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特殊阶级 武士阶层的崛起

在讲日本史之前,希望大家先熟悉这张日本分国图。

所谓“令制国”,是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朝廷按照“律令”陆续设置的地方行政区划,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古代的地理分为五畿七道,六十六个令制国,'五畿'指京畿(都城附近 即平安京 今日本京都)区域内的五个令制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具体指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畿内为帝都所在地。全国以畿内为中心呈放射状通向各国 (地方行政单位)国府的交通联络地区,划为七道。'七道'指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因仿中国唐制,皆以'道'称之,共分七道(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阴道、南海道、西海道)。每一道包括若干令制国。七道中皆建有同名的官道,构成古代日本的交通路网。七道之间有大路、中路、小路的等级差别,间接代表着繁荣的程度。令制国同时根据中国当时的地方行政'州'来命名地方行政区,所以各国都有'州'的简称。例如尾张国简称尾州,陆奥国简称奥州,甲斐国简称甲州等等,熟悉五畿七道,令制国及其所在位置可以说是学习日本古代史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北海道是明治维新之后才设立的,之前的日本其实并没有实际管辖过,而是泛称虾夷地。

一些常见的地理名词解释:

关东(坂东):狭义上的关东通常指的是关东八国,也称“关八州”“关八州”是指日本关东的九个令制国:上野(上州),下野(下州),相模(相州),伊豆(豆州),武藏(武州),常陆(常州),上总、下总(总州),安房(房州),因为上总、下总的俗称均为“总州”,所以是“关八州”。关东地区在日本古代特别是江户时代(1603-1868)之前,可以说是地广人稀,水网沼泽密布,荒地众多,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武士,武家的发源地

关西(近畿地区):即五畿,京都(平安京)是朝廷的所在地。关东关西的关在各个时代所指不同,在奈良时代(710-794)通常指逢坂关,后来则是关原,而江户时代之后一般指伊豆的箱根关。

中国地区:主要包括山阴山阳两道,有时也称西国

东北地区:见下

现代日本地区划分

二 摄关政治与院政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学过大化改新,646年,日本中大兄皇子联合大臣中臣镰足,发动政变,杀死专权的苏我入鹿,展开改革,是为大化改新。中大兄皇子实际开始掌握政权,中大兄皇子不久后登基为天智天皇(668年继位)中臣镰足也成为天智天皇的重臣。委以重任(669年),中臣镰足死,天智天皇以其参与大化改革之功,赐姓藤原朝臣,是为日本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藤原氏之始。

藤原氏家纹

中臣(藤原)镰足

藤原千花(我老婆)

之后,藤原镰足的儿子藤原不比等参加撰修律令,营造平城京,创下藤原氏繁荣的政治基础。其女光明子立为皇后,开藤原氏一族立后之端。藤原不比等有四子:武智麻吕(南家)、房前(北家)、宇合(式家)、麻吕(京家),是政治势力强大的四家。其后三家在争权中失势,只有北家独荣不衰

794年,桓武天皇(781年——806年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从此,京都便作为日本首都,直到今天。最早的平安京布局仿照唐朝长安城,分为长安,洛阳两部分,后来,因为地形低洼,长安逐渐荒废。洛阳便成为平安京的代称。地方大名带兵上京的行动被称为“上洛”。藤原氏的权力也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大。藤原氏运用种种手段,打败了诸多竞争对手,开始独揽大权。

桓武天皇

这一段时间也被成为律令时代,日本的律令制大约实施於公元7世纪後期(飞鸟时代後期)到10世纪。这之中,8世纪初期到中後期是其黄金时期。指的是日本学习中国。采取中国的制度,颁布一些列法律(律令),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但是,因为日本的国情与中国不同,这些律令与制度大多成了一纸空文。虽然日本开展了一系列唐化改革,但是最后基本沦为表面文章。藤原氏等贵族,基本垄断了此时的日本统治权。并建立了摄关统治。

