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与巧匠
良工与巧匠
周 益
去年冬天,葛招龙忙着往返于宁海和东阳之间,作为一名从事古建筑建造和修复的师傅,他报名参加了学习地点在古建之乡东阳的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培训班,这培训班是2016年省文化厅开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班之一,主要是培养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在美术、造型、设计理念方面的能力,完善传统民间师徒传承中不足的知识结构,推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当下的传承和发展。培训班为期近一个月,但是在宁海,葛招龙和他的团队还在忙着修造两三处古建筑,一边为了自身学习提高,一边为了团队的生计,他只能选择两头奔波。
70多岁的古戏台建造技艺传承人王世春师傅
做一名快乐的木匠
宁海素来被称为五匠之乡,从事手工艺者甚多。葛招龙初中毕业后,和宁海西路农家子弟一样,也成了为了一个手艺人。葛招龙所拜的师傅,在当地被称为大老师。他们手中的木匠生活沿袭了几百年传统手艺。出师后的葛招龙成为了北漂的一员,在兰州、湖北、山东一带做活。随着三夹板、五夹板开始出现,钉子被大量使用,电动切割机、打磨机的普及,传统的手艺已经抵抗不住机械化的入侵。出于对传统方式制作家具深厚的情结,他退出木匠行当,转型成为宁海本地唯一一家乳品企业的老板。在做乳产品之余,他玩起了收藏,接触到本地大量的木雕、家具,甚至是整幢老房子。如果起初他做木工,只是为别人打造简单的实用家具,养家糊口。而作为收藏家,他用他的专业眼光,开始留意到古人的木匠工艺,惊叹于古人的智慧。东西越收越多,他把自己原来的房子,用收来的建筑构件重新搭建成古代传统民居的式样。他既有眼光,又有技术,周围的朋友也信任他,但凡也想营造传统民居的,就请他出马建造。做的多了,名气也大了,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热衷,农村的老房子变成了宝,但很多古建筑在时间的风化中颓败、崩塌,修修补补的业务也随之红火起来。他索性放弃了做企业,召集了周边的能工巧匠,组织了一个团队,做起了专门修造老房子的建筑商。
王世春和葛招龙在清理拆下来的戏台构建
如意昂头
木匠被称为百工之首,不但要懂数学、几何、物理,还要会识材。古建筑的修造用料除了石头,基本上都是木头。所以一个优秀的木匠不但会辨别各种木材,而且还掌握木材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用对地方,是所谓的物尽其才。《营造法式》说:“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在葛招龙的眼里,不论大料还是小料,总能各尽其用。看到一段老木料,他的脑子里已经找到了这根木料以后所安放的位置。在城西的拆迁工地上,有葛招龙的一个囤料点,他指着分门别类堆放各种材料说:“这个是梓树,纤维粗但不变形、不蛀虫,用来做屋柱是最好的了。那个是樟木板,纹理紧密、材质软又容易吃刀,是最适合用来雕花板,杉树韧性好,而且不易霉烂。”葛招龙修复古建筑有一个原则,能用老料尽可能用老料,甚至用同一年代的、同一木质的老材料,这叫修旧如旧。要完全做到“修旧如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用来修复的木材无论是在年代、材质、花纹、颜色还是皮壳都要符合被修复的器物,这就必须收集大量建筑的老构件,以供修复的时候使用。夏天时候,梅林镇长寿村一个四合院修复,共有9间房,门板、窗格等有近一半已经缺损,需要大量老材料进行修复。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出现在各大拆迁工地,花了不少钱,买回来的十多车各种老木料。可是修旧如旧在如今老百姓眼里成了不可理解的事情,葛招龙举例说,今年给一市东岙修王氏宗祠,村里老百姓认为既然花了钱修就要用新料,还可以多用几年,甚至还有人提出把戏台再造更大一点。如果不是有合同和图纸在先,工程恐怕难以继续下去。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葛招龙天天在做“亏本买卖”:一个古宅修复,从几千元到几百万元不等,即便是上百万元的工程,按他的做法,原料便占到了一半开支,算下来,人工费还要倒贴。不过葛招龙可不管这些,他说:“只要有可能,就要最大程度地保留老木料、老构建的原貌,修复时绝不能破坏它承载的历史痕迹。”
葛招龙在计算材料
