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推荐 |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南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2∶32(5)
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倪雪君 *,谢阳桂,吴超,何茂盛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22例,于术前、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观察肌瘤大小,内部血流并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缩小率为21.0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示肌瘤内血流明显减少。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子宫肌瘤;超声引导下穿刺;聚桂醇
文献编号:
1674-7887(2012)05-0414-03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50%~60%,多见于生育期女性,其传统治疗为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剥除,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因此各种微创治疗应运而生。我们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4月在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22例;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瘤内注射聚桂醇术,年龄31~52岁,平均(39.86±6.88)岁;其中月经过多和(或)经期延长者14例,贫血6例;单发肌瘤14例,多发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14例,黏膜下肌瘤2例。所有患者均无药物过敏史,心肺功能正常。治疗前子宫肌瘤最大直径1.8~5.9cm,平均直径(3.2±0.98)cm,体积大小2.3~69.97cm3,平均为(25.89±28.43)cm3。
1.2 仪器设备
采用西门子公司SEQUOIA3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备引导探头及穿刺架,探头频率6.7MHz。
1.3 术前准备
患者常规检查血常规及凝血象,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子宫肌瘤,并记录肌瘤部位、大小,根据公式:体积=长径×短径2/2计算子宫肌瘤体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观察肌瘤内和假包膜的血流,血流信号分级判定按Adler方法:0级,肌瘤内未发现血流信号;Ⅰ级,为少许血流,肌瘤内显示1~2个点状或细棒状血管;Ⅱ级,为中等量血流,肌瘤内可显示3~4个点状血管或一个较长的血管穿入病灶,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肿块半径;Ⅲ级,为多量血流,可见≥5个点状血管或2个较长血管。
1.4 治疗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后取截石位,常规会阴、阴道消毒铺巾,将消毒后的穿刺架固定于套有无菌手套的阴道探头,缓缓送入阴道,经后穹窿定位选择最佳穿刺路径,避开卵巢、膀胱、血管等重要器官,定位于肌瘤后进针穿刺至肌瘤中心,并缓慢转动针体多方向注入聚桂醇,观察药物在瘤体内的弥散情况,直至药物弥散至假包膜。若肌瘤直径>3cm时,则行多点布针注射。注射结束后退针,并注射透明质酸钠封堵针道避免聚桂醇溢出,最后以无菌纱布堵塞阴道穹窿24h后取出。
1.5 随访指标
介入治疗后3个月观察:(1)月经量及血红蛋白量;(2)子宫肌瘤大小变化,并计算肌瘤缩小率,缩小率=(术前体积-术后体积)/术前体积×100%;(3)肌瘤内血流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x±s表示,用Stata7.0软件行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
术前:月经量过多12例,经期过长7例,贫血5例,血色素为(84.52±12.63)g/L;术后3个月:经量减少至正常10例,经期恢复正常6例,贫血均有改善,血色素为(116.3±14.32)g/L,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声像学表现变化
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术前,子宫肌瘤大部呈低回声(图1,见封三),术后3个月复查肌瘤回声增强,明显缩小,最大直径平均(2.4±0.77)cm,体积为(18.06±7.06)cm3(图2,见封三),平均缩小率为21.07%,肌瘤大小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子宫肌瘤内血流较丰富(图3,见封三),血流评分为Ⅱ~Ⅲ级的病例达20例;术后肌瘤内血流明显减少(图4,见封三),19例为0~Ⅰ级血流。子宫肌瘤大小与肌瘤内血流变化见表1。2例患者术后复查肌瘤尽管有所缩小,但CDFI示内部仍有血流,及时追加治疗。
2. 3 不良反应
轻度腹痛8例,1~3d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类休克症状,经注射肾上腺素1mg及地塞米松5mg后症状好转,10例术后阴道少量出血、分泌物增多,1周左右消失。
3
讨论
子宫肌瘤常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之症状,甚至引起贫血,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近年来,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开展较多,但费用高昂,需在全麻下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肌瘤技术复杂,要求高,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进行,术后常有骨盆疼痛等不良反应[1-2]。
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均需住院治疗,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子宫肌瘤只需休息片刻或数小时。起初,我们采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治疗肌瘤,达到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患者普遍有术后疼痛、出血、醉酒反应。聚桂醇,化学名为聚氧乙烯月桂醇醚,主要用于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下肢浅静脉曲张等,也可用于治疗血管畸形、脏器损伤出血等。近年来,由于聚桂醇能使具分泌功能的囊肿壁内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囊腔黏连、闭合,逐步吸收,又被用于囊肿的硬化治疗[3-4],但目前未有将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的相关报道。
本组病例术前肌瘤较大,血供丰富,血流评分为Ⅱ~Ⅲ级者20例,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发现肌瘤明显缩小,血供明显减少甚至消失,0~Ⅰ级者达19例。因此,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瘤内注射聚桂醇,能有效地破坏肌瘤血供,控制肌瘤的生长,缩小瘤体,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瘤体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可能和聚桂醇对血管的破坏作用相关,子宫肌瘤包膜及内部供应血管的内皮细胞被破坏、凝固变性,血管栓塞,从而破坏了肌瘤组织丰富血供,产生无菌性炎症。聚桂醇是否也能像无水乙醇一样,能导致肌瘤细胞蛋白质变性尚不得而知。此外,由于聚桂醇为醚类化合物,在注射区局部组织内起到轻微的麻醉作用,有效减轻了术后局部疼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可见,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聚桂醇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迅速,创伤及不良反应小,无需住院治疗,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有生育要求或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但是当肌瘤过大时,聚桂醇硬化治疗往往不能一次完全奏效,需多次治疗,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是否作为第一治疗选择有待商榷。
硬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