在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摄关政治在日本成为主流,摄关政治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藤原氏经常将女儿嫁给年幼的天皇,然后以外戚身份干预朝政。“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类似于我国汉代的外戚干政。贞观八年(866年),藤原氏的藤原良房出任摄政,同时,也是日本的第一位正式的太政大臣。仁和三年(887年),藤原良房的养子也是侄子,藤原基经出任首任关白。这便是摄关政治的开始。藤原氏通过摄关政治,大肆排斥异己,基本垄断了政权,在中央上,藤原氏大多出任太政大臣,左右大臣等重职(相当于中国的丞相),在地方上,藤原氏也占有大量土地和庄园,为所欲为。

藤原良房

藤原基经

到藤原道长(966-1027)时期,藤原氏专权达到顶峰。藤原道长将自己三个女儿都嫁给天皇,成为国丈,时人称之为“一门三皇后”,权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藤原道长掌握了极大的权势,其在权势达到顶峰的时期,曾写下一首和歌“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来描述自己的心境。

电视剧中的藤原道长(左边) 右边是紫式部,源氏物语的作者,源氏物语的主人公光源氏有相当一部分原型来自藤原道长

藤原氏的专权引起了天皇的强烈不满。天皇非常想夺回权力。藤原道长的儿子藤原赖通“摄政”三代天皇,把持朝纲五十二年之久。然而,他的女儿藤原嫄子虽然嫁为朱雀天皇(930-946年在位)的妃子,却终身没有生下可以继承皇位的皇子。另一方面,一百七十多年来藤原氏摄关家的腐朽统治已经在社会上积蓄了普遍的不满,仕途无门、长期受压的中小庄园主们更是满腔愤懑,渴望变革。1068年,与藤原氏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后三条天皇,壮年即位,性格豪放,开始尝试打破摄关家族对朝政的垄断。

后三条天皇通过种种手段,打击藤原氏兼并土地,找借口没收了藤原氏许多土地。取得了一定效果。1073年,后三条天皇去世后,白河天皇即位。1086年,为了彻底摆脱摄关家的控制,白河天皇让位于年仅八岁的掘河天皇,自己以“上皇”的身份继续掌管朝政。这就是“院政”的开始。院政时代 是日本历史上继摄关政治之后的一个时代。共有100多年 。白河天皇为对抗摄关,退位为太上天皇。日本称之为上皇,出家的上皇称之为法皇。居住在院(白河院)。依靠中下层武士,招募军队,建立朝廷百官,频频颁布院宣,成为政务的仲裁者。对抗藤原氏。以后天皇多遵循此例。

白河天皇

院政时代示意图

院政

地方的武士阶层成为上皇赖以对抗摄关的法宝,效忠于上皇的武士被称为“北面武士”,那么,武士阶层是怎么崛起的呢?

三 武家崛起

武士的雏形是在日本平安时代律令体制下产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恒武天皇为了巩固政权而设立的。在平安时代以前,除了奴隶,所有的的壮丁都有责任和义务成为被天皇募兵的对象。然而这些士兵必须自己补给和养活自己,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而是选择在当地定居。人们可以通过交重税来免除兵役,这种主要由农民组成的士兵在日本统称为防人。由于防人士兵的不正规性,而且又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在平安时代初期被恒武天皇所废止。这种形式的士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士。平安时代早期(8世纪末—9世纪初),恒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岛巩固和扩张自己的统治范围。天皇所派遣的针对本州北部土著(Emishi)的讨伐军缺乏士气和纪律,很难在战场上取胜。于是恒武天皇开始向地方豪族求助,提出将授予征夷大将军的称号给任何替代自己讨伐北本州的地方势力。这些弓马娴熟的地方豪族很快成为了天皇用来剿灭反抗力量的工具。

日本武士

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庄园制的发展,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早期日本武士(旁边的随从称为之郎党,相当与西欧骑士的侍从,郎党,又称郎从、郎,上级武士的随从。为日语中概念,在武士团中,与主君有血缘关系者称家子,与主君无血缘关系者称郎党。)

