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瑰宝之大佛寺为什么坐东朝西?

说来惭愧,除了出差去过新疆,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去过祖国的大西北。这次十一西行彻底改变了我们头脑中对西北的印象,真是应了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

从敦煌出来,沿着河西走廊上的连霍高速一路来到张掖,过去也叫甘州。西汉时期,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河西打败匈奴。当时匈奴诗歌唱到,“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焉支山就在张掖的山丹县。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置张掖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境内之甘泉而改张掖为甘州,解放后设张掖市。

张掖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古建筑一定也有遗存吧。大佛寺、马蹄寺就是最著名的两个,一个以巨大的卧佛闻名,一个以石窟群著称,可谓张掖的两颗明珠。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位于张掖市中心的大佛寺。

10月4日一早,酒店吃过早饭,我们步行走在秋天稍有凉意的大街上,柳树成荫。这和我们想象中的西北完全不一样。曾有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正因为祁连山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水自古滋润这片土地形成绿洲,孕育了张掖,有了金张掖,银武威的说法。

走着走着,看到一座白色的喇嘛塔,但没有门可以进入。问了路人,绕到西面看到正门。大佛寺东西向布局,山门前是一条南北向浓荫遮蔽的步行街,叫大佛寺巷,阻断了城市道路的喧嚣。

门口立着全国重点文保的石碑,上面写着建造年代是西夏-清。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这可能就是它东西向布局而不是南北向布局的原因吧。非中原地区政权比如辽金时期的寺庙,很多都是东西向布局的,比如大同的华严寺,因为契丹人有崇拜太阳的习俗,所以寺庙建筑很多是坐西朝东,迎着早晨初生的太阳。

西夏人始建的大佛寺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它为什么坐东朝西?那是因为释迦牟尼第八个阶段即涅槃时是面向西而卧的,大佛寺里供奉的卧佛就是佛祖涅槃时的形象,所以寺庙做东朝西。

进到寺内,远看第一进院子里的大佛殿,两层,重檐歇山顶,大殿四周有一圈围廊。不算四周的围廊,面宽9间,进深7间,如果算上围廊的话就是面阔11间,进深9间了。可见等级规模算是很大的单体建筑。

来到大殿门前,门上是题写“无上正觉”的匾额,中间三开间木门上都施画着龙凤图案,由于颜色褪去,斑驳而古朴。再往两侧墙面上各镶一块很大的砖雕,内容是佛教故事。

进到大殿内,就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神态自然祥和。游客可以绕卧佛一周,在大佛殿内卧佛身后的墙壁上,可以看到《西游记》故事壁画,这是大佛寺寺壁画中的经典之作。

看过卧佛、壁画后从正门出来,大殿的一圈围廊非常漂亮,阳光洒在廊下,加上参天的古树,转角处起翘的屋檐,精致的檐下斗拱,让很多游人流连期间,欣赏砖雕、彩画和碑刻。

转过大殿,后面就是第二进院落里的五开间歇山顶殿宇。这里原来是大佛寺万圣殿旧址,后迁张掖文庙大成殿至此,现在是佛教艺术展厅。进到里面,展品相当丰富。这里藏有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佛门瑰宝。明朝皇帝朱祁镇也曾将宫版印刷的大量经卷敕书颁赐给大佛寺,更进一步奠定了大佛寺的地位。藏经阁里还有大佛寺的历史介绍,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藏经阁后面就是开始看到的喇嘛塔-弥陀千佛塔,也叫土塔,现在是一个小型展室。

土塔北侧隔着院子,是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的张掖山西会馆,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说,参观大佛寺,顺带又欣赏了一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张掖不愧是河西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山川秀美、历史醇厚,丹霞地貌、马蹄寺、大佛寺、祁连雪山,个个都有响当当的名声,是个值得到访的好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