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料博士后流浪街头:只会学习的孩子没有前途
小兰(化名)来自大西北,曾是当地最有名的学霸,在北京最好的大学之一读完博士后,去美国著名的BF大学又拿了个博士后,但最终却流落街头,被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
北京边检遣返审查所的工作人员去登机口接收遣返。“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在小兰夹杂着中文和英文的回答中,工作人员逐渐了解到了相关信息和小兰的过去。
她自幼聪明好学,父母也以其优异的学习成绩为骄傲,竭尽全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不让她干任何家务活。小兰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她没有让父母失望,从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直到北京上了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本科、研究生、博士,然后是博士后。在国内已经读到头的小兰,被推荐到了美国BF大学,申请到了奖学金,这样继续读,又博士后出站了。
小兰接受边检人员热心询问
读书读到顶了,总要工作吧。在第一个公司,小兰因为看不惯公司里有作假行为,快人快语的她得罪了上司,被辞退了。她又应聘了第二个公司。同事聚会时,主管有意考察几个外籍新人的社交能力。在餐会中给了他们每人一大份肉,让他们吃完。其他几个新人要么与主管沟通,要么请到人一起分享,唯独小兰干脆地把盘子一推:“我吃不下!”很快,小兰就被礼貌地请出了公司。
不久,她的签证到期,又没有就职的单位可以继续为她申请签证延期,随时面临着被遣返。困境之下,小兰不得不开始流浪,图书馆、走廊、公园甚至厕所和桥洞都成了她的栖身场所,不知道经历多少磨难和痛苦,直到有一天,无家可归的小兰还是被警察发现了。蹲了几个月监狱之后,她被送上回国的班机。随身没有任何行李,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所幸,后来联系上了她的父母,而她的父母两年前就和小兰失去了联系,都以为这个闺女已经死了!
小兰与家人团聚
看完这个报道,极为感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始终倡导“四学”,即learn to do(学会做事)、learn to be(学会做人)、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how to learn(学会学习)。教育界也始终有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的理念,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人当然要学习,但千万别学成综合能力严重不足却极端自以为是的书呆子。
著名心理学家杨德森认为:“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工作岗位上与领导、下属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以为有了知识,有了本领就有了一切,人际关系可多可少,可好可差,注重人际关系就是投机取巧,就是迎合奉承,就是趋炎附势,就是钩心斗角的观点,是极其错误与有害的”。他同时认为人际交往技能包括:“1、结交朋友的能力;2、清晰传达自己意思(言语的、非言语的)的能力;3、表达自己感受、体验、情绪与顾虑的能力;4、倾听与接纳他人意见的能力;5、对别人的意见、情绪、行为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6、影响与说明、劝说、引导他人的能力;7、寻求协商、妥协、折衷、互让的能力;8、向别人主动问候、致意、祝贺的能力;9、参与群众活动的能力;10、维持长久友谊的能力;11、拒绝伙伴诱惑,不参与赌博、吸毒、危害与不洁性行为的能力;即仅与不良伙伴断交,好聚好散,不造成互相怨恨、报复的能力;12、面对别人误解、怀疑、质问、讽刺、侮辱、挑衅,从容冷静与机智应付的能力”。
正确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
人在社会中生存,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不是单纯的科学实验室。一个人仅仅会学习书面知识,仅仅在某个专业领域优秀是不够的。学会如何和人相处,掌握开拓、维护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在千姿百态、甚至千奇百怪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同样是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学问。这不是鼓励庸俗的人际关系学,而是活生生的现实需要。再回到本文的开头,公司作假固然不对,但小兰作为员工完全可以有既符合自己价值观同时更具柔性的选择。小兰面对第二个公司的考验,则是完全失败的应对!人可以不必每天去做实验,思考宏大的科学世界,但你每天必须和人打交道,哪怕是网购一份快餐。社会不需要高分低能,高分低能也难以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