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感悟 | 吕廷川:全媒体时代有关摄影的几点思考
编者按
2019年6月11日至12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和澳门基金会主办,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承办,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主题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行。我院部分导师、校友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结束后,部分校友将澳门一行的所思、所想、所见、所悟形成文字。今天与大家分享中青八期校友、摄影家、山东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吕廷川的感悟。
吕廷川在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会场
6月11日至12日,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主题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在澳门举行。与会专家和艺术家结合自身艺术领域的实践与思考,畅所欲言,交流互鉴,精彩而富有前瞻性,我作为摄影艺术领域的一名代表,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思考。
“全媒体时代,一定会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在论坛上,很多专家发言提到这一点。摄影作为以科技为基础生成的一门艺术,它与科技关联度更为密切。近些年,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视频、3D动画、动态图、无人机等新的影像技术风涌而至。今年5月,在海峡两岸的专业摄影赛事——第八届台海新闻摄影大赛中,两岸摄影师的6000多幅投稿里面,使用无人机、手机等拍摄和涉全媒体、互联网的内容占了非常大的比例。那么,在全媒体时代,作为纪实摄影工作者该如何应对?以下是我参加论坛期间的几点思考。
一、要有深度。当下的摄影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技术门槛低,甚至无门槛。这就造成影像的产生、阅读或者观看的浅层化和碎片化,我们知道“深度决定影响力”,有思想才能有深度,才会打动人。获得作品深度就要深入观察和研究,就要有长时间的拍摄积累,否则只会热闹一时,作品不会走得远、不会留得住。例如山东青年摄影师刘磊,用十四年4万张照片记录生养自己村庄的300户人家,为乡土变迁留下影像档案,他的成功给我们以启示。
二、个性化。在影像作品同质化严重的当下,这点尤为重要。大家都在求新求变,但有些东西不能变,那就是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要以个性为魂,秉承个性化的观察和记录,坚守社会的良知与判断,它是来自精神的发声,它是来自心灵的发声。例如我历时五年时间记录了济南一座小山的变化。它是赵孟頫名画《鹊华秋色图》的一座山,从古典的山水到今天的开发建设,我以全媒体的思维从童年记忆中获取拍摄灵感,将人文精神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每一幅照片都以小山为背景,来呈现我心中的“华不注”。2018年,这个作品《华不注》获得了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第一名,后期经过全媒体的传播而广受社会关注。
三、技与道。全媒体时代为摄影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无限可能性,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创新带来了机遇。但它不应是简单的“技”的叠加,其中蕴含更多“道”需要去研究。在论坛上,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说中国的审美情趣是趋向于留白的,全媒体用声、光、像将所有的白都填满了,反而表现力弱化了,因为丢失了想象的空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由“技”至“道”前面的路依然很长。
最后,我想作为一名身处全媒体时代的摄影工作者,应该积极投身探索,努力成为未来摄影艺术的一个践行者,为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而努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这个时代。
吕廷川,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中青八期校友,山东艺术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主要作品有《二战劳工幸存者》(2010-)、《华不注》(2015-)等。作品入选第五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荣获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国展)金奖,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金奖,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第一名,山东省政府“泰山文艺奖”一等奖等。
作者 | 中青八期 吕廷川
编辑 | 国际研修处 谭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