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学投资研究真的不是为了赚到钱!

很多人学习财务分析是为了赚到钱。
但是赚到钱这件事除了靠实力,还得看运气,而运气的来去不是个人能够掌控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运气好不好还得看命。
我们唯一能够掌控的是把投资研究这件事做好。就像高考一样,我们唯一能把控的是好好读书具备考高分的能力,至于最后考多少分、读哪所学校通常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
当我们放下做研究的功利心之后,当我们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研究、是由内在的热爱驱动自己做研究之后,我们会轻松很多——
我们做研究的首要目的本就不是为了赚到钱,又谈何失败不失败;
此外,投资赚到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它是研究做得好的附属品,它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当研究真的做得好的时候,可能钱就会随之而来。
与其操心自己的收益率高不高,还不如操心自己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可惜了,很多人只求结果,却忘记了先把研究这件事做好。凡夫畏果,圣人畏因。
关于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听起来很虚很没必要考虑。
最近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我们每天都做很多事其实就是为了“求知求真”,为了“去伪存真”“把握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投资研究只是求知的一种途径,大家做销售、财务、车间工人、务农等等工作,其实也是在求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会明白很多事理,看明白很多事情。
能够一步步远离蒙昧的状态,活得更通透,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
为什说投资研究是一种求知认识世界的途径呢?不妨给大家举个例子。
 
说到酿酒的黄金地带,非北纬30度莫属。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等都处在这个纬度上,这些佳酿是大自然赐给这些地方的礼物,别的地方都没有。
北纬30°以外的地方,又都有各自的特产。
比如,陕西周至的猕猴桃,海南的大芒果,青海的冬虫夏草,烟台的大樱桃,潍县的青萝卜……离开了原产地,这些特产再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
通过分析白酒企业吃这些特产,我最大的收获是分析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看它所在的环境。
一个人、一件事、一家企业,必有其所在的生态系统,我们要把事物放在系统里去看,而不是将它们独立出来。如果不看海南所在的环境,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海南的芒果为什么那么好吃。

将分析企业时学到的“放到系统里来看人和事”的方法用在生活和学习里,我获益很多。
 
秦穆公东扩的时候,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拿下了河西之地。
为什么一定要从晋国手里取得河西之地呢?直到看到下图所示的战国时的地形图,我才明白了一点。
 
第一,河西是秦国东扩的必经之地。只有以河西为基地跳板,秦国才能东出取得天下。
第二,河西土壤肥沃,粮食充足,人口众多,可为秦国提供征战的士兵和粮草。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函谷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是函谷关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秦国取得了河西之地。
有个这种看地形图、看事物所处的环境以后,在看《河西走廊》《敦煌》这些纪录片的时候,也都是对照着地形图看。
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省级行政区划。
甘肃省是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份,形状犹如一只“如意”,它的东段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这条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到近百公里不等。
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
那天直到我拿起笔将陕西的轮廓描摹了一遍,我才终于明白了“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不就是在黄河以西吗?
打算过节回来后换张中国地形图挂在办公室里。我国的祖先开始是逐河流而居,山川、河流、环境,是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起来看的东西。
做研究这件事,对我们最大的改变是改变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帮我们打开更多的认识这个世界的途径,能不能赚到钱倒是其次。
做研究的过程中养成的好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将使我们一生受益。研究的过程最重要,结果不重要。
最后以《人生若觉无作为,劝君读读黄公望》这篇文章里的一段话结尾吧。
当黄公望将《富川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
这些年,他的师弟无用到处找他,公元1353年,无用师弟终跟随着卖画的樵夫找到了黄公望。
当看到巧夺天工的《富春山居图》时,无用师弟热泪纵横。
而喜极而泣的黄公望则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字,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四年的呕心沥血,黄公望毫不在意,与其获取浮名,不如一场君子之交。
 
与现在的人相比,黄公望才是真的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真正的旷达就是享受追求的过程,而从不在意结果的得失。
真正的洒脱是广厦万间,我夜眠不过七尺,良田千顷,我日食不过三餐。我想要的很少,心满意足,这就足够了。
一年后,黄公望长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离世,在离世时,脸上一定无比安详,面带微笑。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点点分享
点点赞
点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