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兵团被包围,胡琏主动请缨去组织突围,结果只有他出来了
《特赦1959》中,黄维被搞得特别忠孝节义,一时间成了一个小网红。而且,黄维始终对被解放军打败不服气,为了抗拒改造,甚至不惜以研究永动机为名,乃至于最终拒绝被特赦,要留在功德林继续研究永动机。尤其是他的性格搞得很傲娇,其实不然,他在功德林算是比较冤的,因为前面的解放战争都没参加,到1948年5月他才赴任十二兵团司令,当了半年,他就在双堆集被解放军俘虏了。
1948年,十二兵团组建的时候,最合适的兵团司令官当然是时任十八军军长的胡琏。而且,在此之前就已经组建过以整编十一师为核心的小型兵团,胡琏就是司令官,而且是中原战场国军的主要机动兵团。当时拟议编入十二兵团的部队包括十八军、第十军、十四军和八十五军,第十军和十四军当时已经算是土木系的外围部队了,所以胡琏是兵团司令的最佳人选。
但最后这个兵团司令却并没有落在胡琏头上,而是落到了从1944年就已经离开了前线部队,去了后方办军校的黄维头上。黄维是土木系骨干分子,资格比胡琏更老,抗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十一师师长,十八军军长,但在1944年的时候因为与上级冲突,被调离了前线。因此,黄维在许多人眼里,都是一个书呆子、死脑筋,打仗不如胡琏机警。尤其是黄维因为解放战争前期一直在后方,实际上对解放军的作战风格并不熟悉。
但这时候国军高层之间的派系斗争就开始给解放军助攻了,硬是把胡琏顶掉,让书呆子黄维当上了一个拥有四个军、十二万人的大兵团的主官。因为这时候十二兵团编组的时候还在华中剿总指挥之下作战,而时任华中剿总司令的不是别人,正是解放战争前期一直和陈诚明争暗斗的白崇禧。白崇禧下台出任华总剿总司令之后,接手的何应钦,也是陈诚的老对手,同样是势同水火。所以,虽然胡琏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白崇禧和何应钦却都坚决反对胡琏出任十二兵团司令官。最后,陈诚不得已,只好把黄维推了上去,代他执掌十二兵团。
黄维上任后,在华中执行追剿中野的任务,一会儿豫东,一会儿豫西,一无所获。到10月份,他接到国防部的命令,要求十二兵团东进,增援徐州,参加徐蚌会战。十二兵团从信阳出发,一路渡过浍河、淝河、颍河、淮河等大小河流,遭到解放军的层层阻击,最终在到达蒙城的时候,发现敌情紧张,本来黄维提出在蒙城进行防御战,但是国防部要求他继续向徐州前进,只好离开了蒙城,结果在双堆集被中野包围了。
被包围之后,一开始黄维还想突围,但是怎么也突不出去,黄维又提出掉头向东,到固镇与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靠近,然后再一起向北进攻,但这时候黄百韬兵团已经在被包围歼灭之中,徐州虽然又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加上冯治安的绥靖区,但兵力仍然显得十分紧张,因此,国防部仍然不断催促黄维尽快突破解放军包围圈,增援徐州。折腾了一番之后,黄维增援徐州不成,自己终于也被完全围住了,动弹不得。
胡琏因为没当上兵团司令,一气之下,就以去南京治病为名,离开了前线,回到了南京。得到黄维率领十二兵团被包围的消息之后,胡琏非常紧张,主动求见国军统帅部高层,要求前往十二兵团包围圈中,率领十二兵团突围。他和蒋晤谈一番之后,蒋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派飞机送他到了双堆集,回到了部队。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整个兵团的智慧部门胡琏比较熟悉,整个兵团的作战风格也是胡琏打造出来的,所以在这个紧急关头,他更适合去指挥突围。
不过,胡琏的到来,也没有给十二兵团带来什么太多的突围机会。原因很简单,这时候突围光有胡琏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外围友军接应,内外夹击,才能突破解放军的包围圈。而这时候能够解救十二兵团的,除了刘汝明、李延年两个兵团,就只有徐州的三个兵团了,但杜聿明对救援黄维兵团不感兴趣,他的方案是置十二兵团于不顾,直接率三个兵团撤退到阜阳一带,依托淮河,取得补给,再向北攻击,救援十二兵团。而且,杜聿明集团撤出徐州没走多远,就被解放军也追上包围了。杜聿明还在考虑如何突围的问题的时候,国军统帅部空投了一个命令,要求杜聿明改变方向,救援黄维。
杜聿明集团折腾了半天,黄维兵团没救出来,还耽误了撤退的时机。胡琏也回天乏术,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最后只能请求空军投毒气弹,掩护十二兵团突围。但到了十二月十五日,空军司令王叔铭来到双堆集上空,和黄维通话,表示不能按计划执行,黄维一气之下直接说,那我就断然处置了,于是自己回到兵团司令部布置准备强行突围。但是突围还没开始,黄维和胡琏、吴绍周就自己先乘着坦克,在战车部队的掩护下准备先走,其他部队发现了之后,全线崩溃,都成了乱跑。最终,黄维的坦克卡在了战壕里上不来,当了俘虏,吴绍周干脆没上坦克,就找了个安全的地方坐着等着解放军来抓,只有胡琏自己逃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