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入五脏,中医五音疗法

中医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均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成,二者基于共同的哲学基础。古代音乐五音调系统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应用广泛,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用于五脏,改善健康,是为“中医五音疗法”。五音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元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五音是指常人能听到的所有声音,如《灵枢·脉度》中的“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狭义的五音是指古人对五声阶名的称谓,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就是《周礼·春官·大师》中的“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五音疗法的“五音”正是从狭义角度进行命名的。一、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渊源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关于“昔陶唐之时……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的记载可以视作中国音乐疗法的初现。到春秋战国时代,随着以《礼记·乐记篇》和《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关于音乐治疗的成熟理论出现,早期中医五音疗法开始形成基本完备的体系。《乐记》系统地整理和归纳了旧有的音乐理论,确定了角、徵、宫、商、羽五音,同时深入探讨了音乐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其中“乐者乐也,琴瑟乐心;感物后动,审乐修德;乐以治心,血气以平”等提法,更是明确了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医学价值。《灵枢·五音五味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四篇则将五音与世界、个人、五脏乃至于五时、五色、五谷、五畜、五果、五味的联系作了辨证的论述和分析。秦汉以来直到近代的两千年间,中医五音疗法发展在方法论上始终未能取得系统的、突破性的进展,但不乏大量的实践和试验,依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年来,随着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医界和音乐界都掀起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风潮。中医五音疗法再一次受到了不同背景学者的积极关注和深入研究。二、五音如何内动五脏中国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与自然世界存在着某种客观的对应关系。《灵枢·邪客》有“天有五音……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的说法,并首先把五音引入医学领域,将五音对应五行,与五脏、五志相关联。《素问》首次提出了“五音应五脏”五脏相音的观点,认为“五音”与人体五脏存在密切的联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肝主目, ……在音为角;心主舌, ……在音为徵;脾主口,……在音为宫;肺主鼻, ……在音为商;肾主耳,… …在音为羽。”即角(肝)、徵(心)、宫(脾)、商(肺)、羽(肾)。将宫、徵、角、商、羽五音通过五行属性与喜、忧、怒、悲、怯五种人类情绪联接在一起。《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还记载:“东方生风……在音为角;南方生热……在音为徵;中央生湿,……在音为宫,西方生躁,……在音为商;北方生寒,……在音为羽。”认为通过五行与五方、五色、五味及相应的自然变化相联系形成了音乐与自然界的统一。《灵枢·邪客》讲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在治疗上,《黄帝内经》将五音和脏腑的配属关系用于临床,五音归属于五行,内应于五志,五脏可以影响五音,反之亦可通过五音调节五脏功能,即通过与五脏同样情调的音乐达到情感的宣泄和平衡,显然《黄帝内经》关于“五音应五脏”的论述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治疗最早的理论基础。《灵枢·邪客》指出:“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徵、宫、商、羽五音也由此被称为“天五行”。“五脏相音,可以意识”,在《素问·五脏生成》就明确提出了五音与人体五脏相互关联。五音声母的发生部位在唇、舌、齿、牙、喉。《灵枢·忧患无言》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说明喉咙、口腔是发声的主要器官。而五脏通过经络与喉咙、口腔紧密相连,五脏的气血充盈、气机调畅是发出各种声音的先决条件,即“五脏外发五音”。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曾提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畅精神而和正心”,音乐感受于心,心主神明,聆听音乐,通过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即“五音内动五脏”。三、五音如何调试五脏中医五音疗法认为,五音对五脏,五脏系五行,将三者相融,通过闻五音,从而调适五脏。《管子·地员》中提到:“凡听徵,如负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马鸣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窌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形象地描绘出了五音的意象,体现了其专有的特色。以徵音(5-So)为主的徵调式乐曲,躁急热烈如火,节奏欢快,宜用笛奏,舒心。以羽音(6-La)为主的羽调式乐曲,苍凉淡荡如水,风格清纯,与琴音调,补肾。