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留给粟裕取胜的关键时机其实只有两天,但他抓住了
淮海战役对解放战争的进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举足轻重。如果不是淮海战役歼灭了以黄埔嫡系为主的五个兵团,划江而治的局面极有可能形成。
东北战场在辽沈战役发起之前,国军已经退缩到沈阳、长春和锦州三个据点。国军统帅部认为,东北战局已经完全无法挽回,所以应当争取解救长春的郑洞国兵团,如果不行,那么最差的结果也应当是保证在沈阳的三十多万国军能够安全退入关内,与傅作义集团会和。
在辽沈战役结束之后,东北战场的国军除了五十二军逃出来了之外,其余部队被关门打狗,全军覆没,无一生还,高级将领范汉杰、廖耀湘、郑洞国等人尽数被俘,卫立煌只身逃走,不见踪影。加上济南战役后,山东全省已经解放,华北的傅作义集团也已经完全孤立了。
这时候全国还剩下的国军规模比较大一些的集团主要包括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华中的白崇禧集团,以及在徐州附近的李弥、邱清泉、黄百韬、孙元良、李延年几个兵团,以及在白崇禧控制之下但后来被抽调东援的黄维兵团。
和其它战场的情况不同的地方在于,淮海战场剩下的国军基本上都是黄埔嫡系掌握,忠诚度高于其它派系,即便这时候各个兵团司令官、军长、师长都已经离心离德、人心瓦解,但至少常公还是能够只会得动的,不会出现像廖耀湘那样拥兵自重常公却无可奈何的局面。
在淮海战役开始前,国军统帅部曾在守淮还是守徐州的问题上有过争议,但最终的结论一开始还是要以徐州为中心集中兵力,和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目的是集中消灭一部分解放军,稳住淮海局势,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划江而治的局面。
这一点,杜聿明、白崇禧也是很清楚的。所以,杜聿明做的方案就是先求依托徐州集中兵力,而在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之后,杜聿明则认为应该撤退到蚌埠一带,依托淮河再展开反击,进行决战。黄百韬兵团就是在撤退的时候,被解放军包围在运河两岸。
白崇禧的打算则是,坐等解放军在淮海战场完全消灭黄埔嫡系之后,蒋赖以纵横民国政治舞台的资本全部消失,他们就可以逼蒋下台,再进行和谈,准备划江而治。在杜聿明集团被包围后,国军统帅部要抽调华中部队东援,白崇禧坚决拒绝,即使打定了这个主意。
但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国军才刚开始撤退,意图向徐州集中的时候,华野在粟裕指挥下,乘黄百韬正在渡过运河但尚未完全渡完,而本来掩护侧翼的李弥兵团已经向徐州撤退的机会,在侧翼渡过运河,突然包围了黄百韬兵团。这样,就打破了国军统帅部的原定计划。
如果粟裕和华野没有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稍微晚两天行动,等到黄百韬兵团渡过运河,集中到徐州附近。以当时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五个兵团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华野要歼灭就是很困难的了,只能等着四野在解决傅作义集团之后再南下,才能进行战略决战了。
更重要的地方则在于,如果出现这种局面,那么傅作义和胡宗南两个集团在发现划江而治的局面有形成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将其军队如常公希望的那样,尽可能向南运送,来巩固江淮战场。如果是这样,即便四野南下,与华野、中野汇合,一时半会儿恐怕也很难完全消灭。
而粟裕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先包围消灭了黄百韬兵团,抓住了战场主动权,迫使已经撤退到徐州的李弥、邱清泉兵团不得不回师去救援黄百韬兵团,并迫使国军统帅部抽调黄维兵团向徐州运动,离开了华中白崇禧集团的掩护,为中野包围黄维兵团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