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鼠妞 2020.10.-----2021.1.12
第一课小结一、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也可相互传变。(人体组织结构:内脏:五脏六腑;体表:皮、肉、脉、筋、骨和五官九窍)2、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天人合一),人对自然的适应是有限度的,太过或不及而致病。(二)辨证论治(略二、阴阳学说(一)、阴阳概念:是对宇宙间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表现于外的功能活动);阴阳对事物属性的概括,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二)、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2、阴阳的互根;3、阴阳的消长;4、阴阳的转化三、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大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内容1、事物的五行归类(比类取象和抽象推演)2、五行之间的生克(正常)乘侮(异常)关系相生的次序:......相克的次序:......对“制化”的理解......相乘:相克太过相侮:反克第二课小结(2020.10.20)一、五脏(心、肺、脾、肝、肾):化生和贮藏精气为主要生理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五脏生理功能与体表、五官九窍的关系心主血脉(心气)主神志(狭义)“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与舌、汗为心液肺主气(呼吸之气、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涕为肺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水液)、“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上升水谷精微、内脏)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涎为脾液肝主疏泄(气机、情志、消化、)主藏血有助生殖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泪为肝液肾主藏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本”;精化气(主生长发育、主生殖);肾之阴阳为一身阴阳的根本(元阴、元阳)主纳气主水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唾为肾液第三课小结(2020.10.27)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废物的排泄为主要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有“六腑以通为顺,以通为用”之说。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与肝关系密切)'2、胃:收纳腐熟水谷饮食:“太仓”、“水谷之海”。脾胃的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及转输的功能又称“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4、大肠:传导糟粕。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腑,有“孤腑”、“大腑”之称,包含了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分相关脏腑及其部分功能。即:上焦——心肺(宣发敷布气血);中焦——脾胃(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下焦——肝肾膀胱(泌别清浊,排泄废物)。所以三焦功能:a、总司一身之气化;b、水液运行的通道。三、人是个有机整体,内脏与体表相关(外合、其华、开窍等),而内脏之间也密切联系:(一)脏与脏的关系1、心与肺:血与气的关系( 心主血脉,肺主气),肺气助心气以运血,心血助肺气之宣降,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异常现象多为“气滞血瘀”或“血瘀气滞。”2、心与脾: 心主血,脾主生血和统血,所以两者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生化运行,也是母子关系,异常现象多为“心脾两虚”。3、心与肾: 心火与肾水在体内应上下沟通,相互资助,阴阳协调,即“心肾相交”,异常现象多为“心肾不交”等。4、肝与脾: 木与土的关系,肝木疏泄制约脾土壅滞以助脾胃消化,脾升胃降协助肝木疏泄。异常现象多为“肝脾不调”(木乘土)。5、肝与肾: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主筋,肾主骨,两者是精与血的关系,精血同源,故“肝肾同源”,异常现象多为“肝肾阴亏”(肝肾两亏)。(二)腑与腑的关系:“六腑以通为顺,以通为用”。(三)脏与腑的关系:脏为阴在里,腑为阳在表,脏与腑是通过经络絡属形成六对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夫妻关系):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脏腑表里之间联系更密切,病变更容易传第四课小结(2020.11.03)一、经络的组成:经脉和络脉。经脉又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为经络系统的主体,络脉是次要部分。十二正经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奇经八脉为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以前四者(冲任督带)为主。二、经络的作用:1、联络周身表里,沟通上下内外,调节各部功能,把人体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全身气血。(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二)、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发布规律、絡属和流注次序:1、走向交接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手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交手三阴经。即:阴经与阳经交接于四肢末端,阳经与阳经交接于头面,阴经与阴经交接于胸腹。2、分布规律阴经在四肢内侧,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阳经在四肢外侧,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内外侧前、中、后线各为表里经。3、絡属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4、流注次序气血在十二经中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流注次序::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即:四肢末端以阴阳表里经相接,头面部以手足同名经相接,胸腹部是太阴之后接少阴,少阴之后接厥阴,厥阴之后接太阴。(三)、奇经八脉1、督脉:总督一身阳脉。胞中→会阴→脊正中线→腰→头部(入络于脑)→头顶→前额→鼻柱→人中。2、任脉:总任一身阴脉。胞中→会阴→前正中线→咽喉→下颏→环绕口唇→人中→两眼下。3、冲脉:总管一身气血,“血海”、“十二经脉之海”。胞中→会阴→腹前壁分两支→挟脐→咽喉。4、带脉:总束阴阳经脉,“诸脉皆属于带”。环腰一周,状如束带。第五课小结(2020.11.1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的是正气在养生保健,顾护健康中的重要性,但对如何保持健康,避免或祛除病邪也不容忽视。病邪分两大类:外邪(六淫、疠气等),内邪(七情、饮食、劳逸等)。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淫的区别)(一)、它们共同的致病特点:1、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每个季节有主气,因此每季有多发病和常见病;2、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转化;3、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两种及以上一起致病;4多从口鼻和肌表入侵。(二)、各种病邪特点:1、风:春的主气,为阳邪,主动,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头痛、汗出、恶风为主症);2、寒:冬的主气,为阴邪,易伤阳邪,主凝滞,主收引(无汗,恶寒、痛症);3、暑:夏的主气,为阳邪,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并多夹湿(高热、大汗、渴喜冷饮及暑湿病症——其热不扬、头重如裹、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4、湿:长夏的主气,为阴邪,其性趋下,粘滞,重浊(以下半身病症多见,病程较长);5、燥:秋的主气,燥胜则干(皮肤干燥、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燥易伤肺(干咳无痰等);6、火(五气可化火,五志可化火)。二、七情:七情影响健康:1、影响相应的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2、影响内脏的气机活动——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三、饮食:饮食不当影响健康:1、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寒温不调);2、搭配不当(食物荤素搭配不当、食物性能搭配不调);3、饮食不洁。饮食养生基本原则:一、定时进食:即“不时不食”,保证进食与消化过程协调一致,使食物能被充分消化吸收。我国饮食方式一日三餐,每餐间隔5~6小时。二、定量进食:即饥饱适中,不可过饥过饱。“早餐宜好,午餐宜饱,晚餐宜少”。各餐食物量的比例:早餐30%~35%,中餐40%,晚餐25%~30%。三、寒温适度:“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食物温度宜40°C最为适宜。四、食物搭配:食物应多样性,并注意荤素搭配,且素大于荤。菜肴也应以素为主,一般蔬菜要超荤菜一倍以上,这样比较符合营养要求。五、食味搭配:食物有五味,对人体作用不同,即辛入肺,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只有五味调和,才能补益五脏,五脏功能才能平衡协调。六、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七、脾胃为本:脾胃是饮食消化吸收的场所,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所以饮食必须重视脾胃功能,食物要求适合胃气,即人的口味,宜软宜温,细嚼慢咽等。八、注意饮食卫生。第六课小结(2020.11.17)诊法: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运用时要“四诊合参”。一、望诊(一)、望全身情况1、望神:神是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望神,是通过观察人的精神状态、眼神、意识活动、语言气息等,以判断体内精气盛衰、脏腑功能强弱。“得神”:神志清楚,两眼灵活明亮,语言清晰,反应灵敏。——正气未伤,发病的话,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失神”:精神萎靡,目光晦暗,瞳神呆滞,语言低怯,反应迟钝等。——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佳。“假神”(略)2、望面色:颜色和光泽。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光泽主要反映体内精气盛衰面部光泽鲜明、荣润,说明气血较盛,反之,精气损伤。颜色主要判断病邪的性质和病情深浅:(1)青色:主寒,主痛,主瘀血。(2)赤色:主热。满面通红,渴喜冷饮为里实热证;两颧潮红,潮热盗汗为阴虚内热证。(3)黄色:主虚,主湿。萎黄为脾胃气虚,生化不足;黄胖为脾虚湿蕴;身目俱黄为黄疸(分阳黄、阴黄)。(4)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晄白虚浮为阳虚,淡白无华为血虚,苍白多为里寒腹痛。(5)黑色:主肾虚,主水饮。面色淡黑而浮为肾阳虚,面黑而干为肾精亏耗,妇女眼眶灰黑,多为寒湿带下。3、望形体:人的形体强弱基本上同脏腑功能盛衰是一致的,但要注意“形盛气衰”之类的特殊情况。4、望姿态:原则上“动主阳,静主阴”。(二)、望局部情况(重点是望舌)望舌:“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望舌质、舌苔。舌质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舌苔反映疾病的性质和深浅。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苔薄白,即“淡红舌,薄白苔”。 望舌内容:舌质、舌苔;望舌应注意区别染苔和假苔。1、舌质(色、形)(1)淡舌:主寒、主虚(舌淡胖为阳气虚弱,舌淡瘦薄为气血不足);(2)红舌:主热(舌深红而胖为心脾热盛,舌红瘦少苔为阴虚火旺,舌红而干为热盛伤津);(3)绛舌:主热盛;(4)紫舌:多见于气滞血瘀。2、舌苔(色、质)(1)白苔:主寒(薄白为风寒表证,白厚滑腻为痰湿內停或食积不化,白厚为寒邪内盛);(2)黄苔:主热,其色越深,其热越重(苔薄黄为风热表证,苔黄厚腻为湿热积滞,苔黄厚干燥为热盛伤津);(3)灰苔、黑苔:多见于疾病危重阶段。(4)腐腻苔:腐苔多为热蒸食浊,腻苔多为湿浊、痰饮或食积。一、十二经脉的命名(名称):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第七课小结(2020.11.24)二、闻诊(略)三、问诊问诊内容较多,重点几项:1、问寒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为外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舌苔薄白为风寒表证;恶寒轻发热重、咽喉红肿痛、舌苔薄黄为风热表证。发热不恶寒为里热证。口渴便秘,舌红苔黄为实热证,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为阴虚发热。2、问汗(注意出汗时间、汗量、性质等)表证汗出恶风多为伤风表虚,无汗恶寒多为伤寒表实。日间出汗,活动时更甚、量多、短气乏力或四肢不温,谓之“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睡后汗出,醒后即止、量少、五心烦热,谓之“盗汗”,多属阴虚。3、问疼痛 :痛喜热饮或喜温敷是寒痛,痛喜凉饮冷敷是热痛隐痛喜按或食后痛减是虚痛,疼痛拒按或食后痛增为实痛,胀痛游走不定是气滞作痛,刺痛位置不变是血瘀作痛。4、问二便大便异常:便秘兼腹满胀痛为里实热证,老人、产妇、久病多见津枯血燥的习惯性便秘,长期黎明前腹痛泄泻是“五更泄”,属脾肾阳虚,便时坠肛为中气下陷。小便异常:小便清长属寒,小便清长、频数甚至失禁遗尿兼腰膝冷痛、酸软多属肾阳虚损,尿频、尿急、尿同、量少、色黄赤多为膀胱湿热。