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二度!隧道股份一举摘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超大盾构技术再刷行业发展新高度
数年来,隧道股份连续荣获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以不竭的创新动力和卓越的科创实力,引领中国隧道事业、城市建设发展不断进步,突破瓶颈,实现新的超越——
破解“卡脖子”难题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摘得国家科技桂冠
以科技创新 引领行业进步 赋能城市发展!
2013年,我们实现了地下盾构装备制造领域“0的突破”
隧道股份《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在地下重大装备领域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中国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和产业化批量生产与应用,推动了我国大型掘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2016年,我们攻克了高密集区地下空间建设的世界难题
隧道股份《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攻克了在城市高密集地区建造地下空间面临的关键难题,建立了以点状新建与改扩建、线状穿越、面上集成示范为主线的核心技术体系。
2021年,隧道人在超大盾构复合地层掘进施工领域,再度开疆拓土、刷新成就!
突破超大隧道建设“世界瓶颈”
《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
超大直径盾构在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的掘进施工技术代表着当今世界超级隧道工程的最高水平,犹如在“年糕团+钻石层”的“三明治”里打洞,施工的风险和难度呈几何级数增长,盾构掘进效率低、稳定控制难和环境影响大,被业界公认为国际性技术瓶颈。
而隧道股份的工人先锋——李鸿
历经十余年盾构工程实践与技术探索
研发三大技术,突破行业瓶颈
缔造了盾构施工的科技奇迹
李鸿,1983年进入隧道股份成为一名隧道工人。从延安路隧道到上海一号线地铁隧道,从“四龙相会”上海地铁极限穿越到世界最大直径盾构隧道跨越长江天堑,他亲手缔造了百公里地铁、过江公路隧道,成为中国盾构领域的首席领军人才。
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李鸿牵头完成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针对隧道复合地层掘进施工“三大国际性难题”,自主开发了“去泥饼”、“控沉降”和“防污染”三大掘进施工新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超大隧道在饱和软土地层变形从厘米级到毫米级的跨越,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工程泥浆及渣土生态化利用。
去泥饼
解决常压刀盘盾构极易结泥饼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刀盘切削扭矩减少约40%,推力减少约37%,盾构掘进效率提升3~5倍
控沉降
发明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全过程地层沉降变形“掘进体积-压力平衡-同步注浆”协同控制技术,将超大盾构施工质量精度带入“毫米时代”
防污染
发明了超大直径盾构新型泥浆材料及浆渣高效处理集成技术,减少泥水处理占地50%,泥水回收利用率达80%,降低废弃泥浆总量15%。
项目率先应用于国内首条14 米级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海上中路隧道,随后逐步推广至具有软硬不均复合地层特点的武汉、珠海、杭州、南京等地10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工程,并在新加坡、印度等地的工程中采用了本技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成果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这一项目突破了在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大规模建设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技术瓶颈,为超大盾构领域“中国技术”走向世界打下基石。
保障大型深水隧道施工运营安全
《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
在深水、大断面、长距离、严酷条件下,如何保障大型越江隧道工程安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作为参与单位,联合材料研究、建筑结构、工程设计等单位,推进《深水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功能材料制备与工程应用成套技术》研发,共同研究形成了支撑保障隧道工程结构安全、施工安全、运营安全的三大关键材料及其制备与施工技术,为各种大型穿江越海隧道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这一技术提出了盾构隧道建造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制备创新思路,首创深水大断面隧道的高抗渗、高耐久和结构安全关键材料;发明了盾构废弃泥砂原位资源化利用技术制备同步注浆关键材料,保证了施工安全;开发了阻燃抗滑降噪多功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铺装技术,保障了运营安全。
目前,这一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发表论文180余篇,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技术成果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担的武汉三阳路长江隧道等多条深水大断面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进了我国隧道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的科技进步。
把技术铭刻在大地上
把创新沉淀于江河中
为中国盾构隧道事业进步
为国家重大科技发展
贡献智慧,再添隧道力量!
国家科技最高荣誉
隧道人,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