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没人比你更爱我”

期待和你的下次相遇

我很少写父母亲的事情,不是因为不爱,恰恰是因为他们的爱渗透了我的生活,组成了我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琐碎,只是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父母亲的爱早就存在,而我这段时间才真正意识到。

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每个来医院看我的人都说从床上摔下是个躲不过的大劫,而我却觉得福大于祸多一点。

我头部摔伤是脑出血最轻的程度,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也很庆幸我没有因此变成个傻子。

这件事让我真正理解了父母的苦口婆心和一些事情的是非得失。

很高兴我有几个奇奇怪怪又体贴的朋友。

我想列的点真的还有很多很多,从"人间不值得"的想法变成了"我还想再活久一点",从"我的朋友好少"到"真好,我有你们几个好朋友就够了"……

世界上的任意东西好像在此刻都变得有价值了,似乎连窗外的景色都比平时要美一些,那些以往忽略的事情都在突然失去时都变得无比珍贵。

在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

活着,真好。

二。

父母总是下意识做出最大的牺牲,目的却很简单:

只希望你好。

在医院那段时间每天扎针连着扎半个月,输液输五六瓶,扎到手背青一片,输到手臂的血管胀起来,手麻木没知觉,每次输到刺激血管的那瓶药整个手臂都是疼的。

见我面部扭曲呲牙咧嘴地喊疼,父亲赶紧坐到我床边用两只手捂着输液管子,后来索性接杯温水,然后将输液管缠绕在上面,看到我不再吵着疼才放下心来。

从那以后每天不厌其烦必问我的话都是:

"手还疼不疼,腰还疼不疼,头感觉怎么样。"

小时候写作文经常用到"避风港"这个词,那时候只觉得套用这个词或许能得高分,而现在才真正体会到"避风港"这个词有多温暖。

曾经看过一个短视频:

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从兜里拿出一颗糖给了六十多岁的女儿,女儿拿到糖之后高兴的像个孩子围着母亲转。

父母在的家就是永远的避风港,我们伤心难过受委屈时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吃不饱穿不暖想去的第一个地方。

无论多大,父母亲在的地方我们总能变成无忧无虑的孩子,那是真真切切的安全感。

三。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极具温暖热情,滴水之恩恨不得涌泉相报,却对父母亲的爱忽略不计甚至没有一点体谅。

室友都来医院看我了,小贾拿着桌上的提子吃起来,见我看着她就顺手喂了我一个。

我开玩笑地说 " 我妈都是把皮剥好喂我的",她怀疑地瞪了我一眼把皮剥了喂我一个,我接着又说 " 我妈都是把核去了喂我的 ",她嘴里说着 " 我不是你妈 ",接着就把剥了皮去了核的提子塞我嘴里。

听到"我不是你妈"这句话我如醍醐灌顶般好像突然明白了点什么。

母亲习惯性似的把剥好去核的提子果肉喂到我嘴里,一连串动作顺下来没有半点迟疑,我也本能地张嘴。

好像潜意识里就觉得这件事就应该这样,母亲的好记得很少,反倒是母亲做了一两件不如我意的事情就瞬间判了死刑:"你一点都不爱我"。

像个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总是处处对着干,仿佛赢了就获得了"我又一次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荣耀。

后来再大些想想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愚蠢。

原来,真的没人比你更爱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