5、问睡眠失眠: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多为心脾两虚,潮热盗汗、虚烦失眠、舌红少津为阴虚内热,夜卧不宁、口舌生疮多心火亢盛,失眠多梦、头痛口苦、急躁易怒多为肝胆火盛。嗜睡:嗜睡兼肢体困重多湿盛,嗜睡兼体倦乏力多为阳气虚弱,食后困倦多睡多为脾气不足。四、切诊切诊又称“脉诊”,多运用“寸口诊法”,即切按掌后桡动脉浅表部位。正常人脉象又称“常脉”:不疾不徐,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中取三部皆可得;和缓有力,节律均匀。养生保健属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的内容。一、未病先防(一)调养身体,增强体质。(二)防止病邪侵袭。二、既病防变早诊断、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传变第八课小结(2020.12.01)中药基础知识中药的来源有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植物类是绝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中药又叫“草药”、“中草药”,药学称为“本草”。古代比较有名的药学专家李时珍、葛洪等,著名的著作有《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一、中药的性能(一)四气五味1、四气,也即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药与温热药是两种相反的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寒凉药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有温里、散寒、助阳、通络等作用。“平性”药也有微寒、微温的药性。2、五味,即中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每种味道,具有相应的作用;(1)辛:发散、行气。一般治疗表证和气滞的药等,都有辛味,如麻黄、薄荷、陈皮、木香等。(2)甘:滋补、和中、缓急。治疗虚症、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药多是甘味,如人参、党参、熟地、甘草等。(3)酸:收敛、固涩。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等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4)苦:泻火、燥湿、下降。治疗火热炽盛、湿热蕴结、肺胃之气上逆,清热燥湿的黄连,降逆平喘的杏仁。(5)咸;软坚、散结、泻下。治疗瘰疠、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如瓦椤子、海浮石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此外,淡味药渗湿利尿,如茯苓、通草等一般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基本相同,所以习惯上还是称“五味”。每种药有气也有味,所以须综合看一个药的气和味:气味相同,作用大致相同,气同味异或味同气异作用有同有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石膏辛寒清热泻火;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生地甘寒养阴清热。(二)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趋向。升浮药:向上向外,有发汗、解表、祛风、催吐等作用;沉降药:向下向里,有降气、平肝、潜阳、利尿、收敛、止血竽等作用。1、与病位、病势的关系:以病位论——病位在上、在表的,宜用升浮药,如紫苏、生姜等;病位在下、在里的,宜用沉降药,如大黄、芒硝等。以病势论——病势下陷的,宜用升浮药,如久泻脱肛的用升麻、柴胡升举阳气;病势上逆的,宜用沉降药,如胃气上逆的呕吐用半夏、代赭石降逆止呕。2、与药物四气五味的关系:凡味属辛、干,气属温热的药,大多为升浮之品;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药,大多为沉降之品。3、与入药部位和质地轻重的关系:一般情况:质地轻的花叶茎类药大多是升浮药,如菊花、金银花、桑叶、苏叶等;质地重的种子、果实、根快、矿石、介壳类大多是沉降药。4、与炮制的关系: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收,盐炒则下等等。三、中药的用法(一)配伍1、单行:单味用药,药力专一,简便廉验。如清金散单用黄芩治疗肺热咳嗽。2、相须:性能功效类似的药合用,以增强疗效。如大黄配芒硝增强泻热攻下的作用。3、相使:一药为主,配伍他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两者性味功效不一定相同。如黄芪为主配茯苓,增强益气健脾利水的功效以治疗脾虚水肿。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药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可以被生姜消除。5、相杀:一种药可以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的毒副作用。如生姜可杀半夏的毒性,绿豆可杀巴豆的毒性。相畏和相杀是同一种配伍的两种说法6、相恶:两药合用,能降低甚至丧失疗效。如人参恶莱菔子,生姜恶黄芩。7、相反:两药合用,可发生剧烈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如黎芦反人参、沙参、芍药等。(二)剂量与药物性质、质地及病情、体质、年龄等有关。现今中药剂量统一采用公制g(克)为单位。个别也有用数量的,如生姜3片、红枣5枚等。(三)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如前面的“相恶”、“相反”等。2、妊娠禁忌(略)3、服药禁忌:(1)指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即“忌口”,如常山忌葱、人参忌萝卜、茯苓忌醋、薄荷忌蟹肉等。(1)指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四)煎服法(1)常规煎药法(略)(2)特殊煎药法:先煎:质重、有毒副作用或特殊气味的某些药,如石膏、鳖甲、附子。后下:易挥发的药,如薄荷、砂仁、钩藤。包煎:细小种子或粉末类药,如滑石、蒲黄、车前子。另炖:效好又贵重的药,如人参、羚羊角。烊化:动物胶质类药,如阿胶。(3)服药法常规服药(略)特殊药:补益药宜饭前;健胃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宜饭后;:安神药宜睡前;:驱虫和泻下药宜晨起或睡前空腹;急性病不拘于时;慢性病或服用丸、散剂中成药有定时。无论饭前或饭后,要间隔一小时左右。第九课小结(2020.12.08)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苔薄白,脉浮紧。常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生姜,葱白等,各药特点(特长):麻黄:发汗强,另还可宣肺平喘(风寒咳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兼表证);桂枝:发汗力量不如麻黄,但可与麻黄相使应用,另可温阳通络(寒痹);紫苏:解表长于行气宽中,另可解鱼蟹毒;荆芥:温而不燥,另可透疹,止血;防风:另可除湿,止痉(破伤风等四肢抽搐);生姜:另可温中止呕,尚可解半夏、南星、鱼蟹毒;葱白:另可散寒通阳(寒痹),解毒散结(阴毒)。2、辛凉解表药:功效疏散风热,适用于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咽痛 苔薄黄,脉浮数。常用药:桑叶,薄荷,柴胡,升麻,葛根,芦根等,各药特点(特长):桑叶:另可清肺润燥(擅长)(风热或肺燥咳嗽),清肝明目(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薄荷:另可清利头目(目赤肿痛),透疹、利咽(咽喉肿痛);柴胡:以和解少阳病证之寒热往来见长,另可疏肝解郁(醋炒),升举中气;升麻:另可发表透疹,清热解毒(胃热之牙龈肿痛、咽痛等),升举阳气(与柴胡合用效果更好)。葛根:擅长发表解肌(风热表证之项背强痛),清热生津(热病烦渴、消渴症),升阳止泻(脾虚之腹泻,须煨用);芦根:清热(风热、里热)、生津、止呕(解鱼蟹毒之恶心呕吐)。使用解表药注意事项:1、发汗不可过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以防耗气伤津;夏季应用宜减轻用量。2、解表药气味大多辛香,汤剂不宜久煎。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气分高热“四大证”,常用药:石膏 知母,各药特点(特长):石膏:擅长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四大证首选药,需生用,内服),收敛生肌(煅用、外用);知母:另可滋阴润燥(肺热或阴虚咳嗽),所以知母虚实之热皆可用。2、清热解毒药:功效清邪热、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如疮疡、丹毒、斑疹、咽喉肿毒等。常用药:金银花 野菊花,马齿苋,板蓝根等,各药特点(特长):金银花:另可凉血止痢(痢疾),疏风散热(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银翘散);菊花:清热解毒(野菊花),清肝明目(白菊花),疏散风热(黄菊花);马齿苋:另可凉血止痢(热痢脓血,也可用于热淋、血淋、疮疡)。尚可促进糖代谢,辅助冶疗粮尿病;增强血管壁弹性,缓解血压过高;有效防癌抗癌。板蓝根:另可凉血,利咽(咽痛,痄腮 大头瘟,丹毒);3、清热燥湿药:功效清热燥湿,清热解毒,适用于湿温病、痢疾、腹泻、淋证、疮毒、黄疸。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各药特点(特长):黄芩:偏清上焦湿热及热毒(热病烦渴、肺热咳嗽),另可止血安胎(胎热胎动不安);黄连:偏清中焦湿热及热毒(胃热呕吐、胃热炽热盛之嘈杂、齿痛);黄柏:偏清下焦湿热、热毒(湿热带下,脚气,湿疮),另可清退相火(阴虚发热、盗汗、遗精)。4、清热凉血药: 功效清解营血分热邪,常用药:生地黄:清热凉血(血热妄行之出血症),养阴生津(阴虚发热及阴虚肠燥便秘、消渴证)。5、清虚热药:功效清虚热,退骨蒸,适用于热病后期及阴虚发热。常用药:地骨皮,青蒿,各药特点(特长):地骨皮:擅长清退肺阴虚发热、咳嗽及消渴症;青蒿:另可解暑(夏季暑热),止疟(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可用鲜青蒿绞汁服用)。不宜久煎。三、化湿药1、芳香化湿药:功效化湿运脾,舒畅气机。适用于食困脾胃:头身困重,脘腹痞闷,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苔白腻。常用药:苍术,厚朴,砂仁、白豆蔻,各药特点(特长):苍术:燥性较强,湿困脾胃首选药,另可祛风除湿(夏季外感风寒又兼内伤湿滞病证——藿香正气水,寒湿痹症),明目(雀目夜盲证——与动物肝脏同蒸熟食用):厚朴:擅长行气燥湿(与苍术相须同用,治湿阻气滞甚为合拍),另可降逆除满(胸闷咳嗽、梅核气——半夏厚朴汤);砂仁:擅长行气健胃(脾胃气滞),另可温脾止泻(脾虚湿滞腹泻),注意入汤剂须打碎后下。白豆蔻:另可行气、暖胃、止痛(胃脘疼痛、呕吐、噫气、反胃)。第十课小结(2020.12.15)2、渗湿利水药:功效渗除水湿,通利小便。适用于水湿停留:小便不利,水肿,腹泻,痰饮等。常用药:茯苓,薏苡仁,各药特点(特长):茯苓:利水渗湿代表药(茯苓皮或赤茯苓),另可健脾补中(脾虚湿困),宁心安神(茯神较好)(心脾两虚)。薏苡仁:另可清热通络(湿滞经络、风湿痹症、筋脉拘挛),排脓解毒(肺痈、肠痈),健脾止泻(脾虚湿困之泄泻)。健脾炒用,余皆生用。3、清热利湿药:功效既渗湿利水,又能清热,适用于湿热淋证,湿温,疮疹,黄疸等。常用药:茵陈,车前子、金钱草,各药特点(特长):茵陈:“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砍柴烧”。清热利湿,退黄疸,是退黄疸首选药(阳黄、阴黄、)。车前子:清热利湿良药(湿热林证、湿热泄泻),清肝明目(肝热目赤、羞明;肝肾不足之眼目昏花)。车前了需包煎。另:车前草尚可清热解毒。金钱草:利水通淋良药(热淋石淋、胆道结石),另可清热消肿(疮疡肿毒——鲜药捣汁内服,其渣外敷)。4、祛风湿药:功效祛风湿、解痹痛,使用于风寒湿痹之肢体疼痛、肌肤麻木、筋脉拘挛等。常用药羌活,独活,桑寄生,木瓜等,各药特点(特长):羌活:善治肩背腰脊等上半身风湿痹痛,另可解表散寒(外感风寒)。独活:善治腰膝腿足等下半身风湿痹痛。桑寄生:祛风湿,又补肝肾、强筋骨,故尤其适用于风湿痹痛日久见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关节不利、筋骨微软等。木瓜:擅长舒筋活络(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浮肿),另可和胃行气化湿(夏日暑湿)。四、温里药功效温中祛寒、温肾回阳,适用于寒邪內侵,中阳被困之胸腹冷痛、呃逆泄泻、食欲不振等;以及元阳衰微,阴寒内生之汗出畏寒、口鼻气冷、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虚脱证。常用药干姜 ,肉桂,小茴香,高良姜等,各药特点(特长):干姜:温中祛寒(脾胃虚寒证),回阳救逆(亡阳虚脱证,急救用),温肺化饮(肺寒停饮之咳喘痰清稀)。另:炮姜,干姜河砂拌炒至外黑内老黄者,擅长温经止血(虚寒性出血),温中止泻(寒证腹泻)。炮姜辛燥之性弱于干姜,温里之力不如干姜,但作用缓和持久。高良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噫膈反胃、霍乱吐泻等)。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气和胃(胃寒呕吐、少腹冷痛、寒疝、睾丸胀痛、肾虚腰痛)。肉桂:温补肾阳(肾阳虚损;脾肾阳虚),散寒止痛、温经通络(寒痹、胸痹)。肉桂入汤剂不宜久煎,须后下,宜研末吞服冲服1~2g。五、理气药功效调理气机,治疗气滞病症(肝气郁滞,脾胃气滞,肺气壅滞等)。常用药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沉香,香附,柿蒂等,各药特点(特长):陈皮(橘皮陈久者):理气健脾(脾胃气滞之腹胀、呕吐、不思饮食),燥湿化痰(痰湿壅滞之胸闷、咳嗽痰多)。对胃肠温和刺激,本品性燥而缓,以气滞较轻,痰湿不重者为宜。青皮(未成熟果实或果皮):疏肝破气(肝气郁结、疝气),消积化滞(食积停滞之腹胀痛等)。疏肝破气作用强。枳实(酸橙或香园未成熟果实):破气消积(a食积停滞腹胀腹痛、便秘、湿热泻痢不畅),化痰除痞(痰湿内阻之痞满、胸痹等)。枳壳(酸橙或香园成熟果实):效同枳实力弱。沉香:行气止痛(胸腹胀痛),温中止呕(质重沉降,用于胃寒呕吐,呃逆),纳气平喘(性温达肾,用于虚喘证、腰膝虚冷、大肠虚秘、气淋)。香附:疏肝理气(肝郁胁痛、乳胀、疝痛、腹痛),调经止痛(月经不调)。柿蒂:降逆止呕(呕吐、呃逆)。六、理血药调理血分,治疗血分病。血分病:血虚、血热、血瘀、出血。本节主要是活血祛瘀药和止血药。常用药桃仁,红花,牛膝,三七。桃仁:破血祛瘀(血瘀诸证:跌打损伤、瘀滞作痛、月经不调、肺痈、肠痈),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生用,捣碎。不宜大量使用以免中毒。红花:活血祛瘀,止痛(瘀血诸证:症瘕积块、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血滞斑疹色不活)。注:红花小剂量对心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大剂量抑制。红花水浸液可扩张血管。红花酊外搽治疗软组织损伤。