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别担心,这里有打破各种“上瘾”行为的不二法门

孩子沉迷电子游戏别担心,这里有打破各种“上瘾”行为的不二法门

原创2021-09-23 10:14·月悦读书

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跟我求助说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爱学习,该怎么才能让他们迷途知返?

我通常都会问家长你怎么看待电子游戏?家长大多数回答:这就是耗费时间,玩物丧志。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对待一个孩子热衷的事物,一无所知,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热衷,那么我们很难找到办法去扭转局面。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视角:孩子天生爱玩游戏。有人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有人则“顺势而为”,研究如何将游戏化的机制引入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张华,青少年创新教育专家, 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三个孩子的父亲。于2013年创办少年商学院。其教育理念获得了少年商学院400万用户见证和认可。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是张华作为一位创新教育工作者创办少年商学院7年来的整套体系(从价值观到方法论)的全景式分享;用大量的教育实践案例和数据得出科学教育结论,也是他作为一位父亲10多年来家庭教育心得的和盘托出。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电子游戏?

张华在书里提到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对于自驱力与抗挫力都不太强的孩子来说,在现实世界里,努力往往不是达成目标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游戏世界中,孩子确信目标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这一点非常关键。

这里提到两个关键词:自驱力和抗挫力。这是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里提出孩子赢得未来的8大核心能力中非常关键的能力。(见下图)

这也是打破各种“上瘾”行为的不二法门。

1、 面临困难,肩并肩——抗挫力可以这样培养

当你的孩子考试考得不好;当你的孩子上兴趣班,觉得很难坚持不下去;当你的孩子怕失败拒绝去参加一项比赛时,你会怎么样反应呢?

是骂他懦弱胆小,逼他去接受挫折?还是肩并肩与他在一起共同面对呢?

你有没有思考到:孩子喜欢打游戏,有可能是一种逃避,逃避现实里的挫折和失败。毕竟游戏里有的大多是通关的痛快淋漓。那个世界里的自己很有力量,只要努力就能达到目的。

孩子不过是喜欢游戏世界里那个很有力量的自己而已。

这么多孩子沉迷于电子世界,逃避现实,恰恰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战胜挫折。

很多家长都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脆弱,动不动就抑郁。抗挫折能力急需加强,但是却苦于不知道如何着手。

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里提供方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允许孩子犯错,帮助孩子复原并复盘,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 允许孩子犯错

考试失利,比赛失败,生活遭遇挫折,从来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有的父母总是给孩子灌输“得了100分”或“考了第一名”的骄傲与风光,更有一些父母会刻意贬损落后者或“失败者”,称那有多么不堪、多么丢人。

这种短视且狭隘的教养观贻害无穷,有一天可能会让孩子“逃避现实”。

说到“失败”二字,芬兰人还创造了一个“国际失败日”。在每年10月13日这一天,芬兰人都会鼓励全世界人民“自曝其短”,分享自己犯错的经历、失败的经验,释放内心的压力,从而摆脱对失败的恐惧。

  • 帮助孩子复原并复盘

张华老师有个观点叫“背靠背不如面对面,面对面不如肩并肩”。

“背靠背”是指父母和孩子缺乏沟通,甚至缺少见面;“面对面”是指亲子沟通整体顺畅;“肩并肩”是指父母和孩子应该成为共进退并且交心的“战友”。

去年高考季,浙江男孩赵启琛火了。高一时,他是班级里的吊车尾,考倒数第一还是家常便饭。如今,他上演'超强逆袭',考了705分,进了清华大学。

别人都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男孩说了一句话:'我妈从不因我的成绩不理想而责骂我。在我迷茫失落的时候,她总是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

这就是真相。当问题出现时,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所谓大道至简。只是身为父母的我们不一定做得到。

专门研究青少年自尊的心理学家唐娜·希克斯(Donna Hicks)博士说:“我们都有一种深切的人类本质的渴望,那就是渴望被看见、被听见,在世界上被认可、被理解。”

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当挫折来时,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指责。

  • 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抗挫力的第三个层次或第三重境界,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实父母做到了前面两点,这一点基本上就会水到渠成了。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与之“肩并肩”。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在远远的背后关注。

2、对孩子来说,自由才自律——自驱力来源于掌控感

孩子到底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自驱力?这是家长和老师们感到非常头疼的话题之一。常常是大家都做了很多努力,却似乎都无济于事。这是为什么呢?

张华老师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里有一个观点:对大人来说,自律才能自由;对孩子来说,自由才自律。

这和美国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奈德·约翰逊的研究不谋而同:怎么样让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自控力,就是要让他的前额皮质得到足够的发展。

这个发展来自于你给他足够的选择空间,让他有掌控感。

到底如何养育自律的孩子呢?经过10年的实践,张华老师总结出了一套“3D逆向自律法则”。

延迟(Delayed):慢就是快。

危险(Dangerous):危险即安全。

方向(Direction):给方法不如指方向。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3D逆向自律法则”的实操方法,就不一一描述了,感兴趣的人可以阅览书籍。书中方法切实可操作,且不分地域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一试。

顺势而为,把游戏的精髓和教育结合起来

很多孩子的兴趣和才能没有被激发,不是因为他们“不行”,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或不敢尝试新的激发方式。

马斯克说,教育应该“尽可能地有趣和刺激”。

如果从电子游戏的角度思考教育,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多地参与其中。“如果孩子们能超级沉迷于电子游戏,那么他们也就有办法超级沉迷于学习。”

斯坦福大学人文科学和技术高级研究所基思·德夫林博士说,游戏化学习的神奇之处在于艰难的乐趣。

学习是艰难的任务,但是,通过正确的思维去开展学习,伴随某种积极正向的反馈,它可以变成艰难的乐趣。如同游戏一般。

所谓顺势而为,是把游戏的精髓和教育结合起来——游戏化教育。

张华老师说:如果说一流的学校是一座博物馆,那么顶流的学校则是一座游戏中心。

甚至在游戏化的环境里,让学生之间的社交变得轻松和高质量,进而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感知与掌控力。张华老师认为,这是“学习的未来”应有之义。

改变思维,游戏化学习势不可挡。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过:你看到的只是看得见的知识体系,但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却是看不见的核心能力和全人品格。

所有看似问题的背后,都是核心能力的缺失。

张华在《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关于如何引导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子女和学生的过程中塑造他们的8大核心竞争力。

本文仅描述其中一角,作抛砖引玉之效,

莫言说:“没有天生的成果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

张华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本指导手册,用亲历及真实案例描绘出教育的路径与方法,非常值得全世界的父母参考学习。

如果你是注重自身(和孩子)综合素养与健全人格培养的父母或教育工作者。看完这本书后,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愿我们都能成为智慧父母,以正确教育理念为光,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