以宫音(1-Do)为主的宫调式乐曲,浑和厚重如土,旋律悠扬,应当吹笙,健脾。以商音(2-Re)为主的商调式乐曲,悲壮铿锵如金,曲风高亢,适弹古筝,润肺。以角音(3-Mi)为主的角调式乐曲,圆长清脆如木,曲调亲切,可伴箫声,养肝。在五行学说指导下,根据五脏的生理节律,以五音调为基础,可配合选择不同乐器所施不同调式的乐曲以调节自己的身心。如有学者指出,“宫为脾之音,……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音乐引起人的身体器官的共振,通过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可引起内心变化,将情感激发,适度的感情变化,又能相应地调节对应的脏腑功能。1、养肝肝喜爽朗、豁达。若长期被一些烦恼的事情困扰则会使体内流动的气体处于停滞状态。时间久则会消耗肝的能量,人体便会产生种种不适。属于肝的音阶:角音,五线谱中为“mi”。角调式乐曲曲调爽朗动听,旋律生机盎然。肝顺需要木气练达,以紫竹而成的箫,声音婉转舒缓,让人感到平静。汉族名曲《胡笳十八拍》中有较重的属金的商音,对体内过多的木气有抑制作用,同时此曲又婉转地配上了属于水的羽音,水可以很好地滋养木气,使滞郁的肝气柔软、顺畅,从而达到解郁养肝的功效。最佳赏乐时间:19:00-23:00。这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段,欣赏该曲一方面可以克制肝气旺盛,另一方面可用阴气滋养肝脏从而达到体内肝气平衡。音频播放器04:3706:16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增高或降低音量。(胡笳十八拍)2、舒心心脏时刻搏动的状态符合火的特性,掌控着血液的循环。当代人由于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压力,睡眠不断减少、运动量不断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容易引起心脏系统的不适。属于心的音阶:徵音,五线谱中为“so”。徵调式乐曲曲调轻松欢快,曲式构成层次分明。清、微、淡、远是笛子演奏的特点能给不同的人带来心灵上的愉悦感,使人心情舒畅,在情绪上起到调节的作用。清代张潮作《虞初新志·抚军卷六篇洞虚小传》中有“某患目疾,予受以吹箫而愈。某患齿疾,予受以吹箫而愈,所治者非一人矣”,可见对音乐的养生作用是肯定的。笛子名曲《紫竹调》含有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独特的配合既可以减少心火过旺的现象,又可以通过补火使心脏不会过凉,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正常运转。最佳赏乐时间:21:00-23:00。在睡前听上该曲, 可以使心境平和,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对补益心脏有较好效果。音频播放器00:3202:26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增高或降低音量。(紫竹调)3、健脾脾乃身体里能量的重要来源,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转化成能量从而供应给各个脏器。若暴饮暴食、思虑过度等都会让脾因负担过重而导致腹胀、便秘、口腔溃疡等不适。属于脾的音阶:宫音,五线谱中为“do”。宫调式乐曲风格沉静悠扬,犹如“土”般宽厚结实。笙的声音低调醇厚,声音柔和深远,适合演奏该类较为传统乐曲。《十面埋伏》 《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都属于此类乐曲。如《十面埋伏》,这首曲子运用了较为频繁的宫音,能够刺激脾胃,有节奏地对食物进行消化与吸收。最佳赏乐时间:在进餐期间或餐后一小时内。欣赏该类型乐曲,可减轻因快节奏生活中的暴饮暴食导致过重的脾胃负担。音频播放器00:0000:00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增高或降低音量。(十面埋伏)4、润肺肺是管理呼吸的器官,人身体的血液里所含氧气通过肺进行对外气体交换,之后再输送回体内各处。由于肺和外界的接触频繁,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灰尘、细菌等在身体抵抗力低下时侵入肺部,从而引起咳嗽、气喘鼻塞等症状。属于肺的音阶:商音,五线谱中为“re”。商调式乐曲曲调高亢、雄伟,具有“金”的特性。古筝的声音如山泉流畅般清脆悦耳。曲调高昂、悲壮铿锵如金的《阳春白雪》属商调式乐曲,能恰到好处地平衡肺气、助长肺气。听该曲不仅有润肺功效,还可缓解鼻塞、气喘、咳嗽等咽喉不适。最佳赏乐时间:15:00-19:00。太阳西下,金气在此时段最重,体内的肺气也最为旺盛。伴随着曲子的旋律,肺在一呼一吸之间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频播放器00:2803:21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增高或降低音量。(阳春白雪)5、补肾肾作为身体内的储蓄机构,在日常的能量存储与提供能量的转换中容易处于匮乏的状态,从而引起面色黯淡、尿频、腰酸等现象发生。属于肾的音阶:羽音,五线谱中为“la”。羽调式乐曲曲调哀怨凄凉,具有“水”的特性。音色轻逸超脱的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如行云流水般的羽调式乐曲,风格清纯。五音搭配舒缓,源源不断地将体内产生的能量送到肾中,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最佳赏乐时间:7:00-11:00。这段时间气温持续走高,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体内肾气也在感受到外界的召唤,此时听属于水性质的乐曲可促使肾的精气隆盛。音频播放器03:1208:11使用上/下箭头键来增高或降低音量。(梅花三弄)此外,五音不仅可以调五脏,更可以改善人的精神情感,《晋书·乐志》中就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乐记·乐本篇》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可见,音乐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内心,外界事物时常会影响人的内心活动。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让人们体会到高兴、愤怒、悲伤等情绪。好的音乐可以改善人们异常情感,使人的心情平和,患病的几率也相对减少。而具有疯狂节奏的音乐、高强分贝的音乐,常听则会让人情绪急躁、精神紧张,导致听力减退、血压不稳、心律不齐等症状。(王卓,朱萍)

