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人务实、清醒、诗意地活着
01. 书画家蒙中在大理二十公里外的喜洲租了个院子,住了下来,取名竹庵。竹庵里种了很多竹子,苍山小竹、金竹、钢竹、紫竹......等等。还有一系列的果树、花树、蔬菜,一百多种植物在这里袅娜共生。这些都是传统绘画和诗文中常见的植物,足不出户,就可以和自然相融。
乡村常有,而隐居不常有。隐居者少,而围观者众。
艺术家,乡村,小院,是个很搏流量的话题。蒙中移居乡村,“桃花源”“田园梦”一类的修辞,被媒体广泛使用,诸如《我所见过最理想的生活》《每个人都做过的田园梦,他在大理帮你实现了》等等。无数人看到后,慕名而来,大家对他生活方式的关注,超过了对他艺术作品的关注。
蒙中对此保持清醒的视角,他说,或许在如今这个年代,只有这样的遣词造句,才会被更多的人关注到,然而这于他平常又简单的日子,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蒙中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他觉得,其一,以自己的性情,在城市里也是深居简出,与城市的繁华无关,恰好又喜欢这个桃源般的地方;其二是没有多少国画家画过大理和云南,而大理的光影、色彩、云彩都很好,自己正好一试。
所以,喜欢加乐意,不如搬来。于是,他把家和工作,都搬来了。
一般人羡慕的是,在这么美的院子里,每天晒晒太阳喝喝茶,多么惬意。然而人生在世,哪儿能免俗,蒙中每天的工作时间很长,阅读、思考、写字、画画、卖画,其实都很辛苦。只不过,竹庵的宁静把干扰减到了最小。
02. 蒙中有一个好老爸。老爸认为人应该找到自己的喜好,走出自己的路。考再好的大学,都不如像唐伯虎那样,身上带个印章,到什么地方都自在生活,还受人尊敬。
喜静、好古、恬淡的蒙中,似乎就是为老爸的人生理想定制的娃一般,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和书法的天分。
他很小就开始练书法,抄唐诗,临摹倪瓒和《芥子园画谱》,读《石涛话语录》《红楼梦》《浮生六记》等等,中国文人的气息奠定了他的底色。
他在古人身上学到了时间分配: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
他认为,只有通才,艺术才会精彩。而这,在《见南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见南山》,是书,是画册,也是生活美学指南。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归去》是行李对蒙中的访谈,后面三部分《来兮》《出岫》《消忧》都是蒙中的文字。
蒙中的文字都是短章,如古人的笔记体,疏疏落落,一段一事一悟,一两百字。文字古雅精炼,节奏起伏如画里布局。有时间一气读完,很受感动和启发。没时间,偶尔读一两段,也不影响,反正独立成篇,每一段都精彩。
他的画恬静、澹远、空灵,书卷气浓厚。画幅不大,画里的景象也来自日常,一竿翠竹,一片桃林,几树梅花,大理的晨昏,洱海的渔船……不陌生,也不抽象,安安静,俏生生,清灵灵。
他的小楷清新,中楷很有弘一法师的味道。他在书法上下了很多功夫,在骨子里是把自己当成中国古代文人去锤炼的。他认为,通过书法的修习,是进入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的最好途径。
传统文人生活的涵泳,让蒙中清醒又恬淡地行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他生在重庆,却没有火爆、生猛的性情,他住在大理,却不投身任何热闹的艺术聚会。他只在自己的世界里,平静快乐的生活。
03. 竹庵里有一只陶罐,是妻子当年送他的。那时候维持生计,他做过很多工作。偶尔周末和朋友去野外写生,他会采很大一束野花回家,插在这只陶罐里。简陋的画板,砖头搭的架子,花布遮挡的旧桌子。他说“再怎么条件不好,这些成本很低的生活情趣,会带给无限的快乐”。
行李去采访他的当天,专门到农场选了一束花,自觉清雅。不曾想蒙中早上正采过一大捧野菊花,生气勃勃地绽放在家中,那是园花无法比拟的山野清灵之气。
竹庵附近有条万花溪,他请人刻了一方印章“万花溪畔人家”。
竹庵五公里处有个村子叫桃源,友人为他治印一枚“家距桃源五公里”。
竹庵春雨落叶残花,他画张画留念,友人为他治印“蕉窗夜雨一竹盫”。
雨季的竹庵庭院,青草油油,友人为他治印“坐卧闲房春草深”。
看书写字画画、清理书橱、洒扫庭院、刈除杂草、施肥修枝,忙活半天喝杯水,吃一根才剪下来的黄芭蕉......在这些画面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古代读书人的影子,一影一影,叠出晴耕雨读的他,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
作品打动人的是内涵和气质。就像他自己说,从小喜欢陶渊明、王维、倪瓒的作品,天性安静,与世无争,喜欢纯粹和简淡。很多人觉得生命应该像篇大文章,他更希望做些小题目,随性又自在。
越是单纯简洁,越需要深厚的内质做支撑。
蒙中的字画文都很耐咀嚼,虚实留白,回味绵长。书里提到李安说电影要留一半力气给观众使,他认为一本书也该这样。
《见南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