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的核心是阴阳五行
秦始皇称帝三年后,东巡郡县,他先到泰山封禅,之后又到临淄天齐渊祭天。人类文化的创造,就是意显现为象,象著明为言,任何文化之象,都有一个核心,天,便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因为,不知天,便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表象的生生体验,有德者,受天命,失德者,天降丧。由于是万物之理,人则受命于天,因而人必须“法天”。
无论是八个经卦还是六十四别卦都是阴阳爻组成,但阴阳和五行的来源比较复杂。
阴阳的含义和来源有哪些?
阴阳据传在夏朝的时候就有,是简朴的古代哲学,也是揭示了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道理。
周易的符号是“—”和“--”,每卦三爻,组成八卦,蕴含了天地人三才之道,也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可以具体的表现这个空间之中的万事万物,以及事物间的矛盾联系。
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易以道阴阳”的说法,晋太康二年,在汲县魏襄王的墓中出土了殉葬的竹书几十车,其中有《易繇阴阳卦》二篇,它与晋代出土的《阴阳说》都已经亡轶了,其实并非《易》以道阴阳,二是以阴阳道《易》。
从表面上来看,十翼用阴阳解周易,但实际上将周易纳入了阴阳思想体系,周易成了阴阳思想的注脚,这个变化过程,可以从《彖》、《象》、《文言》中找到明显的痕迹。
在易传中可能最先产生的是《彖》,其中说阴阳的地方有两处。
地天泰,内阳而外阴。
天地否,内阴而外阳。
“内”指内卦,也就是下卦。“外”指的是外卦,也就是上卦。地天泰内卦为乾,故乐“内阳”,外卦为坤,故曰“外阴”天地否反之。
《彖》已将乾、坤各个确定为阳卦、阴卦了。《象》较之《彖》后出现。《象》辞中道及阴阳者,见于乾坤两卦的初爻。乾为天,初九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坤为地, 初六,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文言》只解乾坤两卦卦辞、爻辞。《乾丶文言》解乾卦初之爻曰:“乾龙勿用,阳气潜藏。”《坤丶文言》解坤卦,上爻曰:“阴疑(读作拟)于阴必战,为其嫌于无阴也。
总之,《彖》、《象》、《文言》中言及阴阳处甚少。一共仅有六处,然而其言虽微,却意义重大,仅此六处,就将整个《周易》纳入了阴阳体系。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五行能生成万物并发展演化。
那么五行来源于什么时候呢?
在夏代人们就有了五行的概念,但没有十足的证据,是不是夏代先姑且不论,但是汉人整理秦火之余的典籍时就窜出了很多关于五行的词句。
左传中也有一些关于五行的确凿记载。
在《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中记载:“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昭公三十二年》:“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这些记载说明了,在春秋时期已经流行了五行概念,无论多么复杂和庞大的事物都蕴含了阴阳,任何简单和微小的事物也包含了阴阳的道理。
万事万物因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五大类“金”“木”“水”“火”“土”统称五行。它们并不光是具体的五种实物,也是宇宙所有东西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或者说是五种能量。
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也有阴阳的两个方面。阴阳不只是大家理解的对立,而是相互牵制,一方面太过,就会引起另一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不足也会导致另一方面太过,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总是此盛彼衰,此消彼长,不断地在运动变化者。
阴阳不但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相互转化,因此,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又如,再以阴阳来说明物质的“体”与“用”或者,“质”与 “能”的概念,那么质就是阴,能就是阳。体就是阴,用就是阳。
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阴阳两者,不断的变化,到了一定阶段,阴可以转为 阳,阳也可以转为阴,而这一阶段,一般都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就拿奇门来说揭示了事物不断更新的变化,生生不息,无有止境,永无重合的规律,奇门预测根据天上的日月星辰的明晦盈亏,地上山川草木的沧桑变迁和人生的生老病死的规律来预测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具有相似性,但是没有相同性。
《易》几乎无所不包,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