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萍 | 中秋话月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轮最圆的月亮,悬挂在中秋节的夜空。这团圆之月,穿越千年光阴,光芒依然皎洁而深情。古老的月光,照进城市,照进乡村,诉说对故乡的眷念,对岁月的追忆,对亲人的相思,映照亘古不变的人间真情。
—— 编辑 抚琴
在不知不觉中,一年中的四季,已过了两季,春夏的脚步匆匆离我们远去,秋已来临。进入阴历八月,正是一年中最难得的好时光,天空湛蓝,辽阔高远。清风微凉,润泽肌肤。
勤劳的人们在春天里播下种子,像呵护婴儿般精心照料,施肥、除草、灌溉,庄稼从来不会辜负耕耘者辛劳的汗水。不说那大豆结夹一层层,像极了穿戴着盔甲的列队士兵,不说那步步登高的芝麻,你看——成熟的谷穗沉甸甸地低着头,红红的高粱则高傲地伸长了脖子,唯恐别人看不见它灿烂的笑脸;金黄的玉米粒晾晒了一地,犹如铺开了一条黄金大道;树上的石榴禁不住秋色的诱惑欢喜得裂开了嘴,露出了颗颗红宝石一样的石榴籽,禁不住让人馋涎欲滴。
呵!这真是一季多彩的金秋画卷。
人们喜欢金秋,不单单是因为有这欣喜的丰收景象,八月还有一个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举杯邀明月,万家庆团圆,平日里奔波忙碌的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尝瓜果甜香,叙天伦亲情。
说起中秋节,就不得不说一说老家潍坊的一道面食了,它的名字叫“月儿”,名字的由来无从考究,我想可能是它像极了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吧。
老家有个民间风俗,中秋节前娘家人要去看望出嫁的闺女,如果闺女家有了外甥女或小外甥,当姥姥的要给小宝贝们蒸“月儿”。
“月儿”是用白面做成的,农家习惯用自家种的小麦,上磨磨出的第二道面粉叫做起面来做“月儿”,因为第二道面粉麸皮除得干净,面粉特别白,口感好,韧性也好。现在的面粉品种丰富,人们可以自由选择麦芯粉或者精粉都可以。
有了面粉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姥姥们施展手艺的时候了。制作“月儿”的面放入酵母发酵,面的柔软度要适中,太软了不易造型,太硬了显得呆板。
先擀制一个一个圆圆的厚饼做为“月儿”的最底层,将提前煮好的红枣沿圆饼的轮廓排列好,中间部分也用红枣和小面团填充好,再擀制一个和第一层大小厚薄一样的圆饼盖在红枣上,形成第二层。
第三层则要擀制一个比二层小一公分左右的薄饼,第四层再制作一个比第三层小一公分的薄饼并在饼的四周均匀地切上剪口,捏成花边,还要用刀在薄饼上切上均匀的斜纹做衬托。
再往上便是最靓丽的部分了,人们会在第四层饼上制作各种各样小巧精致的图案:一个象形意义的花盆做成聚宝盆的形状,盆中长出姿态优美的滕蔓,用剪刀剪出片片叶子点缀在滕蔓两边,顶端便是开出的花朵和结出的果实了,花朵和果实正中会放上红枣。
通常做的有牡丹图案,寓意花开富贵;或者石榴图案,寓意多子多福;或做成葫芦图案,寓意福禄双收。总之图案有多种多样,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在里面。
白白的面饼层层堆叠,精美的图案、红红的大枣点缀其中,各种图案栩栩如生。
蒸制好的“月儿”色泽光亮,丰盈饱满。散发着小麦与大枣的香气。小时候,能吃到白面是件很奢侈的事,中秋节能吃到姥姥做的“月儿”那更是顶级享受。
小孩子们会在节前的晚上拿出自家的“月儿”彼此炫耀,谁家的“月儿”又大又漂亮是件非常有面子的事。
尽管那时条件艰苦,但姥姥每年都会竭尽所能在中秋节前给我们送来又白又大的“月儿”。母亲把“月儿”用白笼布盖好,放在厨房桌子上,并告诫我和弟弟说“一定要等到八月十五晚上,月亮出来念完了‘月儿’才能吃啊”。
于是,我和弟弟每天都会偷偷地掀开那层白笼布,用贪婪的眼光把“月儿”看了又看,再使劲地咽咽口水,心里是那么的期盼那个月圆之夜的到来啊!
小时候的中秋家宴远远没有现在的丰盛,炒几样自家种的蔬菜,母亲会煮上几个平时舍不得吃的自家腌制咸鸡蛋,一张小木桌摆放在天井中,四口之家,一个苹果切成四小块,一个月饼也切成四小块。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双手托着“月儿”,对着那轮金黄柔亮的圆月大声念道:“念月儿哩,念月儿哩,一斗麦子一个哩”。
如今,慈爱的外婆和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各种面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每到中秋节,女儿就会收到婆婆和姐姐做的“月儿”。
制作更加精美的“月儿”也摆上了各大超市的柜台,白白的“月儿”与天上的圆月相辉映,把故乡的中秋装扮得更加美丽迷人。
今年,我也会给小外甥们蒸“月儿”,柔软的面团摩挲在手中,心中一缕温情便如圈圈涟漪荡漾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