牛膝:活血祛瘀,通利关节(血瘀诸证——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软弱无力——怀牛膝);引火下行(阴虚火旺之牙龈肿痛、上部出血如吐血、衄血)。三七:祛瘀止血(各种出血,尤其以兼瘀滞较好),消肿定痛(瘀滞作痛如跌打损伤)。能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以粉剂为佳,1.5~3g,吞服。第十一课小结(2020.12.22)七、泻下药1、攻下药:功效通利大便,清热泻火。多适用于邪实而正气不虚的里热便秘证以及实热壅滞,常用药大黄,芒硝,番泻叶。各药特点(特长):大黄:攻积导滞(肠胃实热积滞之大便燥结、热结便秘),泻火凉血(血热妄行之吐血等,湿热黄疸),活血祛瘀(跌打、瘀肿)。泻火生用(不宜久煎,后下微煮或开水泡汁服),活血酒制,止血炭用。芒硝(硫酸钠)(玄明粉):泻火通便(肠胃实热积滞),清火消肿(喉肿、口舌生疮,外用;目赤肿痛:玄明粉)。番泻叶:泻热通便(热结便秘、肠胃宿食积滞,多泡服,沸水冲泡当茶饮。过量服用致恶心、呕吐及腹痛等。2、润下药:功效润肠通便,适用于久病正虚、年老体弱、妇女胎前产后等血虚阴亏的肠燥便秘。常用一些植物的种仁或果仁八、化痰止咳平喘药1、化痰药: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常用化痰药半夏,桔梗,贝母;各药特点(特长):半夏(内服须经炮制):燥湿化痰(寒痰、湿痰之咳嗽痰多),降逆止呕(各种呕吐,尤其胃寒呕吐),消痞散结(痰湿内阻之胸皖痞闷;梅核气)。。桔梗:宣肺祛痰(各种咳嗽痰多症),清咽开音(咽痛失音),排脓(肺痈、肠痈)。贝母(浙贝母、川贝母):止咳化痰(风热痰火咳嗽痰多色黄,浙贝母;阴虚劳损咳嗽及肺燥咳嗽,川贝母),清热散结(痰热壅结之瘰疠)。竹茹:清热化痰(肺热咳嗽),止呃逆(胃热呕吐、呃逆)。2、止咳平喘药:功效镇咳祛痰,降气平喘。适用于咳嗽、气喘。常用药杏仁,款冬花,苏子,百部,白果,各药特点(特长):杏仁:止咳平喘(多种咳喘症),润肠通便(肠燥便秘)。本品过量可致中毒。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各种咳喘)。本品主要镇咳,祛痰作用不明显。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痰壅气喘、咳嗽、梅核气),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百部:润肺止咳(新久咳嗽,尤以久咳虚劳为主,小儿百日咳),杀虫灭虱(蛲虫病,虱)。白果:敛肺定喘(哮喘痰嗽),止带缩尿(尿频、遗尿、白浊带下)。但本品不能生吃,必得煮熟或炒熟吃,要少吃,成人一天不超10粒,儿童一天不超5粒,婴儿不能服用。九、消食药功效消食开胃,导行积滞,适用于食滞之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等。常用药山楂, 神曲 ,谷麦芽,莱菔子,鸡内金。各药特点(特长):山楂:消食化积(肉食积滞),活血祛瘀(瘀血之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神曲:消食和胃(各种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谷麦芽:消食和中(米面薯芋食积,炒用),回乳消胀(产妇乳汁郁积或欲断乳者:大剂量生麦芽内服外用)。莱菔子:理气消食(食积气滞之食欲不振、脘腹胀闷),降气化痰(咳嗽、痰多、气喘)。鸡内金:消食化积(尤适用于小儿乳积或疳积),涩精止遗(肾气不固:遗精,小儿遗尿),化结石(泌尿系结石,“三金汤”)。本品生用,研末吞服1.5-3g。十、安神药功效养心、安神、镇静。1、养心安神药,功效养心益阴、安定神志,适用于饮血不足,心失所养,常用药:酸枣仁:养心安神(阴虚不足之虚烦失眠),益阴敛汗(虚汗症如自汗、盗汗)。炒用捣碎。2、重镇安神药,功效重镇安神,定志,适用于心火火肝火登实证心神不宁,躁动不安,常用药:朱砂:镇心安神(实证失眠、躁动等),解毒疗疮(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冰片,硼砂外用)。内服多用丸散剂,一般不如汤剂。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实证神志不安、失眠),平肝潜阳(阴虚阳亢之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收敛固涩(盗汗、遗精、带下),牡蛎尚可软坚散结(瘰疠瘿瘤)。2021.3.30---05.11第一课小结(2021.3.30)经络养生保健经络养生保健: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养生保健功效,采取针刺、灸法、推拿、导引等经络调节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以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达到调和气血、通例经络、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复习)二、腧穴1、腧穴概念: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的输注部位,也是刺激的施术部位,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温通、清凉、补虚、泻实之效。2、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十二经、任脉、督脉经上的穴位,定位、定名,本经穴位主治本、调节本经病症。2)经外奇穴:不属于十四经系统,定位、定名,有特殊作用,加强十四经系统的作用。3)阿是穴:“以痛为腧”,无定位、定名。3、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所有穴位都具备,调节所处位置及临近部位的病症;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可调节本经循行远隔部位及相应脏腑的功能。3)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某些穴位(内关、合谷、天枢等)4)特殊作用: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4、常用取穴方法1)解剖标志取穴:(固定标志、活动标志)2)骨度分寸取穴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拇指、横指)4)简易取穴法:(百会、列缺、风市等)。第一课小结(2021.3.30)经络养生保健经络养生保健: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养生保健功效,采取针刺、灸法、推拿、导引等经络调节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以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达到调和气血、通例经络、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复习)二、腧穴1、腧穴概念: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的输注部位,也是刺激的施术部位,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温通、清凉、补虚、泻实之效。2、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十二经、任脉、督脉经上的穴位,定位、定名,本经穴位主治本、调节本经病症。2)经外奇穴:不属于十四经系统,定位、定名,有特殊作用,加强十四经系统的作用。3)阿是穴:“以痛为腧”,无定位、定名。3、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所有穴位都具备,调节所处位置及临近部位的病症;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可调节本经循行远隔部位及相应脏腑的功能。3)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某些穴位(内关、合谷、天枢等)4)特殊作用: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4、常用取穴方法1)解剖标志取穴:(固定标志、活动标志)2)骨度分寸取穴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拇指、横指)4)简易取穴法:(百会、列缺、风市等)。第二课小结(2021.4.06)三、养生经络与穴位(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太渊:腕横纹桡侧头上,当桡动脉桡侧——宣肺理气、消肿止痛。5)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炳、胃肠病、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2)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3)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4)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炳、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散风清热、疏邪明目。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散风明目、舒筋活络。3)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旁——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口歪、语涩、牙痛、流涎)。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散风清热、开关通窍(口歪、语涩、牙痛、面肿)5)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消肿止痛、聪耳通络。6)天枢:肚脐旁2寸——理气和胃、通便止泻(腹痛、肠鸣、便秘、腹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等)。7)犊鼻(外膝眼):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消肿止痛,通经活络。8)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简易取穴——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调节免疫功能,保健要穴)(肚腹三里留)。9)丰隆: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化痰定喘、宁心安神。10)内廷: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健脾和胃、清心安第二课小结(2021.4.06)三、养生经络与穴位(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太渊:腕横纹桡侧头上,当桡动脉桡侧——宣肺理气、消肿止痛。5)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炳、胃肠病、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2)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3)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4)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第二课小结(2021.4.06)三、养生经络与穴位(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太渊:腕横纹桡侧头上,当桡动脉桡侧——宣肺理气、消肿止痛。5)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炳、胃肠病、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2)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3)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4)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第二课小结(2021.4.06)三、养生经络与穴位(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太渊:腕横纹桡侧头上,当桡动脉桡侧——宣肺理气、消肿止痛。5)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炳、胃肠病、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2)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3)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4)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炳、神志炳、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散风清热、疏邪明目。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散风明目、舒筋活络。3)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旁——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口歪、语涩、牙痛、流涎)。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散风清热、开关通窍(口歪、语涩、牙痛、面肿)5)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消肿止痛、聪耳通络。6)天枢:肚脐旁2寸——理气和胃、通便止泻(腹痛、肠鸣、便秘、腹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等)。7)犊鼻(外膝眼):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消肿止痛,通经活络。8)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简易取穴——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调节免疫功能,保健要穴)(肚腹三里留)。9)丰隆: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化痰定喘、宁心安神。10)内廷: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健脾和胃、清心安2021年春季2班第三课小结(2021..04.13)(四)足太阴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健脾化湿、和胃理中。2)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调理脾胃、补益肝肾(保健要穴。俗称“妇科三阴交”)。3)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健脾利湿、益肾固精。4)血海:简易取穴——健脾化湿、调经统血(保健药穴)。