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详细记载了他从辩光(僧名)那里得到的王羲之笔法。他在《书述》中说:“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受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是也。”
如果仔细来看,李煜记载的主要是执笔法。这种据说王羲之等人用过的执笔法叫做“拨镫”,其执笔要点被李煜概括为八个字“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李煜得之如获至宝,为防止失传,特意将它记录下来,他说:“此字今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干钩。
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
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揭者,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今向上。
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但是,李煜记载的“拨镫”法只有“执笔法”,而无“用笔法”,而后者缺失显然便不能成为完整的笔法。这正如武侠小说中黄蓉所说“单学招数,若是不明口诀,那是一点无用”,杨过只所以能学成打狗棒,是因为“凝思黄蓉所述的打狗棒心法,与洪七公所说的招数一加印证,当真是奥妙无穷。”那么,“拨镫法”的用笔口诀是怎样的呢?
那么,“拨镫法”的用笔法是怎样的呢?这一点唐人林蕴记载在《拨镫序》中!林蕴称其师爷卢肇传授给他的笔法四字口诀“推、拖、捻、拽”:“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 ”那么,这“拨镫”四字要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卢肇说这个“拨镫法”是跟韩吏部学习的。韩吏部多指韩愈,据传韩愈跟好友柳宗元学得此笔法。柳宗元是“草圣”张旭的四代弟子。晚唐宰相卢槜在《临池诀》中记载:“旭之传法,盖多其人,若韩太傅滉、徐吏部浩、颜鲁公真卿……徐吏部传之皇甫阅。阅以柳宗元员外为入室。”
“推、拖、捻、拽”四个书诀,从字面上来看,都是运笔的动作!从方向的角度来说,书法中的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推、拖”是直线运动;而“捻拽”则是曲线运动。“推、拖”为“方笔”的技法,“捻、拽”为圆笔的技法。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说:“圆则用抽,方则用絜……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方笔用“翻”则骏洁,干净利索。圆笔用“抽”,即“引、拽”之法,流畅圆转,快而轻,以顿挫出之,勿使浮滑。
“推、拖'的含义比较好理解。毛笔沿着行笔方向前进时,如果笔杆与行笔方向保持一致,与笔尖方向相逆,做直线运动时,这种运力方式则为“拖”;反之,如果笔杆与笔尖的方向相同,与行笔方向相逆做直线运动时,这种运动方式便为“推”。若设喻言之,则“推”为“扫地”,“拖”为“拖地”,此“推”与“拖”用力方式之区别也。书法家黄简说:“推拖很容易理解,这是直线来回运动,推拖是相对的动作,一推一拖就是一来一回,手腕一左一右。要注意,一拖写完以后,如果一推向后,这就等于写了挫笔,如果一推向前,这就等于写了揭笔。 ”
那么,“捻”和“拽”呢?两者都为曲线运动,如何进行区别?概括言之,“拽”为笔杆位置与行笔方向保持一致做的曲线运动为“拽”,笔杆位置与行笔方向相逆做的曲线运动,则为“捻”。“捻、拽”为“圆笔”的用笔技法,捻多外拓,拽多内旋。《古汉语常用字典》解释“拽”的含义为:“同曳,拉、牵引之义。”书法家黄简说:“捻,音niǎn,意思是用手指揉搓,如捻须、捻线。又有弯曲的意义……是一种曲线运动。“拽”yè,口语发音zhuài,本来意义为牵引,拉过来,但这种拉是有扭过来的意思……一捻一拽是曲线来回,形成一上一下。捻是写外拓,拽是写内旋。”
若从执笔法而言,“五指执笔法”亦称“拨镫法”。执笔时食指与拇指相对,中指与无名指和小指相对。“推”为拇指和无名指小指向外用力,“拖”为食指中指向回拉,即卢携《临池诀》中所说“奔中中钩”;“捻”为向外捻管做旋转动作(白居易名作《琵琶行》中有“轻拢慢捻抺复挑”,描写弹琵琶的动作,“拢”和“捻”相对,“拢”是收拢,拉过来,如“拢一拢头发”,“捻”与之相对,是转拨出去的动作。 ……),“拽”是向回捻的动作,再结合“拖”的中指向回拉的动作共同形成较大力量的牵拽。
“推、拖”多以指为之,“捻、拽”可以臂腕为之。清朱履贞《书学捷要》说:“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可;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回旋,拽之法也。”它们也可视为方和圆的操控方法。
但是,如果若仅仅这样理解,还没有得到“拨镫”法的深意!从更深一步言之,要看到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一面。卢肇在传授四诀时,反复强调“力”的重要性。他说:“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
那么,既然“用笔之力,不在于力”,那么用笔时究竟该如何用力,以取得“多力丰筋者圣”的艺术效果呢?古人多对此“讳莫如深”!但若以现代物理学来看,则用力方法甚易,概其不外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耳!故“拖”笔前,当先向反方向“推”以借力,“拽”笔前当先反方向“捻”以借力,如此书写,笔道方得遒媚之道!
弄懂这一点,再读古代许多书论,便会豁然开朗!“用笔之力,不在于力”,便是指“用笔之力,在于借力”!——不要使用蛮力,而是要学会“借力使力”,以收毛笔“自起自倒,自收自束”(董其昌语)“浩然听笔之所之”(苏东坡语)之效!譬如人要向前直走,脚必先向后踩,从而向后借力向前;身体要向右转,全身之力必先迅速向左,然后借势发力;同理,要向上抛物,必先向下使劲;要出拳,必先收拳。这是最简单的发力常识,只是总被忽视罢了。
再看古代发力的口诀“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横画竖起笔,竖画横起笔”,讲得无不是起笔时的“借力使力”的发力技巧。只要借力发力,其结果必然如此。为初学者印的楷书字帖中,大都有楷书“规范”笔画的路线“说明图”,如果不懂借力使力的发力技巧,笔画空心双钩,逐步于内填墨,就胶柱鼓瑟,实是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