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隐│《词学十讲》札记(二)
填词课堂
1
(P40)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
这一曲调的组成几乎全部都是用的偶句,而上半阕在开首一个六言偶句之后,接上一个改用逆入的上一下四句式,把冲动的感情勉强拽住,恰如书法家所谓“无垂不缩”的道理,以下接着三个四言偶句,句句仄收,显示一种倔强的情调。下半阕在前后重复运用这个形式中间,只加一个承上领下的去声字,使整个音节呈现着一种劲挺的姿势。应用这类的曲调来表达离情,是不会流于软媚的。
【按】晏殊《撼庭秋》上片,前两句从虚处着笔,下面三句换实笔,前二后一,写出深宵无寐。下阕前三句续上结,后三句仍换虚笔,从对面悬想,上下阕前后照应。本调各句均以仄收,适于写抑郁、萧飒的情绪,从词调名本身也可得其原本声情大概。
(P40)推演这类句式的节奏声容,从而构成适宜抒写凄壮郁勃情绪的长调,如《水龙吟》是最好的范例,这一长调主要是以十七个四言偶句构成,而上下阕各以三个偶句组成一个片段。但从整体上看,又复偶中有奇,和《撼庭秋》的句式配置则完全相同。
【按】《水龙吟》结句用上一下三句式,是一常法,但作普通二二句式的亦复不少。如同为梦窗词,有作“卷西风去”、“占年光永”,有作“素心才表”、“柔丝千树”,知上一下三并非定式。
(P45)慢曲长调,在音节上呈现拗怒激越声情的,一般更是多用仄声收脚的四言和六言偶句,杂以二言或三言短句,并押入声部韵。例如《兰陵王》。有的虽然在句读上显示“奇偶相生”之美,但奇句多用逆入句法,偶句多用六言句式,而且句中平仄又多拗犯,也一样可以构成激越的声情。例如《浪淘沙慢》。
【按】先生对清真这两首作品析之甚详,此处不录。这个解析过程也给我们研习前人作品指出了一种切实而具体的方法。又,清真此二调均极长,若字字均须严守四声,恐亦未必,即三家和韵清真,已间有出入处。
(P49)在五、七言近体诗的基础上再加变化,藉以增加它的声情之美的,如《小重山》、《南乡子》、《南歌子》、《江城子》。至于例用平韵而以四言和五言或六言和五、七言混合组成的短调,它们的音节态度基本也属于流丽谐婉这一类型,如《少年游》、《临江仙》,都音节谐婉,声情掩抑,对整体的安排是异常匀称的。
【按】声情谐婉自是以上诸调本色,然跳脱而出者亦复不少。如《江城子》,东坡既作“十年生死两茫茫”,又作“老夫聊发少年狂”,面目迥异。陈简斋《临江仙》一首则苍茫阔大,非同凡响。
(P53)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下半阕连用一个六言、两个四言的偶句直逼而下,采用一个五言单句使劲顿住,这就显示着心胸开阔、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便是用来抒写儿女柔情,也绝不至流于软媚的。李清照的《一剪梅》后阕与本词后阕大致相仿,但是《一剪梅》用了全部的平声收脚,充分显示着情调的低沉,是没法把它振作起来的。
【按】《御街行》上下阕结构完全相同,下阕“谙尽孤眠滋味”属前节,“都来此事,眉间心上”属后节,似非直逼而下者。又词中“长是人千里”、“谙尽孤眠滋味”,则此词乃写儿女柔情,似未即见“心胸开阔、英姿飒爽”。情调之振作并不完全关乎平收或者仄收,如下述《八声甘州》、《沁园春》,均押平声韵。
(P56)极参差错落之致,藉以显示摇筋转骨、刚柔相济的声容之美,《八声甘州》是最能使人感到回肠荡气的。
【按】《八声甘州》自以柳耆卿为范,后人所作,第二句第二字亦有作仄声而成顺句者。三个四言句,亦有鼎足对者,亦有全无对仗者。倒数第二句一三句式,亦有作二二式者。
(P57)至于适宜铺张排比、显示宽宏器宇或雍容气度的长调,常是多用四言偶句作为对称格局,并于落脚字递换平仄作以谐调音节,以《沁园春》为最好范例。和《沁园春》格局约略相近的,还有《风流子》,但对偶不及《沁园春》的疏宕跳脱,所以只能成为缠绵悱恻的凄调。此外如《忆旧游》、《高阳台》一类的长调,亦饶和婉凄抑之音。
【按】《忆旧游》、《高阳台》,与《风流子》规模已大不同。原文有详述,不引。
