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不难做到,但保持低调不求出名不求上市,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耕耘,像华为讲的长期艰苦奋斗,板凳坐得十年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很难做到。
当我看到今天的主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活法有什么好讨论的?活着不就行了。但是当下,在新旧动能转换、模式交替下,企业传统模式被新模式不断挑战与冲击,企业创新业务和新业务难以成长,企业转型、升级、变革乏力,加之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企业苦于应对之策。 所以,中国企业要寻找“新活法”。
“一切都是干出来的。别人工作5天,你就365天都不休息,尽心、尽责、尽力去做一定能成功(2008)。”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
“他们不是寻求能做大的产业、能使行业发生革命的创新、能成为亿万富豪的领域、或者一夜之间发财致富的点子。 他们坚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工艺,现在我们叫做系统性创新(systematic innovation),有目的、有组织地在自己擅长地领域寻求改变,对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进行系统分析,精益求精,从中寻找经济或社会创新的可能性。”
——德鲁克(20世纪60年代)
企业的活法其实与人的活法一样。人到底要怎么活?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张泉林因为一场虚惊的病,有机会思考自己的生命,离开了央视,换了个活法;一些生活在温饱线上的人仍然能笑对生活也是一种活法;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劳动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也是一种活法……我敬佩的企业家鲁冠球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境界和思想可以超越,精神可以升华,但力量不可超越,这个一定要想清楚。现在许多论坛都可以去听,听一定有好处,但做的时候要衡量自己的能力(2006)”当你跟不上节奏的时候,就换一个角度,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些相对来说能够把握的东西,把它把握住。对企业来说,问题可能仍然是那些问题,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有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判断和选择。管它是什么时代,确定也好、不确定也好,数字也好、信息也好,当我跟不上节奏的时候我就换一个角度,去看能不能找到那些相对来说我能够把握的东西。换维,也可以说成换一个角度。任何事务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描述它,有些方面是可以互相替代的,有些方面不能够互相替代,是相互独立的。换个纬度仍然要看高度,但是更要看厚度、长度;不仅要看外观更要看里边。比喻:不知道还要“输”多少,但加油肯定少不了!今年我们国家的球队不断的输,还会输多少场我们不知道,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知道他们百分百需要加油。我们的问题应该是怎么样加油能够让一个球队真正的站立起来?不仅站起来还要富起来,不仅富起来还要强起来。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来,但或迟或早都会来!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但知道早晚要来,因为天灾人祸每天都在发生。人类对于很多天灾是无能为力的,那么面对人祸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努力减少?不知道犯罪的底线在哪里,但肯定影响我和你;不知道希望小学何时有希望,但肯定孩子天天在盼望;不知道病房里有多少人,但肯定会有很多人;不知道善终是否可选择,但肯定人人逃不脱;不知道技术是否会杀人,但肯定有人会害人;不知道AI是否会恋爱,但人类肯定需要爱。要在不确定中把握确定的,就不要那么焦虑、不要那么不淡定,不要太过于追逐新的。因为我们对于过去的无知一点都不亚于我们对于未来的担忧。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怎么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以不变应万变。这可能不是唯一的选择,却是“笨人”最简单的选择,否则会永远都在追赶的路上。“我们的麻烦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不是那么回事了。”我想问问去年听过我分享的各位,有没有完成去年我给大家布置的四个任务:反思已经知道的 ;理清自己想要的 ;掌握人生必要的 ;遵循科学验证的 。去年我之所以从认知的角度做了一个分享,就是隐含着我们现在学的太多,反而不知道最基本东西的意思。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我们的麻烦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而是因为我们以前知道的东西不是那么回事了。”以前知道的东西还没有说清楚,现在新接受的东西又怎么能够保证正真的理解呢?其实很多东西不新鲜。比如我们可以从“老祖宗”那里找到很多关于组织管理的东西。1982年彼得斯和他的同伴总结了美国34家成功的企业,最后在《成功之道》一书中提出八条特征。这个过时了吗?没有过时。再比如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壳牌石油公司自己成立了一个战略研究班子,专门讨论如果再出现第二次石油危机怎么应对?研究出来一本书,讲公司要想长寿应该要保持上述四条,这在当下仍然不过时。李小龙说:“你练一万种腿法我不怕,我怕你同一种腿法练了一万次”。
我觉得活法在于选择,行业领袖的困难不在于行业而在于领袖,别抱怨你选择错了行业,你只要做的好,行行出状元,但是要保持这个领先的地位很难。隐形冠军的挑战不在于冠军在于隐形。活着不难做到,但保持低调不求出名不求上市,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耕耘,像华为讲的长期艰苦奋斗,板凳坐得十年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很难做到。我们不仅要看眼前还要看内涵,第一是“换心”,从“以领导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第二是“换脑”,奋斗是个乐趣,不要想着什么时候享受。为什么明白了常识的东西我们依然不能做到?关键是在行动!李小龙说:“你练一万种腿法我不怕,我怕你同一种腿法练了一万次”。企业家不是不知道很多道理,关键是能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在行动上。从组织角度而言,我们不是需要赋能而是需要“聚能”——把个人的能量转化成组织的能力,用体制和机制把这种能力放大、去可持续,守住一方精耕细作,兢兢业业锲而不舍,用傻子精神打造一技之长。这一“技”不是表面的技,而是深层的技,不要在意是第一名还是第二名,是冠军还是领袖,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淡薄名利,用艰苦奋斗让你身边的人、让你的社区、让我们国家因为你的存在而有一点收获。
注:本文根据孙健敏教授在2019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