早期的武士地位不高,武士说白了就是狗

平安时代末期,在地方上,逐渐形成了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团。

(一)源氏

源氏是日本一个著名的氏族,四大家族之一。它是日本皇族降为臣籍的时候所赐予的姓氏之一,通常是下赐给被降为臣籍的皇子皇女,它所附带的姓是“朝臣”。源氏活跃于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

“源”这个姓氏始于嵯峨天皇(809-842)在位时期,生性风流的嵯峨天皇因膝下子女太多,国库无力供养,下诏书把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降为臣籍,赐姓“源”。打发到地方去。后世的20多位天皇也曾赐姓过“源”这个姓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出自清和天皇(858-876)在位的清和源氏。

源氏家纹

源氏中最出名的是清和源氏,清和源氏的始祖是清和天皇的孙子源经基,也被成为六孙王经基,源经基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源满仲(913-997)。源满仲。因领有摄津国多田庄并定居于此,故而又被称为多田满仲。他出仕于摄关藤原氏(满仲一族中很多都被藤原氏的公卿们招募为家将侍从),因立有军功,渐渐升职,最后官至镇守府将军,源氏的实力也日渐壮大。可以说,他是源氏发展的奠基人。

六孙王经基

多田满仲

源满仲的两个儿子都非常出名。一个是源赖光(948-1021)。在二十岁的时候,源赖光就在父亲的推荐之下,到关白藤原兼家手下做事。一步步累积个人实力。据说,他,多次与麾下 “赖光四天王”一起退治魔物,斩妖除魔而闻名。据说,源赖光曾降服了著名的妖怪酒吞童子。

酒吞童子,是日本传说中平安时期著名妖怪、鬼族首领,亦是“百鬼夜行”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妖怪。是一个有着英俊少年外表的妖怪。传说,他专门勾引处女,勾引到手后,便将她们的乳头割下来做食物;在一些地方还有说是外表为变化的,是一个真正的处女杀手。因为嗜酒,所以称为酒吞童子。酒吞童子生活在990年的平安朝代,是震撼京都的著名妖怪。传说居住在丹波国大江山上的酒吞童子纠集了一伙恶鬼,他们无恶不作:私自修建了铁铸的宫殿,晚上潜入富豪家中偷窃财宝,并且掳走妇女和儿童作为他们的口中食粮。最终在“酒吞童子退治战”中被平安时期名将源赖光用名刀童子切安纲所斩杀。

酒吞童子

童子切安纲 流传至今 现作为国宝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源赖光

源赖光的弟弟源赖信(968-1048))也是一员名将。镇压了关东豪族平忠常的叛乱,据称他武功高强,骁勇善战,许多敌手只要闻听他的名字便吓得胆战心惊。

源赖信(图为镇压平忠常时其一马当先带头过河)

源赖信的儿子源赖义,生卒年不详,在永承六年〔1051年〕,被朝廷任命为陆奥守(陆奥国的地方长官),令其整顿东北局势,陆奥国可以说是天高皇帝远。当地豪强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但是,源赖义一到陆奥,当地的豪强安倍氏当主〔一族总领〕安倍赖时摄于其威名,立刻表示愿意服从指挥。

源赖义

源赖义的三个儿子也非常骁勇善战。其中。最出名的是长子源义家(1039-1106),外号八幡太郎(八幡神是日本的战神,八幡太郎就是战神之子)。武艺高强。源义家在前九年之役、后三年之役中成功镇压了安倍氏、清原氏等虾夷败战豪族的反乱,之后在关东乱事中亦大显神威,被白河法皇誉为“天下第一武勇之士”。源义家致力于士族地位的确保,成为武士的领袖,其言行处事也树立了武士道的典范。源氏一族乃至所有关东武士的弓马之术、作战方法、行军阵列等等,全是源义家所最先规范化并传于后世的。

八幡太郎义家

前九年之役(ぜんくねんのえき),与“后三年之役”合称“奥州十二年合战”,又称“前九年合战”。是平安时代后期以奥州(东北地方)为主要舞台的地区性战争。是奥州(陆奥国)豪强安倍氏和清原氏勾结虾夷人先后发动的大规模叛乱。朝廷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其镇压下去,这其中源赖义,源义家,源义光(源义家的弟弟。外号新罗三郎,因在近江国的新罗明神寺元服,故而得名,并不是新罗人)立下了大功。