5)大包:体侧,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平乳房)——调理气血、通血养经。(五)手少阴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舒经活络、宽胸理气。2)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宁心安神、活血通络、开窍。3)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宁心安神、清心调气(六)手太阳小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少泽:小指尺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清热利窍、利咽通乳。2)后溪: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清心解郁、散风舒筋(头项强痛、腰痛“下病上治”)。3)肩贞:腋后纹头上1寸许——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4)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肃降肺气、舒筋活络。5)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取穴——开窍聪耳。(七)足太阳膀胱经1、循行:目内眦——头顶入脑——枕部分两支,分别循行于背腰臀部——腘窝相合——小腿后缘——小趾外侧端。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背俞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及有关组织器官病症。3、养生穴位:1)睛明:目内眦内上方凹陷处——祛风、清热、明目。2)攒竹:眉头凹陷处——清热明目、祛风镇痉3)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宣肺、理气、平喘。4)隔俞: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宽胸理气、和血止血。5)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理中、和胃、降逆。7)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补肾益气、通阳利水。8)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调理肠腑、健腰调经。9)委中:腘横纹中央——理血泻热、舒筋活络(腰背委中求)10)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舒筋活络、理气消痔。11)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清热镇痉、通络催产。12)申脉:外踝直下凹陷中——安神镇痉、舒筋活络。13)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通窍活络、舒筋转胎(八)足少阴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以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涌泉: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益肾通便、平肝息风(保健要穴:减少疲劳,可使精力旺盛、开窍、泻热、利水、通便、醒神)。2)太溪:内踝尖与跟腱后缘连线中点凹陷中——益肾纳气、滋补肾阴(咽痛、牙痛、耳聋、气喘等为上病下治)。3)复留:太溪上2寸——通便利水、滋阴调汗(盗汗、热病汗不出)。4)照海:内踝尖直下凹陷中——调阴宁神、通调二遍(失眠)。(九)手厥阴心包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中——宁心清热、和中降逆。2)内关: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失眠、心痛、心悸、呕吐、癫痫等,保健药穴)。3)劳宫:掌中,握拳时,中指尖下——清心泻热、醒神开窍、消肿止痛(神志失调、精神分裂、心前区痛、高热中暑、口臭)。4)中冲:中指尖端中央——清心除烦、醒神开窍、消肿止痛。(十)手少阳三焦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及热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中渚: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指掌关节近端凹陷中——清热利咽、聪耳明目(落枕)。2)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清热止痛、聪耳明目(头痛、胁痛)。3)肩髎:上臂外展,肩峰后下方凹陷中(肩三针之一)——祛风湿、利关节。4)翳风:耳垂后,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散风活络、聪耳消肿'(十一)足少阳胆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肝胆病、侧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风池:枕骨粗隆直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肝息风、清热解表、清利头目(外感热病、头痛、眩晕、目赤、项强、失眠、癫痫、中风)。2)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祛风清热、通经理气、豁痰开郁。3)环跳:侧卧曲髋,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祛风湿、利腰腿、通经络。4)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疏肝利胆、舒筋活络(下肢萎痹、麻木、胁肋痛、口苦、呕吐)。5)足临泣:足背外侧,当足趾第4趾跖关节后,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止痛消肿、降血压(神经性头痛、高血压、乳腺炎、肋间神经痛+外关).(十二)足厥阴肝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太冲:足背第1、2跖骨基底结合部前凹陷中——疏肝理气、平肝息风(头顶痛、目眩、口歪、面痉、疝气、胁痛)。2)曲泉: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调经止带、通调下焦(子宫下垂、疝气、阴痒、小腹痛、遗精、小便不利)。3)章门:第十一肋间游离端下缘处——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肝炎、胆囊炎、胁肋痛)。4)旗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肝炎、胆囊炎、胁肋痛、腰背痛)。2021年春季2班第五课小结(2021..04.27)(十三)督脉1、循行(略)2、养生防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病变。3、养生穴位:1)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平髂嵴——补肾助阳、驱寒除湿、舒筋活络。2)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温补肾阳、舒筋镇痉。3)至阳: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宣肺理气、舒筋镇痉(黄疸)。4)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锁骨后平线)——清热解表、截疟止痛(热病、项强、气喘、感冒、精神病)。5)百会:头顶正中,简易取穴——息风醒脑、升阳固脱(虚证可灸)。6)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镇痉清神、明目通鼻。7)水沟(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醒神开窍、清热息风(急救要穴)。(十四)任脉1、循行(略)2、养生防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项、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病变。3、养生穴位:1)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配补元气、导赤通淋(保健要穴)。2)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益气助阳、调经固精(保健要穴)。3)神阙:前正中线上,当肚脐正中——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保健要穴)。4)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和胃健脾、通降腑气。5)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线——理气止痛、生津增液(哮喘、呃逆、乳腺炎)。6)人中:鼻唇沟上1/3与下2/3链接点——开窍醒神、活络舒筋。(十五)经外奇穴1)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共4穴——宁心安神、明目聪耳。2)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后约一横指凹陷处——清热消肿、活络止痛。3)印堂:两眉中间——镇痉安神、通利鼻窍4)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平肝息风、宁神镇痉。5)定喘:大椎旁开0.5寸——宣肺理气、止咳平喘。6)十宣:手十指尖端(指腹)——开窍醒神(急救)7)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棘突下旁开0.5寸,双侧共34个——调和五脏、通降腑气。8)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消肿止痛。9)腰痛点:手背第2、3掌骨间及第4、5掌骨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2穴——舒筋活络。10) 胆囊穴: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2寸(阳陵泉下2寸)——清热利胆、通络止痛。11)阑尾穴:足三里下2寸——通降腑气、清热止痛。12)八邪(八风):手(足)背各指(趾)间缝赤白肉际——消毒止痛(毒蛇咬伤)。四、经络养生保健作用(略)五、经络养生保健方法(一)灸法:1、雀啄灸足三里: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给予施术部位一个变量的刺激。——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强壮身体。老年人长灸足三里可预防中风。2、温和灸内关: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3cm,熏烤,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要防止烫伤。——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3、回旋灸关元:点燃对准部位,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但不固定,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术。——培补元气,导赤通淋(中风脱证、虚劳里急、小腹冷痛、脱肛、阳痿早泄等)。4、隔盐灸神阙(神阙灸):——回阳救逆,培元固脱。(回阳救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直至脉起)。(二)经络拍打:拍打经络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营卫、运行气血、平衡阴阳,增强自身抗病能力。是众多养生保健方法中一个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不受外界客观条件限制,在养生保健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双手拍头:坐位,由前向后均匀拍打,约20次。2、叩齿咬牙:叩齿后咬牙,再拇指托叩下颌。3、拍打胸腹:拳或掌拍打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肩部、头部。4、敲打命门:双手握拳,自由转腰,左右轮换敲打命门。5、拍打经络:按经络气血运行方向拍打四肢。
第六课小结(2021.05.11)夏季养生保健夏季是春季和秋季的过渡季节,农历4~6月,公历6~8月。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民间还有“长夏”一说(夏末初秋)。“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时至炎夏,自然界阳气最盛,阳气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充分交合,是自然界万物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养生着眼于一个“长”字。夏季特点:阳气最旺,气候炎热,热中夹湿。夏季属心火,火旺。暑为夏季主气,人们把气温高于30度以上的天气称为暑天。暑为阳邪,易耗气伤津,迫津外泄,表现为口干舌燥、口渴思饮、小便赤黄、大便秘结;盛夏季节,尤其南方,气候闷热、阴雨绵绵。暑多夹湿,常使人感到烦躁不安、食欲不振、极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夏季饮食:(一)、少苦多辛:少吃苦味以免心气过旺,多食辛味食品助肺防心火所克。苦瓜经过炮制,变成苦甘味而化阴开胃,不像黄连、黄柏重苦味。不宜多食苦寒食品以伤脾阳;多辛,是指芳香食品如:藿香、佩兰、薄荷等,以刺激食欲防伤食。有“夏不食心”之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二}、清淡食品;夏季易“苦夏”。三伏时节,天气闷热,阴雨绵绵,脾胃负担加重,而脾喜燥恶湿,极易产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胀满、四肢不温等寒中洞泄,故宜清淡易消化食品,温食为主,少吃多餐,少吃油腻或煎炸食品。{三}、清热解暑:西瓜、南瓜、冬瓜、绿豆等,清热祛暑解毒。{四}、忌食生冷:虽暑热,但不宜过多生冷以免伤及胃肠,使其减少蠕动,甚至痉挛。另,夏季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也不宜多冷食。(五)、补充营养:夏季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多补充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鸡、鱼、蛋、奶、豆制品等;多新鲜果蔬;少量多次饮水,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夏季起居:(一)、晚睡早起1、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每天早点起床,是顺应阳气的充盈和盛实;晚些入睡,是顺应阴气的不足。夏季多阳光,不要怕日长天热,仍要适当运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2、适当午睡,补充晚睡早起的睡眠不足。