(P61)《浣溪沙》的上半阕句句押韵,情调较急,下半阕变作两个七言对句,隔句一协,便趋缓和。《鹧鸪天》除开首连押两韵外,皆隔句一协,那就更为从容谐婉了。至于《阮郎归》,则除下半阕三言两句,隔句一协,显示换气处略转舒缓外,余皆句句押韵,一气旋折而下,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如秦观与晏几道词,同是表达迫促低沉情调,而秦作尤为低抑悲苦。除韵位关系外,四个五言句子全用“平平平仄平”,平声字在一句中占了五分之四,就更显得情调的低沉。
【按】开端连协一般不在句句押韵的讨论范围。《浣溪沙》与《鹧鸪天》相较,因上下片各少一句,而押韵情况相仿佛,故显得声情略紧一些,其实《鹧鸪天》更近于诗体,《浣溪沙》倒更适合表达婉转一些的情绪。《阮郎归》结句,少游凄苦(郴阳和雁无),小山决绝(清歌莫断肠),一低沉一激烈,因第三字一平一去,而声容两致。
(P62)仄韵短调的韵位安排。全阕隔句押韵,每句落脚字平仄互用,从整个音节看来是比较谐婉的,例如《生查子》,由于每个句子上下相当的地位都用的仄声,就不免杂着一些拗怒的气氛。
【按】《生查子》的前后句于相当位置平仄相同,构成拗体结构,宜写低徊掩抑情绪。
(P65)一般说来,句句协韵的,也是韵位过密的,例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隔句协韵的,例宜表达低徊掩抑的凄婉情调,后者尤以选用上去声韵部最为适合。
【按】句句协韵,表达激切紧促的感怀,似以用入声韵为宜,如《谒金门》一调,唐宋人用入声韵比用上去声韵者不相上下,甚或略多,同一作家所作之中,用入声与上去声韵者皆有,实难分轩轾。又如《忆秦娥》,也几乎句句押韵,用入声韵和上去声韵者也不相上下。
(P65)一曲之中平仄韵递换,一般跟着感情的起伏变化为推移。如《菩萨蛮》,这一曲调的韵位安排,虽然在整体上看来,相当匀称,但两句一转,句句押韵,便表现为繁音促节,先短叹而后长吁。虽然也可用它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而疾徐缓急间的波澜起伏,基调上还是一致的。和《菩萨蛮》的韵位安排大体相近的还有《虞美人》。
【按】《菩萨蛮》的运用范围最为广泛,前已述及太白、飞卿、端己各成面目,至稼轩又是另一面目,虽然抒写沉雄豪迈之怀抱,而不以壮语出之,其波澜起伏,全在换韵之间。《虞美人》因为上下阕末的九言长句,故显得相对舒徐一些。
(P72)《忆旧游》的声韵安排,和《扬州慢》、《高阳台》大体相象,例如周邦彦“记愁横浅黛”。这上半阕的第二、三句,下半阕的第三、四句和结尾两句,都连用平收,是音节低沉的关键所在。幸而最末用了一个拗句,把它略为振起,便显得有些生意,不致凄婉欲绝了。
【按】与《扬州慢》、《高阳台》相比,《忆旧游》更加地低沉一些。此调关节在于末两句,前面一味低沉,因为最末一句的拗句“东风竟日吹露桃”,故作振起,第四字入声,第六字去声,宜遵之。
(P76)又如《贺新郎》的韵位安排,除上下阕第四韵的单句为全篇筋节,连协两韵,较为紧促外,余并隔句一协,是合乎谐婉法则的。但全阕无一句不用仄收,而且用的韵部又属短促的入声,因而构成拗怒多于和婉的激越情调。比起《念奴娇》来,更适合抒写英雄豪杰激昂奋厉的思想感情。虽然这两个长调在宋人已多改用上去声韵部,一样也适于表达清壮情调,但会略转沉郁一路,和《摸鱼儿》差相仿佛。
(P78)关于《摸鱼儿》的音节,它所以适宜表达哽咽情调,除了句法上的参差变化外,它的主要关键,还在上下阕的腰腹,以一个三言短句、一个上三下七的长句和一个四言偶句组成,而且句句协韵,就格外显出一种低徊掩抑、欲吞还吐的特殊情调。在连协三韵后,跟着把韵位转入疏阔,变为三句一协,便感千回百折,到此倾泻不下,勉为含蓄,构成整体的幽咽情调。
【按】《念奴娇》激越,《贺新郎》激烈,此或即两调之相异处。《贺新郎》上下阕中间押韵的一个七字单句,如稼轩“算未抵、人间离别”、“正壮士、悲歌未彻”,又《摸鱼儿》上下阕中间押韵的一个四字单句,如稼轩“怨春不语”、“闲愁最苦”,此皆调中腹腰位置,须如陈亦峰评迦陵词“第四韵尤能振拔,精神更觉百倍”。《念奴娇》、《贺新郎》押入声与押上去声韵,呈现出两种情调,但与《摸鱼儿》仍无法相类。《摸鱼儿》则直不宜押入声。
(P83)第六讲 论对偶
【按】此讲主要从顺、拗两体列举三字至七字句对仗情况,余曾撰小文论及,参见:琐烟阁读书会│词中对仗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