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一《带着地图去越野》教学设计
课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单元一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现实需要,学会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地图.2.能够正确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选择最佳路线.3.初步学会旅游方案的设计重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地图,正确阅读和运用地图。难点学会选择正确地图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路
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山区风光》并提出问题:山区风光秀丽,如果我们去山区旅游,你知道应该怎么确定旅游路线吗?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通过播放视频、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带着地图去越野第一步:学习阅读地形图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总结: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展示:等高线的绘制。并讨论总结等高线的特点。
总结: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同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3.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4. 在一幅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展示: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探讨不同的地形部位,等高线有什么特点。
总结: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总结: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洼地(盆地):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
总结:山脊: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山谷: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
总结:鞍部——两山峰之间相对平缓的部位两组闭合等高线中间部位 。
总结:陡崖: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
合作探究:根据提供的等高线地形图,小组内合作动手绘等高线地形图,并说明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承转: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它能更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蓝色:海洋;绿色:平原黄褐色:山地高原;白色:终年积雪的地区第二步:学习阅读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A.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题意要求,过两点作一直线B.在等高线地形图下方平行图中直线,建一坐标系,横坐标与图中直线等长,根据等高距确定纵坐标,并标出坐标值C.过纵坐标各海拔高度上的点分别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平行线D.找出直线与等高线相交的点E.过等高线地形图各相交点分别作垂线,并根据其各自的海拔高度确定各点在坐标系中的对应位置F.用平滑的曲线将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第三步:确定路线活动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路线。
路线:沿着CA线上山,再沿着AB线下山;设计理由:既可以挑战翻山越岭的旅行,又可以较轻松的欣赏沿线风光;注意事项:沿CA线旅行时要注意坡陡危险;学生讨论,分析什么是海拔高度、什么是相对高度。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组合作探讨等高线的特点。学生合作探究各种等高线所表示的不同地形部位,并将发言进行总结。学生练习绘制地形剖面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不同的登山路线,并说出设计的理由。小组合作探究不同各类的地图在实际当中的运用。并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搜集资料,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力,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并学会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小组探究,加深学生对等高线的理解,能够在地图上指认不同的地形部位。通过动手绘制地形剖面图,加深学生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设计登山路线,使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的地形部位特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训练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会进行总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课堂小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