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众号第463篇原创内容,2019年第94篇。
本篇的主题,是这个公众号的使用说明和阅读指南。
之所以会写本篇的直接原因是,前几天有个很早关注公众号的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公众号写了两年阅读量一般还只有两三百?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是带着讽刺的,我也并没有多在意。但觉得有必要让经常看这个公众号的朋友,更了解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众号,未来能看到什么样的内容。
公众号名称:庐山面目的真面目,诞生时间2017年12月26日。
一个曾经的校园音乐人,一个提前27年退休的国企干部,一个曾经七年专职公文写作的人,一个人到中年才知道自己更应该怎么生活的人:以终身学习的方式,实现终身成长。通过这个公众号,除了写这个公众号,现在已经变身为一个更偏向企业顾问的独立咨询培训师、一个面向个人提供理财服务的顶级投资机构合伙人和三十年顾问。写作者的状态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选择了与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更专注更慢节奏——花费更多的时间看书和思考,每年至少读一百本书。这本身既是爱好驱使,也是一种最大的差异化:做大多数人想做却没有条件做,做不到的事。大部分时间,写作者都在自己的工作室独自一人看书和写作,偶尔解决服务企业的问题,偶尔与到访的朋友交流。写作者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公众号改变。其中之一是,尽可能不见对阅读公众号没有兴趣的人。公众号本身已经成为了写作者本人的社交筛选方法。目前为止,这里的463篇内容,全部出自一人之手,并没有团队和其他人员参与。但这个公众号并不只属于写作者,而是属于每一个经常出现在这里的人。翻译成一句人话就是:一个每天看书和思考的人的生活直播。之所以是直播,是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写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面对不确定性,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或者失败的。目前为止,写作者不认为自己走在了错误的路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失败。这个公众号是否精彩,取决于写作者本身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否精彩。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倒逼自己远离平庸的方式,也是自己给自己未来生活最大的压力和动力。目前的483篇,大概可以分为几类内容:学习笔记、思想成果、商业洞察、职场体会、生活随笔、音乐分享、旅行游记。写作者读书的体会,散落在众多的内容中。公众号里写下的话,很多都是出自读书中的收获,只是以写作者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决定了,公众号内容是相对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并非仅仅来自写作者自己的异想天开。经常看更新内容,这应该是最基本的。虽然很多人不太可能每一篇都仔细读完,但大多数关注之后更新的内容,至少都会点开看看是什么。做不到的朋友,就不是这个公众号会关注的群体。有空的时候,去翻翻过去的内容。公众号不追热点和流行,过去的内容还是有很多值得去看的,而且可以看到公众号和写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到今天的,特别是2018年的每天更新。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公众号的理论和观点,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写作者本人过去实践、现在正在实践,并且从中受益的。除此之外的内容,是不会拿出来分享的。所以,看公众号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阅读中的收获要如何去行动,如何改变阅读公众号朋友自己的生活。能够让朋友们越变越好,才是写作公众号真正的意义。读到了觉得认同的内容,点在看是最基本的互动。我不能识别哪些朋友读到了哪一篇公众号,除非点在看、留言、赞赏。在这三种方式中,点在看是成本最低的。而留言,本质上是这个公众号内容的延伸,是内容很重要的一部分。过去很多篇中,都有非常精彩的留言。总会有一些朋友能够真正读懂,总会有一些朋友会留下让人感动的文字。赞赏,是对内容的一种认可方式。金额随意,最低可以1元。一直以来有好多位朋友经常赞赏,在此表示感谢。我觉得每个经常看公众号的朋友,都应该至少赞赏一次吧。相对于一次性选择更大金额,不如每次选择更小金额,多赞赏几次。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分享。首先的态度是欢迎转发和分享。作为一个没有商业推广、关注人数也不多的公众号,阅读量取决于朋友们的分享。大部分的公众号内容,都会有朋友转发到群和朋友圈。如果看到的是一篇自己很认可、有启发的内容,为什么不转发让其他需要的人看到呢?这是我开设公众号之处,就想好的社交理念:从线上到线下。公众号本身是一种线上社交,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人会因为公众号而经常看到彼此。有些朋友的留言一定会是你喜欢的。在此基础上,有了公众号读者群。群里大都是经常阅读和在公众号互动的朋友,更方便经常阅读的朋友和我交流一些与公众号有关的内容,也让大家可以相互认识。最初是放二维码在内容里,看到的朋友扫码加入。后期变成了邀请加入。群从来没有一次性加太多人,而且还会定期清理。今年年中,我开始密集约见经常阅读公众号的朋友。听朋友们讲自己的故事和困惑,需要的情况下给一些我的建议。作为可以给企业创始人提供建议的企业顾问,我想我有能力给更多的朋友提供可参考的意见。我也会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我相信和我见过面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能量。有时,我也会弹琴唱歌,这也是一种精神能量的交互。写公众号的初衷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给大家一些帮助,而一对一交流的效果会远远好于文字写作,只不过会占用写作者大量的时间。昨天下午在工作室见了一个经常阅读公众号的朋友,第一次现场唱新歌唯有爱。她拍摄了视频发到了读者群,大家都觉得很好。甚至有朋友提出我应该参加中国好声音。在这里发出来给更多的朋友看到:我对音乐的态度是,这是我一生的爱好。有了这个公众号,就有了音乐分享的平台。我会定期在公众号内容里分享我的音乐。但目前不打算想要通过音乐的方式受更多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