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博-2:一个诙谐幽默一个安逸静谧,最极致的两类风俗画
上一篇:荷兰国立博物馆-1:精美绝伦的建筑和被印在钞票上的油画
16-17世纪,尤其是进入共和国时期,荷兰绘画市场空前繁荣。大量新兴中产阶级,甚至小生意人都开始买画装饰自己的房间。与王公贵族和富有的神职人员请人绘制自己的肖像或委托创作宗教历史题材作品不同,他们主要购买一些物美价廉的风俗画和风景画。现在回顾那一时期,最著名的两位风俗画家,一位是扬·斯泰恩,一位是弗美尔(又译维米尔或维梅尔,此处沿用傅雷先生的译法)。
扬·斯泰恩出生在莱顿一个酿酒商的家庭,21岁时父亲送他上莱顿大学,但他一心喜欢绘画,辍学去给当时已经比较有名的风景画家扬·范·霍延(Jan van Goyen,1596-1656)做学徒。一年以后便娶了师傅的女儿为妻,想必其才华得到了师傅的认可。直到1654年,扬·斯泰恩才离开岳父在海牙的工作坊,前往代尔夫特自立门户。不幸的是那一年,代尔夫特发生了火药库大爆炸,艺术品市场陷入低迷。扬·斯泰恩重操旧业,开了家小酿酒厂。不过,他还是很快找到了买画的主顾。这幅《代尔夫特市长和他的女儿》创作于1655年,画面正中的是代尔夫特市长阿道夫,他坐在自家门口,双腿岔开两手叉腰,显得非常自信,同时低头用同情的眼光打量着旁边请求施舍的老妇人,又表现出怜悯之心。他的女儿13岁的凯瑟琳娜站在旁边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或者说观画者。背景中是代尔夫特的老教堂和运河。
真正让扬·斯泰恩出名的是风俗画,他常以一种诙谐的手法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恶作剧或不那么光彩的事情,比如这幅1660年创作的《小孩教猫跳舞》。画面前方的女孩坐在饭桌上吹着当时流行的一种乐器肖姆管,几个男孩则拉扯着一只可怜的小猫做出“舞蹈”动作。小猫痛苦地尖叫着表示抗议,连下方的小狗也狂吠着表达不满。上方窗户里一位成年人探出头大声斥责,仿佛在说:“你们怎么不自己去学点儿什么功课?”
另一幅《生病的女人》创作于1663年。画中似乎在号脉的医生穿了一身不是那个时代的服装,感觉更像个喜剧演员,而病人斜靠在枕头上若有所思的样子也不像真的有什么病。扬·斯泰恩通过这些细节也许要告诉观众,这个女人患的是相思病。
其实扬·斯泰恩最擅长的是营造一种混乱的场面。在荷兰有句谚语:“扬·斯泰恩之家”,指的就是一片混乱的场景。可见他的画作有多大的影响力。《圣尼古拉斯节》创作于1665-1668年。与他的很多作品一样呈现出一片混乱场景,但混乱中却含有一些隐喻。画面中心的女孩固执地抱着施洗者约翰的像暗示当时的宗教冲突,斯泰恩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但当时天主教在荷兰已经受到新教的强烈打压,新教是不允许供奉圣像的。右边手指烟囱的男子抱的小孩手中有个人形姜饼,当时制作圣人形象姜饼尤其圣尼古拉斯姜饼也是被新教所禁止的。每年12月6日是荷兰传统的圣尼古拉斯节,5日夜圣尼古拉斯(Sinterklaas)从烟囱钻进屋里送礼物给孩子是当时的传统,后来这种习俗和称谓演变成圣诞老人。画面中表现的是节日当天孩子们收到礼物后的不同反应:抱着约翰像的女孩得到了一大桶礼物挎在胳膊肘上,她是最受宠的,父母的目光都集中在她的身上;而左边的男孩则用手抹着眼泪,他收到的是装在一只鞋里的几根树枝,这只鞋正被他身后的女孩递给旁人取笑。
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在其巨著《世界文明史》中曾这样评价扬·斯泰恩的画作:“画中的每一个人或物,完全是按照艺术的规则、和谐的韵味而组成,通过图形上的混乱再表达出来。”然而在同一时代,也出现了很多与扬·斯泰恩截然相反的风俗画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弗美尔。
