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帛书老子2.3|地毋已宁将恐发

于是可知,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如果不能清楚“未来”,如果失去了进取的目标,就会把眼界放在一个小空间内,如处在封闭的“莲子”中。

对于整个人类,如果不知道人类未来命运,就会只纠结于地球上一时的利益,彼此戕害,而看不见人类整体面临的危机。那人类也如同封闭在一个小“莲子”中,不是在莲子中爆发,就是在莲子中死亡。

对于国家来说,如果不知道世界发展的大潮,看不见国家未来的危险所在,看不清国家发展的机遇所在,就会闭关锁国,自娱自斗。

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道打不过魏国,还不得不出兵,就是为了不忘危机,蜀国才有机会。而一旦忘战,国内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的争权夺利,矛盾纷争,这样就如同封闭在“莲子”中,则蜀国必忘。

勿忘初心,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等等,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避免“将恐莲”。

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得到一份工作,进入一个行业,如果看不清未来,就很容易封闭在“一定的工作空间”里,比如一个单位,一个行业。因此,看不清未来的危机,未来也许好,也许坏!是好还是坏?就由“地”来决定了,就是下句“地毋已宁将恐发”。

看到“地毋已宁将恐发”,就不自觉地想起“德不配位,必有余秧”,我觉得这两句话的味道有点像。

“地”是物质层面的东西。
简单的说,物质基础完备了,就“宁”了,而物质基础不完备,就会“不宁”。
当我们的能力足以支撑所处的地位,就会“宁”,没有危机,这就是“一”的状况。而一旦能力不足以支撑地位,就会有危机,这就是“地毋已宁”。
当我们能力不足以支撑地位时,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会探索。提高能力是长期而艰苦的事情。
有人坚持到底,提升能力足以支撑地位了,这就是“得一”了。这时候,地位稳固,没有危机就是所谓,地得一以宁。
然而,许多的人不能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提升缓慢,当最后危机爆发时,就会失去当前地位了。
这就是所谓“地毋已宁将恐发”

由此可以浮想联翩很多。

地球看似平静,其实内部也是不宁的,所以常常爆发地震,火山。

当我们身体健康的时候,是“宁”的,这时候就是“地得一以宁”。

“不宁”就是不健康了,但不健康也不一定是有病,当持续的不健康而不去注意或治疗,病会最终发作,这就是所谓“地毋已宁将恐发”。

也就是,如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要么能恢复健康,要么就会发病。

其实在生病以后,治疗的过程也是先把病压住,进入“不健康”状态,此时病并没有被治愈,而是病“没有发”,这时候如果能“得一”,就会回归健康,否则,病还会再次发作,就是所谓复发。

当我们成为一个学生的时候,当我们的能力和努力匹配“学生身份”时,就会“宁”。而一旦我们的能力和努力不匹配的时候,挂科就“发生”了,“毕不了业”就“发生”了,“升不了学”就“发生”了,这也是“地毋已宁将恐发”。

当我们得到一个岗位的时候,当我们的能力和努力匹配这个“岗位”时,就会“宁”。而一旦不匹配,就会出现“渎职”、“不作为”、或者“过劳”等等情况,这样下去,“离开岗位”早晚会“发作”的。这也是“地毋已宁将恐发”。

要想能安稳工作,让“地”始终保持“宁”的状态。就得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

“十分的本事,九分的工作,八分的薪水”那一定是“宁”的!

“十分的薪水,九分的工作,八分的本事”那一定是“不宁”的!

(0)

相关推荐