同样的分歧也出现在一市里岙叶氏宗祠的古戏台修复中。这座被称为“南一台”的古戏台修复工程,就是葛招龙和他的团队在去年4月份接下来的,整个修复过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手艺》栏目。“南一台”是一座有200余年历史的古戏台,代表着宁海古戏台的经典样式,承载着宁海人对戏曲的感情。但历经200余年风雨,“南一台”出现了腐朽、脱落、漏水等现象。村里和县文物专家、镇政府商议后,决定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邀请民间匠人对古戏台墙体进行校正维修、藻井木结构维修及屋面瓦重盖,同时对地面、轩顶及部分花窗进行修复。里岙古戏台之所以能被称为“南一台”,是因为在百多年前,它的藻井是根据宁海城隍庙古戏台仿造的。宁海虽处经济发达的浙东沿海,但仍保留了较多的古村落,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的就有8个,保存着大量古建筑群,宁海还是全国的古戏台文化之乡,仅古戏台就有122座,其中最为经典的10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古戏台应为宁海戏台之核心。而“南一台”则是在宁海南部地区的戏台中首屈一指。
修戏台前的祭祀仪式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手法,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中国的传统理念,藻井被认为是人与神交流之处,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只有最尊贵的建筑才能装饰。对于一座宗祠来说,师傅手艺的好坏,体现戏台建筑是否漂亮,而戏台的精妙之处,就在藻井。修“南一台”的藻井时,葛招龙请来了同是岔路镇但离他家12里东山村的王世春老人。作为宁海古戏台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世春跟戏台打了五十多年的交道。王世春所在的东山村有座章氏祠堂,就是他和他的团队花了三年多时间修造的。王世春已经修了几十座藻井。冲着老木匠的手艺,台州、奉化等地常有人来邀请王世春操刀搭藻井,订单络绎不绝。还曾有个戏台藻井一开始请了外地的工匠来做,完成之后村里觉得不尽如人意,无奈之下还是得请了王世春前去修改,这时候王世春更像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他把每一次修建戏台的过程,比作一次全新的“手术”,和工匠之间密切配合,细致入微地祛除病症,让这些建筑留存得更加久远。
葛招龙在构藻井
“戏台藻井必须先从上面开始拆,进行编号,一圈一圈整理”。王世春对榫卯结构,暗含于胸。拆下来的藻井构件有两千五百多个,之前每个构建都是用榫卯相连相扣。经过细致的检查和清理,发现已经有800多个构件出现了破损,需要修补或重做。无需图纸,一切都在老木匠的心中。王世春深谙其中奥秘,精确的计算和力学承重原理,一切都已融会贯通。被称为照篾的一根根细长的竹条,写画着不同的文字和符号,像是古建筑修造的密码,记载着榫的大小、木材的高低、正反面榫口状态、尺寸刻度等等信息,不是这个行业的人,根本是看不懂。这些类似古代的竹简,相当于被分解的施工图纸,王世春就靠这个修建了一座座古戏台。藻井制作时,尺寸必须算准,包括承托藻井的檐枋斗拱,井沿的方边、圆口和四角的天花板。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出现藻井合不拢的情况。井口的圆形木圈要一段段榫接,再安装16条螺旋线的“阳马”,之后嵌入一块块雕花板。“阳马”伸出的昂头,刻成如意卷云状,木工师傅称为如意花。一般倾斜的花板横线有20余圈,如意花有近400只,盘旋至穹窿顶与中心圆面相接。盘藻井是一项极耗费体力和精力的事,这对70多岁的王世春来说是个考验,他只能将更多的活分配给年轻人去做。而50多岁的柴世存,在这一行业中属于年轻人。当藻井从下往上盘,越到上面,空间越小,盘到藻井顶部,人不能全立,只能半弓着。“站在脚手架上做针线活,还要分毫不差,”柴世存这么形容盘藻井的活。
王世春在构藻井
据县文广新局统计,现在我县古建筑维修保护越来越多,而现在县内各地新建的也逐渐多了。近年来,宁海新建传统建筑有岔路镇东山村章氏宗祠戏台,胡陈乡大赖村赖氏宗祠戏台,西店镇海洋村邬氏宗祠戏台,一市镇武岙村宗祠戏台、茶院下王村王氏宗祠等等。自2014年开始,宁海县财政每年安排8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地方政府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县文广新局负责对修缮项目进行前期审核和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升古建筑保护效率。目前宁海各地活跃着10多支古建筑修建工程队,有工匠师傅100多人,负责这些新老建筑的修造工程。
柴世存在构藻井
葛招龙他们正在计划着心中更大的古建筑修建计划,那将是他心中积蓄已久的梦想家园 。王世春老人马不停蹄地盘筑藻井,梅林应家请他修的应氏大祠堂的戏台也即将收顶。正是这些传统建筑建造者们的坚守,一斧一凿、一锯一刨地在那些残损、狭小的空间里精巧地构架出一方新天地,用匠心留住乡愁记忆,用手艺迎接来年春天。
上漆前后的藻井对比
□ 图文:周 益
□ 制作:水东居士
□ 审核:白溪钓翁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宁波东胜”对“乡土宁海”微信平台的支持。
乡土宁海
xiangtun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