(0)

相关推荐

  • 大情志调理丨音乐疗法--五脏配五音

    音乐疗法作为艺术疗法的一种,其在心理治疗上的作用已毋庸置疑.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 ...

  • 中医瑰宝——音乐养生

    据说在古代,医术高明的中医不仅会以针灸和中药为病人治病,而且还会运用音乐疗疾.一曲终了,病退人安.古代贵族宫廷所配备的乐队歌者,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他们所肩负的责任之一,便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

  • 五音入五脏 – 中医五音疗法 – 中医锦囊

    中医五音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体系,数千年来一直为医家和学者所重视.古语有"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充分说明了音乐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历史上用音乐治病的例子有很多.如宋代文学家欧 ...

  • 五音入五脏,五音弹给你听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80篇 文章字数:1250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中医理论中有"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前者把万事万物分为对立统一的 ...

  • 五脏音符——五音入五脏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zyxych1988 关注 五脏音符--五音入五脏 五音 五音源于气 为什么古人把中医学称为医道?为什么天人是相应的?为什么说天地万物皆有灵?为什么声音可以影响五脏?这一系列的问 ...

  • 中医五音疗法:常听这5首古典音乐,能调五脏情志

    喜欢音乐的人,不管在哪.在干什么,都希望有点音乐作伴. 中医很早就有"五音入五脏"的理论阐述. 而古代音乐的五音调系统,也是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 ...

  • 【音乐百科】中医五音疗法:常听这5首古典音乐,能调五脏情志

    喜欢音乐的人,不管在哪.在干什么,都希望有点音乐作伴. 中医很早就有"五音入五脏"的理论阐述. 而古代音乐的五音调系统,也是在五行学说的指导下,通过用不同音阶音色来影响情志,从而作 ...

  • 中医望诊之五声、五音、五脏与人体情志的对应关系

    ​ 知道五声也可以调理健康吗?不同的情绪过则伤害脏腑,可以多角度调理,使之平衡健康. 呼.笑.歌.哭.呻合成为五声,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理论,五声与脏腑的对应关系为: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 ...

  • 中医五音疗法与欧阳修的幽忧之疾

    今天的主人公是知名大宋文联主席--欧阳文忠公,欧阳修. 他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不仅自己 ...

  • 中医五音疗法-古曲网

    中医五音疗法向古曲网知识中心投稿(古币奖励)您现在的位置: 古曲网 > 知识中心 > 综合频道 > 民乐文化 > 正文[字体:小 大][图文]中医五音疗法余瑾点击率:86887 ...

  • 五音如何入五脏?

    珍  ·  眞  ·  臻  净茶 | 纯香 | 琴箫 | 书画 | 养生 | 文化 五音 疗法 历史渊源 吕氏春秋 中医五音疗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吕氏春秋-古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