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既要管得严更要行得通
【原创】
垃圾分类既要管得严更要行得通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7月1日,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按照当日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混投的个人将处以50元至200元罚款,如果是单位没按规定实施垃圾分类,最高罚款5万元。
紧接着,北京等地也传出了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相关消息,甚至在处罚方面,可能比上海还要严厉。
我们说,推行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而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出台严厉的处罚措施,也是必然的结果。不然,很难产生应有的效果,也很难做到令行禁止。可以预料,一旦全面推开,更多、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会在各地出现,成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实践也证明,任何一项新的政策、新的决策措施的出台,如果不与处罚、奖励等紧密结合起来,确实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处罚,往往会成为左右政策、决策措施执行和落实的关键,垃圾分类也不例外。
同时要看到,政策、决策措施的执行效果如何,不仅要看处罚,还要看政策、决策措施的宣传,看有没有让百姓充分了解与理解,是否把政策内容读透了,把决策措施的要求说清楚了,把相关的知识分析明白了。如果只讲处罚、不顾实际,就有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即便眼前取得了一定效果,也难以保持。
很显然,在垃圾分类问题上,除了笼统意义上的分类之外,到底垃圾应当怎样分类,如何区分才能避免出现差错,如果因为对垃圾的性质不了解、类别不清楚而出现的分类错误,是否需要处罚,等等,也是垃圾分类能否做好、尤其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方面。
事实也是,由于垃圾的种类实在太多,同一类垃圾中也有各种类别的垃圾,别说普通百姓,就是专业人士,有时也要认真分析才有可能区分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充分考虑垃圾分类的专业情况,而过度强调处罚,就有可能出现许多“冤案”,会让居民对垃圾分类产生恐惧感,而无法将其作为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
毫无疑问,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具体的破解办法与措施。就目前来看,至少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强行推开、专业护航。长期以来,居民在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养成了什么垃圾都向一个地方扔,甚至乱扔的习惯。因此,要实行垃圾分类,必须强行推广,并辅之以强有力的处罚措施。但是,也要专业护航,由专业机构负责推广初期的垃圾回收与分类,避免因为居民专业知识不够而无法达到垃圾的目的。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出现的分类不标准、不规范、不合理、不科学,说白了,不能怪居民。所以,起步阶段必须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护航,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全面推开,能够是有利推进。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要用一到两年时间。
第二步,专业护送、普及知识。专业护航,不代表垃圾分类必须永远依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要想让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在广大居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每个居民都对垃圾分类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对绝大多数垃圾进行分类。而且,不仅要在城市,对农村居民也要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知识。不然,他们进城以后也会出现不进行垃圾分类的现象,同样会影响到垃圾分类工作。一旦进城务工人员也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对于在农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也会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阶段非常重要,预计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试点地区一定要认真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创造良好条件。
第三步,全民自觉、全面推开。完成了前两步工作,进入到第三步,也就可以认为已经从必然王国走到自由王国了。对广大居民来说,可能已经对垃圾分类工作基本了解与掌握,对实行垃圾分类有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全面推开了。一旦推开,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就只能做好,只能越来越好,而不允许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这个阶段,重点是制定制度、健全机制、完善法规、规范。也相信到了这个阶段,广大居民一定能够很好地做一位垃圾分类的自觉执行者、实践者,共同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