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顾彬:莫言余华都是落后作家,他们根本不懂人是什么
关于文学,似乎一直都存在着一条鄙视链。看纸质书的瞧不起看网文的,看严肃文学的瞧不起看通俗小说的,看外国文学的瞧不起看中国文学的,好像只要是和一些高端词汇,诸如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物哀这些挂上关系的,就都是最高级的书。也不管能不能看得懂,反正这样的书就算是带在包里,坐地铁的时候拿出来装装样子,看起来也有面子极了。
原本这种鄙视链只是存在于民间,在各种论坛上大家有意无意地带着这种偏见,进行一些或表面和平或直接不友好的讨论。
然而,现在不但民间读者针对这种鄙视链各种讨论,连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德国知名汉学家顾彬也亲自下场,大放厥词,称余华莫言是落后作家,他们根本不懂人是什么。
中国作家垃圾论
顾彬认为,中国现在的作家和作品都是垃圾,就连在国际上颇受认可的余华和莫言也是如此。他觉得他们是那种为了钱就去写一些大家喜欢看的,受到大众欢迎的书,而完全忘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
在他看来,文学就应该是纯粹的,具有纯粹的美感,而不掺杂着其他的东西。在他看来,余华和莫言就是不纯粹了的代表。而在他心里,纯粹的文学就应该是像中国曾经的一些作家那样,只要是美的,是高级的就够了。
至于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是不是大家都喜欢看,甚至是不是他写出来的东西是能够被当权者所允许的,顾彬认为,这些都不应该是一个好的作家应该考虑的问题。
他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如果在提笔写作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诸多问题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了,他写出来的东西也就算不上是纯粹的文学了。
这也就是顾彬坚持认为,中国当代的作家都不纯粹了,甚至都是垃圾的根本原因。他从骨子里就认为这些作家这么瞻前顾后地写作,是完全不正确的。顾彬的真实想法
不过,在各大媒体对顾彬的中国作家垃圾论大肆宣传了之后,顾彬却感到有些委屈。他说,自己其实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他并不是觉得中国当代所有的作家,无一例外地都是落后作家,都是垃圾。
其实现在的作家里也有一些人,十分纯粹,比如他现在就很欣赏余秀华的诗歌。他认为余秀华的诗歌写得很有生活气息,完全取材于生活,却能够把平凡的生活,通过她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感情,写得又浪漫又诗意。顾彬认为这就是他心目中真正纯粹的作品,和真正纯粹的作家。
而且他也指出,虽然他点名称余华和莫言是落后作家,但是其实他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觉得这两个人不配当作家。
其实在他们的写作初期,作品还是很好看的,也很符合他所认为的纯粹的标准,但是只是在后来,这二人的作品逐渐变了味,他就认为他们俩不再像从前那么纯粹,成了落后作家了,其实他曾经也是很欣赏他们的。
诚然,余华和莫言,在写出自己的巅峰作品之后,确实都进入了下滑期,作品质量确实也不如从前。
写故事真的不好吗
然而,虽然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中国作家垃圾论其实只是一个断章取义的误会,但是其观点中的一句话不禁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他认为余华和莫言堕落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在写故事,写小说。他认为写小说就是在刻意迎合大众的喜好,是在向读者谄媚。
他认为真正的文学是艺术性的,而小说在他的眼里正是不具有那么强的艺术性的,也就是他所说的落后,不那么纯粹。
所以,小说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小说真的就不被这个社会所需要了吗?当然不是。
诚然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都似乎更青睐非小说类型的作品,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确实要往前追溯好多年,这可能也就是顾彬眼中的小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然而其实小说现在仍然是被文学所需要的,它作为当代文学文体的一种,就是不应该被排除在文学大门之外的。倘若真如顾彬所说,小说已经过时了,那小说这种文体应该变成古代文学的文体才对。
其实和诗歌一样,小说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现实,也一样可以进行批判,进行畅想,诗歌能做到的,小说都能够做得到。而且由于故事的代入感很强,反而会使人们印象更深刻。
其实真正读得懂诗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就算是读得懂的,也未必次次都读得懂或者是愿意去多想一下来读懂。
而小说却是男女老少都能够很轻易理解的一种文体。大概和西方古代的史诗文化不同,中国人特别喜欢去讲故事,一个新的概念难以理解,那就讲个故事打个比方,人就很容易明白了。
而倘若写成诗歌,可能会让人更加一头雾水吧。这就是小说的力量和作用,这也是其他看起来高大上的文体所不能替代的地方。
纯粹文学还是通俗文学
其实小说象征的就是通俗文学,是老百姓最能看得懂,也最常接触的文学。可能在许多人眼中,小说可能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文学,而一些通俗小说则更是常常被人鄙视。
但是你们在鄙视通俗文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那些看通俗文学的人,他们可能是在工地打工的工人,可能是扫卫生的阿姨,他们在闲暇时间里,看一点这种他们能看得懂的通俗文学,又有什么值得嘲笑的呢?通俗文学可能是那些读诗歌读严肃文学的人,然而却是这些人所能够靠的离文学最近的一次了。
有多少人是因为看通俗文学,才慢慢爱上了文学的,纵使他们后来开始读起了顾城的诗,读起了那些他们曾经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严肃文学,但是他们曾经读书的起点,其实是那些通俗文学。
这就是通俗文学的力量,它看起来很庸俗,但是却因为没有门槛,让许多想迈进文学大门的人,有了一个过渡的空间。
不要以为你写了很多人爱看的东西,就是在谄媚,在为了钱而写作,其实评判一个文学作品好不好,本来就有一条标准,那就是人民群众是不是喜闻乐见。
不是只有拿了奖的,大家看不太懂的那些才是好的文学作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也同样是是好的作品。
小结:
顾彬理解的文学是纯粹的,是只有美感就够了的,而故事小说因为不够美就被他逐出了文学的殿堂,然而文学其实不是一座殿堂,文学是一座图书馆,不论你是乞丐还是艺术家,你都能进来,只要你怀揣着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就可以了。
中国的文学是扎根于群众的,它可能看起来没那么高级没那么花里胡哨,但是它就是人民群众真正喜闻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