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包拯、海瑞齐名,获得朝廷31次奖励,为何不能升官

在民间,包青天包拯的名气最大,几乎就是清官的形象代言人。海青天的知名度也不小,以刚直不阿而闻名于世,骂得嘉靖皇帝狗血淋头。然而,历史上与他们两位齐名的大清官在今天却相对低调,默默无闻,他就是明朝的况钟。

与包拯、海瑞不同,况钟并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在他年轻的时候,县令俞益需要一位书吏,就看中了精通文墨,办事干练的况钟。然而,况钟的家人都反对,他们认为以他的才华,迟早能考上科举,叩开通往仕途的大门,何必屈就做一名刀笔吏呢?

但俞益以萧何、曹参、孙伏伽、张元素等人的例子劝服了况钟,而后者以兢兢业业的表现证明他没有辜负信任。俞益与礼部尚书吕震交好,推荐了况钟,而当时明成祖朱棣正好广揽人才,经过他的亲自面试,录用况钟为六品礼部仪制司主事。

其实,明成祖虽然为了选拔人才,在科举之外特开了这样的举荐制度,但并不喜欢刀笔吏,他认为刀笔吏为人刻薄,曾说过:

若刀笔吏,知利不知义,知刻薄不知大体,用之任风纪,使人轻视朝廷。

然而,见到况钟一面后,打破常规,直接任命为六品官员,这是连普通进士都做不到的,可见况钟有多大的魅力。此后在朝廷的岗位上,况钟一干就是九年,他廉洁奉公,不徇私情,办事认真,光朱棣给他的奖励就有31次之多。

宣德五年时,况钟被举荐为苏州知府。在当时,苏州是“天下第一剧繁难治”之府,但是在这里,况钟的才华和道德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成为人人称颂的“况青天”。

其实,况钟来苏州之前,就考虑到苏州难治,首先的问题是吏治。作为多年的老吏,他非常有经验,但一到苏州府时,先是装傻充愣。处理公文时,左顾右盼,四下咨询。旁边的衙役大喜过望,纷纷奔走相告:这个知府很蠢,好欺负。(太守暗,易欺)

然而,三天过后,摸清底细的况钟召集所有衙役。他严肃的说:“该办的事情,你们阻止我办,不该办的事情,你们擅作主张。老百姓希望你们作主,你们却徇私舞弊,按律当斩!”

这些官吏还不以为然,然而当况钟真的将为首几个恶吏斩首时,他们才知道害怕,纷纷磕头求饶。他们至此知道,新来的这位苏州知府,不是软柿子,必须好好当差才有活路。

苏州府的吏治大为改观后,况钟又微服私访,到下属的多个县了解情况。他将为非作歹的十几个知县、典吏弹劾罢免,终于让整个苏州官场震动,一时间“庶使奸贪无侥幸之门,正人有激扬之志”。

苏州当时比较富裕,是朝廷征收赋税的重要地区,不合理的苛捐杂税也名目繁多。况钟却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前途,他一次又一次上书,请求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最终,朝廷拗不过这位倔强的知府,“减省一百五六十万之数,俱为永制”。

在他来苏州之前,前任知府积压了大量的案件,“累年莫决,囚多死于淹禁”。况钟没有新官不理旧账的规矩,苏州一共有七个县,他就一个县一个县的来断案。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勘和审理了一千多起案件,所有原告被告都心服口服,民间再无喊冤之声,大呼况钟是包龙图在世。

他在苏州时,还认真清理了军籍人员,避免了欺瞒的现象;他兴修水利,实地到工地查看,针对苏州湖泊众多,情况复杂的特点,逐一提出解决方案;他建立济农仓,在丰年储备粮食,灾年开仓赈灾,在他任上,百姓没有因灾害而饿死的。

但是,这样的能吏,却在苏州知府的任上一干就是十三年,最后老死于任所。这倒不是因为官场险恶,实在是因为苏州百姓不肯放他离去。他继母何氏病逝时,按照规矩他要回乡守制,然而苏州百姓却有三万多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让况钟回来,还编写了歌谣:

况太守,民父母。愿复来,养童叟。

此事惊动了宣德皇帝,他让况钟夺情,甚至不必来京师谢恩,赶紧回去善待百姓。到了况钟任满九年后,他要回吏部述职,接受考核,这时候苏州两万多百姓跟随着送他,不少人拉着他的车马,不愿意他离开。况钟面对人潮人海,写下了著名的诗句:

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这些百姓再次联名上书,朝廷只好发放他正三品俸禄,并让他继续担任苏州知府。得知这个消息,苏州全城欢声笑语,如同迎回自己的父母一般。

这一次就任,也是况钟最后一次,他在苏州知府的职位上工作了十三年,死在了岗位上。苏州七个县,全部自发修建了况公祠,许多百姓在家中供奉他的牌位。他的遗体送回江西老家时,苏州人全部停工停市,十里长堤站满了人,哭声一片。运灵柩的船中,“惟书籍,服用器物而已,别无所有。”后来,况钟的墓在上世纪被盗,结果发现只有几件衣服和一根发簪,别无他物。

本来,我想穷尽笔墨评价况钟的一生,写来写去,不如用他的同行海瑞的一句评价更为恰当:胜作十年救时宰相。

喜欢请点击关注,天天为您带来有趣的历史。

参考资料:《明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