午时入睡最能养阳;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注意睡眠卫生,饭后稍事活动再午睡,以利消化。再者,不要睡在穿堂风经过的地方,也不要伏在桌上午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午睡最好脱掉外套,腹部加盖薄被。{二}、忌露贪凉1、夏季不能久处通风口,不宜久用电风扇,以免“汗出当风”;2、注意预防“冷气病”,“冷气病”症状:轻者头痛、腰痛、关节痛、面部神经痛、易患感冒或胃肠疾病;重者心血管疾病或皮肤病。预防:冷气室温度不低于摄氏25度,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度。长夏时节,要经常通风、防潮、隔热,以减少湿邪对人体的侵袭。3、不宜久洗冷水澡。4、注意防暑、防暴晒、防湿热。家中常备防暑药品。夏季养心1、酷热蒸灼,易致烦躁不安。要平静心情,“静养勿躁”。“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2、在凉爽的早晨,林荫之处散步,使微微出汗,能颐养心神;3、“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养心。午睡时练习转睛;4、晚归梳“五经”法(督脉、两旁的膀胱经和胆经),疏通经络,调节心神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夏季运动1、游泳:户外或室外游泳,空气好,阳光照射有利于维生素D的吸收;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及时补充水分。2、太极拳、健身气功、瑜伽等:夏季柔韧性较高,肌肉不易拉伤,练后身轻体爽,缓解焦虑。3、夜晚健走4、、室内球类2021.9.24-------第一课小结(2021.9.24)一、中医学两大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在病理上也可相互传变。(人体组织结构:内脏:五脏六腑;体表:皮、肉、脉、筋、骨和五官九窍)2、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天人合一),人对自然的适应是有限度的,太过或不及而致病。(二)辨证论治(略)二、阴阳学说(一)、阴阳概念:是对宇宙间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人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表现于外的功能活动);阴阳对事物属性的概括,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二)、阴阳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2、阴阳的互根;3、阴阳的消长;4、阴阳的转化三、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大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内容1、事物的五行归类(比类取象和抽象推演)2、五行之间的生克(正常)乘侮(异常)关系相生的次序:......相克的次序:......对“制化”的理解......相乘:相克太过相侮:反克四、脏腑学说(一)、五脏(心、肺、脾、肝、肾):化生和贮藏精气为主要生理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五脏生理功能与体表、五官九窍的关系心主血脉(心气)主神志(狭义)“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与舌、汗为心液肺主气(呼吸之气、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助心行血)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涕为肺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水液)、“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上升水谷精微、内脏)主统血主四肢肌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涎为脾液肝主疏泄(气机、情志、消化、)主藏血有助生殖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泪为肝液肾主藏精(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先天之本”;精化气(主生长发育、主生殖);肾之阴阳为一身阴阳的根本(元阴、元阳)主纳气主水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唾为肾液(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废物的排泄为主要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有“六腑以通为顺,以通为用”之说。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与肝关系密切)'2、胃:收纳腐熟水谷饮食:“太仓”、“水谷之海”。脾胃的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及转输的功能又称“胃气”。: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4、大肠:传导糟粕。5、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6、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腑,有“孤腑”、“大腑”之称,包含了胸腹腔上、中、下三部分相关脏腑及其部分功能。即:上焦——心肺(宣发敷布气血);中焦——脾胃(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下焦——肝肾膀胱(泌别清浊,排泄废物)。所以三焦功能:a、总司一身之气化;b、水液运行的通道。秋季养生保健时至金秋,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生理活动应适应自然变化,体内阴阳双方随之由“长”到“收,故秋天养生保健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凡饮食起居、精神情志、运动锻炼重在“收养”这一原则。一、秋季特性从气候特点来看,秋季阳消阴长,由热转寒,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二、秋季饮食(一)润肺为要金秋之时,燥气当令。五行中肺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燥邪最容易伤及肺之阴精,若饮食不当,易出现咽干鼻燥、干咳无痰、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秋燥肺燥症状,所以秋时饮食调养滋阴润肺、生津补肺为要。“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多食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多食梨、苹果、白果、萝卜等生津补肺等果蔬,也可配以大枣、银耳、百合、山药等中药以助润肺之功。秋季是慢性支气管炎多发或加重季节,好犯肺燥咳嗽等症,此时多配合服用生津补肺之品:如莲子、银耳、沙参、西洋参、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有良效。膳食方:1、莲子银耳雪梨汤(莲子20g、银耳10g、雪梨1个、冰糖适量。莲子、银耳洗净,雪梨去皮去核切片,三者加清水同煮至莲子熟透,汤汁浓稠,加冰糖适量腑食)——作为日常防秋燥膳食,可缓解燥热咳嗽。2、百合粥(鲜百合、粳米同煮,加冰糖适量温服)——润肺止咳、清心安神。3、太子百合养肺汤(太子参25g、百合15g、罗汉果1/4个、猪瘦肉250g同煮汤服食)——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二)增酸少辛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金克木,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易克肝木,故有“秋不食肺”之说,所以少食辛辣如辣椒、生姜、葱蒜等,应多食酸收之品如柚子、柠檬、橘子、山楂、猕猴桃等。三、秋季进补。“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不能无病或虚实不分滥补,按照“虚者补之”,虚证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对证补益,方能奏效。且忌以药当食,提倡食补。(一)调理脾胃秋季进补先要有一个脾胃调理期,可先进易消化之物以调理脾胃,多吃些绿豆、扁豆、米仁、荷叶等,使湿热邪气从小便而解,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暑湿后遗症”,以复脾胃运化之功,也可药食同调,如鱼、蛋类配合芡实、山药、莲子粥等,以开胃止渴,健脾益气。(二)秋宜平补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桂圆、莲子、山药、黑芝麻、核桃、红枣等。木瓜炖雪蛤:木瓜性温味酸,清心润肺、补脾益胃;雪蛤润肺养阴、化精添髓、补脑益智、平肝养胃。对肺阴亏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身体虚弱等有平补作用。四、秋季起居(一)早睡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万物果实已成,自然界一派容态平定;秋风劲急,物色清明,肃杀将至。人们应早睡早起,鸡鸣时起,使神志安宁,以缓秋季肃杀之气;同时收敛神气,使肺气清净,勿受外界干扰,以应秋气收敛之势,养收之道也。(二)秋凉宜冻“秋不忙添衣”,秋季服饰提倡“秋冻”,有意识的让机体冻一冻,避免因多穿衣而身热出汗,汗液蒸发,使阴精伤耗,阴气外泄等情况。顺应秋季阴精内蓄,阴气内守的养生原则;要因人而异,老人、小孩、病弱之体,抗病能力弱,进入深秋,要注意及时保暖御寒;若气温骤降,出现雨雪,就不要再“秋冻”了,应及时添加衣服以应气候变化。五、秋季养肺秋季养生,重在养肺。养肺方法很多,有中药调理、饮食调补、按摩疗法等。1、日常生活中饮食调补是最基本的养肺之法,常用养肺食物有:梨、大枣、柑橘、柿子、百合等。饮食调补还可多吃百合粥、梨汁、藕汁、梨粥等。2、按摩疗法:按摩鼻部迎香、下关等穴位,可缓解伤风流涕等;每天睡前或晨起前,平卧用腹式呼吸法,反复20~30次,有助于锻炼肺部功能;健身气功·六字诀,近年来因其良好的肺部胸腔锻炼作用,越来越受到大众推崇。六、秋季运动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好时机。因秋天宜“养收”而顺应自然“收”的阶段,阴精阳气宜收敛內养,故运动不宜运动量大的项目,以防汗液流失,伤耗阴气。(一)登山远眺可增强体质,提高肌肉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的灵敏,加快心跳和血液循环,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内脏功能得到锻炼,有效抵御秋燥肃杀之气侵犯。登高远眺,放飞心情,坚定意志,陶怡情操;此外,高山森林,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置身其中,愉悦舒畅。(二)平衡运动重点关注一些平衡运动,如太极拳等,动作轻缓,柔和自然,连贯协调,左右平衡,以意领气,平衡阴阳。或倒走反序运动,可训练神经的自律性和控制力,提高大小脑的平衡能力,对防治秋季常见的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有良效。第二课小结(2021.10.08)经络养生保健经络养生保健: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养生保健功效,采取针刺、灸法、推拿、导引等经络调节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以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达到调和气血、通利经络、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养生方法。一、经络系统:复习要点(经络系统理论基础)二、腧穴1、腧穴概念: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的输注部位,也是刺激的施术部位,比喻:经络是人体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的暗河;气血是运行着的水流;脏腑是水的源头;穴位是分布于沿河的湖泊港湾,对河流起调节作用。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达到温通、清凉、补虚、泻实之效。2、腧穴的分类1)十四经穴:十二经、任脉、督脉经上的穴位,定位、定名,本经穴位主治、调节本经病症。2)经外奇穴:不属于十四经系统,定位、定名,有特殊作用,加强十四经系统的作用。3)阿是穴:“以痛为腧”,无定位、定名。3、腧穴的作用1)近治作用:所有穴位都具备,调节所处位置及临近部位的病症;2)远治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还可调节本经循行远隔部位及相应脏腑的功能。3)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某些穴位(内关、合谷、天枢等)4)特殊作用: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4、常用取穴方法1)解剖标志取穴:(固定标志、活动标志)2)骨度分寸取穴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中指、拇指、横指)4)简易取穴法:(百会、列缺、风市等)。第三课小结(2021.10.15)三、养生经络与穴位(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上实下虚高血压)。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经渠: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外侧处,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气管炎、支气管膈肌痉挛、食道痉挛、咳嗽 (要穴,无论寒热虚实)、 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背痛、无脉。5)太渊:手腕部掌侧腕横纹的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取穴方法:掌心向上,手腕横纹的桡侧,从感受到桡动脉搏动处向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取穴——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等功效,可治疗一切肺虚之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腕臂痛、手腕活动不利等局部病症;并可治疗无脉症、脉管炎等。6)鱼际: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证、掌中热、哮喘(要穴)小儿疳积等疾病。7)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咽喉疼痛可点刺放血)、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胃肠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清泄阳明,利咽开窍,通络止痛。