如今的弗美尔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风俗画大师,但他生前其实并不那么成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他一生都只活跃在代尔夫特这座小城;二来他的主顾虽然稳定但却相对单一;三是他作画的速度很慢而风俗画基本是以量取胜的。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其名声的传播,以至于到18世纪时,他几乎完全被人遗忘了。他的名字直到1858年才被人们重新提起,而此前他的画作许多都被错误地归到其他画家的名下。
与扬·斯泰恩的画中常出现一大堆人聚在一起搞事情不同,弗美尔的画中常常只有一两个人物做着一些极其平凡而简单的日常工作,给人一种安逸静谧的感觉。《倒牛奶的女仆》便是这样一幅小画。这幅画的英文名Milkmaid(挤牛奶的女工)似乎并不准确,她实际上应该是名厨娘(kitchen maid)。艺术史学家认为画中女仆正在制作面包布丁,她将牛奶倒入盛有鸡蛋和面包碎混合物的器皿中,之后经火烤即可。
让我们仔细地欣赏一下这幅画,可以看到画面中除牛奶在缓缓流动外,其它都如雕塑般静止,静得似乎能听到牛奶流入器皿的声音。桌上摆着完整和掰碎的面包,女仆身后的地上是暖脚器,墙根装饰着代尔夫特的青花瓷砖。主题方面:女仆粗壮结实的身体、身着围裙套袖等得体的服装、沉静而专注的神情,表现出荷兰传统的劳动美德。构图方面:画家采用低视角,人物体态与桌面形成金字塔式的稳定结构,双臂交汇将观画者视觉焦点汇聚在牛奶处。配色方面:采用昂贵的青金石粉碎后制成的蓝色颜料,而未像其他画家那样采用便宜的蓝铜矿。对白墙的处理尤显功力,通过对日光不同强度的反射反映出抹灰墙面不均匀的纹理。面包和篮子上的光珠效果可能是模仿暗箱中看到的光点虚化的结果,视角可能也与他使用的暗箱高度有关。
《读信的蓝衣女人》创作于1663年,画的是一位怀孕的妇女,这类形象在当时并不常见。墙上的荷兰地图暗示女人的丈夫也许在海外旅行或工作,而她读的正是丈夫的来信。桌上的珠宝盒与盒子外面的珍珠寓意出门在外的爱人。画面主色仍然是弗美尔喜欢的蓝色和黄色,配上这样一个静止动作,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仿佛能够听到读信女人均匀的呼吸声。与弗美尔的大部分作品一样,光线从左侧的窗户射入,而且十分柔和。
弗美尔很少创作风景画,目前已知的只有三幅,除这幅1658年绘制的《小街》外,另外一幅《代尔夫特风光》收藏在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还有一幅不知去向。画中地点据推测是在如今的代尔夫特Vlamingstraat街40-42号,那是弗美尔的姨妈家。我们后来去代尔夫特时找到了这个地方。画中的四个人物,虽然在缝补、洗衣和游戏中,却给人一种如诗般恬静的感觉。仔细看会发现,弗美尔在画面左侧的墙上留下了他的签名。
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och,1629-1684)的作品是与弗美尔的风格最接近的。这位出生在鹿特丹的画家,也曾在代尔夫特生活过一段时间,并在1655年加入代尔夫特画家行会,与弗美尔肯定是相识的(弗美尔1653年加入该行会)。这幅《妇女与小孩在食品储藏室》绘于1656年,画中表现了一个相对复杂的空间:左边的门通往一个地窖式的储藏间,右边的门则连接着门厅,光线从我们右后方射来说明那里至少有扇窗户。
这幅《母亲给孩子头发除虱》创作于1658年,在空间设计上也有类似的安排:通过门可以看到另一个房间。这种“通视”(through-views)的构图是霍赫最常用的。这两幅画虽然都有两个人物而且有交流的动作,但它们表现出的那种静谧感与弗美尔的作品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