河岸》和2014年出版的《钻石与灰烬》。这都是我在《花城》、《青年文学》、《最小说》等刊物上发表的小说的集结。写短篇小说真的是一种训练。短篇小说篇幅不长,但它讲究一种节奏和人性爆发,所以更考验技巧。
而长篇更考验耐性。我写作有个习惯,比如今天写了一千字,那第二天我先从头把昨天写的读一遍,看哪里需要改,然后再开始接着往下写。你不断地接近小说,小说也在不断地接近你。
对/ 话/ 林/ 培/ 源/
林培源:其实保持这种困惑,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对写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哪一天你发现对生活失去了好奇,那可能意味着你的写作走到了尽头。当这种困惑一直在困扰你的时候,你通过一种方式文学化,它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能引发思考。这也是小说的出发点之一。
林培源:你首先要打好一个基础,你要对文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的,比如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之类的非常熟悉。
林培源:你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当主人公遇到这个问题要怎么反应,反应一定要真实。
林培源:离你近和远的东西都可以写进小说,问题是你有没有转换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小说里都能成立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文学化的形象化的思维,把你经历过或听来的变得更加真实,写进小说没有违和感。你要对这个因素琢磨得透彻一点。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文学化的思维。它崇尚一种虚构,崇尚一种想象力,崇尚一种形象性。也就是说你在描述一个人或写景的时候,不要用约定俗成的成语或某个形容词去对这个对象盖棺定论。你要尽可能客观地去描述他的动作语言,思维方式。比如写一个小偷,不要在前面加“贼眉鼠眼”;写老人家,不要加“慈祥、鹤发童颜”。
林培源:写作天赋很重要,但对生活的观察和对写作的野心更重要。
林培源:读书不会直接教会你写作,它会给你树立价值观,带来思维的乐趣。白岩松的观点还挺有道理的。
林培源:现在很少一气呵成,写太快并不好,遣词造句会有疏漏。如何保持良性惯性,我觉得你要投入你写的故事里,跟人物互动。情节是在写作过程中展开的,你还要反复琢磨情节是否合理。
林培源:并不一定要写实。你看莫言、马尔克斯,都有魔幻现实主义在里面。你写成批判现实主义也合适,要看你表达的目的在哪里,没有绝对的写作方式。
林培源:写作的时候经常会自我怀疑,沮丧。怎么熬过,有时候跟朋友、同行去倾诉,或者换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去旅游。
林培源:如果你写不下去你要去放一放,但你要琢磨,等到有灵感或合适了再写。
林培源:我觉得写作不是代入,而是在训练感受力,训练对人对事物对世界的感受。影响了一小部分人肯定幸福。
林培源:不要一开始就写长篇,从短篇中篇入手。情节的衔接要涉及场景,你把场景写好了,情节会立起来。你跟人物的互动要反复练。
林培源:我很少看这类的。
林培源:你要不断阅读和学会观察生活。
林培源:并不是都要曲折离奇。你这种观念比较传统。你看我的小说就没那么跌宕起伏。我觉得它要有故事,但不一定要依靠戏剧性的巧合冲突来支持,也可以是人的价值观摇摆撕裂或伦理的冲突。如果你要写励志小说,你要看看别人写的励志小说。
林培源:有一个方法,就是写时不要去看那个作家的作品。
林培源:你的写作还不够熟练。
林培源:确实要谨慎。散文和新闻报道也要少用,用多了会显得假。那怎样体现文采,我觉得动词使用非常重要,要找到准确的动词。还有长短句结合要保持节奏。
林培源:如果写短篇小说的话,尝试找一些平台去发表。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写多少短篇可以写长篇。当你觉得能够驾驭更大篇幅的时候,你可以中间找一个过渡,比如写个3、4万字的中篇小说。中篇技巧掌握了然后再试着写长篇。
林培源:所谓故事的亮点,就是打动人心的地方。换句说法,编辑是想问最吸引人的点在哪里。这是为读者考虑的写作。但如果你想作品更多地表达你自己内心的东西,那就不用太多考虑读者的问题。要看你的写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