主治: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齿痛、便秘(类似开塞露)、热病无汗、咳喘诸病症;中风昏迷、高热不退、热厥诸症、手指麻木诸症。2)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3)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4)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5)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散风清热、疏邪明目。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散风明目、舒筋活络。3)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旁——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口歪、语涩、牙痛、流涎)。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散风清热、开关通窍(口歪、语涩、牙痛、面肿)5)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消肿止痛、聪耳通络。6)天枢:肚脐旁2寸——理气和胃、通便止泻(腹痛、肠鸣、便秘、腹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等)。7)犊鼻(外膝眼):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消肿止痛,通经活络。8)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简易取穴——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调节免疫功能,保健要穴)(肚腹三里留)。9)丰隆: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化痰定喘、宁心安神。10)内庭: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健脾和胃、清心安神、清泄胃火(“牛黄解毒丸”)。第四课小结(2021.10.29)(四)足太阴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隐白: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健脾统血,止血(脾虚出血,灸法多有效)。揉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2)大都:足大趾本节后内侧凹陷中——补钙良穴(缺钙之骨质疏松、腰腿疼、肌肉萎缩等以及脾虚之大便无力、心火过重的厌食等)。有颈椎病的人可揉按此穴加此穴旁最痛点揉按,效果更好。3)太白: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即大脚趾内侧骨头突起下——脾经输穴,属土。健脾要穴(各种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具有双向性(腹泻可止,便秘可通),此穴还可调控血糖,高者可降,低者可升。4)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健脾化湿、和胃理中。5)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调理脾胃、补益肝肾(妇科、生殖泌尿、脾胃肠道等功能调整,保健要穴。俗称“妇科三阴交”)。6)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健脾利湿、益肾固精(脾胃肠道、妇科、泌尿等功能调整,尤其黄疸、水肿、腿膝萎痹)。7)血海:简易取穴——健脾化湿、调经统血(妇科病、湿疹、风疹、腿膝内侧痛。保健药穴)。8)大包:体侧,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平乳房)——调理气血、通血养经(胸胁痛、全身痛、气喘、四肢乏力)。(五)手少阴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舒经活络、宽胸理气(心脏疾病、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疼痛、对侧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臂部肌肉问题)。2)少海: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心经合穴,属水。与肾相通,专治心肾不交之睡卧不宁,夜眠多梦、五心烦热等。揉按少海通心肾,平气血,稳心率,降血压。3)灵道: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腕横纹上1.5寸——预防房颤、早搏,减慢心率。点按灵道对慢性心脏病人很重要,平常可多揉按刺激,进行保健。4)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宁心安神、活血通络、开窍。5)神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安定神志的门户,安定心神作用在心经穴中最强,刺激其可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该穴属土(脾为土),“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供血不足,消化力减弱,则影响睡眠,揉按此穴,可改善;神门防治晕车(晕车灵),点按神门,晕车现象即可消失6)少府:手轻轻握拳 小指尖端下——心经火穴,少府即心脏之府,是直接调节心脏的一个穴位。清心降火(心经湿热和心火亢盛的舌红芒刺、小便黄赤等);增强心脏功能。经常揉按可改善心脏机能和心脏血供。7)少冲:小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十井穴之一,急救中风,不省人事、卒爆昏沉,心烦胸闷、舌强发热等(点刺放血)。还可补益心气,宁神安志(心悸,心痛,手指按压或揉按)(六)手太阳小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少泽:小指尺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清热利窍、利咽通乳。(乳腺炎的女性,每天用力按揉此穴20分钟,一周后症状可有减轻)。2)前谷: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前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升清降浊(阴虚火旺体质,多食辛辣后咽喉或脸颊肿痛,针刺前谷放血,可消肿止痛。)3)后溪: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通督脉。清心解郁、散风舒筋(头项强痛、腰痛“下病上治”)、缓解疲劳。比较适合电脑前的上班族,每此滚按此穴三五分钟,每天2-3此即可。4)阳谷: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通经活络、去心火(口腔溃疡常用穴,大拇指轻轻拨动,每次3分钟,每天三四次)。5)小海: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风眩头痛,小海主之…….”贫血、体位性低血压可按压此穴。6)肩贞:腋后纹头上1寸许——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7)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肃降肺气、舒筋活络。8)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取穴——开窍聪耳。第五课小结(2021.11.26)(七)足太阳膀胱经1、循行:目内眦——头顶入脑——枕部分两支,分别循行于背腰臀部——腘窝相合——小腿后缘——小趾外侧端。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背俞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及有关组织器官病症。3、养生穴位:1)睛明:目内眦内上方凹陷处——祛风、清热、明目。2)攒竹:眉头凹陷处——清热明目、祛风镇痉3)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宣肺、理气、平喘。4)隔俞: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宽胸理气、和血止血。5)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理中、和胃、降逆。6)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补肾益气、通阳利水。7)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调理肠腑、健腰调经。8)委中:腘窝正中——膀胱经合穴,属土。舒筋活络、泄热清暑。治疗腰背疾患的要穴(腰背委中求)。(腘窝中点是膀胱经的一个岔路口,背上两条分支在此会合,故刺激此处,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长于疏通腰背部的气血)。——俯卧,自己或家人用双手拇指按压两侧委中,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配合腿部的屈伸。不仅是腰背,对下肢疾病也有改善和保健作用。9)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舒筋活络、理气消痔。10)昆仑:10)昆仑: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膀胱经经穴,属火。舒筋活络(头痛、腰痛、足跟痛等)、降压、催产(孕妇禁用)。11)申脉:外踝直下凹陷中——安神镇痉、舒筋活络。12)束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膀胱经腧穴,属木——通经活络、清头明目。每天按揉束骨(输木穴)60分钟,可通便,防止痔疮。13) 足通谷:足外侧,足小趾本节前方,赤白肉际处。膀胱经荥穴,属水——清热安神、清头明目。头发早白,额头长痘痘,每天用力掐按通谷穴30分钟,坚持1月,会有效果。14)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通窍活络、舒筋转胎。膀胱经井穴,是与肾经相通的穴位,属金——治疗胎位不正。用灸法。(八)足少阴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以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涌泉:涌泉:人体前脚掌三分之一处,脚趾抓地人字形凹陷处——敏感穴(笑穴之一)。肾经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气血相交之所。保健要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腰膝壮实、行走强健、性功能强盛;还可引血下行,调治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之症。常用刺激法:搓(有:临睡前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之说)、摩、敲、踩等。2)然谷:脚内侧,内踝前斜方2cm处高骨下缘——肾经荥穴,;然谷有“燃谷”之意,即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所以该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是开胃大功臣,同时还可调理过饱引起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拇指用力一按一松重复10-20次即可达效)3)照海:内踝尖直下凹陷中——调阴宁神、通调二便(失眠)。4)太溪:内踝与跟腱连线中点——肾经输穴。壮肾阳、补肾气、滋肾阴、理胞宫,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及腰与下肢疾患都可用之调理:腰酸腿冷、乏力倦怠、慢性肾病之小便不利浮肿、失眠、耳鸣耳聋、肾虚脱发、足跟痛、高血压、遗尿等,还可用于咽痛、牙痛、耳聋、气喘等(上病下治)太溪是人体阳气汇聚重要之地,是“回阳九穴”之一,同时阴阳双补,可明显提高肾功能,有“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之功。下午5点~7点(肾经流注时间)按揉太溪穴效果更佳。5)复留:太溪上2寸——肾经经穴,属金。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去腐生肌。用以调治气血淤阻的慢性腰痛、膝关节肿痛、水肿少尿、泌尿系感染、溃疡伤口不愈诸症。复溜为本经母穴,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滋阴调汗,故可调治夜间发热失眠、喘咳盗汗、口干尿频,与肺经上尺泽同用,效果更佳。6)阴谷:腘窝内侧,简易取穴:站立,微微屈膝,膝后腘横纹内侧处,大肌腱内侧——肾经合穴,属水,是肾经最重要的穴位,合治脏腑,肾病主要病症都可调治。补肾调经,清热利湿。为肾经本穴,具补肾之功,故可用于阳痿,肾虚冲任损伤的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尿、疝气,下焦湿热所致的阴囊湿痒、赤白带下等症,并循经治疗膝股内侧痛。尤其擅长通膀胱,利尿祛湿,故肾病尿储留有良效。九)手厥阴心包经 2022.01.07心包经:护心大脉,是。中医调理心脏时,常先启用心包经上的穴位,尤其是此经上的五腧穴,个个身手不凡,是心脏的忠实卫士。1)曲泽: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尺侧——降温去火、平衡阴阳。心包经合穴,属水。心包为火,曲泽是水,故此。调理心胸烦热、头昏脑胀、心慌睡眠不安、冠心病、高血压、筋肉拘挛、手足抽搐等,还可流通心血、红润面色、减淡皱纹。按揉或拍打此穴。2)间使:腕横纹上3寸,尺挠骨之间——心包经经穴,属金。有臣使之意,负有对啊心与心包络、心包络与三焦经调和气血的使命。宁心安神、行气宽胸。心包经主血分病 而间使偏主气分,故此穴为“血中之气穴”,明显的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因情志失和、气血不畅所致的心悸、心痛、癫狂、痫症等可用之。3)大陵: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包经腧穴,属土,大陵即“大土山”之意,故此穴还是健脾要穴。本穴善治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脾虚湿浊上泛所致的口臭,另可调治头痛。揉按即可见效。4)劳宫:微握拳,中指端下——心包经荥穴,属火。清心火、安心神、开心窍、健脑智,主管心脏,控制血压。劳宫即指劳累之后休息的宫殿,是为心脏补足气血的宫殿。另可调治失眠、调节心律(双向性)。指压、按揉或敲打。5)中冲:中指尖端——心包经井穴,属木。清心泄热、苏厥开窍,中冲即体内心包经之热冲射出外之意,可快速散热降温,是泻心火要穴(口舌生疮),也是急救要穴(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之功)。指甲掐、揉按等。2022.05.20(一)、手太阴肺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呼吸系统、手臂、肩部及循行部位的病症。