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继电器是电力电子、工控自动化、通信等行业常用的一种机械式开关,通过弱电可以控制强电,应用广泛。下面和大家分享继电器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继电器的参数和分类等。
1 继电器的结构构成
继电器主要由线圈、铁芯、衔铁、、复位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等构成。将铜线缠绕在铁芯上形成了继电器的线圈,这个线圈就是控制输入端,输出端是动静触点。根据不同的输出形式,具有常开输出、常闭输出、一组常开/常闭输出甚至多组输出等。其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2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式继电器是根据电磁效应原理来工作的,我们都知道电场可以产生磁场,在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通电以后,根据电磁效应,会在铁芯周围产生一个磁场,根据右手定则在设计之初可以判断出磁场的方向,该磁场会吸附其上方的衔铁,使衔铁动作,衔铁上的动触点移动从而改变了动、静触点原来的状态,使常开闭合,或者使常闭断开。从而实现了电路回路的通断。
右手定则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
3 继电器的使用方法
继电器的线圈是输入端,继电器都有一个重要的参数:线圈电压,在线圈两端加上合适的电压,流过线圈的电流就能在铁芯周围产生足以使衔铁动作的磁场。将输出端接入控制回路。当线圈得电后,线圈中有电流流过,电流在铁芯周围产生磁场,磁场使触点动作,从而使回路的通断状态发生改变。而线圈端的控制电压是非常低的,如DC5V、DC12V、DC24V等,但是输出端可以做到10A/220V,20A/220V等,由此实现了弱电控制强电的目的,并且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电气连接,也实现了强电和弱电的隔离。继电器的使用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4 继电器的重要参数和分类
继电器具有两个最重要的参数:1)线圈电压;2)触点容量。所谓线圈电压是指,加在线圈两端的额定电压,如DC3.3V、DC5V、DC9V、DC12V、DC24V等。触点容量是指,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时,触点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比如10A/220VAC、5A/24VDC等。其他参数,如释放电压、线圈电阻、动作时间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参数。
继电器可以通过线圈电压、触点形式、应用对象来分类。重点介绍按照触点形式来分类。有的继电器只有一个常开触点,这种一般用1H来表示;只有一个常闭触点用1D来表示;如果有一个常开和常闭触点则用1Z来表示。
5 机械式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的区别/优缺点
继电器控制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在通断大电流时会有电弧产生,电弧可以腐蚀触点,时间久了导致触点的接触电阻变大,发热严重,从而发生触点黏连或者失控。固态继电器是电子式的触点,不会产生电弧,但是成本比机械式继电器要高,并且过大电流时需要加散热片。
机械式继电器优点:控制简单、成本较低、可以过大电流;
机械式继电器缺点:噪声较大、产生电弧;
固态继电器的优点:无噪声、无电弧;
固态继电器的缺点: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