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检及癌症早期筛查
体检1 X黄金法则,不同年龄应该怎么选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显示,体检内容大致分成两类:基础项目和个性化项目,也被称为“1 X”,即“常规体检 个性化体检项目”。常规体检,通常包括以下3类检查
在此基础上,体检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生活方式、过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增加个性化筛查项目。
20岁 关注常规体检和传染病
20-30岁,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处于较高水平。这个阶段除了常规体检,需多注意传染病的筛查和预防,比如肝炎、消化道感染(幽门螺杆菌)、泌尿、生殖系统(HPV、睾丸癌)感染等。特别注意的是,女性在20岁就要开始注意乳腺和宫颈的健康。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30岁 关注血糖、肺部、肝部、胃部健康
30-40岁,职场打拼正当时,熬夜加班、出差应酬、抽烟喝酒、上班久坐很常见,要多注意肺、肝和胃部健康,及预防糖尿病。女性依然要持续关注乳腺和宫颈的健康。另外,建议增加肺部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部疾病的筛查(吸烟者更应关注);增加肝肾功能、腹部彩超项目,用于肝部疾病筛查。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40岁 关注肿瘤筛查和肠道健康
40岁开始,人体的患癌风险增加,要开始定期早癌筛查。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早癌筛查的年龄推荐在50岁以上,但由于近年发病年龄的持续降低,越早发现问题,获益越大,所以建议第一次精准早癌筛查年龄在40岁及以前,尤其需要定期筛查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等高发癌症。另外,心脑血管疾病也应开始关注。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建议直系亲属子女,把病人发病年龄减去15岁,作为自己开始筛查的年龄。比如,小李的母亲60岁被查出罹患结直肠癌,那么小李应该提前15年进行筛查,也就是从45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50岁 关注心脑血管,预防骨质疏松
50岁开始,骨质疏松逐渐高发,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要每年进行心脑血管健康评估,包括血压、血脂等。肿瘤的风险随年龄继续增长,要持续关注,尤其是肠癌,建议每1至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体检中建议重视和增加以下检项:
60岁 全面、深度的身体检查
60岁开始,每年要对身体进行全面、深度的检查。人身体的血管开始老化脆弱,因此除了心脑血管、糖尿病、肿瘤、肾损害等疾病的常规检查外,还应该注意耳鼻喉和眼底病变的发生,及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必要时可使用磁共振等深度筛查手段。
定期体检是发现疾病最简单便捷的方法,预防大于一切治疗!
常见癌症的早期有效筛查方法
【肺癌】
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筛查肺癌,其射线量低、分辨率较高,能够发现早期肺癌,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检查。
【肝癌】
肝癌的早期筛查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化验血里面有一种叫做甲胎蛋白的指标;二是超声的影像学检查,这两个指标定期进行复查就能早期发现肝癌。
【胃癌】
胃镜检查是胃癌最为标准、精确的筛查方式,也是确诊胃癌的首选方式。
【前列腺癌】
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PSA价钱更加低廉,排除假阳性问题,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医生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
【乳腺癌】
“B超 钼靶”是筛查乳腺癌的最佳组合。但进行钼靶检测,会受到低剂量X射线的辐射,因此不主张每年都做。而B超具有无创、安全、检出率高的优点,如果通过B超发现问题,再做钼靶检测进一步确认,这样更为合理。
【鼻咽喉癌】
咽喉癌的早期筛查方式:
(1)喉镜检查:
- 间接喉镜检查: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镜下发现肿瘤时,可钳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或涂片送细胞学检查。
- 纤维喉镜检查:可窥清间接喉镜较难发现的部位,可录像、摄影作为资料保存,可钳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或涂片送细胞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 X线摄影:喉正侧位摄影可观察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呼吸道情况、甲状软骨有无破坏、椎前软组织有无增厚等。
- 圆食道吞钡摄影:可了解食道人口及下咽情况。
【其他癌症】
一些发病率较低、病情隐匿的恶性肿瘤,很难通过现有的体检项目发现。比如发病率较低的肺泡癌,不一定能够通过体检筛查出来;早期胰腺癌病情隐匿,位置较深,也很难被发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