3、养生穴位1)中府:胸前壁外上方,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一肋间隙(肩胛骨喙状突内侧下方,平第一肋间隙)——宣肺理气、和胃利水。2)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中——清肺润肺、肃理肺气(上实下虚高血压)。3)列缺:简易取穴——宣肺通络、通调任脉(头项寻列缺)。4)经渠: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外侧处,桡侧腕屈肌腱外侧——气管炎、支气管膈肌痉挛、食道痉挛、咳嗽 (要穴,无论寒热虚实)、 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背痛、无脉。5)太渊: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八脉交会穴之脉会,手腕部掌侧腕横纹的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取穴方法:掌心向上,手腕横纹的桡侧,从感受到桡动脉搏动处向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取穴——宣肺平喘、通经活络等功效,可治疗一切肺虚之咳嗽、气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腕臂痛、手腕活动不利等局部病症;并可治疗无脉症、脉管炎等。6)鱼际: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证、掌中热、哮喘(要穴)小儿疳积等疾病。7)少商:拇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清热利咽(咽喉疼痛可点刺放血)、开窍醒神。(二)手阳明大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胃肠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清泄阳明,利咽开窍,通络止痛。主治: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齿痛、便秘(类似开塞露)、热病无汗、咳喘诸病症;中风昏迷、高热不退、热厥诸症、手指麻木诸症。2)合谷: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简易取穴)——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发热无汗、多汗头痛、牙痛、咽通、上肢萎痹等)(面口合谷收)。3)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疏风、消肿止痒(荨麻疹)。4)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峰前凹陷处——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5)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散风清热、通利鼻窍(鼻塞、鼻衄、口歪、面瘫等)。(三)足阳明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散风清热、疏邪明目。2)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散风明目、舒筋活络。3)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旁——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口歪、语涩、牙痛、流涎)。4)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散风清热、开关通窍(口歪、语涩、牙痛、面肿)5)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消肿止痛、聪耳通络。6)天枢:肚脐旁2寸——理气和胃、通便止泻(腹痛、肠鸣、便秘、腹泻、痢疾、肠痈、月经不调等)。7)犊鼻(外膝眼):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消肿止痛,通经活络。8)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一横指。简易取穴——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调节免疫功能,保健要穴)(肚腹三里留)。9)丰隆: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中点——化痰定喘、宁心安神。10)内庭: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健脾和胃、清心安神、清泄胃火(“牛黄解毒丸”)。(四)足太阴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隐白: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健脾统血,止血(脾虚出血,灸法多有效)。揉按此处还可防止流鼻血,对过敏性鼻炎也有辅助疗效。2)大都:足大趾本节后内侧凹陷中——补钙良穴(缺钙之骨质疏松、腰腿疼、肌肉萎缩等以及脾虚之大便无力、心火过重的厌食等)。有颈椎病的人可揉按此穴加此穴旁最痛点揉按,效果更好。3)太白: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即大脚趾内侧骨头突起下——脾经输穴,属土。健脾要穴(各种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具有双向性(腹泻可止,便秘可通),此穴还可调控血糖,高者可降,低者可升。4)公孙: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赤白肉际——健脾化湿、和胃理中。5)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调理脾胃、补益肝肾(妇科、生殖泌尿、脾胃肠道等功能调整,保健要穴。俗称“妇科三阴交”)。6)阴陵泉: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健脾利湿、益肾固精(脾胃肠道、妇科、泌尿等功能调整,尤其黄疸、水肿、腿膝萎痹)。7)血海:简易取穴——健脾化湿、调经统血(妇科病、湿疹、风疹、腿膝内侧痛。保健药穴)。8)大包:体侧,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平乳房)——调理气血、通血养经(胸胁痛、全身痛、气喘、四肢乏力)。(五)手少阴心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舒经活络、宽胸理气(心脏疾病、颈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疼痛、对侧坐骨神经痛及腰腿痛、臂部肌肉问题)。2)少海: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中点——心经合穴,属水。与肾相通,专治心肾不交之睡卧不宁,夜眠多梦、五心烦热等。揉按少海通心肾,平气血,稳心率,降血压。3)灵道:前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桡侧,腕横纹上1.5寸——预防房颤、早搏,减慢心率。点按灵道对慢性心脏病人很重要,平常可多揉按刺激,进行保健。4)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宁心安神、活血通络、开窍。5)神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安定神志的门户,安定心神作用在心经穴中最强,刺激其可快速入睡,提高睡眠质量。该穴属土(脾为土),“胃不和则卧不安”,胃肠供血不足,消化力减弱,则影响睡眠,揉按此穴,可改善;神门防治晕车(晕车灵),点按神门,晕车现象即可消失6)少府:手轻轻握拳 小指尖端下——心经火穴,少府即心脏之府,是直接调节心脏的一个穴位。清心降火(心经湿热和心火亢盛的舌红芒刺、小便黄赤等);增强心脏功能。经常揉按可改善心脏机能和心脏血供。7)少冲:小指末端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十井穴之一,急救中风,不省人事、卒爆昏沉,心烦胸闷、舌强发热等(点刺放血)。还可补益心气,宁神安志(心悸,心痛,手指按压或揉按)(六)手太阳小肠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少泽:小指尺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清热利窍、利咽通乳。(乳腺炎的女性,每天用力按揉此穴20分钟,一周后症状可有减轻)。2)前谷:手掌尺侧,微握拳,小指本节前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升清降浊(阴虚火旺体质,多食辛辣后咽喉或脸颊肿痛,针刺前谷放血,可消肿止痛。)3)后溪: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通督脉。清心解郁、散风舒筋(头项强痛、腰痛“下病上治”)、缓解疲劳。比较适合电脑前的上班族,每此滚按此穴三五分钟,每天2-3此即可。4)阳谷:手腕尺侧,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通经活络、去心火(口腔溃疡常用穴,大拇指轻轻拨动,每次3分钟,每天三四次)。5)小海:肘内侧,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风眩头痛,小海主之…….”贫血、体位性低血压可按压此穴。6)肩贞:腋后纹头上1寸许——清热祛风,通利关节(肩三针之一)。7)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肃降肺气、舒筋活络。8)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取穴——开窍聪耳。(七)足太阳膀胱经1、循行:目内眦——头顶入脑——枕部分两支,分别循行于背腰臀部——腘窝相合——小腿后缘——小趾外侧端。2、养生防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背俞穴主治相应脏腑病症及有关组织器官病症。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其经的五腧穴更是调气活血的高手。3、养生穴位:1)睛明:目内眦内上方凹陷处——祛风、清热、明目。2)攒竹:眉头凹陷处——清热明目、祛风镇痉3)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宣肺、理气、平喘。4)隔俞: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宽胸理气、和血止血。5)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理中、和胃、降逆。6)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补肾益气、通阳利水。7)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调理肠腑、健腰调经。8)委中:腘窝正中——膀胱经合穴,属土。舒筋活络、泄热清暑。治疗腰背疾患的要穴(腰背委中求)。(腘窝中点是膀胱经的一个岔路口,背上两条分支在此会合,故刺激此处,能振奋整个膀胱经的活力,尤其长于疏通腰背部的气血)。——俯卧,自己或家人用双手拇指按压两侧委中,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配合腿部的屈伸。不仅是腰背,对下肢疾病也有改善和保健作用。9)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顶端——舒筋活络、理气消痔。10)昆仑:)昆仑:外踝与跟腱连线中点——膀胱经经穴,属火。舒筋活络(头痛、腰痛、足跟痛等)、降压、催产(孕妇禁用)。11)申脉:外踝直下凹陷中——安神镇痉、舒筋活络。12)束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膀胱经腧穴,属木——通经活络、清头明目。每天按揉束骨(输木穴)60分钟,可通便,防止痔疮。13) 足通谷:足外侧,足小趾本节前方,赤白肉际处。膀胱经荥穴,属水——清热安神、清头明目。头发早白,额头长痘痘,每天用力掐按通谷穴30分钟,坚持1月,会有效果。14)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通窍活络、舒筋转胎。膀胱经井穴,是与肾经相通的穴位,属金——治疗胎位不正。用灸法。此法效果好、痛苦小、经济安全,随时随地人人可施治——下午15-17时,孕妇取座位或仰卧位,解开裤带;点燃艾条,双侧穴位温和灸,艾条距离穴位2-3厘米,以无灼痛而有明显温热感为度。每次10-15分钟,每天灸治一次。每次施术完毕,保持原位仰卧60分钟。晚上睡觉也解开裤带,胎位转正即可停止艾灸。(八)足少阴肾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以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肾经上的穴位个个是强壮身体的好手,而五腧穴,更是个个身怀绝技。3、养生穴位:1)涌泉:人体前脚掌三分之一处,脚趾抓地人字形凹陷处——敏感穴(笑穴之一)。肾经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气血相交之所。保健要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腰膝壮实、行走强健、性功能强盛;还可引血下行,调治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之症。常用刺激法:搓(有:临睡前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之说)、摩、敲、踩等。2)然谷:脚内侧,内踝前斜方2cm处高骨下缘——肾经荥穴,此处深藏肾精,“然谷”有火在深谷中燃烧之意;然谷还有“燃谷”之意,即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所以该穴是人体产生饥饿感的要穴,是开胃大功臣,同时还可调理过饱引起的不适,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用拇指用力一按一松重复10-20次即可达效)。3)照海:内踝尖直下凹陷中——调阴宁神、通调二便(失眠)。4)太溪:内踝与跟腱连线中点——肾经输穴。壮肾阳、补肾气、滋肾阴、理胞宫,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及腰与下肢疾患都可用之调理:腰酸腿冷、乏力倦怠、慢性肾病之小便不利浮肿、失眠、耳鸣耳聋、肾虚脱发、足跟痛、高血压、遗尿等,还可用于咽痛、牙痛、耳聋、气喘等(上病下治)太溪是人体阳气汇聚重要之地,是“回阳九穴”之一,同时阴阳双补,可明显提高肾功能,有“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之功。下午5点~7点(肾经流注时间)按揉太溪穴效果更佳。5)复留:太溪上2寸——肾经经穴,属金。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去腐生肌。用以调治气血淤阻的慢性腰痛、膝关节肿痛、水肿少尿、泌尿系感染、溃疡伤口不愈诸症。复溜为本经母穴,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滋阴调汗,故可调治夜间发热失眠、喘咳盗汗、口干尿频,与肺经上尺泽同用,效果更佳。6)阴谷: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简易取穴:站立,微微屈膝,膝后腘横纹内侧处,可以摸到一条明显肌腱,肌腱内侧即是——肾经合穴,属水,是肾经最重要的穴位,合治脏腑,肾病主要病症都可调治。