所谓的虾夷人,亦译阿伊努人,是住在北海道、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民族。是日本的土著民族。日本的四个大岛上原来都有虾夷人居住,后来受大和民族压逼迫,才往北迁移。在早期日本历史。经常与大和朝廷爆发战争。日本的所谓征夷大将军,夷就是虾夷人。侍魂和王者荣耀里著名的打野娜可露露就是虾夷人

在奥州十二年合战后,自称藤原秀乡的后代奥州藤原氏开始入主陆奥地区。奥州藤原氏,又称平泉藤原氏。是日本寛治元年(1087年)-文治5年(1189年)期间在东北地方以平泉为中心的豪族,始祖藤原赖远自称是藤原秀乡(平安时代名将。曾镇压平将门叛乱,但是跟真正的藤原氏毫无关系)的子孙。他们在后三年之役后开始发展,在当地经营庄园扩张势力,并以沙金与北宋进行贸易,经藤原清衡、藤原基衡、藤原秀衡、藤原泰衡4代人近100年发展出独特的平泉文化,平泉成为仅次于平安京的日本第二都市。奥州藤原氏在后面的课中还会出场。

藤原秀衡(1122-1187)

(二)平氏

平氏家族是日本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也是四大家族之一,平氏家族起源于825年。当时由于财政上的困难,一些皇室的旁系被赐以姓氏(皇室没有姓氏),下放外地。平氏这个姓氏是赐给第五十代天皇桓武的孙子,葛原亲王之子高望亲王的。因此高望亲王的后代被称为桓武平氏。是平氏中最出名的。

平氏家纹

桓武平氏中,最出名的是伊势平氏,奠基人是平正盛(?—1121),他是高望亲王的后代,平正盛为人灵巧,白河上皇有位最钟爱的公主,不幸在二十一时便病故了。上皇为了思念爱女,为她祈福,特地将她所居住的住所改为佛堂。在周年的时候,平正盛将他所有的花园还有一大块田地送赠给了这个佛堂,因此得到了白河上皇的青睐。1101年,上文提到的源义家的儿子源义亲反叛朝廷,朝廷派平正盛镇压。源义亲被杀。平正盛从此青云直上

平正盛

平氏中,最出名的当属平将门。
平将门是平高望的孙子,939年他在关东起兵对抗朝廷,势力波及常陆、武藏、安房、相模等八国,并以下总国为根据地,自称“新皇”,以石井乡为王城,设左、右大臣及八省百官,制订玉玺,震动京都朝廷。940年被平国香之子平贞盛(平贞盛是他的堂兄弟,见平氏谱系图)讨伐,中箭身亡,史称“平将门之乱”。平将门是日本历史唯一一个造反自称天皇的,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非常出名,影响极其恶劣。据说其死后还在作祟,朝廷不得已,追封他为天皇。

平将门

平贞盛

四保元平治之乱

天皇和藤原氏的互相争斗,给了源平等武士集团崛起的机会,这时。出了一件大事。直接导致了武士走上台面。

事情是这样的,久寿二年(1155年),体弱多病的近卫天皇去世,年仅17岁,皇室内部为皇位继承问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这时两位上皇——即近卫的父亲鸟羽法皇(即鸟羽天皇宗仁)和近卫的兄长崇德上皇(即崇德天皇显仁)还在人世,崇德上皇曾被鸟羽上皇逼迫退位,无日无刻不想着卷土重来,因此他希望自己复位,或由自己的儿子重仁亲王继承。而鸟羽法皇主张以自己的第四子雅仁亲王即位。为了皇位继承的问题,藤原氏内部也出现了对立,关白藤原忠通拥护鸟羽法皇,左大臣藤原赖长拥护崇德上皇。结果鸟羽法皇占了上风,雅仁亲王即位为第77代天皇后白河天皇。此举引起崇德上皇的不满。