补肾调经,清热利湿。为肾经本穴,具补肾之功,故可用于阳痿,肾虚冲任损伤的月经不调、崩漏,小便不利、遗尿、疝气,下焦湿热所致的阴囊湿痒、赤白带下等症,并循经治疗膝股内侧痛。尤其擅长通膀胱,利尿祛湿,故肾病尿储留有良效。第二课堂小结(2022.5.27)(九)、手厥阴心包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护心大脉,是心脏的忠实卫士。3、养生穴位:1)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凹陷中——降温去火、平衡阴阳。心包经合穴,属水。心包为火,曲泽是水,故此。调理心胸烦热、头昏脑胀、心慌睡眠不安、冠心病、高血压、筋肉拘挛、手足抽搐等,还可流通心血、红润面色、减淡皱纹。按揉或拍打此穴。2) 间使:腕横纹上3寸,尺挠骨之间——心包经经穴,属金。有臣使之意,负有对心与心包络、心包络与三焦经调和气血的使命。宁心安神、行气宽胸。心包经主血分病 ,而间使偏主气分,故此穴为“血中之气穴”,明显的行气活血止痛之功。因情志失和、气血不畅所致的心悸、心痛、癫狂、痫症等可用之3)内关: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失眠、心痛、心悸、呕吐、癫痫等,保健要穴)。4)大陵: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包经腧穴,属土,大陵即“大土山”之意,故此穴还是健脾要穴。本穴善治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或脾虚湿浊上泛所致的口臭,另可调治头痛。揉按即可见效。5)劳宫:掌中,握拳时,中指尖下——心包经荥穴,属火。清心火、安心神、开心窍、健脑智,主管心脏,控制血压。劳宫即指劳累之后休息的宫殿,是为心脏补足气血的宫殿。另可调治失眠、调节心律(双向性)。指压、按揉或敲打。6)中冲:中指尖端——心包经井穴,属木。清心泄热、苏厥开窍,中冲即体内心包经之热冲射出外之意,可快速散热降温,是泻心火要穴(口舌生疮),也是急救要穴(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之功)。指甲掐、揉按等。(十)、手少阳三焦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及热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中渚:手背第4、5掌骨间,第4指掌关节近端凹陷中——清热利咽、聪耳明目(落枕)。2)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清热止痛、聪耳明目(头痛、胁痛)。3)肩髎:上臂外展,肩峰后下方凹陷中(肩三针之一)——祛风湿、利关节。4)翳风:耳垂后,当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散风活络、聪耳消肿。(十一)、足少阳胆经'1、循行(略)2、养生防治:肝胆病、侧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3、养生穴位:1)风池:枕骨粗隆直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肝息风、清热解表、清利头目(外感热病、头痛、眩晕、目赤、项强、失眠、癫痫、中风)。2)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祛风清热、通经理气、豁痰开郁。3)环跳:侧卧曲髋,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外1/3与内2/3交界处——祛风湿、利腰腿、通经络。4) 阳陵泉:膝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胆经合穴,属土。调节肝脾功能(内分泌失调之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慢性胃炎之泛酸);善治胆囊疾患(口苦,对口苦有特效);治理与筋有关病症(肋间神经痛、肩肘膝关节痛等)。按揉刺激,加中脘、足三里,效果更好。5) 阳辅: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稍前——胆经经穴,属火,可辅佐胆经气血向上蒸升。祛风湿、利筋骨、泻胆火,善治偏头痛、高血压等。6)足临泣:足背外侧,第四趾关节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胆经输穴,属木,是胆经主要穴道之一,连通带脉,一穴调两经的妙穴。缓解疲劳、祛风除湿、解肝胆郁气。还可用于诊断:点按足临泣,感觉疼痛,要注意是否有胆囊结石或胆囊炎。7)侠溪:足背外侧,第四、五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胆经荥穴,属水。平肝熄风、消肿止痛、传导水液,治疗水肿有特效。8)足窍阴:第四趾末节外侧,趾甲角0.1寸——胆经井穴,属金。理气镇痛,开窍聪耳。主治偏头痛、耳聋、耳鸣、目痛、多梦、热病等,现多用于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胁痛、咳逆、不得息,窍阴主之”《甲乙经》。第四课课堂小结(2022.6.10)(十三)督脉1、主要循行:小腹内→会阴部→脊柱内→项→脑内→头顶→前额→鼻柱→上唇。2、养生防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病变。3、养生穴位:1)腰阳关: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平髂嵴——补肾助阳、驱寒除湿、舒筋活络。2)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温补肾阳、舒筋镇痉。3)至阳: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宣肺理气、舒筋镇痉(黄疸)。4)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锁骨后平线)——清热解表、截疟止痛(热病、项强、气喘、感冒、精神病)。(督脉)5)百会:头顶正中,简易取穴——息风醒脑、升阳固脱(虚证可灸)。6)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镇痉清神、明目通鼻。7)水沟(人中):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醒神开窍、清热息风(急救要穴)。(十四)任脉1、主要循行:小腹内→会阴部→阴毛部→腹→胸→咽喉口唇(环绕)→目眶下。(任脉)2、养生防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项、咽喉、头面等局部病症及相应内脏病变。3、养生穴位:1)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配补元气、导赤通淋(保健要穴)。2)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益气助阳、调经固精(保健要穴)。3)神阙:前正中线上,当肚脐正中——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保健要穴)。4)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和胃健脾、通降腑气。5)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线——理气止痛、生津增液(哮喘、呃逆、乳腺炎)。6)人中:鼻唇沟上1/3与下2/3链接点——开窍醒神、活络舒筋。第六课堂小结(11.11)病 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的是正气在养生保健,顾护健康中的重要性,但对如何保持健康,避免或祛除病邪也不容忽视。病邪分两大类:外邪(六淫、疠气等),内邪(七情、饮食、劳逸等)。一、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淫的区别)(一)、它们共同的致病特点::1、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每个季节有主气,因此每季有多发病和常见病;2、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容易转化;3、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两种及以上一起致病;4多从口鼻和肌表入侵。(二)、各种病邪特点:1、风:春的主气,为阳邪,主动,其性开泄,易袭阳位(头痛、汗出、恶风为主症);2、寒:冬的主气,为阴邪,易伤阳邪,主凝滞,主收引(无汗,恶寒、痛症);3、暑:夏的主气,为阳邪,其性炎热,易耗气伤津,并多夹湿(高热、大汗、渴喜冷饮及暑湿病症:其热不扬、头重如裹、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4、湿:长夏的主气,为阴邪,其性趋下,粘滞,重浊(以下半身病症多见,病程较长);5、燥:秋的主气,燥胜则干(皮肤干燥、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燥易伤肺(干咳无痰等);6、火: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消灼津液,迫血妄行,易扰心神,易致肿疡。(五气可化火,五志可化火)。二、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异常的情志变化,是导致内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之为“内伤七情”。(一)、七情致病特点:1、影响相应的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2、影响内脏的气机活动——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二)、常见的七情病证:七情致病,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总之,情志波动过度,既可导致疾病发生,同时还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所以要充分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积极防止和及时解除精神负担和隐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养生观,使少发病或不发病。三、饮食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甚至累及它脏或变生它病,影响健康。: 1、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寒温不调);饮食无规律;过饱、过饥;过凉、过热等。2、搭配不当3、饮食不洁: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甚至食物中毒。《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八大核心准则:民以食为天,在饮食日趋追求美味营养的今天,吃什么,怎么吃,成为了很多人每天都要考虑的问题。中国营养学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南主要包括平衡膳食八大核心准则: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1、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2、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做好荤素搭配、主副搭配,3、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1、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进行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健康体重测算方法:18.5<公斤体重/身高米的平方<242、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动一动。3、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min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2~3天/周。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1、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2、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3、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4、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摄入量每天500g。5、经常吃全谷物、大豆制品,适量吃坚果。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1、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g。2、每周最好吃水产品2次或300-500g,每天吃1个鸡蛋或300-350g,不弃蛋黄,畜禽肉300-500g.3、优先选择水产品,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的肉制品及深加工肉制品。4、水产品相对于畜肉脂肪含量更低,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1、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高糖和油炸食品。2、成人每天摄入烹调油25~30g,控制添加糖在25g以下。3、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特殊人群不应饮酒。4、成人每日食盐和酒精摄入量控制更严格。食用盐<5g ,无论男性女性摄入酒精<15g。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1、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每天吃早餐。2、规律进餐,饮食适度,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3、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女性1500ml。4、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1、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应做好健康膳食规划。2、认识食物,选择新鲜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3、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4、学习烹饪,传承传统饮食,享受食物天然美味。5、在外就餐,不忘适量与平衡,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1、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食用野生动物。2、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3、按需备餐,提倡光盘行动。4、、讲究卫生,坚持公筷、公勺和分餐、份餐,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