崇德怀恨在心,决定起兵作乱,他拉拢了左大臣藤原赖长,源氏首领源义家的孙子源为义,源为义的儿子源为朝,平氏首领平正盛的儿子平忠正等人,阴谋作乱。这其中。源为朝最为骁勇善战,他排行老八,曾转战西国,镇压了许多地方叛乱,因而外号镇西八郎。据说源为朝身高七尺(约210cm),豺目猿臂,膂力过人,且左手比右手还要长四寸,因此适合弯弓射箭。好用强弓、射速也快、是当时最著名的弓箭高手。

源为义

镇西八郎为朝

后白河天皇也不甘示弱,也拉拢了一批人员,包括太政大臣藤原忠通。源义朝,平清盛等人。其中,藤原忠通是藤原赖长的弟弟,源义朝是源为义的儿子,平清盛是平忠正的侄子,真可以说是一场兄弟相残的大戏。

藤原忠通——藤原赖长(兄弟)

源为义——源义朝(父子)

平忠正——平清盛(叔侄)

七月十日,双方准备接战,崇德、藤原赖长营中骁将、善使弓箭的源为义的八男源为朝主张对敌采用夜袭的策略,他算定在敌营的长兄若被重用为主帅,必定会采用夜袭,但为朝的正确提议被死脑筋的赖长否决了。为朝推测的没错,敌营果然起用了他的长兄义朝为帅,义朝果然也采用了夜袭的策略。七月十一日凌晨,平清盛、源义朝、源义康兵分三路扑向了崇德上皇驻扎的白和殿,并乘风放火,点燃了赖长、为义、忠正等人的宅邸,一时火光弥漫。崇德上皇一派的武将虽奋力抵抗,但崇德上皇吓的先跑了,导致军心溃散,于是全军溃败。藤原赖长被流矢所伤,落荒而走,战死于木津川的船中。败众也纷纷投降了。这场保元之乱一天之内就结束了。以闹剧方式收场。

保元之乱

崇德天皇的支持者藤原赖长。源为义,平忠正都被斩首,其中源为义是被儿子源义朝亲手杀死(真·带孝子)。崇德本人被流放,八年后郁郁而终。镇西八郎源为朝则被挑段手筋流放,1170年再次举兵叛乱。兵败自杀,据说他是日本第一个切腹的人。後世流传有他远渡琉球,开创琉球王朝的「为朝传说」。

影视作品中的平忠正

据说,崇德上皇死前,发愿“愿为大魔王,扰乱天下。以五部大乘经,回向恶道。”《保元物语》载,“愿为日本之大魔缘,扰乱天下。取民为皇,取皇为民。”)自此不食不休,愤懑而死,死状犹如夜叉。死后乱世相仍不止,世间以为祟。是日本三大恶妖怪之一大天狗。

崇德天皇

平清盛和带孝子源义朝则摇身一变。成为大功臣,但是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彼此争权夺利,水火不容。1157年,后白河天皇让位二条天皇,开展院政。1159年,平治元年,乘平清盛不在京城,源义朝发动叛乱,软禁后白河和二条。平清盛火速回京。把带孝子源义朝打的稀里哗啦。史称平治之乱。源义朝在逃跑的路上被杀,源氏遭到毁灭性打击,一蹶不振。

平治之乱

源义朝

影视作品中的平清盛

源义朝的嫡子,12岁的源赖朝被流放到伊豆。(据说因为平清盛母亲的心软求情,没有被处死)。源义朝的小妾常盘御前则被迫委身平清盛,换的小儿子牛若丸(源义经)出家保全性命

影视作品中的常盘御前(御前是日本贵族妇女的称号)

经过保元平治之乱,源氏和藤原氏等公卿都遭到了重大打击。平清盛从此独揽大权,仁安二年(1167年),平清盛打破了藤原氏的垄断,出任太政大臣。平氏一门也基本控制朝政。以京都六波多为据点,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家政权。史称平氏政权(也称六波罗政权)。但是,各地的源氏残党仍然蠢蠢欲动,妄图起兵作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